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傳統,多少歲該做壽,有什麼講究?

雪山之巔7987


簡答:這個做壽是有講究的,不過現時社會年輕人愛熱鬧在單位上互相賀生日就沒計較。這裡有個說法和做法。

一,說法:一歲到十二歲前叫“賀歲”;十二歲到五十歲叫“賀生日”;五十歲到百歲後叫“做壽”。

二,做法:四十歲往後凡是頭上有父母或者有爺爺奶奶活在世一般不做壽;六十歲往後頭上父母和爺爺奶奶如活在,一起生活的一般不做壽,如果單吃另過,子女和孫輩可給做壽;

三,四十歲前如果頭上沒有老者子女們可以給做壽;

四,沖喜和衝生日,是指傳統的做法1,逢九衝十(二十九到五十九歲),2,三十三,三十六,五十九,七十三(歲前衝賀)。


團圓83


按傳統說法,人滿六十方稱壽。不滿六十花甲子不叫有壽。滿六十歲為初壽,八十為中壽,一百期頤為上壽,滿五十半百可說暖壽添壽。壽不可亂說亂用的。

說到多少歲該做壽,當然要在五十後,最好是六十後。五十前不可叫做壽,只能說做生日,過生日,別人恭賀說可以,自己卻不能說。人要自謙,更不合規矩。真正自謙有教養知規矩的,那怕年達古稀,有娘在,也不請壽做壽。俗語不是說,娘在不做生,父在不留須。父母在要孝敬父母,是不請壽做壽的,只可給父母請壽做壽。不能為自己過生做壽。可的人就是不懂這一點,父母在不給做壽,卻為自己請壽做壽,有的才四十多,自以為有點成績,或一官半職,就利用過生日之機,大請壽做壽了,藉此張揚炫耀顯擺了,目的很是不純的。舊時請壽做壽都是很有講究,有規矩的,不合規合矩會被人譏諷恥笑的,不可亂來的。

我六十多了,過去不做生,現在不做壽,父母尚在,都耄耋九十了,我也不主張請壽做壽大擺宴席,平淡過日就好,不要打破平靜生活,不少因大操辦壽宴壽事,論這論那,忙東忙西,結果反而因此出了問題,多不好。人生苦短,都追求有壽長壽,最好不要弄巧反拙,所以,我主張無論多少歲,都不請壽做壽,平平淡淡過日才是真,才是最好。年越老越有這感覺。


樹德漢碩


問:按傳統,多少歲該做壽,有什麼講究?

壽,有請壽和做壽之分。

過去的人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是有兩個請壽機會和兩個做壽機會的,一個是六十五虛歲請壽,六十六虛歲做壽;另一個是七十九虛歲請壽,八十虛歲做壽。一般是請壽比做壽隆重。

過去的人壽命不如現在人的壽命長,一般只做六十六壽後,八十壽很難達到,能做八十壽的人是極少的了。

現在農村都不做六十六了,都等著做八十壽,因為現在的人如果沒有意外,隨便活活就能過六十六,七十多歲已經不新鮮了,所以都不要六十六而要八十,還有一些老人能請八十九壽而達到做九十的很高境界。

請一百的也大有人在!

請壽有什麼講究?請壽就是通知親朋好友大擺酒席,搭臺唱戲。

過去請壽要買槽子糕,還要買一個壽桃樣的大槽子糕,放在桌上,由老壽星分與大家享用。

請壽要蒸九桃一隻手,九桃一隻手,活到九十九。

請壽要由老壽星的女婿念祝壽詞,最不會說的也會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詞。

零八年我的岳父老泰山請七十九壽的時候,我給他獻的祝壽詞是自己寫的一首詩,詩曰:

鶴髮童顏老泰仙,

德高望重八旬年。

健康可抵南極地,

睿智能詮北斗天。

東海濤濤福不盡,

南山屹屹壽還延。

人生耄耋皆稱頌,

待賀期頤話美淡。

耋八十,耋九十,期頤百歲,老丈人今年九十一。


生產隊長老楊


我們南京地區的農村,在建國初期的五六十年代,家裡有女兒並且許配給人家的,結婚後女兒就會給父親做五十大壽!而且有規矩五十歲不做整壽,而是做九,也就是做四十九歲的生日。

為什麼要做五十歲大壽呢?因為那時的人們生活太淸貧,普遍壽命短。那時候流行著一句話,人近六十古來稀。意思就是從古到今能夠活到六十歲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才有此一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也隨之增加到了八十,九十,甚至於一百多歲的也不稀奇了!

