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當皇帝當得最爽的是哪位?

在下騷凱有何貴幹


我是小星星奇遇記,我來回答你的問題,關注我每天更新好玩有意義的歷史故事。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爽的皇帝,大部分人覺得應該是清代的乾隆帝。乾隆是一個十足的官二代,坐享爺爺和父親留下的祖產,在位時期國富民強,生活沒什麼壓力,確實是一位享福的皇帝。但身為一國之君,他仍需按部就班,受約於禮制,很多時候依然身不由己,不能夠隨心所欲。

乾隆(聶遠飾)

而有一位皇帝,他的生活卻極其隨性,雖貴為天子,卻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切行動均由著性子,可以不住皇宮,不上早朝,路邊看見中意的姑娘就帶走,甚至還在家裡養起了老虎,可謂瀟灑至極。此人便是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他十五歲即位,三十歲病逝,在位時間十六年。他生命雖短,卻做過許多皇帝一輩子都沒做過、也不敢做的事。論瀟灑隨性,縱觀歷代王朝、歷任君王,恐怕無人能出武宗之右。

明武宗朱厚照(何炅飾)

朱厚照貪圖嬉遊玩樂,即位後,為了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他先是廢除了尚寢宮和文書房的內官侍從,後來又以各種理由逃脫為帝王專設的御前講席,最後乾脆連早朝都不上了,極為任性。對於他輟課罷朝的做法,眾大臣曾竭力相勸,甚至以辭官相逼,但他卻無動於衷,依舊我行我素。他罷朝的行為也為後來明朝的許多皇帝效仿,算是做了一個錯誤示範。

不去聽課,又不上朝,他去幹嘛了?原來在宦官劉瑾等人的誘導下,他在皇宮之內玩起了“過家家”。武宗從小在宮中長大,早已厭倦高牆之內的乏味生活,他命人在宮中開設店鋪,建立街市,自己則帶著內官侍從遊樂其中,玩得不亦樂乎,同時也把皇宮弄得烏煙瘴氣,而其目的僅僅是為見識一下宮外的多彩生活。

武宗夜逛燈市(《正德演義》劇照)

這樣簡單的玩樂手段終究還是沒能滿足武宗的心思。他又命人將皇城西北的豹房重新裝修,帶著劉瑾一干人等迫不及待地搬了進去。從此,他離開了象徵權力和地位的皇宮,而把這個豹房當作了自己的新家。所謂豹房,並非單純的飼養虎豹之所,實際上在日後也成為了武宗日常起居和處理朝政之地。

武宗有一古怪癖好——飼養猛獸,他讓人買來大量的鷹犬虎豹,置於豹房之內供其戲耍。他曾養了一隻老虎,初衷是想把這隻兇惡的猛獸馴養成一隻溫順可愛的寵物。沒想到在一次戲耍時,這隻平日溫順的老虎突然性情大變,直撲武宗,幸好侍從江彬及時上前營救,武宗才得以脫險,否則,他恐怕就此一命嗚呼了。

武宗和宦官劉瑾(《正德演義》劇照)

武宗的行為越來越離譜。他逐漸厭倦了京城的狹小空間,最後決定拋家棄國,帶著江彬等人四處雲遊。他經常強闖尋常百姓之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還要帶回宮去,後來的寵妃劉氏便是武宗在此期間結識。

為了遠離索然無味的帝都,武宗甚至愛好上了從軍打仗、御駕親征。在他登基的第十二個年頭,即正德十二年,蒙古軍扣關來襲,他不僅沒有半點慌亂之意,反而異常興奮。他不顧朝臣反對決定御駕親征,最後率眾將士親臨前線,重挫蒙古大軍,這就是著名的應州大捷。

武宗御駕親征(《正德演義》劇照)

兩年之後,武宗再一次以平叛為藉口御駕親征。這次的平叛真的只是個藉口,因為大家都清楚,敵人寧王朱宸濠只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草包,根本沒有御駕親征的必要。而武宗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想浪漫地私會一下他的寵妃劉娘娘。此等荒唐的想法與行為簡直是匪夷所思、兒戲至極。

