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後多吃這種菜,清熱利溼,健脾益胃,功效超乎你想象!

今天是24節氣中的春分。春分,晝夜平分,暖意愈盛。賞春景,正是最佳時刻。

然而,疫情未退,建議大家還是多留守在家。但也不用過於憂愁、緊張,不到郊外,打開窗戶,亦能感受到暖風拂面。

伴著和煦的日光,不妨在家練練八段錦,閒來還可以練練廚藝,做些春日的美食。

春分吃春菜,清熱又利溼

過去,有“春分吃春菜”的傳統。那什麼是春菜呢?

部分南方地區專指野莧菜。煮一鍋熱水,放入莧菜和魚片,青白相間,謂之“春湯”。

民諺雲:“春湯灌髒,洗滌肝腸。” 這裡面,有中醫道理:春季人體陽氣生髮,易陽氣上衝,可表現出來上火的症狀,如咽部幹痛,臉部痘疹偶發等,到春分時節南方雨水增多,外界溼氣漸重,而莧菜性涼,味微甘,正可清熱利溼。

清代《本草求真》如是雲,莧菜乃“菜中最冷最滑之味也”。故而,莧菜別吃太多,煮湯時,也可多加幾片姜。

買不到莧菜? 薺菜湯、韭菜盒粥、香椿雞蛋,都是春天好滋味。

3道春食,今春必吃!

1、薺菜:健脾益胃

中醫認為,薺菜,味甘性平,健脾益胃、利水消腫、止血明目,可治療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腫痛等病。

薺菜可做菜做湯,對頭暈、心慌、消化不良、眼目昏花、流鼻血、周身水腫等有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

薺菜豆腐湯

春分後多吃這種菜,清熱利溼,健脾益胃,功效超乎你想象!


材料:嫩豆腐200克,薺菜100克,胡蘿蔔25克,水髮香菇分別切成小丁。

做法:薺菜洗淨切細末,胡蘿蔔焯水切丁,香菇水發切丁。鍋中加入清水,水開後放入豆腐、香菇,調入鹽,攪拌均勻,蓋上鍋蓋。即將完成烹飪時將薺菜放入鍋中再次煮沸,加入水澱粉勾芡,待湯汁變濃後淋入芝麻油即可。

2、韭菜:潤腸通便

“二三月宜食韭”,又鮮又嫩,最是誘人。

韭菜膳食纖維多,能促進胃腸蠕動,還能把消化道中的殘渣包裹起來,隨大便排出,所以韭菜有“洗腸菜”之稱,可預防便秘和腸癌。

韭菜還含有植物化學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及揮發性的精油,也就是韭香味。韭菜還含有皂苷、黃酮類等物質,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可幫助提高免疫力和降低血脂。

韭菜蝦仁粥

春分後多吃這種菜,清熱利溼,健脾益胃,功效超乎你想象!


材料:韭菜、蝦仁各25克,大米100克,鹽、味精、雞湯各適量。

做法:

1.韭菜淘洗乾淨,切段;蝦仁去線,洗淨、焯水,切成肉末;大米淘淨,冷水浸泡30分鐘後撈出瀝乾。

2.砂鍋中倒入適量雞湯,放入大米,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熬至黏稠。然後加入蝦仁,煮至熟透後,加入韭菜段、鹽、味精,大火煮沸即可起鍋食用。

3、香椿:健胃止血

香椿香味濃郁,鮮嫩清脆,且富含維生素C、優質蛋白質和磷、鐵等礦物質,營養十分豐富。

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平、有小毒,有健胃、止血、消炎、殺蟲等功效。民間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說法。

注意,香椿吃太多,容易發生亞硝酸鹽中毒,引起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不適,建議一天別超過2兩。

香椿炒蛋

春分後多吃這種菜,清熱利溼,健脾益胃,功效超乎你想象!


原料:香椿250克,雞蛋2個,料酒適量。

做法:香椿洗淨,焯水後撈出切末,雞蛋打入香椿末中,放入適量鹽、料酒攪勻。鍋中放油燒熱,倒入香椿雞蛋液,雞蛋變熟後,再翻炒片刻即可出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