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日俄戰爭是一場狗咬狗的戰爭?

木偶懶貓


在19世紀末,沙皇俄國向遠東擴張,與另一個新崛起的列強之間發生了利益衝突,這就是日本。在1985年甲午戰爭中,日本獲勝,從清政府手上獲得了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但由於俄國、法國和德國從中作梗,日本被迫向清政府歸還了遼東,即三國干涉還遼。

由於日本對遠東和沙俄之間的利益分配感到不滿,一場戰爭即將鋪開。令人意外的是,真正意義上戰爭的導火索竟然是清政府點燃的。1900年爆發了義和團運動,沙俄軍隊以“義和團危及中東鐵路安全” 為由,俄國以20萬大軍侵入東北,閃電式地佔領了大清國東北三省的廣大地區。進而在1903年變相吞併滿洲,出兵再次佔領瀋陽,沙俄為了長久佔領東北,甚至設立“亞東大都督”來全權統治滿洲。清廷火速將俄國的動靜透露給日本駐華外交官,隨即日本與俄國進行交涉,要求俄方撤軍,但是俄方斷然拒絕。於是1904年2月6日,日本宣佈與俄國斷交,2月10日俄國對日本宣戰,日俄戰爭爆發。清政府在這場戰爭中全程保持中立,在成為了戰爭的導火索後,世界各國就眼睜睜地看著兩個列強在中國的領土上“狗咬狗”,相互廝殺起來。

從總兵力上來看,日本明顯遜色於俄國,俄國參展兵力接近50萬人,而日本僅有30萬軍隊。戰爭一開始,貌似強大的沙俄就被日本迎頭痛擊。沙俄的遠東艦隊被日軍包了餃子,就連遠道而來的波羅的海艦隊也被打殘。日本為奪取制海權,自始至終將攻佔俄軍盤踞的旅順港作為首要目標。先是日本聯合艦隊將俄艦隊堵在旅順港內,水壺陸軍攻下旅順附近的高地,之後架設重炮對旅順港晝夜不停地轟擊,最終俄艦隊係數被殲,旅順港淪陷。

最後,沙俄被迫接受日本提出的停戰談判。雖然名為停戰談判,但是俄國事實上籤訂的是戰敗條約,根據日俄雙方在美國簽訂的《朴茨茅斯合約》,俄國被迫承認日本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的主權和利益,俄國將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割讓給日本,可以說,這是日本軍事和外交的大勝利。

上圖,是1905年1月的中國遼寧旅順港內,遠處是沙俄帝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艦,巴拉達號巡洋艦與波必達號巡洋艦的殘骸。近處的岸邊是幾個中國人,這場戰爭跟他們沒啥關係,儘管戰爭發生在他們幾個人的國土上。


科羅廖夫


兩國確實是狗咬狗,為了搶奪東北的霸權地位而大打一仗,日本賭國運,最終讓日本積極的準備了十年,偷襲旅順港,讓俄國遠東徹底的慘敗,因為當時列強各國均不看好日本能贏的戰爭,俄國總人口達1.4億,軍隊達140萬人,艦船數量是日本三倍,俄國軍隊裝備比日本先進,結果是日本大勝,出乎世界各國的想法。

最終兩國以日本獲得三分之二,俄國獲三分之一。

這是一場國家體制之爭,君主專制對君主立憲制,最終君主立憲制勝利。

這讓大清國家上下震動大小,直接影響了大清統治者,廢除科舉,派大量留學生去日本取經,日本成了大清學習的樣板。

開啟了大清變革之路,但仍然是皇室宗族阻止了改革,最終引發了大清的辛亥革命。

日俄戰爭是以弱勝強,是新國家體制擊敗了舊體制。也是亞洲黃種人戰勝了白種人。但俄國仍然是非常強大,國家實力仍然是很強,所以普茨矛斯條約中,俄國讓出了千島群島及庫頁島的南部。

