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新疆料、青海料、韓料、俄料都分不清楚,談何古玉收藏,您如何區分這幾種料?

玩古賞今


說實話,分不清這幾種玉並不影響古玉收藏,因為除了商代玉器以前多用地方玉外,之後絕大多數朝代的古玉精品中多為和闐玉,沒有青海料,沒有俄料,更沒有韓料。而仿古玉中這幾種料可能都有。

所以,古玉收藏的重點是真仿的鑑別,而鑑定古玉需要從器型、雕工、紋飾、沁色、玉料多方面考慮,玉料的產地僅是一個因素,而且往往是不重要的因素。一塊古玉的玉料產地大多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如果各方面都到位,並不影響鑑定結果。

即便是新疆料,種類多,顏色手感差別大,除非多年專業經營玉材生意,如樓上的回答的幾位,一般人不可能知之甚詳。因此,與其下大功夫來研究青海料、俄料、韓料和新疆料之間的差別,還不如下功夫瞭解玉文化的發展史,多看歷代玉器真品,熟悉器型、雕工刀法、紋飾等,這樣見到仿品就會感覺不對勁,因為大多仿品不可能各方面都到位。有些高仿品可能會用新疆料,碰到這樣的仿品,研究料的不同產地來源,又有何用?

海外收藏古玉幾十年,上手過眼的古玉何止千件,能準確說出產地的幾乎沒有,只是根據玉質判斷大概範圍。聽說到青海玉是十幾年前的事,知道俄料的時間不超過十年,韓料的存在,還是這一兩年從網上得知的。由於大部分古玉都是之前收的,不知道這些料的存在,並未影響藏玉。如果現在收藏,可能還真要有這方面的知識,拜讀樓上的回答,正好可以填補這方面的欠缺。

分享幾件從西周到清代的古玉,應該都是和闐玉,雖不能保證玉料產地,但可保證不是仿品。











卓然堂


這幾種料子在新疆玉石批發特別常見,也不難區分,這些料子俺都加工過,韓料脆,內部(燈下)棉絮花瓣大,顏色發黃,其實韓料仿古件特別的多(因為韓料投資低,回報大,仿一些東西能有很多的利潤,山東和陝西的古玩店老闆,找我加工過那些仿估件),韓料和新疆的且末青白料非常像,外面很多的商家都喜歡把韓料當新疆料來忽悠。

青海料,是咱們崑崙山上的料子,好的野牛溝地帶的青海料也不便宜(野牛溝是2008年奧運會特選的地帶),青海料水頭挺好,它也是和田玉中較透的一種(和田玉是半透明的,青海料的透很突出),青海料水線比較大(常年做這些料,青海料的水線比其他產地的料要多),但是也分三六九等,青海料的山脈從新疆貫穿西藏到青海,它仿久的貨大多是青玉(青顏色,青的各種的青海料在大市場批發特別便宜,內地的古玩老闆和玩家要那種很多),白的基本仿的很少,也容易看穿。

俄料:俄料其實是很不錯的玉料,好的俄料沒有必要仿誰,現在的好的俄料的鐲子兩三萬很正常,俄料是很多小白琢磨不透的玉料,其實俄料也有籽料、山流水和山料,還有糖白、純白,顏色多,有糖有皮,讓很多小玩家分不清,好的俄料的顏色是牛奶白,俄籽料一樣有皮色,很高檔的俄籽料鐲子也有十幾萬的(聲明一下,說的高端的俄籽料,別用某些鑽牛角尖),堪比籽料的價錢。俄料仿老件不多,但是仿真正的和田的籽料(和田玉龍喀什河裡籽料)那是沒得說,讓很多玩玉的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哪是真、哪是假,因為俄料的皮色也是真的,也有一些很普通的(俄料中的灰皮料,基本很廉價,仿籽料絕對有一套),很多商家直接介紹籽料(商家如果說俄料不是絆自己的腿嘛;但是不懂玉的小白,喜歡玉的門外漢會聯想到真正的籽料,小白對俄籽料沒有概念,更不會懂),而且信誓旦旦的說是真皮,真籽料的(它的皮本來就是真的,也可以稱俄籽料,人家簡稱籽料了),讓很多小白信以為真,一聽價錢也適合(俄料普通的小几百到小几千有皮色的多的是,如果仿籽料也好賣,別人花小几千也願意),就買了,世面上現在的仿籽,俄料還是很多,也是很普遍的。

