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網站 Find a grave資料

1911年年末,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舉辦了一場多年來未曾有的盛大葬禮。上萬名市民走上街頭歡送這位剛剛過世的老人,有的人默默落淚哀悼,而也有的人則彈冠相慶。

這位幕後大佬算是美國那般盛世之下的一個縮影了。

這名老人名叫愛德華·巴特勒,一個各大百科都“不存在”、“不收錄”的人物。

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從貧窮的愛爾蘭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大陸,從一名小小的馬掌鐵匠做起,而後單幹開了幾家分店,此後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個徹底的資本家。

身家殷實之後卻難逃庸俗,他重複了那個時代資本家的“日常操作”:通過資本手段,操縱聖路易斯市的政治選舉和日常運作以此獲利。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凡此經歷十數年,當時美國第四大城市聖路易斯市成為美國政界貪腐的代表。政客們將公共財產明碼標價轉賣。在聖路易斯市腐朽的體制之下,所謂民選的代表也不過是一批痞子流氓,幕後大佬巴特勒也通過政界貪腐躋身百萬富翁的行列。

還好,為民請願的知識分子並沒有銷聲匿跡,極少數強硬的知識分子揭露了一樁樁驚天的貪腐大案,但後果卻令人唏噓。

最高僅3年的刑罰、人亡政息貪汙政客又被“平反”……

巴特勒這般幕後大佬又重返聖路易斯市,讓這個城市繼續沉淪墮落。

通過慈善,他又收買了無數人心,讓他作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風光下葬。

這便是那個時代的縮影——美國進步運動時代。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1900年前後是美國曆史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1860年,美國的工業總產值尚不及大英帝國的一半,但34年後的1894年,美國製造業GDP超越原有的大英帝國成為世界第一,在1913年一次大戰前期人均總產值也達到世界第一,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

龐大的移民為美國的工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1865-1918年,總計2750萬的海外移民進入美國生活。

美國的海外帝國主義戰爭也同時矚目,美西戰爭是世界歷史上第一起帝國主義戰爭,美國在數週時間內打敗了“古墓派”帝國主義國家西班牙,從而獲得了菲律賓、古巴等殖民地。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馬克吐溫

但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是始終存在的,美國現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就用一本長篇小說《鍍金時代》來揭露這深深的危機。在馬克吐溫筆下,當時美國社會盡管經濟高度發達,但存在諸多方面的社會危機。

第一、經濟危機。財富的集中導致極大的財富鴻溝,貧富差距、勞資矛盾逐漸成為美國社會最大的問題,鍍金時代美國的勞工組織迅猛發展,罷工運動層出不窮。

第二、政治危機。政府的自由放任等於不作為讓市場空轉,可政府天然的權威性帶給政府貪腐的空間,使其成為普遍現象;同時種族矛盾重重,美國1882年頒佈的《排華法案》就是其代表。

第三、社會和文化道德危機。市場經濟的群氓倡導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實利主義。他們譴責窮人,主張窮人貧困純粹是“不努力”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對原有西方傳統宗教、騎士精神的鄙夷,持有“金錢即為一切”這般粗鄙的拜金主義觀念。

這時候,美國社會出現了一批為民請命的“公共知識分子”

1902年,當約瑟夫·W·福克當選為聖路易斯市的地方檢察官。這起初是黨派大佬們互相妥協的結果,因為福克先生初出茅廬,又本是民事律師,沒什麼刑事法庭工作經驗,也和當地的各大黨派沒什麼交往,大家把他供到臺前,就希望他能好好的做一個泥菩薩。

但福克先生卻在接受提名前說:“我會履行我的職責,到了我要求懲罰違法者的時候,不能有任何左右我行動的意圖。”

黨派大佬們自然是沒有在意,以為是他隨意說幾句無關痛癢的漂亮話,沒想到這大哥剛一上任就抓了一大批選舉舞弊的相關人士,巴特勒怒道:“他以為當了地方檢察官就可以包辦一切了嗎?”