日本從此崛起了。


隨雨飄渺


先看看雙方簽署的《普斯茅斯合約》,一目瞭然。

這份合約主要就是6個方面:沙俄承認日本對朝鮮半島有優先權;兩國軍隊全體撤出中國東北;沙俄割讓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的領土;沙俄把長春-旅順之間的鐵路,煤礦開採權等權限讓給日本;旅順、大連地區的租借權讓給日本,沙俄允許日本漁民在遠東沿岸捕魚。

除了打漁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和庫頁島南邊給了日本,其他事項均是用別國的利益做做犧牲,這樣一份協議,相當於兩個強盜搶劫了一戶人家,因分贓不均打了起來,打完架,也只是在分贓這個問題上進行妥善,無非你多拿一些,我少拿一些。

所以這場戰爭是純粹的狗咬狗的戰爭,當然於我們視角如此,於他人就全變了調調。

對於日本人來說,在戰後的感覺就是,整場戰爭就是西方人的陰謀,日本人成為西方尤其是英國人僱傭的打手,被引入到一場代理人戰爭,俄國人被削弱了,但日本付出慘重代價之後沒有拿到一毛錢的賠款,而西方人通過向雙方賣軍火轉的盆滿缽滿,最後日俄打不動了,他們再出來“斡旋”,這簡直是“欺負人”,但那時精疲力竭的日本只能接受西方的調解了。

對於沙俄來說,俄國人可從來沒覺得在戰爭中被打敗了,而是要看損失和收益比,

戰爭後期,俄國人已經死了14000多人,15萬人受傷,開始,沙皇覺得不爽,派出波羅的海艦隊準備在海上對日本搞一下,不過沿途被英國人處處作梗為難,一路都嚴重缺乏補給,導致這支艦隊到了黃海、東海海運,早已是強弩之末,疲憊不堪,被以逸待勞的日本海軍一戰團滅。

此時,號稱有百萬雄獅的俄軍,只是局部受挫,對其主力遠遠談不上傷筋動骨,而日本在戰爭中已經戰死了近9萬人,15萬人受傷,也有人說日本戰死了10萬以上,無論怎樣,這樣的傷亡已經對剛建立常備軍沒幾年的日本來說,幾乎國內的精銳損失殆盡,儘管佔盡地利優勢,但是日本根本打不動了。

沙皇如果從陸上把歐洲主力東調,適逢西伯利亞大鐵路即將全線貫通,幾十萬俄軍主力開赴遠東,沙俄真的傾全國之力、不惜一切代價來打戰場戰爭,那日本戰敗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只是沙皇在關鍵時候放棄了,畢竟歐洲部分才是他的主要關心範圍,遠東為了爭奪一個暫時沒產出多少利益的東北,已經給死了1萬多人,波羅的海艦隊也滅了,實在沒什麼意義,不打了。

那就不打了唄,庫頁島這地方,俄國人根本沒什麼有效管制,就讓你一部分,別的東北利益,你日本要拿就先拿,本身開發也是要極大的成本投入的。

而對於西方人來說,如果不是我們英國人借錢給你們日本,賣你們武器,還給你們提供情報,並一路苦心地給俄國海軍使絆子,你日本能打敗俄國?簡直開玩笑。最後英國人、美國人、西方國家們一起努力幫助你和俄羅斯之間斡旋和平,最後你們日本的百姓還砸我們的大使館、燒教堂,簡直就是忘恩負義的國家。

再來看看日本,戰爭中死傷近30萬人,死亡約十萬,花費了17億日元,是甲午戰爭的十倍軍費,幾乎到了財政崩潰、國家不穩的地步,但最後還是沒撈到一分錢的賠款,沒辦法,沙皇已經放話了:不服?不服有本事來克里姆林宮打我?不要給臉不要臉。

日本人一聽就瘋了,原先他們想的是:索要賠款30億日元,俄國割讓庫頁島,勘察加半島等沙俄全部太平洋沿海地區。

協議簽署後,日本人都瘋了,一群賣國賊,死了這麼多人,花了這麼多錢,一紙協議卻如此蒼白無力,最後,暴民們發動了“日比谷燒打事件”,他們要求“撕毀媾和條約!”“滿洲軍總進擊!”“斬小村的頭以謝天下!”“把大臣們和官邸一起燒了!”他們到處打砸搶,以發洩自己的不滿。


雲中史記


“狗咬狗”戰爭,雖然用詞有些過激!但對於中國和朝鮮人來講,是非常同意用這樣的詞來形容,歷史上的日俄戰爭!