很多人說新疆山料油,哪個油,新疆的哪個料油(新疆產地的玉料有:籽料、且末、黑山、于田、黃口、青花、墨玉……),這些只是簡單說的玉料,很多人評價新疆料子太膚淺,對新疆的玉料瞭解的不多。新疆玉料油潤的也就是且末料,且末料的油潤其他的山料比不了的,而且我們年年也會做些且末料,且末料糖深(糖白的最多),沒有俄料白(如果按買賣,在不知道玉料的情況下,選擇俄料的比選擇且末的多,因為俄料的白,不懂玉的選白玉無暇的多,這是我個人買賣的市場分析),沒有俄料銷量高,如果懂玉的會選且末料,且末料雖然不是高度白,油性很高,深的很多喜歡玉,玩玉的愛好者追求。

以上是我經營玉石十幾年的實踐和從事經驗,也是個人觀點,喜歡的關注我,相互學習,共同昇華!帶你瞭解和田玉世界(圖一韓料,圖二青海料,圖三一堆竹子俄料,圖四且末料)。






星期八玉緣


和田玉按產地主要可以分為。新疆和田、俄羅斯、青海、韓國等地。其中新疆和田所產的和田玉,影響力最大。

一、韓國玉(市場簡稱:韓料)

韓料的主要產於韓國 江原道 春川市,因它的外表和新疆和田玉相似。所以剛進入中國市場的那段時間,一些商家從中謀取很多暴利。

韓料多顯黃色和淡淡的棕色

成品拋光後呈蠟質感,

上手重量稍輕,厚重感不足

硬度較低,約為5.5

外表接近和田玉,但任何特點都無法超越新疆和田玉。

二、青海玉(市場稱:青海料)

青海料在上世界90年代初,主要在青海格爾木崑崙山三岔口才發現並利用。以山料為主其次還有山流水,戈壁料。

青海料呈半透明狀。

青海料部分內部含有透明水線

青海料“水頭大”水潤感強

青海料硬度約為6

青海料細膩感和滋潤感較弱,把玩一段時間呈略偏灰、暗。

三、俄羅斯玉(市場簡稱:俄料)

俄料產自崑崙山脈延伸到俄羅斯境內的餘脈中,以山料為主。約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發現開採,90年代大量湧入中國市場,因為其產地最接近新疆和田玉的產地,所以玉質也最為接近新疆和田玉。

俄料的玉質純正,外皮色彩豐富

俄料看上去略顯粉氣和瓷性,發乾

俄料顏色略感張揚,尤其是白玉

俄料的白玉、青玉。青白玉常帶有糖色

俄料的作品兩種以上顏色的俏雕作品較多。

四、新疆和田玉

新疆的和田玉分佈在新疆所轄崑崙山和阿爾金山一帶。產出形態有山料、籽料、山流水料、戈壁料、其中籽料最佳。深受廣大收藏者的喜愛。

新疆的和田玉質地細膩,緻密度高,手掂分量重,

新疆的和田玉油脂光感強。油脂光感看上去像新鮮的綿羊油

新疆的籽料皮色眾多,白、黃、黑、紅、灰等...

新疆的和田玉硬度較高約為6.8,韌性大,耐磨。

分清這些產地當然還要靠背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眼力、多看多玩。祝大家玩玉快樂!


