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你選對消毒劑了嗎?

情肆虐,不論是按照傳統還是為了健康衛生,大家除了瘋狂囤口罩外,又意識到了“消毒”的重要性。

前幾天就買不到酒精、各種免洗洗手液了,之前的威露士、滴露、藍月亮、威猛先生、愛特福、威潔士、龍安、家安、開米等常見品牌的消毒劑這兩天去超市買日用品的時候發現都沒貨。不光是酒精、84消毒劑、免洗洗手液的貨架都空了,臨近的各種“殺菌”“消毒”產品都脫銷的厲害。

而小編認真去翻了翻消毒專家的建議和衛健委發佈的《消毒劑使用指南》,發現我們的消毒可能有點點跑偏了,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幾個關於消毒的實用問題解答。

1.針對於此次冠狀病毒,如何選擇消毒劑

消毒劑是用於殺滅傳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達消毒或滅菌要求的製劑。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介紹新冠狀病毒是一種包膜的親脂病毒,對消毒劑敏感,一般消毒劑都有效。這裡重點推薦醇類消毒劑和含氯消毒劑。

2.酒精類消毒劑到底用多少濃度的最好

酒精,

滅活效果在濃度70%~75%的時候最好,太低無法有效撲殺,高了可能會導致表層蛋白質迅速凝固形成包膜,阻止了酒精繼續向內滲透,反而“保護”了病毒核心。

所以買就買75%的醫用酒精最好,很多免洗洗手液能到60%~65%也可以

非常時期你選對消毒劑了嗎?


95%甚至更高的濃度並沒有效果更好,但是如果實在買不到75%的,也可以買超高濃度的自己回來勾兌。比例大概是100ml 95%的勾兌進去25~30ml的純淨水。

3.怎麼挑選“含氯消毒劑”

含氯消毒劑並不是說成分中有“氯”的都算

專家建議說“含氯消毒劑”可以用來減少病毒感染風險,這是因為其有很強的氧化性,可以對病毒滅活。

但是專家所說的“含氯消毒劑”,指的是能溶於水產生次氯酸的消毒劑,比如最常見的次氯酸鈉,也就是84消毒劑的主要成分

還有次氯酸鈣、氯化磷酸三鈉、氯胺、二氧化氯、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等。

但是,最近也被搶購一空的滴露,主要成分為對氯間二甲苯酚(PCMX)(威露士貌似也是)。的確,裡面有個“氯”字,但它並不產生次氯酸,不是上面專家說的含氯消毒劑,應算作酚類消毒劑。

所以現在就有爭議了,因為對氯間二甲苯酚針對的是細菌真菌,日常用確實夠,但這次的冠狀病毒是“病毒”,它可能並沒有什麼效果

建議,在有別的更好的選擇情況下,儘量不用滴露、威露士作為主要的消毒劑吧

如果不是看見氯就能判定可以用,那大家可能更搞不清該買啥了,那選購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可以看包裝上有沒有“有效氯含量”的標註

非常時期你選對消毒劑了嗎?


有效氯是含氯消毒劑能發揮作用的“活性成分”,也正是“有效氯含量”決定了消毒效果,有效氯含量足夠才能達到消毒的效果。

所以包裝上標註有效氯含量大家才能準確知道,想要達到某種程度的消毒效果,我應該用多少比例去稀釋這個消毒劑。

比如這次新型肺炎的指南里就會明確寫道,需要有效氯含量到達多少。

非常時期你選對消毒劑了嗎?


4.還有什麼其它的消毒辦法

除了含氯消毒劑和酒精,網上說的乙醚、氯仿、過氧乙酸也確實都有用,但小編都不建議用

不常見,不好買,而且也是因為用起來有危險性才不常用,比如乙醚易燃易爆炸,吸入有危險性;氯仿可能會產生劇毒氣體等,總之都不適合用於家庭消毒。

還有網上在傳的紫外線燈消毒,也不太適用於家庭消毒

紫外線燈有效距離有限,家裡的面積一兩盞可能根本不夠,而且主要也是空氣消毒,對於物品沒法全面照射。紫外線對於眼睛也有損傷,開燈消毒的時候需要人都清走。

非常時期你選對消毒劑了嗎?


加熱也是有效的,日常使用的物品不怕燙的也可以加熱消毒,比如口罩不夠用的時候,專家也可以煮沸3分鐘晾乾再重新利用。如果無法煮沸,

高溫消毒需要持續不間斷56℃30分鐘以上。

但是水煮可能會影響口罩對微生物的過濾,如果有紫外線燈的話,照射口罩重複利用倒是不錯的選擇。戶外暴曬也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比較有限(但是有通風的附加值)。

抗疫也需理智,可以謹慎但不必恐慌和盲目。我們一起理智抗疫,不做盲目搬空貨架的搶購者。

最後小編推薦2款中科東亞消毒殺菌神器!

一款醇類含75%酒精的黑瓶殺菌除味噴劑,一款含氯複合消毒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