原因一

因為日俄戰爭就發生在中國東北三省之地和僻鄰區朝鮮領土上。中國東北旅順尤其慘痛!只要是日俄戰爭經過的地方,全部被炸燬,面目全非!人民全部被拉去做苦力!

原因二

“明治維新”後,日本經濟和軍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然後根深蒂固的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手卻越來越癢了。1894年日本悍然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甲午戰爭”。還不及中國一個省的日本竟然把中國打敗了!被打敗後還能怎麼樣?只能“乖乖”接受戰勝國的條件咯!1895年4月“著名”的侵略條約《馬關條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被迫無奈簽訂的!

《馬關條約》:“承認日本控制朝鮮外,還要清政府向日本割地賠款以及同意日本享受其它特權。割讓中國遼東半島”

俄國人“夜裡挑燈”仔細研究《馬關條約》後,決定“幫助”中國人奪回遼東半島!談了幾次沒談好,俄國還威脅日本不把遼東半島還給中國,俄國一定會武力打擊日本。最後俄國搞出個“三國干涉還遼”人家日本人最後才決定歸還中國遼東半島!

《馬關條約》後,日俄在遠東的利害衝突進一步激化。戰爭一觸即發!域外國家為了各自利益,不斷慫恿日俄戰爭!



美國:自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來,幾度想插足中國東北。美國在一邊不斷給日本“加油”告訴日本一定能奪回中國遼東半島的!

英國:歷來把俄國看作同它爭奪中國的對手。它企圖假手日本阻止俄國南下同它爭奪中國長江流域。因此,英日互相勾結,於1902年1月30日在倫敦簽訂英日同盟,矛頭針對俄國。

法國:仍然忠於俄法同盟。聲稱兩國對於將來遠東或中國發生變化時,會派兵與俄國同行!

德國:繼續執行其推動俄國東進的政策。它希望由於俄國佔領東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國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國調開西部邊境的俄軍,間接削弱俄法同盟對德國的壓力。

上述各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問題上形成兩大集團:一個是英日同盟,以美國為後盾;另一個是法俄同盟。德國在歐洲反對法國,在遠東則支持俄國。就這樣~目的、隊形形成後,立馬開打!為了搶中國這塊肉,差點搞出個“世界大戰!”。像極了狗咬狗搶肉吃!很顯然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就是“一塊肉”。




戰爭從1904年開始打,到1905年結束。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滿洲的控制權進行的一場戰爭!日俄戰爭以俄國的失敗、日本的慘勝而告終!戰爭具體情況就不具體說了,與悟空問答題目無關。喜歡戰爭具體情況的朋友可以一起在評論區討論!

討論:文章提到,為什麼俄國要讓日本把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是俄國真心要幫助中國這個鄰國嗎?


一雙足跡


日俄戰爭被許多“啟蒙人士”稱道,認為是日本是“活雷鋒”幫助中國避免東北全境淪陷,即使日本要求全盤繼承俄國在“南滿”(東北南部)的特權也合情合理。甚至這些“啟蒙人士”認為日本關東軍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就駐紮在中國東北,中國不去“撩”人家就沒有日本侵華戰爭。這些“地攤文章”對於歷史科班的畢業生而言當然很容易識別其荒唐,但許多嚴重依賴“網絡閱讀”的朋友卻很容易輕信。為了反俄而親日,似乎成了某些“啟蒙人士”的習慣思維。當然,這也使得“啟蒙”二字被玷汙,“豬一樣的隊友”更可怕。

