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會降嗎?

用戶23407972653


局部的房價已經有地方降了,但整體的房價目前來說不太可能大降。如果要想房價降下來,只需要滿足三個前提。



一、土地不再屬於政府。

地價是房價是託底,拿地成本高意味著最後的支出成本都會體現在房價上,這些年地價的持續走高,造就了房價階段性的瘋狂。

土地又是和地方財政緊密相關的,地方政府需要出讓土地來獲取經濟來源,這也正是地價能有恃無恐,日益看漲的原因。

二、銀行不再圍著樓市轉。

銀行是刺激房價的主要推手,每一次房價波動的背後都可以看得到銀行槓桿樓市的影子。

四萬億資金扶持、零首付,低首付放貸、銀行給房企大量借貸墊資…大量的資金注入樓市,攪亂地產經濟,房地產對貨幣產生巨大的虹吸效應,房價為什麼不水漲船高?



三、政策不再針對地產調控。

只要房地產受行政力量干預,房價就出不了大事。房價要降?先約談,是否利於市場經濟…只要政策對著房地產嚴防死守,房價就很難降下來,別忘了,房價賣的高了,地價會便宜嗎?

其實房價狀態有很多因果關係。地價跟房價、市場跟供需、樓市跟經濟、包括社會發展的必然性…房價只是這些方面體現出來的結果而已。其實房價在漲未必是壞事,房價全跌了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只是看你是從哪裡出發而已…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大師侃房,一個專注於地產營銷、置業答疑的迷糊大叔,偶爾智商掉線,但專業從不疲軟。很榮幸讓我於千萬人之間,在千萬年時間的無垠荒野裡,遇見了你,恰逢其時。希望我的文字能夠給予您借鑑,帶給您溫暖。

大師侃房


我覺得就目前房產的情況跌不太可能,漲的機會也不大。,就比如我們縣城(江西的一個小縣城)2016年我們縣城房價4千多,到了2017年縣城幾乎都沒有房子賣了同時房價就高達差不多6千了,2018年新開了一個盤那年整個縣城只有這一個盤房價最高到達了6900(那時候我們市裡的房價有的才八九千一平呢)2019年縣城周邊大開發,到處都建房,一年之間開大約了6-7盤房價一直在6000左右,沒有什麼太大的漲跌。


大叔的小玲子


首先你說的房價是指哪裡的房價 一、如果是北京上海深圳那麼我可以告訴你那是不會降的,畢竟那些地方醫療,教育還有甚多的社會資源在那裡,也是全國人才薈聚的未來的千萬人大都市圈。 二、省會城市基本上不會降或者說會有波動如果全國的房價有下降壓力那麼省會城市會有微調也不會降的太厲害,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是自由市場是政策市場,政府不許降那麼就不會像日本那樣崩掉。 三、事實上最有可能降下來的是是四五線城市,也就是我們說的人口不足100萬的小縣城,現在這種縣城目前最低的都有7000一個平方,有些高達上萬幾萬一個平方,到2020年全國性的棚改結束可以預見房價肯定是要腰斬的,因為他們城市人口外流的的速度,是沒有農村人口入城的量大的,而且是會愈來愈少的,沒有人口支撐,小縣城的各種資源又不豐富沒有吸引力,發展空間有限。房價下降是必然的。 但是對於剛需而言有錢就買,不想買租也可以,只要丈母孃同意。


節操掉了異地


本人生活在北京,個人分析首先就拿北京來說,房價是不可能降的。主要原因我分析如下:

一是北京四環內幾乎無新盤(新地)。從經濟學角度來講,供給和需求曲線的交接點決定了市場價格和產量。在需求曲線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或者輕微下降),供給曲線是大幅下降的,因此導致的就是價格P依舊在上漲,而產量在逐漸下降。

二是考慮學區房的需求依然存在,就會導致學區房交易量依然堅挺,價格依然高居不下(考慮學區房的用途,一般好學校的學區房基本上都是品質很差的,當孩子上完學後,勢必會將學區房賣出,而誰也不會做虧本買賣,所以售價至少是不會比之前的買價低的)

三是地價越來越貴,開發商由於拍地成本太高,必然會想方設法開發大戶型,精裝修豪宅之類的,因為這類戶型利潤最高。

綜上,北京房價依然會持續上漲,但是漲幅應當會較之前下降。

以上是本人對北京房價的分析。


33的小白


房價還會降嗎?會啊!

