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是怎麼了?有的學生每天6:30起床上學,中午也沒休息,晚上回來寫作業到十一二點?

一笑57


這個問題我太有感受了,因為這個學期由於作息時間改革,整得我們老師和學生一天都是暈乎乎的,教學效率極差。



據你所說,不是高中生就是初中生吧。初高中學生年紀稍大,對於長時間的學習還能承受。下面我說的是我看到的和聽到的,讓大家感受一下小學學生是多麼的“苦”!

為啥好多家子願意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就是因為私立學校管得緊,學習時間長,家長放心。我聽到有一所全封閉私立小學,早上學生六點過起床,七點早讀後早餐,到十一點多吃中餐後睡一小時接著學,晚上還要上一個小時自習。算算學生學習時間,比初中學生還長,這所學校深受家長青睞。但是這所小學的“高材生”升入初中,初中老師並不是太喜歡。

我們這兒也有一所公辦小學,學校老師較為年輕,精力旺盛,工作上拼命得很。早上學生來得早,中午營養餐後就接著守學生,老師都是義務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下就不得了了,領導認為這種方式可行,於是全鎮推廣,苦了累了那些老教師,個個叫苦連天,成天暈頭轉向。


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年齡小,每天超長時間的學習,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階段成績,但對於長期的發展非常不利!小學學得太“苦”了,到了初中肯定不行,初中榨得太“枯”了,高中肯定也就落下來了。

所有的教學制度都是各級各部門制定的,他們也許是外行,也許想急功近利,主要是他們只是制定,再苦再累和他們也沒有關係!

這個年代的教學,學生受不了,老師累不起!各位同行,且行且珍惜吧!


南軒松1971


現在的學生比我們小時候“忙碌”,我們那時沒有多少課外作業,中午能正常午休,晚上不超過九點都早早睡下了。現在為什麼起早貪黑呢?我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交通擁堵,不管是坐公交車還是乘坐私家車,花在路上的時間都不少。

如果家長去認真觀察,你會發現每天儘管孩子六點半就起床了,離家也挺早,可是學校上課時間並沒有提前啊。只是花在路上的時間還真不少,尤其早晨孩子們上學的時間,恰是交通高峰期,走走停停,都把時間浪費在路上了。當然,也有家離學校近的家庭,早晨就可以讓孩子晚起半小時。

原因二:有些學校中午不讓學生回家,採取封閉式管理,為是提前上課。

現在有不少城市裡的學校,中午不讓學生回家,而是給學生們訂午餐,在班級裡吃,吃完後,就安排午間自習。這種封閉式管理最大的好處,是減少了學校下午上課前的學校門口的管理環節,算是學校保平安的一種做法。有些學校還會提前上課,增加學習時間。

原因三:孩子們中午和放學後少了玩兒的時間,自然會在晚上寫作業中夾雜玩兒。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經常接觸家長和老師,有家長經常向我訴苦,說孩子現在晚上寫作業時間過長。我就對家長說,孩子們少了玩兒的時間,自然會在寫作業中夾雜著玩兒,試想,能不磨蹭拖拉嗎?一般來說,小學階段學習習慣養成好的,九點前保證都寫完了。初中階段十點半前也全都完成了,這說明合理安排孩子玩與學的時間比例很重要。

原因四:不得不承認,確實有些學校所留課外作業量大,且有各種形式的作業。

記得我們當學生時,哪有什麼電子作業,更沒有什麼手抄報,也沒有各種練習冊。可是現在倒好,什麼手段都用在課外作業上了,搞的家長都必須要緊跟著孩子忙,做到輔助工作。面對孩子們課外活動玩耍時間少,得不到合理休息的現狀,可以說孩子們學習始終處於大腦疲憊狀態,自然使學習效率很低,用時過長就自然能理解了。

結束語:想改變現狀,也不是沒有辦法,一是就近入學,讓孩子花在上學和放學路上的時間少一點。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增加孩子課外活動與玩耍時間。三是家長要教孩子善於動腦進行時間管理和發現學習規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寒石冷月


如果是小學生,每天6:30起床算是比較正常;但如果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你6:30才起床試試?估計老師會衝到你的宿舍,吼上一嗓子:“xxx同學,太陽都曬到你的某個部位了!”而晚上回來學生寫作業到十一二點,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因為部分科任教師喜歡採用題海戰術。

一些高考工廠信奉“通往清北的路是卷子鋪出來的”的理念,這一理念一旦“蔓延”到初中或小學變成了“優秀的學生是在題海中泡出來的”。我記得我當年在初中學校就讀的時候,週末一般放一天半的假期。某一次因為是颱風天氣,所以學校破天荒給了我們完整的雙休日——星期六和星期日都是放假。週五下午,我們高興壞了,終於有一個像樣的雙休日了。但是我們的興奮心情到了最後一節課就如肥皂泡一般破滅了:語文老師、英語老師、政治老師、生物老師、地理老師、化學老師、物理老師……一大波老師手中都拿著一張卷子分給我們,讓我們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好好完成。這一次居然沒有數學,小夥伴們有些驚訝。

