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職業是吃青春飯的?

貓爺說科技


什麼職業最吃青春飯?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一個職業如果不能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而自然增加其單位勞動價值,那麼這個職業就都是吃青春飯的職業。那麼,這樣的職業有哪些呢?我認為,主要有這麼一些。

第一,重體力活的職業,比如種地農民、農民工、工地工人等文化程度低、缺乏勞動技能的底層勞動群體從事的工作,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普遍都是隻有年輕力壯的時候才可以做,而且無論做多久,其單位勞動價值都不能自然增加。

第二,重腦力活且看來難轉行或轉崗的職業。可能很多人都會說,腦力活都不是吃青春飯的,而是越老越吃香的,但是我要說是重腦力活的職業,而不是一般腦力活職業。那麼怎麼理解重腦力活和一般腦力活呢?我是這麼判斷的,重腦力活就是需要時時刻刻精神高度集中的,比如搞開發的程序員、搞投資的精算師、金融證券師等;而一般腦力活就是那些常見的“體面工作”,比如教師、公務員、白領等。那麼我為什麼會說重腦力活職業也是青春飯呢?首先,這類職業對身體損傷太大,不可做太久;其次,這類職業並不一定隨工作時間增加而自然增值,因為人的年紀大了以後會很難有年輕人的那個強大“腦力”;最後,這類職業較難轉行或轉崗,因為學這行要花費太多精力,而如果沒有其他才能的話,想轉行出去做其他的?難!想內部從技術崗轉管理崗?更難!

第三,要靠會隨年齡增大而加速貶值的勞動因素吃飯的職業,比如主播呀,網紅呀,明星呀,xiaosan呀……這些職業是典型靠吃青春飯的,因為如果年齡大了話,即使你再有技術,再有經驗,也已經沒有多大的市場了。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觀點,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