武宗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瀟灑生活,他荒誕古怪,做過很多奇葩的事。但即便如此,在許多治國大事上他卻總能把持有度,從不含糊。抵禦邊寇入侵、處死宦官劉瑾、賑濟災民等等,每一件事拿出來似乎都可以證明他的真才實學。正因為如此,後人對這位奇葩皇帝的爭議之聲也從未間斷


小星星奇遇記


我個人覺得在歷史上當皇帝當的最爽的應該是清朝的乾隆,之所以這麼說,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繼位很爽。乾隆皇帝的繼位沒有後顧之憂,是他的父親雍正皇帝立的,沒有人與他相爭,可以說他繼承皇位名正言順。

2,年齡很爽。乾隆繼位當皇帝的時候,正是年輕,20多歲,也不用其他大臣輔政,年富力強,當了皇帝就大權在握,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3,時代很爽。乾隆當皇帝的時候,正是清朝繁榮昌盛,政局穩定的鼎盛時期,國庫豐盈,乾隆皇帝想花錢也不用犯愁,除了晚年的白蓮教以外,他當皇帝期間也沒有什麼煩心的事兒。

4,執政很爽。乾隆在位60年,僅次於他的爺爺康熙皇帝,乾隆在執政期間,政局穩定,他整天遊山玩水,加上他的愛好廣泛,日子過得非常舒服。

5,退休很爽。為了使自己的在位時間不超過康熙,他自動退位,把皇帝讓給了他的兒子嘉慶皇帝,為此,他也成了清朝唯一的一個退休的皇帝,乾隆雖然退位不當皇帝了,但他當了太上皇,依然是清朝的實際掌權者,一些大事都要經過乾隆的同意,所以乾隆的退休生活很爽。

6,身體很爽。乾隆是我國曆史上實際在位時間最長(包括當皇帝和當太上皇),壽命最長的皇帝,他活到89歲,一直身體很好,也沒有什麼大病,這也是他身體爽的一面。

正是因為以上幾點我覺得乾隆是我國曆史上最爽的皇帝,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歡迎評論。


驕然


皇帝本身已經是人間最高權位了,在這些人中,誰能稱得上當得最爽呢?

我們先用“大尺度排除法”,把那些不合格的王朝和人物排除掉。

首先,要把沒有完成大一統的王朝皇帝排除在外。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大一統的話,這樣的王朝皇帝無形中就有心理壓力啊,中國的王朝皇帝天生就該完成大一統。另外,沒有大一統,現實中肯定還有其他政權與之競爭。這楊心理壓力與現實壓力都在,肯定算不上當得爽啊。

其次,王朝開頭和結尾的皇帝都要排除。

開國的皇帝,至少要苦哈哈地打仗,打個十年八年算少的;多的要打上三十年都不止。這累得半死,算不上爽。

王朝的末代皇帝更算不上爽了。因為自身命運恐怕都不能把握,很大可能還要被人抓住殺掉,有點勇氣的不讓別人殺,就自殺了。

按上述條件看,大一統王朝中:

  • 秦朝要排除。秦始皇太苦太累,秦二世是亡國之君;

  • 漢朝合格。

  • 晉朝合格。其實只有晉武帝勉強合格。

  • 隋朝也要排除。問題與秦朝類似。

  • 唐朝合格。

  • 宋朝排除。偽大一統。

  • 元朝排除。王朝短,政局太亂。

  • 明朝合格。

  • 清朝合格。

因此,當得最爽的皇帝,只能在漢、晉、唐、明、清之間選擇。

接下來我們確定標準,從合格王朝中選出當得最爽的皇帝。

此處可以拿曾經流行過的幾句話來做類比。

有個段子,說都市白領的夢想是:

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雖然白領的夢想相對於皇帝來說卑微了一點。但是其道理是一樣的。上述四句話中,對於皇帝而言,像離家近、位高權重、數錢這幾個條件可以拿開扔掉,因為這對皇帝而言不是事兒。睡覺自然醒這條該排除,畢竟皇帝還是有責任的。