日本的“大陸政策”與俄國的“黃俄羅斯計劃”在中國東北發生碰撞,這就有了甲午中日戰爭後俄國聯合法國、德國的“三國干涉還遼”,與1901年英美日本三國干涉俄國入侵中國東北。1900年俄國不僅派兵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而且單獨出兵侵入中國“東三省”,甚至強迫盛京將軍曾琦簽署《奉天交地章程》。流亡到西安的清政府當然不肯答應,一方面“外交洩密”給對東北同樣貪慾的日本與奉行“門戶開放政策”的英美,另一方面拒不批准地方官員“越權”簽署的賣國條約。在英美日本壓力下,1902年俄國被迫與中國簽署了《交收東三省條約》。不過,俄國試圖拖延時間甚至名為撤軍實際增兵,這就引起英美日本的不滿。一場英國提供軍事支援、美國提供經濟支援、日本出兵驅逐俄國的戰爭就在1904年爆發,這就是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其實是英美主導了“三國干涉”俄國戰爭,正是英美的支持才使得英日本可以“賭國運”放手一博。法俄同盟條約簽署,使得俄國與德國處於敵對狀態,俄國必須留下精銳主力預防德國“偷襲”。英日同盟條約簽署,使得日本可以獲得英國海軍保護,甚至關鍵時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被英國禁止使用蘇伊士運河不得不從好望角繞行。美國的貸款讓日本有底氣集中全國力量與遠東俄國“偏師”進行決戰。西伯利亞鐵路未開通,陸軍主力被德國牽制在歐洲,海軍主力被英國甚至法國處處阻撓,這使得俄國空有“蒸汽壓路機”之名卻在中國東北施展不開。日俄戰爭毫無懸念以俄國戰敗而告結束,日本經年苦戰攻陷旅順口要塞,美國立即督促日俄和平談判。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促成日俄簽署《朴茨茅斯和約》,甚至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至於一些“網紅”胡謅的“清政府邀請日本驅逐俄國”,卻不見由任何文件證明,更不見有任何當事人回憶錄證明,卻很能“忽悠”一批地攤文字愛好者,也是咄咄怪事。

值得“掃盲”的是,無論是俄國還是日本,在東北都只獲得鐵路修築權、鐵路沿線護路權與採礦權,而不包括行政權,更遑論“主權”。那些認為日本將整個東北從俄國手中奪取然後轉交給中國的“網紅寫手”及其“粉絲”,對日俄戰爭高度無知。其實日軍陸軍主力在奉天會戰後只能推進到鐵嶺一線就無法前進,俄軍在四平街固守到戰爭結束。

中國遭遇俄國“強盜”,結果英美支持日本“強盜”打敗了俄國“強盜”,要求俄國“強盜”將從中國強來的“贓物”分一半給它,這就是日俄戰爭。對俄國而言,喪失了半個“東北”特權與半個庫頁島。對日本而言,多了半個“東北”特權與半個庫頁島。對英美而言,“門戶開放政策”在東北得到遵守。對中國而言,只是多了個日本“強盜”,“贓物”並沒有退給受害人,甚至新的“強盜”更貪婪。日本看起來是“大獲全勝”,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危機。一則“人心不足蛇吞象”,試圖進一步擴大侵華;二則動了俄國的“奶酪”,引起俄國30年後的報復。

日本並不滿足於從俄國手中繼承“南滿”特權,反而試圖步步擴大。10年後,日本甚至趁著歐美列強忙於歐洲戰事向中國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中國政府一方面據理力爭爭取日本“知華派”同情,另一方面向英美俄國“外交洩密”。英美俄國的外交抗議雖然沒能迫使日本放棄“二十一條”,但日本還是修改了部分條款,這就是日本擴大東北特權並霸佔山東地區的“民四條約”。就在這《民四條約》中,日本在“關東州”等地駐軍時限從繼承自俄國的25年延長到99年。日本關東軍無需按照舊約在1923年撤走,反而可以留駐到1997年。當然,日本試圖“獨霸中國”引起歐美列強反對。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美列強騰出手來,日本就被迫承認英美主導的“門戶開放政策”,這就是華盛頓會議上的《九國公約》。