可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數學老師帶著三張卷子衝進來了,邊分卷子邊跟我們說:“這一次假期是兩天,我分的卷子不多,就三張,你們做這三張卷子應該是比較輕鬆的。你們做完這三張卷子之後,如果有剩餘的時間,還可以把……”“老師,我們怎麼可能有剩餘的時間?我們手上現在有這麼多卷子了!” 大半個班級的同學哀嘆連城一片,高高舉起的卷子如同舉起了一座沉穩的珠穆朗瑪峰……這麼多作業,不做到十一二點,有可能做完嗎?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學生的升學壓力也非常大。就拿農村地區來說,農村的小學生升入初中雖然現在奉行的是“就近入學”的原則,但還是有相當多的農村家長喜歡把孩子送往城區更好的初中學校就讀。怎麼送?憑實力說話:一些比較牛的初中學校“掛羊頭賣狗肉”,表面上是要求小學畢業生參加“夏令營”、“面試”之類的活動,實際上學生一進他們的面試場所,人家直接把語數英三個科目的卷子掏出來選“種子選手”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做作業效率存在了問題。

一些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良好習慣不以為然,所以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的孩子有之,一邊玩手機一邊做作業的孩子有之,一邊做作業一邊打瞌睡的孩子有之……當孩子不好的做作業行為形成一種習慣之後,做作業的速度和效率自然就會降到冰點。這種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主動學習的興趣早已被“清零”,學習的責任心更是不在“服務區”。

如果你的孩子做作業做到很晚才去休息,是屬於哪種款式的孩子呢?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今天下午給孩子們上課,一位同學連打哈欠,寫字還趴在桌子上,我問她怎麼了,精神不好。她告訴我說晚上沒有睡好,早晨也是6:30鬧鈴就響了,沒有睡夠。結果,旁邊幾位男同學也說我們比這還早呢!這些孩子們都只是四五年級的,作業的事情我沒有去過問,但像題主說的做到十一二點的事情是一定有的。

我的家庭是農村的,我之所以將孩子放到農村讀書,而不選擇城市裡就讀,其核心關鍵就是看到了城市裡的生活太急了,即使是教育也有所偏離了方向。曾經讀過王陽明的《教約》,講述了他是如何設置課程教學的。他非常的體諒孩子們,在學習任務的安排上也是因人而異的。如果一個孩子能背200字的內容,只要求他背100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現在反觀我們的教育內容,考慮的不是孩子情況,而是社會需求。小學生、幼兒園都要考慮未來的社會發展,什麼少兒編程課程、少兒機器人課程比比皆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讓孩子拿自己的生命來換,而且家長還根本不知道孩子熬夜學習是用命在付出。

現在國家雖然提倡減負,對減負的看法也有很多的不同。但我打心底裡是支持減負的,因為真正的學習不需要學習那麼多的科目,也不需要學習那麼多的知識,更不需要進行那麼多的練習。即使高考進入清華北大,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生命本質,還是一種浪費。清華北大畢業還迷茫的不也有嗎,到寺廟繼續學習去了。

我認為減負不是為了孩子的生存,而是為了孩子的生命成長。這一點很多家長、老師都看不到的,以為孩子現在少學一點,將來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我的觀點是不會的,只有不明白人生根本學問的人才會永遠成為生活的機器,四處奔波而且還茫然無知。


童教雷鳴


我是一名初中生,來分享一下我一般上學日程。

我們學校沒有宿舍,全校都是走讀的。

夏天7點10分算遲到,冬天7點20分算遲到,但一般班主任都會要求比遲到時間早10分鐘到。

早飯需在家裡吃,在學校裡面吃早飯是不允許的。

我們學校挺重視體育鍛煉的,大課間幾乎每天都有,除了每週一必要的升旗儀式或者碰到下雨的天氣。體育課每週三節,體育老師的安排也是很合理的。

夏天中午是有一個小時的午睡時間的,但是因為中午佈置的課堂作業大多時候很多,所以只有少部分人會午睡一下。冬天中午午休時間是80分鐘,也都是拿來寫作業的。

我們學校的課程也很豐富,除了必學的語數英科社會和道法以外,還有音樂美術體育閱讀地方心理信息,老師也很少搶課。

夏天標準放學時間是17點05,冬天標準時間則在16點35,但會因為老師的拖堂而延遲,我本人到家時間常在17點半左右。

家庭作業是真的多,每天寫到九點結束都算早的了,但我們的老師都認為一個初中生學習到晚上10點都不算晚。

我們學校還在每個學期都會有一次外出研學的機會,大多是讓我們瞭解當地文化,我覺得挺有教育意義的。

我的日程就是這樣,歡迎各位看官來評價一下。


岑清Demon


我來說說小學生的情況吧。作為一名小學生,每天6:30起床,中午沒有休息,晚上9:30上床睡覺,這是我孩子每天的作息時間。

有的孩子如果住的離學校遠一點,可能6:00就要起床了。尤其是現在冬天,天還不太亮的時候,學生都已經起床,穿著校服背個書包,站在公交站牌等公交。學生早上上課比平時大人上班都要起的早,看著挺心疼的。


