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硬件不造成瓶頸的情況下,cpu的頻率4.0Ghz與4.8Ghz有什麼區別?

夏奎星


最近我的外星人本子因為散熱不好觸發了過熱保護,於是我把CPU的自動睿頻功能關閉了。也許我目前的情況比較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CPU是I7 4980HQ,GPU是GTX980M,CPU默頻是2.8GHZ,遊戲或遇到需要更高性能的進程時頻率會提高到3.8GHZ。不過實際情況卻是每到3.6GHZ時CPU溫度就會高達96以上,系統為了避免損壞硬件於是降頻到2.8GHZ然後逐漸上升,這導致實際遊戲過程中幀數並不十分穩定。如果是玩DOTA等主流MOBA遊戲還是非常流暢無卡頓的,但在玩一些3A遊戲那麼這種卡頓就會開始出現。

於是我進入INTEL自家的管理軟件把自動睿頻功能給關了,以此來提高CPU頻率穩定。


這是我關閉之前 3D MARK11的跑分

這是我關閉之後的跑分

差距很明顯吧?

那再來看看實際遊戲吧

殺戮空間2是我遊戲荒時的首選遊戲,雖然規則簡單但也不是無腦突突突,中午午休來一局也算挺解乏的。雖然殺戮空間2是款老遊戲了,但在我的CPU過熱煩惱下問題也是比較顯著的,對於這個快節奏的遊戲,卡頓真的很影響體驗,於是我也在關閉睿頻前後做了個對比。

關閉睿頻前平均幀數是95,最高144,最低55。關閉之後平均幀數是76,最高110,最低70。雖然關閉睿頻後幀數降了不少,但卡頓就再也沒遇到過了。

(曬張新買的RGB皮膚)


R6是我下班經常玩的MOBA遊戲,也是我唯一喜歡的MOBA遊戲。不過卡頓的影響在R6裡要比殺戮空間來的更為明顯,也最為噁心。


由於關閉睿頻後幀數居然會掉到了60,所以我把畫質從最高改為了較高,渲染比改到了33%。關閉睿頻前平均幀數96幀,最高143幀,最低30幀。而關閉之後平均幀數87幀,最高110幀,最低80幀。

比較驚訝的是,即使幀數降低到了60,R6流暢度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可以看出R6的優化非常出色。但即使優化出色其對配置要求也是很高的,有時遇到熱切或頻繁交火時幀數就會下降的很明顯,最嚴重時我的畫面居然會降低到30幀,關閉睿頻之後幀數馬上穩定了,雖然平均幀數降了不少,但有失必有得吧。


說完遊戲說下軟件和平時使用的感覺吧。

1.開機啟動

關閉前是11秒,關閉後是15秒,雖然差距不是很大,但CPU的性能也是對開機速度有影響的。

2.瀏覽網頁

雖然遊戲時CPU頻率不穩定,但如果是瀏覽網頁特別是多開流暢度卻並沒有影響,關閉之後多數情況還是很流暢,不過在我開了十幾個網頁後我還是敏銳的發現了再拖拽與合併頁面時幀數微微的下降了。

3.渲染

在使用格式工廠壓制同一個短視頻下關閉前耗費了3分鐘50秒。關閉後耗費了4分37秒。雖然有差距,但我個人習慣是渲染後切出去看會B站,所以渲染長短對我影響也不是很大。

4.解壓縮

給文件打包壓縮是目前影響較為明顯的地方了,我嘗試給300張IP6拍的照片打包,關閉前的速度是47秒,關閉之後就上升到了1分40多秒了。



由此可見,在對比之後CPU頻率的降低還是不容忽視的。不過你的CPU已經達到4GHZ默頻的話,我認為目前主流應用和遊戲對關閉睿頻與否影響並不大,也許過幾年運行一些3A大作,這0.8GHZ的睿頻的差距會表現的更為突出。


阿僵的個人評測


數字型的設備其實都是用頻率為基礎進行工作,作為數字型處理設備的核心CPU也不例外。頻率越高,代表著每一秒鐘動作的次數也越多,就像進行某種運動一樣。

在其他性能不造成瓶頸的情況下,顯然4.8g赫茲要比4.0g赫茲在每秒鐘多動作0.8G下!造成的結果就是4.8g的赫茲的比4G赫茲的要多運算很多的指令。不過建議CPU的速度其實是超過內存的速度,所以實際上可能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不管是4G還是4.8g,可能在大部分的時間內都在等待內存的數據。

因為4.8g比4G多動作了0.8g,所以它產生的熱量也大了起來。在全速運行的狀態下,需要的散熱保證更好一些。


風來了156


如果其他硬件都不是瓶頸,單單比較cpu的頻率,會在運行某些軟件的時候,體現出來區別。


為什麼說是運行某些軟件呢?


因為軟件特性不同,有的消耗內存,有的消耗硬盤,有的消耗IO,只有軟件消耗CPU的情況下,並且能其它硬件都不是瓶頸,這種情況下,會體現出來區別。


就軟件來說,所有的軟件,最後都是轉化為機器指令來執行的。所以說軟件如果消耗cpu,那麼就看誰的機器指令執行的快,誰的軟件執行的就快。


所以,這種情況下,最好看指令執行的快慢了。


指令怎麼執行的呢?


指令是在基準頻率的下執行的,如果頻率高,執行指令消耗的時間就短。


指令一般分為,取指令,取操作數,運算,輸出等操作,頻率快自然執行的就快。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微觀的,比如,所有軟件必然有判斷選擇然後執行不同的流程。


一旦執行不同的流程,那麼指令的這一套流水線,也就是“取指令,取操作數,運算,輸出” 就會破壞,比如已經取指令,取操作數了,但是判斷需要選擇不同的流程執行,那麼當前的取操作數和取指令就會被廢棄,如果頻率快,這些廢棄指令流水所佔用的時間就少,也就是廢棄的無效指令流水消耗計算資源也就少,所以效率也就相對要高。


綜上所述,條件特定的情況下,頻率越快,消耗CPU的軟件就執行越快。


紫金大課堂


計算機主頻率和cpu運算速度有關,越大越快,一般如果計算機處理一條指令是4個時鐘週期的話4.8ghz表示1秒能進行約12億個指令,頻率越高性能越強運算越快


三池秋水塵不染


還和製造工藝有關。製成,集成度與線路設計不一樣,所產生的有效功率,發熱等有很大關係。 4g與4.8g看似相差20%左右,實則在工藝處理上天壤之別。

4.8g可能是頭片,4g可能是二片圓晶。


乳來伸掌6666666


遊戲區別不大,渲染有區別,和主頻成正比


攝影沉澱


肯定有不少差距了,理論上來說同架構情況下,主頻越高,性能越好。4.0和4.8G主頻差別還是有點大的,同個CPU性能應該差別有10-20%吧。


電佬虎


玩遊戲10幀以內的差距吧,辦公處理文件的話4.8用1分鐘,4.0用1分15秒左右。需要具體對待。


老楊說說


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條件下,肯定是有差距的,大概15%左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