1931年日本趁著歐美列強忙於應對“經濟大危機”、俄國(蘇聯)忙著工業化的“五年計劃”,發動了佔領中國東北乃至熱河的“九一八事變”。英美有心無力,只能“外交抗議”不予承認;俄國(蘇聯)看起來很冷淡,其實忙著整軍備戰並加速工業化的“五年計劃”。等到美國1939年走出經濟大危機,就有了向日本重申“門戶開放政策”的外交制裁與經濟制裁,直到引發太平洋戰爭。等到俄國(蘇聯)從歐洲戰事中騰出手來就有了揮師攻入中國東北與庫頁島的“八月風暴行動”。當年的日俄戰爭日本高估了自身實力,終於在這場“群毆”戰爭中付出代價,不僅喪失了侵朝戰爭以來攫取的全部特權,而且本土被美國軍事佔領、“北方四島”被俄國(蘇聯)佔據。

一些人認為沒有日俄戰爭中國會失去“內東北”,他們忽視了“內東北”經過晚清數十年移民開發早就不是“外東北”那樣荒無人煙難以控制。而且,日本發動日俄戰爭背後是英美推手,日本其實沒有力量獨自抗拒俄國強大的國力。此外,沒有日本入侵的“活雷鋒”,內蒙古不也完好無損?英國與法國都需要俄國在東歐牽制德國,對於俄國將部分精力放在遠東“偏離重心”都不贊同。

有了英法美的支持與德國的牽制,日本擊敗俄國也是理所當然。對於英美而言,日俄戰爭既能避免俄國破壞“門戶開放政策”,又能讓日本與俄國結仇避免其聯合,也真是妙招。即使雅爾塔會議上羅斯福、丘吉爾不主動請求斯大林出兵進攻日本,羽翼已豐的斯大林豈能不記恨30年前日俄戰爭那一箭之仇?

近代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是俄國與日本,日本戰敗吐出了包括臺灣諸島在內全部侵略成果。俄國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中國喪失的領土迄今都未能收回。其實這兩個國家對中國而言都是“強盜”,只是一個強盜戰敗認輸,另一個強盜逍遙法外,甚至成為中國的“老大哥”,悲夫。


一梭煙雨江湖行


因為,這日俄戰爭本身就是一場不道義的帝國主義戰爭,是老牌列強沙俄和新興列強日本,為了進一步蠶食中國,而在東北爆發的一場戰爭。對淪為戰場的中國而言,不論是沙俄,還是日本,都是可怕、可恨的惡狗,所以,我們也可以將日俄戰爭理解為“狗咬狗”的戰爭。

但是,日俄戰爭,最終以日本慘勝而告終,對中國來說,無疑是個很理想的結果!因為,如果是沙俄獲勝,對我們來說,其後果反而更可怕。

之所以這麼說,倒不是因為日本比沙俄仁慈,也不是因為日本畢竟與我們同為黃種人、同為儒家文化圈的緣故。而是因為,當時的日本實力遠遠比不上俄國,而且日本還是個島國。所以,日本勝利,而且還是慘勝,對我們而言威脅更小,留給我們緩衝的時間也更多一些。

大家不要因為八年抗戰日本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浩劫,而蘇俄卻在抗戰中支持了我們,就自然而然的認為:如果俄國當年獲勝了,對我們來說會好很多。事實很可能並非如此!