但更大的一場腥風血雨,就在後頭……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1903年1月末,報社記者高爾文在報紙上撰文稱,一筆數額龐大的美金被存到了銀行,其用途應該是給議員行賄,要求議員提出並通過有利於城郊街車公司的議案。

這很快引起了福克先生的注意,他立馬召集了有嫌疑的議員和城郊街車公司總裁特納,將此案一挖到底,竟然發現了整個聖路易斯市公共事務的“運行邏輯”。

事發於特納總裁一個“摳門”行為。特納本來想找巴特勒通過操作通過這項有利於自己公司的議案,巴特勒報價14萬5千美元,特納總裁嫌貴,就找了個新手:議員斯托克。

值得一提的事情是,14萬5千美元可是一筆巨巨鉅款!當時一個市政議員的月薪只有25美元,“百萬富翁”一詞,也體現了百萬美金在當時的購買力之多。

斯托克先是報價7.5萬美金,然後用這7.5萬美金去賄賂了約翰·莫雷爾,回頭這跟特納說這7.5萬隻搞定了眾議院,如果還想搞定參議院,還得加6萬。

這種操作直到最後,特納總裁先生花了14.4萬美金搞定了這樁議案。周折反覆,也只比巴特勒先生便宜1000美元而已。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最尷尬的事情來了,當有人把這筆贓款的事情捅到報紙的時候,當地法院立馬叫停了這項議案。特納總裁那叫一個氣,因為這錢暫時存在銀行的保險櫃裡,要事成才能給,特納氣到說這錢老子不給了。

這可一下子捅了馬蜂窩,這議員也不幹了,互相在媒體上揭短,私下裡謠言四起,福克檢察官“渾水摸魚”,逮了一大批貪腐分子。

巴特勒冷笑,竊喜這特納總裁失了智就為1000美元竟找了個新手,簡直自作孽不可活,他譏笑稱:“當你想要一種特權的時候,千萬別去找新手;把錢交給專家,他會如約交貨的。”但他沒想到福克先生沒有就此罷手,他打算將整個聖路易斯市的貪腐根系連根拔起。

當福克先生抓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巴特勒慌了,他連續兩次親自上門拜訪這位初出茅廬的地方檢察官,威脅他有些人是不能動的。當然,巴特勒這些威脅對福克先生“毫無影響”,因為福克先生乾淨的沒有任何把柄。

巴特勒也算是認慫了,他對自己的狐朋狗友們說:

“我根本影響不了福克,我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追捕你們。”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福克先生擁有極其專業的法學學識,在法庭上他連續戰鬥,16個重要議員接連下馬,無一敗訴。一系列的公開審判後,福克先生要和真正的老虎巴特勒正面交鋒了。

但這遲到的正義真的會來臨嗎?

當巴特勒被起訴的時候,這位大佬相當冷靜。他分析利弊,認為在另外一個城市公開審判才有利於自己。福克先生建議在密蘇里州的大學城:哥倫比亞開庭。經過各方妥協,哥倫比亞成了最後的決戰之地。

巴特勒的幾個兒子率領一大批幫派流氓去“征服”這座城市,一時間烏煙瘴氣,他們以為“征服”了這座城市,但他們沒有。

哥倫比亞法院入口,有一句雕刻已久的箴言:“嗟乎!正義,自別處被驅逐之時,請以此地為汝居所!(Oh,justice,when driving from other habitations,make this thy dwelling-place)”

哥倫比亞大學城的學生們扯起大旗,為福克先生搖旗吶喊,為正義搖旗吶喊。巴特勒面對鐵證如山,最後只能選擇服刑。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但大家知道以巴特勒為代表的這批美國貪腐案的幕後操縱者,最終服刑時間是多久嗎?

