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什麼協約國輸了美國就會破產?

萌之帆


因為美國放了大量貸款給英法俄,華爾街銀行的保險櫃裡都是協約各國的債劵!假如協約國戰敗,這些債劵就成了廢紙,美國的損失將是天文數字。所以1918年,協約國和同盟國陷入僵局,而且俄國爆發革命,英法也已經只差一口氣,法國甚至發生了嚴重兵變(幸好德國當時不知道,不然歷史真會改寫)。反而是德國東線趁俄國革命搶佔大量領土,並把東線精銳兵團抽調西線。德奧聯軍又把意大利打得差點投降。同盟國方面形勢看起來更好(這也是德國戰敗後不服的重要原因)。美國再圍觀就會破產,終於坐不住了,出兵歐洲。


炎焱海風


破產倒不至於,頂多就是美國財團在協約國的貸款、投資賠個底朝天,當然這也是財團當道的美國所不能接受的。

得益於一戰前期的中立,美國大發戰爭財,一舉成為協約國頭號債主

一戰爆發伊始,美國總統威爾遜宣佈中立,而得益於該政策,美國大發戰爭財。

美國一手為協約國提供戰爭軍需供應消費品,另一手鞏固拉美和遠東的市場,從墨西哥、智利、巴西等國大肆進口石油、橡膠、礦石等戰爭原材料。

可以說隨著交戰國持續的戰爭,美國工業輸出逐年增加,工業生產總值在短短的2年時間就從249億美元增長到了639億美元,增長了驚人的1.6倍。

鉅額的貿易引發了造富運動,短短2年美國的百萬富翁就增長了1.6萬人。

而英法等協約國由於戰爭的驚人消耗以及貿易的逆差,不得不付給美國大量的黃金。

隨著戰爭的繼續,英法兩國還向美國銀行、美國大財團進行數目驚人的貸款(據考證,美國曾先後兩次向英法提供了6億美元貸款)。

由於英國控制海上運輸線,中立國美國的貿易只能給協約國輸血,此時協約國戰敗,美國的貸款、投資將一文不值

由於英軍佔據著海上優勢,美國雖然宣佈中立,但是美國的商品事實上卻是無法運送到同盟國去的,因此美國的中立貿易越來越變成了實際上的為協約國輸血。

以1916年為例,美國的貿易順差在20餘億美元,而這20億美元的貿易額中,協約國佔比高達98%。

如果一戰的結果是協約國戰敗,那麼本就因打仗欠下一屁股債的英法兩國更是無力償還美國貸款。

那麼美國舉國上下辛辛苦苦兩年的工業生產和獲得的財富將直接清零,這是財團控制的美國所不能接受的。

除此之外,同盟國德國的獲勝會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威脅和競爭壓力

早在一戰之前,德國就是美國後花園拉丁美洲的強力競爭者,在拉丁美洲的對外貿中,德國僅次於美國,並且有快速增長的趨勢,德國在拉美許多國家都經營多年,甚至在不少國家建立了居留地。

一旦德國獲勝,德國首先擁有了歐洲巨大的市場控制權,其次德國難免向拉美擴張,侵佔美國工業原料提供地,原材料+市場的打通,使得德國工業經濟進一步騰飛,美國的工業和經濟將面臨強大的競爭和威脅。

綜上所述,協約國失敗,美國必定賠個底朝天


小油瓶侃歷史


因為他們都向美國借了鉅額借款,打敗了就再也還不上了。


老李飛豪


當時的協約國主要是英-法-俄。

而同盟國則是主要是德國和奧匈帝國。

德國陣型之所以稱同盟國,是在於原本在19世紀德,奧匈,沙皇俄國3國為了維繫在歐洲內陸地區的霸權而簽訂了同盟關係,史稱“三皇同盟”後因巴爾幹國家自土耳其獨立後,親俄的塞爾維亞和奧發生了矛盾,俄奧關係逐漸惡化,德國也在卑斯麥退位後,繼續維持對奧匈的友好政策,而放棄了俄德同盟。

至於“協約國”之名,是植根於英法間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摯誠協議”;以及後來法國GOV建議英俄間達成的解決兩國殖民地糾紛的“英俄諒解”。

美國方面:

在1914年戰爭在歐洲打響之初,美國由於軍事實力相對較弱,為了從交戰國中獲得經濟利益,選擇的是“中立”政策。但是,由於英軍掌握了制海權,尤其是大西洋的制海權,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美國逐步變成了協約國單方面的軍需供應國。----1915年12月8日,威爾遜批准了美駐英商務代表摩根申請的一筆龐大貸款。“向協約國的貸款總數達二十五億美元,可維持他們一年多的購買力。”,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中歐列強貿易的下降。

德國對美國此舉非常惱火,同時為了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最終進行了無限制潛艇戰,加上英國為代表的協約國,在美國的宣傳比起德國為代表的同盟國,遠為積極,導致美國民意也更多同情協約國。----“齊默爾曼密電”披露無非是此優勢的一次較強體現。

