混沌亂談:不是每次思考都有結論


混沌亂談:不是每次思考都有結論

思想在一段時日裡呈現出混沌與混亂的狀態。混沌即不明,混亂即不清。心知不清不明乃思考大忌,但止不住思考,止不住思維的跳躍,縱容自己感性判斷和不理性分析,得出不嚴謹的武斷結論。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吧,不足為怪。清明是思想,混沌也是思想,它是自由的。

混沌亂談:不是每次思考都有結論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的需要有五個層級,且低層級需要滿足後才會考慮高層級需要。混亂一般都產生於低層級需要尚未滿足,便有高層級需要。如一個人最低層級的溫飽和生理需求未滿足時,一般不會跳躍至要求實現最高層級的自我發展與實現需要。但現代的現實中卻會有五種需要同時出現的情況,於是混亂產生。

混沌亂談:不是每次思考都有結論

但這是一個普遍愛吃快餐的年代,這也是一個貪圖口腹之慾的時代。低層級需要太容易滿足,以致於高層級需要成為日常。這是歷史的進步,但理論尚未與時俱進,因此無法翻閱紙堆找出既有經驗,必須自己思考。人之慾望無窮,也因此被慾望束縛,常常失卻初心,忘記為什麼出發。

混沌亂談:不是每次思考都有結論

不是每次思考都需要有結論,不是每個人生都必須跌宕起伏。形色匆匆者往往會忽略路邊風景,及至到達目的地才發覺心內虛空。攀爬未必要登頂,努力未必定成功,最曼妙的其實是體驗和品味的過程吧。需要自然而然,而選擇和了解自身真正所需才是重要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