因為,早在日俄戰爭之前,沙俄就已經侵佔了我們大量的領土,這些土地多達15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多日本這麼多。而後,他們又將目標指向了富饒的東北和蒙古地區。至於日本作為新興列強,他們也需要大量海外的殖民地。而他們的唯一選擇,就只有對岸的東亞大陸。於是,他們在擊敗了清朝後,開始不斷向大陸進軍,蠶食了朝鮮半島後也開始瞄準東北。

也就是說,日俄戰爭本身不可避免。只不過,就當時的日本,其國力和老牌強國沙俄還不在一個檔次之上。因此,按理說如果雙方真的全方位開戰,幾個日本都打不過沙俄。

但好在日本並非孤軍作戰,西歐各國本就看這隻北極熊不順眼,自然也就不會讓沙俄輕易取勝。因此,明的暗的都在支持日本。加上日本人打仗又夠狠,硬是擊敗了沙俄的遠東軍隊。但那已經是日本的極限了!所以,日本雖然勝利了,但也元氣大傷,沒辦法直接吞併東北,還需要時間慢慢蠶食。

試想象,如果勝利的是沙俄呢?以這些俄毛的皮性和實力,很可能加快對我們北方的侵略,積極實施他們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那麼對整個東北亞而言,都將是比日本侵略更大的災難和浩劫。

大家可以看看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就能想象到,沙俄可不比日本仁慈。甚至可以說,作為與東亞各國都不同文明類別的他們,對東北亞的破壞,也許更大、更可怕!

而且,日本對沙俄的勝利,打破了白人國家不可戰勝的神話,事實極大的激勵和鼓舞了同為東亞國家的中國。也給了垂死的清王朝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這些歷史要讀


日俄戰爭是日本和沙俄爭奪東北和朝鮮半島的一場大戰,在這場大戰中,雖然清政府無恥的宣佈獨立,坐視兩大列強在自己的國土,還是所謂龍興之地上捉對廝殺,不過,清政府的中立實際上有偏向的,默許當地官兵暗中幫助日軍,清政府當時無力阻止日俄兩國在東北開戰,但也明白,一旦俄國戰勝,日本還能不能生存是另一個問題,但東北這塊龍興之地基本就別想了,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擴張,幾乎從沒有吐出任何領土。日俄戰爭中日本慘勝,清政府以及知識分子也感到振奮,畢竟,這是黃種人第一次戰勝白種人,沙俄雖然不斷世界最強,但也算水平一流,黃種人並不比白種人差,俄國人的腦袋也能砍下來。

日本和俄國在東北開戰,無非就是爭奪勢力範圍,獲勝者將獲得在東北和朝鮮佔據優勢,失敗者則被趕走,事實上也是如此,戰爭勝利後,俄國勢力被徹底趕走,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如果俄國人戰勝,即便是後來列寧說不承認沙俄簽署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結果到了斯大林時代又回到沙特擴張老路上去,今天富饒的東北大地還有沒有華夏子民,看看海參崴等遠東地區的種族滅絕就明白了。

戰爭中,沙俄海軍基本全滅,遠東地區的俄羅斯陸軍也遭重創,雖然沙俄在歐洲地區還有上百萬人軍隊,真要拼死一戰的話,日本未必能笑到最後,當時日本為了這場戰爭已耗盡全力,所謂賭國運,一旦失敗,沙俄可不像清政府那麼好說話,沙俄登陸日本幾乎是肯定的,日本滅國倒是小事,日本人還能不能留在這個世界上,呵呵,

好在當時雙方都需要停戰,對沙俄來說,日俄戰爭的戰敗,沒有損害根本利益,反正東北也不是自己的,也不用賠償軍費損失等,最主要的,當時歐洲戰爭氣氛漸漸濃厚,如果在遠東拼死打贏,實力將重創,很可能無法面臨即將開打的歐戰了,而對日本來說,除了國力已耗盡,還欠了一屁股戰爭債款外,當時的日本高層,最起碼還是明治時代的老人,真正的戰略家,知道什麼時候該見好就收,要換成二戰那一幫,只知道前進不知道防守,只懂打仗不懂政治的貨,呵呵,真當沙俄是咬不死人病虎了?