所以現在在我們這邊,五十歲,六十歲的生日都很少有人做了。家有兒女的並已經相繼成家的,等到父親七十歲的生日時,都會給父親做七十大壽,和八十歲的大壽,歲數越大越隆重!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七十二點六歲!位列全球第三。相信隨著中國人民對健康養生的追求,中國人的壽命還將不斷地增長,未來主宰世界的肯定是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

本人觀點!


三農問題探討者


按傳統,十六做壽,有講突,看到兒孫還滿堂,數將甲子更從頭。…七十做壽,人歌上壽,天與稀齡。鶴髮童顏犬壽體,松姿柏態古稀年。自古稱稀尊上壽,華堂慶祝七旬健。八十做壽,…八旬酬盛世,一生煥清輝。八方錦繡壽逢春,一竿風雨待安年。歲數八旬人未老,家傳千秋福無邊。九十歲壽,九十年來留逸志,壽享期頤神雯怡,人生五福當推壽,天保九如合獻詩。百歲做壽,古稀己是尋常事,上壽尤多百歲人。壽同山嶽歌百年,福共海天祝千秋。


芝麻161696524


答:家母百歲拒作壽,健康一生全自理!

1、母親出生於1920年,她老人家的《醫保卡》紋絲未動,健康百歲全自理。

2、家母不喜歡過生日,更謝絕孩子們為她老人家作壽。

3、母親喜歡看書讀報上頭條,每年訂閱兩千多元的書刊《世紀風雲》《大牆內外》《中國農村》《當代青年》《莫愁》《讀者》《晚晴》《半月談》等。

4、母親一生行善積德,在特殊年代家破人亡時期,含辛茹苦把我們姐弟五人培養成:名醫、織造師、高級教師、高級藥劑師、公務員幹部。





綏格格


做壽,俗稱的擺生日酒及進行一些儀式(包括拜祖拜神祈福揚壽等),慶祝生日。因各地風俗習俗不同,各地域的做法有較大的差異,沒有標準參照,也沒有所謂的“正宗做法”。

做壽,有人喜歡做“大數",即59、69、79、89……。有人喜歡做“齊頭",人如60、70、80、90……。有人喜歡做“出一",即61、71、81、91……。

我地區的人習慣做“出一",人生比較重要的生日慶祝,並設宴招待親朋及進行一些儀式的。第一次是做31歲生日,表示該人已踏入"而立之年",開始挑大樑有責任有擔當的人生階段。第二次是做61歲生日,表示人生轉入另一個階段,即老年人階段。以後的71歲81歲等生日,有條件經濟允許的人,一般都大擺宴席,盡請親戚朋友。這個年令階段的擺壽宴,往往是某種意義上的“人情宴"。你一生中吃過很多人的喜宴,現在你的壽宴作為是一種禮尚往來的答謝宴。還有一種意思,你做大壽宴請到別人。別人吃過你的壽宴,也是欠你一個人情,有朝一日你駕鶴歸西,別人不好意思不來參加你的喪禮。生前做壽你未請到的人,死後別人不一定來參與你的喪禮,所以說70歲以後的壽宴是一種“人情宴"。