3年,僅僅3年。

根據密蘇里州當時的法律規定,貪汙行賄罪最高判刑時間為3年。當然這樣的法律也是由這幫不乾淨的立法議員提案並通過的。

16名被宣判的議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沒有服刑。他們逃到了墨西哥,聲稱要在福克兩年後任期結束後,他們就會再次回到聖路易斯市,為自己“平反”,歷史證明,他們這樣的想法是對的。

這批貪腐議員在2年後再次捲土重來,重新掌控了聖路易斯市的實權。

正義短暫的來了,待了一小會,他就走了。

為民請命的福克先生揭露了整個聖路易斯市的貪腐,但他顯然不受當地議員的歡迎,連任是不太可能的,競爭密蘇里州長也並沒有成功。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巴特勒的兒子詹姆斯·約瑟夫·巴特勒也繼承了自己父親的政治遺產,並在1903年以民主黨代表的身份成為了國會議員。

福克先生就如一陣風,他一度打壓了貪腐勢力,卻因種種原因風停了,沒有形成對美國政界貪腐勢力摧枯拉朽的陣勢。

此後美國懲貪工作的走向也是並非如傳統中國人所想的那般,將貪官“扒皮抽筋”之類。而是通過法律的手段,將原有的政治貪腐

“公開化”、“透明化”。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控制社會的本質,亦沒有得到改變。正如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範勇鵬教授所講的那樣:“在西方,貪腐的反義詞,是透明,而不是清廉。”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林肯·斯蒂芬斯

此時的人民也並不是無辜的。

其實,當時美國的貪腐並非市民被矇蔽、被辜負,而是在一種默許的情況下發生的。所以扒糞運動者代表人物林肯·斯蒂芬斯認為:“人民並不是無辜的。”貪腐也並非是政府的恥辱,而是一個城市集體的恥辱,他稱自己揭露黑幕的目的始終如一,那便是“要從似乎不知廉恥的市民品行當中喚醒公民的自尊心。”

人們對巴特勒這樣的幕後大佬有怎樣的感情呢?

誠然,有一部分人對巴特勒有些厭煩。聖路易斯市曾經因為議員們和公司之間的交易金額沒有確定,城市的路燈黑了數週時間,當人們帶著抱怨質問市長的時候,市長說:“你們還有月亮,不是嗎?”這自然成為了一個千古笑話。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進步主義時代 美國窮人

但通過一些當時的史料,我們能發現當時的美國老百姓對這樣的大佬不乏崇拜之情。當巴特勒被宣判之時,大街小巷能夠聽到的第一種評論是:“巴特勒絕不可能穿上橫條囚服!”

當巴特勒死去的時候萬人空巷,人們記住的是巴特勒無私的幫助無數窮人家庭度過難關,儘管他有一些“微不足道”的貪腐行為。

這誠然和美國當時社會的重利主義、重商主義思想有關。但當時的媒體人斯蒂芬斯批評道:“重商的精神是贏利的精神,不是愛國的精神;是講信用的精神,不是講廉恥的精神;是個人支付的精神,不是國家繁榮的精神;是交易和討價還價的精神,不是講原則的精神。”

美國進步主義時代是一個相當值得反思的年代。當美國經濟成為世界第一後,人們發現社會的道德淪喪、貧富差距等問題並沒有讓所有人都滿意,由此產生了由中產階級精英引領的“扒糞運動”,深刻揭露美國的發展弊病,而這些中產階級精英,後來被人們冠以一個我們熟知的名字:公知。(公共知識分子)。這也是這個詞語最早的來源,不同於今天在當時有著相當正向的含義。

20世紀上半葉,在這些公知引領的“修正”風潮下,美國人取得了公民普選權、女性選舉權、女性穿褲權(你沒看錯,在此之前歐美女性穿褲子被認為是傷風敗俗)以及進行了福利國家的探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批公知自然是功不可沒。

美國巨型貪腐案的幕後黑手,資助窮人後成功洗白,死後風光大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