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科學而且快速的回奶方法?想給寶寶斷母乳了,有沒有必要排殘奶啊?

老母親的少女心


快速的回奶方法沒有,而且粗暴斷奶很不利於寶寶身心發育,這是不建議的。所以給寶寶斷奶應該遵守自然斷奶的規則,循序漸進地進行。

如何科學的給寶寶斷奶?

■1、首先斷夜奶:

如果寶寶有夜奶的習慣,先從戒夜奶開始。一般來說寶寶4~6個月開始就可以逐漸減少夜奶的次數。比如原來每晚吃3次,要慢慢減少到每晚2次,然後到每晚一次,直到寶寶完全不吃夜奶為止。一般時間要經歷2~3個月,才能讓寶寶不吃夜奶。

■2、延長哺乳時間:

世衛組織建議母乳餵養到寶寶2歲之後,根據自己條件吧,一般寶寶18~24個月前後都可以斷奶。在斷奶之前,儘量讓寶寶臨睡前一定要讓寶寶吃飽,也就是要適量延長哺乳時間。並且還要拍嗝,這樣能減少寶寶醒來的次數。


■3、將吃奶和睡眠分開:

奶睡習慣,是因為孩子將睡眠與喝奶聯繫到一起,並形成了某種規律。所以要改變奶睡就要將喝奶和睡眠分開,不要寶寶一醒就塞奶,而是要讓寶寶慢慢適應媽媽改用其它安撫方式,比如親子撫觸、哼唱搖藍曲、睡前洗溫水澡等等。

■4、增加輔食的種類,斷奶不要急於求成:

給寶寶斷奶不能說斷就斷,也不能抹辣椒油或者其它刺激性的東西。而應該添加輔食的種類包括肉泥、果泥、各種菜粥、軟米飯、麵條、小饅頭、餛飩餃子,以及奶粉或酸奶等等。通過增加更加豐富的輔食,能夠讓寶寶對母乳的依賴逐漸減少,比如一天5次,逐漸減少到4次,3次,2次,直至斷奶。


有哪些回奶的方法呢?

1、炒麥芽,每次50~100克煎成水,每天喝一次,連喝3天,有消食和回奶的作用;

2、番瀉葉茶飲,番瀉葉每天4克當茶喝;

3、維生素b6每次200mg,每天3次連續3天,也有很好的回奶作用。

斷奶要不要排殘奶?

不用。

減少對母乳的刺激才對,母乳排空,會導致母乳越排越多,而不是減少。

正確的做法是:逐漸減少母乳餵養次數。當媽媽的腦垂體收到母乳需要減少的信號,催乳素就會減少分泌。

比如說原來每天喂5次,慢慢減少到每天4次或3次,母乳的HL抑制因子就會起到自動減少母乳分泌的作用。所以準備斷奶的媽媽不用排殘奶。


爸爸不講理


T:有什麼科學而且快速回奶的方法?想給寶寶斷母乳了,有沒有必要排殘奶啊?

斷奶是每個寶寶必經的過程,基本來說,在18-36個月之間實行斷奶往往能事半功倍,因為此刻輔食成添加使得寶寶對母乳的需求不再如前期那樣強烈,只要家長稍稍引導,斷奶就會發生的非常自然且水到渠成。

如果寶寶未到18個月,寶媽可以嘗試背奶,繼續母乳餵養,如果因工作性質或自身想法不再想母乳,可以參考下我的做法。

我是在9個月給寶寶斷奶的,用時一星期,寶寶也很自然的接受了奶瓶。

心理暗示

上次看到一條消息,一位媽媽為了斷母乳斷然將寶寶單獨留在孃家,3天后等她再去接寶寶時,曾跟她形影不離的孩子看了她一眼就轉身走了。

雖然嬰兒通常要到6.7個月大時才會開始理解話語,10-18個月時才會開口說話,但哺乳與母親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是緊密相連的。 斷奶不僅僅只是寶寶離開你的乳房,還意味著寶寶從此跟你分離的時間要更長,這對於一個嬰兒來說是感到焦慮的。