那麼只剩下三點了:錢多、事少、責任輕。

錢多,皇帝出門尤其費錢,錢多才能有行動自由。

事少,就要求當時的內外政治環境好,國家一切按部就班就行;

責任輕,這條與“事少”有類似之處,但不完全相同;手下人才濟濟,即使發生大事也有人能輕鬆解決,這也算責任輕。

畢竟是皇帝嘛,還應該加上一條:功業輝煌。這點不用我解釋了。

按上述標準,最終可以選出中國歷史上當得最爽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

為什麼是他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 得位很爽:李治是嫡三子,按說皇位輪不到他。可偏偏吉人自有天相,大哥謀反,二哥裝過頭了,皇位就這麼掉到他頭上了。你說爽不爽?

  • 繼位年齡很爽:李治繼位時22歲,相當於今天本科畢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 時代很爽:李治作為大唐第三任皇帝,大唐制度和人心都穩定下來了;經過貞觀之治的發展,大唐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人民尚武,積極追求功名,正是李治用武之時。

  • 執政很爽:李治執政期間,內部政局穩定;外部雖有突厥,但是大唐人才濟濟,文臣武將一大群,什麼事都有人為他打理好。連對他皇位有威脅的李恪,都有人替他除掉。後來眼睛不好,權力順利過渡給武則天。

  • 功業盛大空前絕後,很爽:唐高宗李治趕上大唐國力空前強盛的時候,人才也多,文有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老臣,武有蘇定方、薛仁貴、劉仁軌、裴行儉等。唐高宗消滅了西突厥、高麗等,使大唐的疆域達到了空前絕後的1600萬平方公里之大。

  • 封禪泰山,人間極致:公元665年,唐高宗封禪泰山。中國歷史上一共只有6位去過泰山封禪,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其中既不用那麼勞累、又能取得最大功業的,就只有李治了。

唐高宗李治運氣太好!意外得到皇位,在錢多、事少、責任輕的前提下,竟然做到了功業輝煌,一不小心竟把疆域做到了中國歷史最大!因此說他是當得最爽的皇帝,一點不為過。

(完)

凌煙閣論史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有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凌煙閣論史


看到題目,我第一反應就是宋仁宗趙楨,雖然有人評價他什麼都不會,但是他在位的時候,政治經濟文化都政績,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而且仁宗也是中國歷史上,最仁慈的一位皇帝之一。個人修養極高,善聽訓誡,採納廣言。心胸大度,寬容仁厚,且不近女色,勤政廉明。在位四十二年,沒有什麼大的戰功,但這期間宋朝沒有發生任何大的戰事,邊民“四十二年不識兵革”,在當時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位就是出現在宋仁宗時期的,雖然歷史上對仁宗沒有什麼豐功偉績對評價,看起來好像是庸庸碌碌的一位皇帝,可是我反而覺得這是一位讓人挑不出刺兒的皇帝。最重要是與他的心性有關,因為眼中有美好,心中有善良,所以他才是當皇帝當對最不累對那位吧。

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加收藏,記得關注我哦!和你分享更多歷史故事。


大王喵歷史


如果說史上當皇帝最爽的就是應該是乾隆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繼位特別順利

他沒有經歷“九子奪嫡”的勾心鬥角,而是雍正立的,加上清朝時期醫療水平很差,很多皇子早早就夭折了,乾隆排行老四,但實際是老二(老二老三),而乾隆的大哥弘時放蕩不羈,行事不恭,就這樣失去了雍正的恩寵。

(雍正影視劇圖)

第二繼位年紀好

乾隆繼位剛好二十幾歲,年富力強,機會不用大臣輔政,繼位後就手握大權,根本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第三雍正給乾隆打下殷實基礎

所有政權,都是對軍事實力和財政不斷強化。雍正變革後,雍正留給乾隆的國庫財政就高達8000萬兩白銀,非常殷實。

乾隆有喜歡收藏名人字畫,金銀玉石。還有紀曉嵐、和珅、劉墉等人發生許多趣事。

(康熙影視劇圖)