最終,隨著第一艘美國商船“豪薩頓尼克號”在1917年2月被進行無限潛艇戰的德國海軍擊沉,2個月後,美國對德宣戰。

另外,此為本人總結的美國支持英法參加協約國方面作戰的戰略利益:

事實上按照美國國力尤其是軍事力方面在整個美洲大陸的優勢,她應該有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英國在美洲利益進行最大程度的侵蝕----也就是說當英國在一戰中以傾國之力對付德國陣型國家的時候,美國當時完全有理由以加入同盟國一方作戰,藉此機會吞併加拿大,甚至可以利用某一些南美洲國家為美國利益而戰,攻擊另一些南美洲國家,讓美國尋找統一整個美洲大陸的機會。如果美國人還是按照19世紀在美洲擴張領土的思維的話,絕對會那麼做的。

但美國人並沒有那麼做,他們選擇了更有遠見的方式,接受了馬漢《海權論》的基本觀點,逐漸把自己的遠洋海軍力量升級為有壓倒性優勢的能投放到亞歐大陸沿岸任何一個角落的全球性戰略力量。

不妨對這兩條道路的利弊做一些分析:

首先簡單看一下整個世界的地理概況,美洲大陸外加上孤懸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島,是被麥金德認為是“世界島”以外的地區,而就整體而言,相對來說比亞歐加非洲組成的“世界島”更適合人類生存和居住,人口卻比較少,以歐洲移民後裔佔有優勢,普遍都實行典型三權分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而“世界島”內情況則相反,相對貧瘠很多,歐洲普遍偏冷,非洲偏熱,而亞洲則是山地高原和荒漠比重非常高,集中了世界近85%的人口,文化、宗教和社會制度都非常複雜,“世界島”內各國家之間的社會發展、經濟和軍事水平差距比“島外地區”明顯很多,註定是戰爭和衝突的中心。進入20世紀以後,歐洲列強已經基本完成對“世界島”歐洲以外地區的瓜分,而美國相對在這方面獲利比較少,雖然美國本土經濟和工業有了非常大的進展,但由於歐洲國家軍事實力更強大,所以美國當時基本只能在西半球有發言權,假如美國繼續想美洲擴張,或者說“一統西半球”,的確美洲有更豐富的資源,勞動力素質較高,而且軍事力都不強,人口普遍都集中在沿海城市,表面上這種方式可以讓美國在相對少戰爭成本情況下,擴張了領土和國內產品市場。但是,如果這個“美洲合眾聯邦”出現的話,不得不面臨很多問題,面積過於龐大,而且人口分居幾個大區域,雖然文化接近,但仍有很大不同。更重要是的確美洲土地“肥得流油”,“世界島”的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註定不會放過美洲大陸,即使是一個單獨某一個國家不能在那個“美洲合眾聯邦”獲取足夠大的利益,但那樣大而富裕的國家註定引起全“世界島”強國的足夠大的野心吸引力,促使她們聯合起來對付,人口較少,更由於實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美洲,而可能在爭吵中忽略發展軍事,難以對付聯合起來的“世界島”列強。那個方案的弊大於利。

而美國如果積極參與控制“世界島”事務尤其是歐洲事務,雖然說表面上會時刻面臨擁有更強大軍事實力的敵人,在戰爭中形成更慘重的傷亡,而且並不會獲得太多領土甚至是殖民地。但是,美國有經濟優勢和吸引高素質勞動力的先天條件,這給該國在經濟上和文化上控制“世界島”國家創造條件,而且美國作為強國介入“世界島”事務,對美洲其他國家,既是一種戰略安全上的保護,更會在軟實力方面對於美國在西半球領導地位產生一種認可,那樣實質上也能起到在“統一美洲”的作用。就因為那戰略上的利害關係,美國不再象19世紀那樣以擴張疆土,而是發展海洋力量為重,積極介入“世界島”的事務。

美國作為協議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本土遠離戰火所謂損失最小,加大了美國在經濟上的霸權,美國經濟開始迅速得向歐洲(尤其是一戰戰敗國德國)的滲透,到20世紀前50年,美國經濟已經很成功地對西歐進行滲透。


每天五分鐘讀歷史


美國是最大債主


洪荒


因為美國大發戰爭財,一戰期間售賣大量武器,如果他支持的陣線失敗了,那這筆戰爭財,就打水漂了


路在腳圷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是為了殖民地瓜分不均,爭奪利益的戰爭,後起的德國等想要跟多的利益,很多的殖民地,老牌的強國得到手的利益更不會拱手讓出來,雙方各種組成一個同盟協約國和同盟國。而美國正好利用這次戰爭大發戰爭財,兩邊做交易,歐洲強國因為戰爭國力減弱,美國國力大利加上,戰爭後期美國可能看到同盟國已經處於劣勢,加上美國還協約國的貸款物資比較多,如果如戰敗,這些錢就沒人還了,戰勝後期,美國加入協約國對付同盟國,並想在站後主導世界,可惜沒有成功,二戰後美國才成為世界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