老山玉器


隨著現代玉器製作產業化,國外的透閃石也隨著和田玉市場的火熱進入中國,其中最為典型、產量最大的兩種透閃石品種就是俄羅斯的俄料和韓國的韓料。這兩種和田玉進入中國市場後,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和田玉市場原材料緊缺的窘迫,但也造成了和田玉市場低端產品氾濫成災的現狀。

這種情況下,擺在喜歡和田玉的人們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去分辨這些產地和傳統新疆和田玉之間的差別,因為真正的新疆和田玉無論在產量和價格都遠遠優於其他產地的和田玉,於是用產量大、品質低劣的韓料和俄料冒充新疆和田玉就成了不良商家的賺錢法門,也成了和田玉市場的頑疾。


&俄羅斯碧玉

一般來說,新疆和田最為正宗,以肉質細膩溫潤、結構緊密著稱,脂粉度高,白玉顏色白中閃青灰,並有黃、青、碧、墨、紅幾種色澤。青海料古時也被成為崑崙玉,也包括青海產的石英岩玉,青海料有白玉、煙青、翠青幾種顏色,肉質細膩,較為透明,水線較為多見,也是古玉常用的和田玉品種。
&青海翠青


至於俄料,最大的特點就是白玉像白紙一樣,顯得蒼白單調,而且石性較重一點,皮厚而黑,透明度差一點,顯得乾燥不潤澤;俄料有白玉和碧玉兩種,俄料的碧玉是碧玉中顏色和品質最好的,市場價遠遠高於新疆碧玉。
&韓料

而韓料是幾種和田玉里品質最差的,一般肉質粗糙發乾,顏色灰黃,脂粉度不夠,是市場上低端和田玉的主流,基本上沒有收藏價值。韓料目前基本上用於製作古玉和冒充新疆和田玉。可以說,韓料是和田玉的一股濁流,嚴重擾亂了和田玉市場的正常秩序。

至於古玉,我還是建議看玉質,看雕工,不要糾結新老。因為就算老玉,玉質不好雕工不好,價值也是不高的,而玉質好、雕工好的新玉,不管是哪裡的產地,都是極有收藏價值。所以我們也不必糾結新疆料、青海料、俄料或者是韓料,因為這些料子裡的高品質料子同樣是極具收藏價值,目前市場價也是很高的。


風雲說收藏


中間的順序,每個人的方法會有所不同,但是材料一般是擺在第1位的。

在材料的鑑定當中。年代的使用也十分關鍵,在新石器文化時期,一般的先祖們會就地取材。大部分都是使用自己當地所產的玉料,例如紅山文化中大部分是寬甸玉,俗稱河磨玉。齊家文化中玉器材料也是就地取材的馬銜山玉料。良渚文化中所使用的是江浙地區所產的梅子玉。

但是進入商周以後,和田玉逐步取代了其他材料的位置。特別是經過春秋戰漢儒家的學術,孔老夫子的“玉德”之理論,又讓和田玉的品質多出於其他的“美石”,而逐步站立玉器的最高選材之首,成為君子所好的首選。那麼在和田玉的材料中,新疆所產的籽料一直是中國舊時期皇權貴族制玉材料的首選。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籽料原材料的枯竭和稀少,山料開始出現。而且在清代襠案中也有了戚家坑礦開採的記錄和記載。奧運會之後,青海料,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崑崙玉,也被冠以透閃石“和田玉”的名聲。同時隨著俄料和韓料的開採和使用,和田玉的範圍,不再是僅僅是一個地名,而是將所有的透閃石都逐步納入了和田玉的範疇之中,特別是近三十年來由於玉器的收藏逐步的興起,其中行業當中。所帶來的利潤差異十分巨大,很多人就用低廉的透閃石例如韓料,青海料,甚至俄料,當然高仿中也有采用和田新疆料的進行仿製。

所以玩玉器收藏,第一關,就是要對材質進行清晰的認知,如果材質這一關都過不了。後面的工,紋,型,沁那就通通都是扯淡了。

試想一下,拿著一塊“漢代”的玉璧,這個材料是青海料,90年代以後才發現和挖掘的礦,在目前的考古遺址中從來沒發現過有出青海料出土的記錄,你還去跟他探討材質和紋飾,有這個必要嗎?