乾隆特別喜歡遊玩六下江南,大修園林,也不管官員的考績,所以出現了很多貪官,當然這也是國家殷實的一種表現。

第四身體特別好

乾隆是除了他爺爺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但是他是唯一一個主動退休的皇帝。雖然是退休但是大小事還是要經過他點頭才能通過。

通過閱讀史書個人感覺乾隆皇帝是特別爽的一個皇帝,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當乾隆傳位給嘉慶時國庫空虛,貪官當道。那個時候大清朝已經被乾隆揮霍一空,著實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嘉慶影視劇圖)

以上純屬嘚嘚個人意見,大家有不同意見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嘚嘚說史


要說歷史上哪位皇帝最爽?我覺得應該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可以說乾隆的上位是站在自己爺爺康熙皇帝和父親雍正皇帝兩個人留下來的豐厚的“祖產”上的,稱呼他是典型的官二代,毫不為過他在位的數十年間國富民強也不用承擔太多的民生壓力,基本上就是在享福了,只不過作為一國之君,他需要的是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可能說由於理智的原因,有些情況下他不能夠隨心所欲。但是毫無疑問,他過得還是相當舒適。

首先是乾隆皇帝繼位的時候,由於他祖父和父輩兩代人的努力,已經將整個天下大體上維持在一個比較和平的狀態,天下太平毫不為過,他的爺爺康熙為了平定天下,嘔心瀝血,除鰲拜,平三藩,西征準格爾等等。他的父親為了讓天下成群大力反腐留下了無盡的財富,最終被活活累死,等到他當皇帝之後,天下從平,幾乎沒有戰事,難道說他不爽嗎?

愛新覺羅弘曆,史稱乾隆帝在他當皇帝的過程中,可以說相當舒坦了。當時的天下要有誰說不爽,他都不可能說不爽,他非常熱衷於到江南遊玩,仿效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七下江南,滿世界瞎玩,跟康熙不同的是,他的出訪僅僅只是為了打個考察民情的幌子,出去浪而已。人家康熙是為了考察民情出行的。兩者的舉動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乾隆皇帝雖然過得舒坦,但是他在沒有機會之前過得也是比較辛苦的,即便在繼位之後,為了符合祖制,也是需要老老實實的按照規矩上朝理政,儘管他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下朝時間,但是就如同一個上班族一樣,少辛苦點也是有的,只不過他在位期間絲毫沒有顧及到普通百姓的死活,很多政策都是從自己的父輩兩代遺留下來的,並且好像也沒有得到了很好的實施。

總的來說。


小芊芊愛歷史


要說史上最爽的皇帝就莫過於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了,他全名為愛新覺羅·弘曆。

第一:乾隆上位最容易。

康熙五十年八月,弘曆(乾隆)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生母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說為侍女)。


因為古代天花盛行,幼兒多有患病早死的現象,乾隆出生的時候,他二哥弘昐在兩歲時早夭,之後長兄弘暉、三兄弘昀又先後去世,年長於乾隆的只有弘時一人。

所以,雍正諸子之中,乾隆名排第四,實為第二子。而老大弘時性情放縱,行事不恭,失去了雍正的歡心。

乾隆自幼聰明,五歲就學,過目成誦,也是特別親近漢文化。據說康熙帝第一次見到了乾隆,特別喜愛,令養育宮中,親授他書課,還帶著巡幸熱河避暑山莊。

康熙的“見而驚愛”,就是乾隆上位的最正當理由,其實雍正也沒有得選。

第二:上位之前特別安全。

(少年弘曆)

清宮劇的“九子奪嫡”拍得也未免太多,其過程之爾虞我詐,刀光劍影,不復煩述也!但“九子奪嫡”給了雍正一個特別大的震撼,與他爭奪王位的諸位兄弟,都主動的被動的被捲入了這一場奪嫡的事件中。

奪嫡空耗國家元氣,也造成了兄弟相殘的人間悲劇,所以雍正上位之後搞了個“秘密立儲制度”,不希望悲劇再現。

雍正元年八月,他親書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鐍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乾隆免受奪嫡之苦,雍正的這一手其實也很好。


(秘密立儲)