當然,你地域的習俗不一定是這樣。有些地方很重視一週歲生日,六十大壽,六十六大壽,百歲慶生等。我地區101歲生日比100歲生日更隆重,偶意一個世紀再出頭邁步。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我們這裡也有做壽的傳統習慣,不過我們這裡和很多地方做壽有點不一樣,我們這裡是在那個人的本命年做壽,例如虛歲的四十九歲,六十一歲,七十三歲,八十五歲,九十七歲等,一般來說年輕的稱為接本年,六十一虛歲剛好是一個甲子,才稱為賀壽,當然以後也都稱為賀壽,從前,人的壽命比較短,所以四十九歲鄉里鄉親的人都來祝賀,不過現在四十九歲的人只有外甥啊女婿啊 兄弟姐妹們聚在一起祝賀祝賀。以前遇到做壽,由當地年輕人出面到各家問問,是否願意出份子錢,當然親戚不在其中,是問鄉里鄉親的,那時候份子錢也分大名字,小名字之分,其中大名字出的份子錢比較多,到正日子就請去坐席,吃一頓,小名字則一家出一角錢,事過後,又由那個收錢的領著這個家裡的小輩到那些小名字的家裡叩頭,謂之道勞,也就是謝謝大家,一旦那個家裡忘記去了,那個家裡就問這個收份子錢的人,問為什麼道勞的沒到我家裡來?我的錢到那裡去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們的收入提高了,再也沒有小名字這個提法了,現在隨隨便便的鄉里鄉親份子錢都是一百元,場面也大了。都是十幾桌以上了。


隨緣194413242


第一,古今做壽有學問。壽文化自古以來就一直被重視。究竟多少歲適合擺壽宴?按照古人說法,一般是五十歲以上才會舉辦隆重的壽宴,年齡越大就越隆重,反之,越年輕越不太講究。民間諺語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因此,古人通常是六十歲以上才會舉辦規模性的壽宴。

第二。做壽有講究。過不過生日,怎麼過,往往是和家庭經濟條件、社會地位、人脈關係有著直接的關係。經濟條件好的,可以年年做壽,經濟條件差的,只能簡簡單單,走個過場。不管是古代,還是當下,有些人都把做壽當成是面子工程,或者是撈取名聲、斂財的一種手段。當然也就不講究什麼忌諱了。我有個戰友,一年過幾個生日,連我們戰友都被搞不清楚他的生日究竟是在哪一天。

第三,為老人辦壽宴需要量力而行,簡樸為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朋友多了,生日邀請幾個親朋好友祝賀一下無可厚非,但絕不能把它作為斂財的渠道。孝順父母需要實際行動,而不是靠花架子、走形式;自己過生日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平時生日(我們叫散生日)小家庭慶賀一下沒毛病,整生日(如三十、四十、五十、六十)適當擺兩桌也沒毛病,但千萬別整大了。是黨員幹部的更要注意不要違反規定。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適合做壽的應當六十歲以上,其他都不重要。因為這時候可能都是爺爺輩了,兒孫們為自己辦個壽宴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二三十歲就興師動眾,擺上十桌二十桌就有點不妥了。還是那句話:低調些,簡樸些。


戲品聊齋


做壽:在習俗上,五十歲前所做的生日稱「內祝」,也就是在自家內做生日慶祝之意。到了五十歲時所做的生日才可稱「做壽」,之後每十年做一次,稱為大生日。五十歲:稱暖壽、半百添壽;六十歲:稱小壽;七十歲:稱中壽;八十歲:稱上壽、大壽;九十歲:稱絛老添壽;一百歲:稱期頤。 一般壽誕都由子孫發起,佈置壽堂,淮備供品祭神拜祖,招待親友。在壽宴的菜餚中,豬腳麵線是不可或缺的,豬腳像徵強健,面線像徵長壽,祝福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吃壽麵時,要將壽麵拉高抽長,表示壽星將會福壽綿長,忌諱從中間咬斷。每個地區做壽的講究都不太一樣,但是有一點,個人認為是最最重要的,就是老人想要什麼。當天以老人開心為主,年紀大了,往往會覺得孤單,這個時候,家人團圓最重要,如果可以,也可以和老人承諾,平時多多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