HE觀察


之所以說日俄戰爭是狗咬狗的戰爭,是因為這場戰爭的性質就是兩個列強為了爭奪海外勢力範圍,在他國的領土上大動干戈,這場戰爭的交戰雙方都無正義可言,打個比方,就如同兩隻鬣狗為了爭奪獵物而掐了起來。

(日本政治漫畫:《公園裡的世界兒童》。圖中的中國是抱著一碗饅頭在酣睡的小孩,旁邊人高馬大的俄羅斯從中國碗裡搶走了一個饅頭,日本則一把抓住俄國,要奪回這個饅頭。)

日俄戰爭的導火索,其實很早就埋下,那就是沙皇俄國對於遠東,尤其是中國東北的覬覦。恰好,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也對這塊白山黑水間的土地抱有勃勃野心。

1894年,日本首先下手,發動甲午戰爭,結果控制了朝鮮半島、侵入中國東北,佔領了遼東大片地區。整場戰爭中,俄羅斯一直瞪著眼死盯著日本的動向,當時因為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通,不可能快速從歐洲部分向遠東大規模調兵,所以無法直接插足干涉。中國北洋大臣李鴻章窺到了俄羅斯的心思,準備搞驅虎吞狼的策略,即拉攏俄羅斯,讓俄羅斯去教訓日本,但是俄羅斯當年鞭長莫及。

不過等到馬關條約簽訂,尤其是條約中規定中國將包括旅順、大連灣在內的大片遼東土地割讓給日本,俄羅斯再也坐不住了。因為在遠東地區,旅順、大連灣是距離俄羅斯垂涎已久的重要軍港。此時,俄羅斯一聲怒吼,聯絡法國、德國等列強,要求日本把遼東吐出來。這時的日本雖然打贏了甲午戰爭,但在傳統的歐洲列強面前,還是個戰戰兢兢的小弟弟,於是俄羅斯靠著恫喝,就嚇得日本趕緊把本來已經割佔的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作為對俄羅斯“主持正義”的報酬,很快,旅順、大連灣就被俄羅斯強佔。

此後,俄羅斯在中國東北還是苦心經營,將西伯利亞鐵路修入中國,即著名的中東鐵路,又在鐵路沿線駐軍,幾乎是靠著鐵路線以及旅大地區作為支點,把整個中國東北納入了囊中。

(日俄戰爭中的遼陽會戰)

對於東北有著野心的日本,自從心不甘情不願吐出遼東之後,一直在臥薪嚐膽,乃至和英國結為同盟,在實力日益雄厚之後,於是有了1904年向俄羅斯亮劍的日俄戰爭,又從俄國手裡奪過了旅大乃至東北地區。

(日俄戰爭中,俄羅斯軍隊在掠奪中國村鎮)

最為諷刺的是,東北地區的主權在於中國。但是這場決定東北勢力歸屬的戰爭,中國卻成了旁觀者,只能宣佈中立,眼睜睜看著兩個列強在中國的領土上爭奪在中國的利益。


海研會


對於中國人來說,日俄戰爭就是一場狗咬狗的戰爭,日俄戰爭很多人一看到這幾個字估計覺得就和中國沒有關係是不是?但是完全不是的,可以說日俄戰爭對於中國的影響是很大的,也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日俄戰爭是在清朝末期發生的,1904年到1905年之間的事,這個時候大清王朝已經是要滅亡的邊緣了,但是對於中國還是維持著基本的控制。日俄戰爭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和沙俄爭奪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還有朝鮮的控制權導致的。我們一看到這裡是不是就是很氣憤呢?兩個國家為爭奪中國的領土控制權而打仗,那麼當時清朝在幹什麼呢?當時戰爭一打響,清政府馬上就站出來說,我們保持中立。是多麼的可笑,別人來你家裡搶東西,還打起來了,你居然說保持中立,誰也不幫,也不管。