第三:乾隆當皇帝之前,雍正已經夯實了國家基礎。

任何政權,都是對軍隊與財權進行不斷的強化。從史書上我們得知,雍正鐵腕變革之後,當時國庫留給乾隆的就高達8000萬兩白銀,非常充實。

所以,我們從史書上、從影視劇裡、從戲文中得知,乾隆一生風流倜儻,特別喜愛收藏名人古畫,金銀玉石,並且還有與劉墉、紀曉蘭、和申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名人逸事,基本上是“無為而治”了,雍正留下的家底實在夠豐厚,有夠他揮霍的。

但他有過度鋪張浪費的現象,比如六次下江南、大造園林、耗費國家公款無數,也不重視官員考績,造成了貪官汙吏無數,使得國家體制慢慢僵化。

(乾隆下江南)

總的來說,乾隆當皇帝的時候,一邊吃著雍正變革帶來的紅利,一邊又廢除掉了雍正的許多的改革,並且還把雍正在位時,所關押的那些“貪官汙吏”一一官復原職。

雖然有一些政策有利於緩和國家上層的內部矛盾,但是也是敗壞了制度,乾隆自個兒玩得不亦樂乎,史上當皇帝最爽的就是他了!

等到他傳位給嘉慶的時候,清朝已經江河日下了,嘉慶接到手的那可是一個十分燙手的山芋。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這個問題,我來試試,我覺得是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什麼下江南、游龍戲鳳、都是小事,首先,他出生時就沒有競爭的人,2歲就做了太子、太舒服了有木有,朱厚照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但是登上皇位的朱厚照並沒有一心撲到朝政上去,而是“微服私訪”來到民間尋找漂亮的女子。

他將尋找到的漂亮女子,都放到新建的一座宮殿,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宗豹房,這裡面不僅有美麗女子,還有各種奇異古玩、他還在裡面飼養了金錢豹,天天呆在那裡吃喝玩樂,政事交給劉瑾處理,這也是大臣門害怕劉瑾的原因之一。

朱厚照這個人特別愛玩,也會玩,沒事就給自己封大將軍,一直盼望著打仗。據記載朱厚照曾經調遣了鎮守邊關的軍隊前來豹房訓練,模擬各種場景,根據不同的軍事環境實行不同的軍事訓練,有些學者就因此解讀出朱厚照其實也是一個軍事奇才,認為他是在暗中培養自己的親信部隊,他也確實有這個可能,因為朱厚照本身就愛武藝,身為皇帝訓練自己的私密部隊不奇怪!

在他在位期間,發生了寧王叛亂,而他卻裝作沒有看到這個消息,幸好有王陽明,平定了這次叛亂,他卻還在遊山玩水,他的死也是很有意思,在回京的途中路過淮安的時候,坐船不幸落水,雖然被及時撈了起來,但是還是因此一病不起,最後駕崩了,年僅31歲。


慕遠看歷史


漢靈帝,最會玩樂的皇帝,在後宮造“裸遊館”,仿“街市”

要說最懂得享樂的皇帝,那漢靈帝劉宏必定是排在首位的。當了皇帝,他沒有多麼地重視國家大事,反而是挖空心思,在身邊宦官的教唆之下,將享樂視為自己人生的重大目標,其他事情卻不怎麼在意。他既沒有雄才大略,也沒有雄心大志,在他看來,享樂就完事了。

劉宏有一次在宦官的引導之下,給一條狗帶上當時的大臣戴的官帽,以及給狗也穿上了官員上朝的時候需要穿的官服,並且在上朝的時候,將這條狗給牽進了朝廷上,並且笑著說,這真是一個好狗官啊。這一說不要緊,滿朝的文武百官那是尷尬不已,他們估計內心都想,這皇帝是在指桑罵槐嗎?可是沒辦法,誰讓他是皇帝呢,他最大,眾大臣雖然內心憋屈,但是表面還是沒有表現出來。可以看出,這個劉宏實在是情商極低。