玉見沈華


新疆和田籽料精品原石,自帶天然圖案代代鼠數,可以參展的料子,僅此一個可遇而不可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21b7c95059843059cd24cfda99c798b\

年年有餘和田籽料


1,狹義上的講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我國把透閃石成份佔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也稱為軟玉、透閃石、透閃石加軟玉、透閃石加和田玉。 狹義上講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與、俄料、青海料、韓料的區別

新疆料子:新疆礦坑大小十幾個..這裡只談典型和田玉區域礦(鄴城,且末,和田)與和田區域喀什河籽料;因為祖宗是按產地來劃分和田玉的,所以單說這段的玉。
和田玉:油狀感較強,目視是由內向外的內斂油份(也是行家常提到的凝重厚重感,也可以說部分山料偏冷的感覺)韌性與油份上手越盤越油滑是和田玉魅力所在;其結構,蘿蔔紋結構,也有不明顯結構的。透照濃霧狀(常說的棉氈結構,雲絮狀,宛如天空的雲,藕斷絲連)。色調偏微黃。




籽料的雲絮狀紋理短而且緊密,油臘光澤強。內部質地溫潤細膩,玉感極好。市場重皮似乎成了流行病,愛皮重過賞玉,甚至一皮遮百醜。勢必幹出“買櫝還珠”的傻事。這也催生了造假皮現象成風。


俄羅斯料俄羅斯玉俗稱“俄料”,大多它產於貝加爾湖地區,雖與崑崙山較遠,但與和田玉同屬典型的軟玉系統,俄羅斯白玉,碧玉,俄糖是市面常見的,俄籽料(市面俗稱的大多俄籽料實為石皮料),俄黃玉,俄墨碧市面少見。其:白度超於大部分和田玉料,油狀感低於和田玉料內斂的油份,韌性也低於和田玉料。油脂狀玻璃光澤,通體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間。

從光澤度上看,俄羅斯玉雖是玻璃光澤,但略帶瓷感,通體發乾。經過盤磨,由深白變得乾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卻顯乾澀,從透明度上看,俄羅斯玉亮度好於和田玉,但由於結構粒度較粗,手感較輕,佩戴久了會變黃、變黑。上手部分油份感覺還是很好的,玩久了比原來要透些,放置一段時間即發乾了和田玉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看似不透但透照是超於和田玉透光性(常說的虛透感);

大部分料目視其結構多為團塊狀(即米粥狀),晶體之間界限清晰(有花斑,粥糊,冰點狀感覺),部分料目視無結構,類似漢白玉的感覺(也就是常說的僵滯感),部分白料光照角度不同出現明有顯偏色(多為黃綠色)。
青海料:

給人很強的水透感覺,透白青,淡青白,鴨蛋青是常見品種。色調微偏藍和粉色。透照點狀細小松散的雲絮狀紋理是它典型特徵其結構成點狀的,有如一粒粒小沙子密密麻麻,有時候周圍會有幾條水線伴隨著“揚花”。部分格爾木高山料與新疆料很類似(但一眼的藍色調和灰質感是做和田籽料的主要來源)。


玉種常見青白玉,青玉,煙青,青花,青白帶有翠色等。青白玉,青玉:青灰-深灰綠色,色調較暗悶,部分夾雜棕色斑帶(現在市面部分區域把青海青玉稱之青海碧玉)。煙青:料細無明顯結構,清透,玉中混合墨色。青花,近似和田青花(和田青花多為籽料),淡黑團粒散落玉中。

韓料:

韓料大多是青白、青黃色,灰色。結構狀態與俄料有許多相似點。但硬度差異很大4-5.5低於俄料。還有硬度在3.5以下的,料質差異也很大

(市面多以灰韓料冒充和田玉及做皮籽料,成品件被合蠟,燻蠟,揉光那種假油份需要細心辨認),蠟質感強,盤玩久之多為水性光澤和玻璃光澤(沒有油脂光澤)


和田玉白玉碧玉中高檔


剛買的和田青花淡墨,如何?









邵惠彧


謝謝,如果你對古文化很瞭解,而且能鑑別,古代的玉器,和現代玉器的區別。也能作為一個合格的,古玉收藏玩家。

至於你分的清分不清,和田玉,青海玉,俄羅斯玉,韓國玉材料,沒有直接的關係。

現在社會上,由於價格的攀升,出現了很多玉種,你如果都瞭解,那肯定是好事,如果分辨不清,也沒有很大的關係,只要認識古器就行。


玉佛緣345


老師看看我這個是不是和田玉,老人留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