有些家長可能給孩子報的有課外班,每天孩子放學先去上輔導班,然後回家寫作業,輔導班佈置的也有作業,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就晚上十一二點才會睡覺。

學校佈置的作業量並不是很大,基本上在三個小時之內學生都可以完成,如果學生能專心寫,速度還會再快一些,一般一個半小時就寫完了。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晚上寫作業都到十一二點,你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幫孩子做一些合理的調整,畢竟孩子現在是成長髮育的時間段,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其實,想要改變現狀,也是有辦法的,一是就近入學,讓孩子花在上學和放學路上的時間少一點。二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增加孩子課外活動與玩耍的時間。三是家長要教孩子善於動腦進行時間管理和發現學習規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柒月的媽媽


我覺得樓主的這個提問好奇怪啊。

我想知道你是中國人嗎?

你難道沒有念過書嗎?

中國的學生不都是從小學開始就這樣經歷過來的嗎?怎麼就你家孩子這樣不行了呢?

明明是個很正常的現象,怎麼到了你的那裡就成了非正常的呢。

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就要上早自習,每天6點30起床上學,甚至有一次我們家鬧鐘壞了,我見外面天亮了,又怕遲到早早就到了學校,結果我等了一個多小時學下才開門,原來那時候只有5點。每天要在學校寫1個小時的作業,回到家裡還要繼續寫,每天也要至少到10點。

上了初中和高中,作息就更是少了。我們初中和高中都是寄宿制,每天早上6點30跑早操,基本上每天6點就要起床,晚上10點半下自習,然後回到宿舍之後,怕別人超過你的成績,每天在宿舍11點熄燈後還會打著手電筒繼續在學習,而且同學之間也都會攀比,昨晚誰睡得晚,學的最晚。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會攀比誰家有錢,誰穿名牌衣服。

我一直覺得呢,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付出了才會有好的結果,而你沒有付出那麼多,自然也得不到好的結果。

家長總盼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但是你以為人家成功的那些是靠聰明或者是偷懶得來的嗎?

我記得之前我看過一個關於高考狀元睡眠和學習時間的調查。總共調查了40-50個高考狀元,基本上70%的人每天睡眠時間只有6個小時,高中三年十一點之前沒有睡過覺,甚至還有不少人每天要學到十二點。大家也都知道高三的節奏,基本上第二天差不多也要6點起床的。

你有足夠付出的時候,才會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的風光。

所以你在期盼你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的同時,你又抱怨你的孩子太辛苦。怎麼好事能都被你佔了呢?畢竟你也不是神童不是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想孩子不那麼辛苦,那麼你就別總是嫌棄孩子成績不好。


煮酒論高考


我孩子初三了,每天早上5:45起床,6:15分開車送她去市區學校,在校門口買早餐吃,四十分鐘左右進入校園,學校規定五十分前要到班上早讀,一天下來十節課。晚上在家學習到12:00左右,睡眠不足常事,習慣就好!


箴言真語979


孩子們小小年紀就像成人一樣,在忙碌疲憊的一天中渡過,起早貪黑,想想我們的快樂童年時光,真心心疼現在的小孩。

我家小侄女今年上二年級,為了讓孩子中午休息好,她媽媽報了託管班,下午放學也在託管班,作業寫完老師會發信息讓家長接孩子。我小侄女在託管班不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完了成媽媽給的課外練習題,大概8點就接回家了。一年級沒上託管班那會,晚上是一邊寫,一邊玩,媽媽罵一會,哭一會,寫一會,天哪,寫作業要寫到十點半左右,天天如此。現在好了,孩子作業,玩,兩不誤,晚上十點就能上床睡覺啦😄。

希望有所借鑑。


隨處自在


現在小學生確實很苦的,特別是農村鄉鎮學校,有早晚自習,早上要好早起來,嚴重睡眠不足,影響學生健康成長。。。說到作業的話,作業每天都有,但不至於做到晚上十一二點。我們學校有晚自習,一般下完晚自習就會就寢睡覺。學生作業每天都有,但都會適量。我是教數學的,數學就是要多做多練,所以一般都是讓學生去做練習,但作業量我會把控,回家週末的作業會更少,因為我覺得在家裡學生做的作業沒多大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