劉宏是一個荒淫無度的人,這一點從他造“裸遊館”就可以看出。劉宏是一個一門心思想著如何才能獲得更大樂趣的人,於是他便在後宮內造了一間“裸遊館”。這個“裸遊館”是由很多的房間組成,同時裡面佈置的非常漂亮,猶如人間仙境。而劉宏,便讓宮女,在裡面裸體嬉戲,互相追逐,讓他欣賞。當然了,當劉宏興致大發的時候,他也會脫掉自己的衣服,自己也加入其中,那畫面簡直不敢想象。

除此之外,劉宏還是一個喜歡“演戲”的君主。劉宏作為皇帝,經常出宮其實是非常不方便的,於是貪玩的他便在後宮裡面仿造了“一條街”。這條街裡面的人當然都是宮裡面的宮女與太監,還有他的妃子裝扮的。總之一句話,他們在模仿現實市集的場景,商人,百姓,玩的那是不亦樂乎。

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是一個沒有權利的皇帝,在老孃慈禧太后的強大氣場之下,他確實是顯得十分痛苦。那麼,為什麼我還要說,他是當皇帝當的爽呢?

話說同治皇帝其實是一個內心十分希望掌權的人,他很想要表現自己的才能,但是沒辦法,老孃就是不放手,同治非常 無奈。既然不讓咱執政,咱還就不執政了,不讓咱操這個心,咱還就不操了。同治也就換了一種心態,從胸懷大志,到縱情享樂。

既然在宮裡說話不算,沒啥權利,到了宮外,總該能做自己的主了吧。所謂一個走上了“歪路”的皇帝,身邊總有幾個“狐朋狗友”。同治皇帝被他們帶入了八大胡同。進入了八大胡同,同治便深深地陷進去了,在這裡,同治才覺得自己才是個皇帝,才是個真正的君主。於是,每當有空的時候,他便偷偷跑到這裡,當然是瞞著慈禧的。

在八大胡同裡面,是同治最快樂的日子,可惜他不幸最後中招了,死於梅毒。

總結

看你怎麼理解“爽”這個字了。有的可能覺得,皇帝后宮女人非常多,而且基本上個個都是非常漂亮的美女,所以當皇帝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有的可能覺得皇帝掌握著生殺大權,看誰不順眼便只需下達一個命令,便可讓其人頭落地,主宰著人的生命,所以皇帝很爽。這些確實是當皇帝很爽的一面,但是俗話說的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著至高無上的榮耀,與之對應的便是天大的壓力。


徐聊


每個皇帝對“爽”的定義不一樣。對於漢成帝來說“爽”就是醉酒淫樂,趟在溫柔鄉好不快活;對於明熹宗來說“爽”就是做一個木匠;對於朱元璋來說“爽”就是權力的膨脹。我覺得史上最爽的皇帝是乾隆皇帝。


跟父親雍正不同,乾隆繼承皇位的時候,沒有經歷那麼多的波折。在乾隆年幼的時候,就被康熙皇帝看重,從而被默認為繼承人。在乾隆當上皇帝的時候,清朝已經有一個不錯的局面。國庫充實,政治清明,官員貪汙腐敗的現象並不嚴重。後來的乾隆盛世,就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產生的。

面對如此盛世乾隆皇帝並沒有閒下來,他愛上了作詩。乾隆皇帝一生做詩四萬多首,超過了《全唐詩》2000多位詩人所寫詩的總和,如此高產,按理說他的詩應該是很不錯的吧。其實他的詩大多是打油詩,比如“國有乾隆,谷不生蟲”。但是他還是有一篇文章被選入課本,欣賞下這首被入選課本的《飛雪》:“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有人肯定會說康熙在位61年比乾隆厲害,其實真正意義上乾隆才是統治最長的皇帝,他當了六十年皇帝,然後禪讓給嘉慶後又做了三年半的太上皇,共統治清朝六十三年零四個月,享年89歲,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古代70歲已經是高壽了,乾隆卻活了89歲,在帝王中也是非常罕見的,而且乾隆是無疾而終,並無病痛折磨,這樣壽終正寢的皇帝更是羨煞旁人,似乎天底下的好事全讓乾隆一個人給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