日俄戰爭給當時的中國東北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當時日俄戰爭一開始就是在中國東北打響的,當時不管是日軍還是俄軍所到之處對於中國人民都是燒殺搶掠,流離失所的達到了數十萬人,當時日俄雙方竟然還要當地的中國老百姓為他們服役,給他們運送彈藥,也殺害了很多的中國人,遍地屍體。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日俄戰爭就是一場狗咬狗的戰爭。

但是對於日本來說那就是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國際地位。日俄戰爭以日本的勝利而結束,而日本也取得了中國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以及有關的其他特權,均移讓與日本政府。俄國將由長春(寬城子)至旅順口之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之一切權利、財產和煤礦,均轉讓與日本政府。此外,條約還規定將庫頁島南部和俄國對遼東半島的租借權以及其附近一切島嶼永遠讓與日本。此戰也是直接確立了日本為遠東第一大國的地位。

日俄戰爭的勝利也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為以後的九一八事變,和全面侵華埋下了導火線。也埋下了火種,極大地鼓勵了日本入侵主義。


中國歷史研究所


日俄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但也有不同的評價和歷史意義。

評價

德國社會思想家羅莎·盧森堡認為此戰的重要性對受壓迫的階層十分清晰: “日俄戰爭令所有人意識到就算是歐洲的戰爭與和平-它的命運-並不決定在歐洲內,而是在世界和殖民地政治的巨大漩渦中。如果我不考慮俄國極權崩潰的即時效果, 這場戰爭的意義是社會民主主義。這場戰爭將國際無產階級的目光回到世界在大政治和經濟上的聯繫。” 這場戰爭的普遍意義決定了它的歷史重要性以及它的後果。

“日本的勝利減輕了我們自卑感。一個西方強國的戰敗引申出亞洲仍可以像古時一樣擊敗歐洲。”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我們認為俄羅斯敗於日本可以被視為東方擊敗西方。我們視這次勝利為我們的勝利。”孫中山

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尤利西斯》,設定在1904年的都柏林,包含對愛爾蘭的願境。

波蘭藝術家Józef Mehoffer在1905年畫了《Europa Jubilans》,其中描繪一個著上圍裙的女傭人坐在一張在東方文物前的沙發上休息。在俄國戰敗的一年,抗議俄國的侵佔以及文化壓迫。同時巧妙地指望著沙俄主人在歐洲戰敗的日子如同它在亞洲遭遇的。

歷史意義

日俄戰爭結果日本勝利,一個東方的新興國家擊潰了當時一個西方的主要強國,日本開始被視為世界上一個新的強權。

日俄戰爭的結果顯現出20世紀的政治與戰爭的數項特點,許多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創新都首次用於日俄戰爭,如速射炮、機槍和射擊準度更高的卡賓槍都在日俄戰爭中首次被大規模使用。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戰事,都證實戰爭在新技術的引領下,已與1870年代普法戰爭的模式大相徑庭。大多數的軍隊指揮官預期使用這些新武器系統將在現場及戰術層面上主導戰場。但是,隨著局勢的變化,這些新技術的進步永遠改變了人類發動戰爭的能力。。日俄戰爭也是東亞地區兩個現代化國家武力之間首度的大規模衝突。

武器的進步帶來巨大的傷亡,日俄兩國都未預料到新型戰爭造成的結果,亦無資源去抵消其損失。因為巨大的傷亡,不同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如紅十字會)出現並在得到戰後關注。這些國際組織的出現可以視為國際社會通過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磨合,這個緩慢的過程主導了20世紀。

不少學者爭論日俄戰爭是否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贊同者認為該戰爭已有多少後者總體戰的特點,如雙方皆大規模動員軍隊進入戰場。這場戰爭需要極其龐大的經濟支援,包括裝備、軍火和補給都大到需要本土以及外國支援。。日俄戰爭的結果亦顥示國家領袖需關注外交政策所帶來的國內反應。一些學者認為日俄戰爭結果顯示沙俄政府的腐敗無能,因此進一步推動反對羅曼諾夫王朝的革命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