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為彈丸小國的存在,為何韓國史書中的疆域如此之大?

古代中國的版圖並不是非常固定,不同的朝代,疆域都有著不一樣的變化,而古代中國周邊的這些國家,很多也是一直延續下來,比如高麗,它就是如今的韓國。半島地域狹窄,資源匱乏,高麗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小弟,遇到事情就會請求中原王朝出兵幫助。高麗的國土也有著不一樣的變化,不過高麗的歷史傳承做得沒有中國那麼好,很多文獻資料都有不少缺失。然而如今的韓國,為了掩飾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就不斷誇大自己祖上的歷史。

古代作為彈丸小國的存在,為何韓國史書中的疆域如此之大?

比如在韓國內部,就流傳著不少古代地圖,其中一些地圖就把中原王朝給畫得相當不堪,比如宋朝時期的一幅地圖,裡面高麗居然佔據了中原等地,與契丹共享中國大部分的疆域,而宋朝就成了偏安南方的一個小國。在其他的韓國地圖裡面,中國古代的疆域也與真實歷史有著極大的差距,比如像北方很多地方,都變成了韓國曆史上一直佔據的領土,當然,這些地圖大部分都是韓國網友製作出來的,他們不斷吹捧,並不代表這就是事實。

古代作為彈丸小國的存在,為何韓國史書中的疆域如此之大?

韓國的官方還是保持了客觀,對於歷來中原王朝的疆域刻畫得相對認真一些,唯一的爭議,還是在遼東地區,這裡曾經出現過高句麗這類的國家,它們與現在的韓國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可卻被韓國人認為是他們的祖先。而高句麗這類的國家,就正好處在半島與遼東等地交接的區域,在刻畫地圖的時候,也會有意往這裡延伸自己的疆域。其實在古代的半島上,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處在混亂中,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

古代作為彈丸小國的存在,為何韓國史書中的疆域如此之大?

從唐朝開始,半島才漸漸趨向一統,可半島總共就那麼大點地方,缺乏足夠的土地資源。無論是建立的王氏高麗,還是朱元璋親賜的朝鮮國,國力都較為衰弱,也沒有辦法擴張自己的疆域。因此韓國人就願意認高句麗為祖先,高句麗算是半島出現的這些國家裡面,疆域最大,戰鬥力最強的。他們自然願意認一個更加強大的先祖,韓國這麼做,也是有著一些優勢,他們早期的史書文獻是非常少的,既然這樣,就有了充分發揮的空間,可以隨意去編造,而韓國人是非常愛國的,心裡願意承認這些事情。

古代作為彈丸小國的存在,為何韓國史書中的疆域如此之大?

給自己臉上增光,他們當然願意去做了,韓國現在的經濟實力也是越來越強,國際地位在不斷提高,他們對外的文化輸出能力還是很不錯的。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就需要打造一個有底蘊的國家,他們就從歷史這方面下功夫。對於中國來說,這些倒是沒多大影響,古代中國並不太把朝鮮半島的國家當回事,甚至他們的國名都是中國給的,國家也是靠著中國的力量才能保住的,這樣的小弟自然就不用太過擔心。

古代作為彈丸小國的存在,為何韓國史書中的疆域如此之大?

韓國也知道不能太狂妄,因此他們在地圖的爭議中,頂多就是涉及到遼東地區的歸屬。至於中原什麼的,完全就是他們網友意淫出來的,但凡有點常識的中國人,應該都能看出來這是假的,沒必要太當真。

古代作為彈丸小國的存在,為何韓國史書中的疆域如此之大?

不過現在韓國的崛起,確實是值得中國的正視,他們的國力不斷變強,確實與以前是不一樣了,而韓國人那種愛國情懷,也是讓他們國家發展起來的關鍵,還是希望隨著韓國的變強,他們的一些錯誤觀念能得到有效的改變,一些不太合理的觀念,就應該儘早抹去,他們國民也應該清醒一些,歷史這種東西不是隨便編造就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