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遠近,不是時空,而是一種心態的距離

今天醒來,看到一條消息,從遙遠的美國邁阿密傳來。當地所有海灘酒店和出租房必須停業,並被要求在兩天後清空所有住客。

北邊的紐約州,特朗普剛剛宣佈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看到這條消息,先是搖頭,然後苦笑,美國人是不是反應太慢了。

我的腦海,浮現出五十多天前的情景。

1月26日,我們一家呆在貴州凱里的酒店裡,正在糾結怎麼去鎮遠。武漢的疫情,似乎還遙遠。但是,身邊的事情,正在急劇變化之中。酒店自助餐取消了,過兩天中央空調也要關了,著名的千戶苗賽關門謝客了。儘管,貴州的黔東南州,還沒有發現一例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鎮遠還能去嗎?還應該去嗎?

十幾年前,我去過一次鎮遠,也寫過一篇文章,《夢中鎮遠》。許多回,鎮遠都在夢中,揮之不去。當年寫下的詩,依然忘不了。

青山綠水畫中有,

一葉扁舟驚晨鐘;

秦漢鐵戈徽商路,

重拾鎮遠千年夢。

重回鎮遠,也是我們全家春節出行的主要目的。我們訂下了鎮遠舞(三點水一個舞)陽河邊上的酒店。鎮遠有一條舞陽河,穿城而過,將古城隔成一個八卦形態,“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我特別期待,可以在細雨朦朧之中,從酒店前的碼頭上船,擺渡到對岸的衛城,邂逅那位當年的擺渡者,付上三毛錢,走進衛城,踏著青石板路,打量留有青苔的城牆,以及城門洞裡的土地爺,看看香火環繞。這是一種心靈的放鬆,心情的淨化。

還是應該去,我們作了決定。於是打電話諮詢,鎮遠的景區,也關門了。包括著名的青龍洞,當年王陽明先生悟道的地方。我崇拜王陽明,特別是他的心學,“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再打電話給酒店,酒店的小老闆說,景區關門了,我們還是歡迎你們來的。不過,她也說了,我們可能是唯一沒有取消房間的客人。這讓我們有點安心。畢竟,酒店不拒絕我們。即使景區去不了,我們也能夠在鎮遠散散步,也是一種精神滿足。

傍晚時分,再打電話瞭解高速公路道口關卡的狀況。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可以通行入城,但必須測體溫,登記身份信息。對貴州本地的車輛,一般准予優先放行。於是,心情放鬆,晚上去苗寨風味的餐廳,吃了晚飯,喝點小酒。然後安心睡覺,心早已飛到夢中的鎮遠。

第二天一早,攜程客服的一個電話,徹底了斷我們的念想。我們被告之,應政府要求,鎮遠的酒店被取消了。形勢發展之快、變化之多,都是我們想不到的。我們明確感受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即決定中斷所有行程,回家!儘管,心裡仍有諸多的不爽和遺憾。

想起這段經歷,主要是想說說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民眾對疫情的接受的程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到火燒眉毛,產生切膚之痛,一般都不會正視問題的嚴重性。現在,西方國家疫情嚴重,許多人歸結於那裡的人自由散漫,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問題的結症。今天,WHO的譚德賽先生還在說,病毒面前,你們年輕人也不是無敵的。他希望年輕人能夠自律。這樣的忠告,西方的年輕人也許都是聽不進的。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觀點,政府對疫情的態度,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政府下不下決心,管理手勢嚴還是松,老百姓都是感覺得到的。手勢鬆了,措施沒有,僅僅是嘴上說說,老百姓是不可能重視的。國家的力量,政府的作為(且不討論制度的優劣),都是戰勝災難的基本保障。

新冠疫情,從武漢封城開始,已經給全球各國政府足夠多的警示信號。但是,這四、五十天的窗口期,西方國家的許多政府,都沒有把握住,疏忽大意,僥倖心理,把機會漏過去了,這是非常可惜的。至於有些人,始終在看別人笑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就更可氣了。突然想到一位美國脫口秀主持人的話:病毒不分國家和種族,難道說它不會講英語,就不會跑到美國來了?

有時候,災難的遠近,不是時空,而是一種心態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