我們可以在斷奶前一個星期或提前幾天連續轟炸式心理暗示,並提前熟悉所需道具:

  • “過幾天寶寶不能吃媽媽的奶咯,你看,這是你最喜歡的小猴子奶瓶,以後我們就用這個喝neinei咯”
  • “明天媽媽不能再給寶寶吃奶了,但這個小猴子奶瓶明天會給寶寶送奶的哦。”

同時日常喝水,玩耍時都可以儘量多用即將要用到的奶瓶。

循序漸進

一蹴而就的斷奶方法雖然高效,但肯定少不了他奔潰或你奔潰,而循序漸進的方式就能同時減少雙方的負面情緒,並且能讓你漲奶不再那麼痛苦。

開始實行斷奶時,第一天可以只用奶瓶代替一餐奶,其他時候依舊親喂,第2-3天代替掉2餐奶,第3-4天代替掉3餐奶,如此循序漸進。

花式餵奶

從我的斷奶經歷過程中,感覺最難的是第一餐奶,相信沒有幾個寶寶能很好理解我們那些斷奶的暗示或懂裝不懂,故意就是要討奶吃。

這時,輔助道具非常重要,如爸爸/婆婆/親媽、杯子、勺子、碗、吸管等等,對於嘗試過輔助餵養的寶寶,用勺子餵奶成功率是比較高的,如果不行就杯子或碗倒著喝,用吸管吸,只要寶寶能在不親喂的情況下也能吃進去都算成功。

飢餓餵養

讓寶寶自主進食的關鍵不是食物有多美味,也不是餵食的人有多耐心,而是飢餓,因為這是人的生存本能。

當寶寶強烈拒絕餵食並哭鬧時,可以延遲半小時或一小時再嘗試餵奶,並在期間用玩耍、抱抱等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停止哭鬧。

先母乳再奶粉

斷奶首先斷餵奶方式,再換原料,否則既失去了熟悉的餵養模式,又失去了熟悉的味道,寶寶會一時難以接受,基本上第3天即可換奶粉。

先白天再晚上

母乳的寶寶多數會有奶睡的習慣,尤其夜幕降臨,安全感的缺失使其對母乳更加依賴,只有保證白天斷奶非常成功,睡前那頓奶才會斷的更自然。

排殘奶有沒有必要?

斷奶後,因寶寶不再吮吸,泌乳素和催產素不再產生,乳汁也就會被其他細胞慢慢吸收代謝掉,以此使得乳汁逐漸減少,而科學的斷奶方式配合吃回奶食物能使斷奶事半功倍,減少漲奶痛苦。

雖然這幾年排殘奶噱頭十足,但沒有任何循證醫學證據顯示乳腺疾病和殘奶之間有聯繫,如果斷奶後患乳腺疾病,那多數是本身就存在只是斷奶後才發現的!

我是小皮育兒經,多平臺邀約合作原創作者,愛學習愛分享,關注我,瞭解更多孕產育兒知識百科。

小皮育兒經


有沒有什麼快速科學的回奶方法?想給寶寶斷母乳,有沒有必要排殘奶?

快速的回奶方法從飲食方面來說,你就要少吃一些湯湯水水啊!嗯,然後特別是一些肉湯啊!蛋白質這些東西啊就不要吃了。多吃些韭菜,茄子,豆芽。

還可以去藥店買一些炒麥芽和焦麥芽回來泡水喝都可以,快速的回來。這是快速回奶方法!

科學的回奶方法是不要快速給孩子斷奶,那樣對孩子身心健康不利,寶寶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安全感被一下子擊個粉碎。以後再想重拾比較困難,所以請沒有特殊情況的媽媽還是不要一下子給寶寶斷奶,希望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過渡期。

至於要不要排殘奶,斷奶之後我們會慢慢的吸收掉部分奶水。嗯,如果說您的奶水通暢。一直在哺乳期間沒有任何乳腺問題的話。如堵奶啊!或者有奶塊啊,都沒有的話而你又特別放心就可以不用去排殘了。

如果說是身體還有奶塊,或者是有這個其他的乳腺的問題啊。那就去找一下專業的來排一排殘奶,排完殘奶之後再關閉這個乳腺穴位要找懂這個中醫穴位的,關閉一個較好就不會再進去奶水了。

大家好,我是香姐,希望與各位分享更多的母嬰育兒知識,謝謝!


香姐育兒


回奶對於採用母乳餵養方式的寶媽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沒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回奶,寶媽很可能會得乳腺方面的疾病,對於寶媽的健康非常不利,因此,科學的回奶方法是準備斷奶的寶媽必須提前關注的問題。

我堅持母乳餵養寶寶到19個月,在給寶寶的斷奶過程中沒有經歷什麼痛苦,寶寶順其自然地斷了母乳,我也輕鬆實現了回奶,當時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提前為斷奶作準備

我在斷奶前的三個月就開始逐步採取措施,為最終的回奶提前準備,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提前減少母乳餵養量和次數

我準備斷奶時,寶寶已經接近1歲半,輔食已基本添加到位,於是,我把每天的餵奶時間安排在寶寶輔食吃完以後,這樣每天的喝奶次數就減少到兩到三次,餵奶量也相應減少,到斷奶前一個月只需要一天喂一次。

2、提前調整飲食結構

我準備斷奶時,就開始逐步減少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減少湯、粥、水果等水分含量高的食物的攝入量,到斷奶前一個月徹底停止吃這些食物。

3、給寶寶試喝奶粉

我準備斷奶時,就開始給寶寶試喝奶粉,因為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適應奶粉的時間比較長,從開始的牴觸不肯喝,逐步過渡到可以少量喝,到斷奶前一週已經可以正常喝奶粉。

第二、採取正確的回奶措施

1、減少對乳腺的刺激

從斷奶那天開始就停止餵奶,減少跟寶寶的身體接觸,以免寶寶觸碰到乳房,刺激乳房的分泌,在乳房脹得難受時可以用冰袋冷敷乳房。

2、擠出部分乳汁

乳房脹得厲害時,可以用吸奶器吸掉一部分乳汁,緩解疼痛感,但不能把乳汁全部吸乾淨,不然會繼續刺激乳腺分泌乳汁。

3、吃有助於回奶的食物

炒麥芽、韭菜、韭黃、大蒜這類食物的回奶效果比較好,當時我吃了以後,感覺乳房的腫脹感覺緩解不少。

當然,在回奶過程中,如果出現乳房腫塊等現象,必須及時用手揉開,防止乳腺炎的發生。如果上面的措施能不見成效,可以考慮打回奶針,但回奶針對乳房和乳腺有一些副作用,最好三思而後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操作。

所以,科學且快速的回奶方法就是:提前減少餵奶次數和數量來減少對乳腺的刺激,合理控制飲食來減少母乳的產出,並吃一些有效的回奶食物和擠掉一部分殘奶來緩解乳房的脹痛感。只要寶媽堅定信心,採取合理的措施,就能讓寶寶和自己平穩度過斷奶期。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剛剛斷奶半年,輕輕鬆鬆!我的經驗就是用吸奶器,剛開始吸的時候不要吸乾淨,吸一點出來就行,只要不漲奶,幾天之後感覺奶明顯少多了,然後再延長吸奶間斷的時間,剛開始3個小時吸一次,後面可以延長4小時甚至5小時6小時,我就是這樣斷奶的,很輕鬆。注意千萬不要漲奶,不然很容易乳腺炎的!方法應該有很多種,還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村貝


用中藥斷奶最輕鬆,山楂20克,麥芽和神曲各15克煮水服,兩三天就好了。


老翁56


我建議是排,因為殘奶在裡面以後到中年的時候容易有乳腺。


下雨天的梧桐樹123


只要不給寶寶吸允,保持不漲奶的情況下是很快沒奶的。

不過春秋季不是很冷很熱的情況下斷奶合適些。

建議你還是找專業人士排下殘奶好些,殘奶排乾淨有利於身體健康,因為乳腺需要我們細心呵護,不能光看眼前沒事,還是要為長久健康著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