房子是一個有價商品,商品就有價格,價格就有升,也有降。

比如說,蓋房子用的鋼筋材料,價格也不是固定的,也是有波動的,商品的價格大部分都是由供需關係平衡的。

房子貴不貴?只不過是一個相對論。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比如說,你的工資收入是5000元,然後你在二線城市買兩萬元一個平米的房子,就等於用四個月的工資,可以買到一平米的房子,一年的工資就可以買到3平米的房子,十年的工資就可以買到30平米的房子,二十年的工資就可以買到60平米的兩居一室小房子了。


又比如說,你在四線城市工作,工資也是每月5000元,但是附近的二手房子是3000塊一平米,然後一年的工資就有六萬元,可以買20平米,然後三年就可以買60平米的兩房一廳的小房子。

同樣是買60平米的房子,一個是用了20年的時間,另一個是用了三年的時間。有人會說房子的地段和新舊程度都不一樣,而且工作的環境也不一樣。

這個也好理解,就比如說你買一個普通的運動鞋,幾十塊錢就可以了,如果你要買一個國際大牌的運動鞋,可能也要幾百塊以上。這也是商業行為的一種,豐儉由人,各取所需就好了。


幸福生活點滴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兩個方面來看,從長期來說,房價一定會跌,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支不撐了高房價,人民群眾承受不了目前的房價,跌是必然的,只是時間的問題。另一方面,短期內各地房價不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這是國家層面的考慮,穩定壓倒一切,目前來說,政府不允許房價大起大落,一方面各地房價會保持在適當的價格上徘徊,不可能出現太大幅度的降價。以我所在的惠州來看,由於位置靠近深圳,東莞等地,交通方便,又沒有實行限購政策,房價這幾年在外地客不斷湧入的情況下不斷攀升,從幾幹元一平方升到一萬多,如惠城區,淡水等部分好的地段房價達到2,3萬元一平方還供不應求。所以有一些剛需的朋友其實不用持幣觀望,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明天的視界


房價對於國人是一個永遠聊不完的話題,大部分人都談的很籠統,聊的都是正確的廢話,中國的房價伴隨著中國房地產發展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飛躍變化,從無到有,從量到質的變化,房價始終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在當下政策高壓調控、國際國內環境和虛火上升的雙重環境下,眼前的樓市房價勢必出現新的盤整,房價下調顯而易見,但對於老百姓和專業房產投資客(區別投機者)而言,這次房價回調的意義何在和回調價格後體現的房地產的價值本質,所以本輪房價調整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房價以何種形式下調來決定老百姓買房做何種決策: 1、2017下半年到2018年上漲過快的城市房價要回調;2、市郊樓盤比城區的商業、學區房價要回調更快(包括北上廣深城市);3、大社區比精緻小社區房價回調更快;4、商住樓比住宅樓房價回調要快;5、休閒度假類房產比城市剛需居住類房價回調要快;6、三四線城市比二、三線城市房價回調要快;7、一線城市周邊衛星城房價回調要快;8、普通剛需社區比高端改善社區房價回調要快。當然這些歸納的點還要綜合來判斷單一樓盤的價值。


吾悟11


我的觀點如下










百忍成金1002


這要看你說的房價,指的是哪裡的房價。如果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各省省會以及一些有發展潛力的城市,這些地方房價只有漲得或快或慢,但是無論如何都不會下降的。大城市的房子從來都是供不應求,因為無法滿足需求,房價必然上漲。



如果是在三四線小城市,房價肯定會維持在現在的情況,隨著人口的流失,房價在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房價早晚會開始降低的。這些地方的房子現在供求關係維持一個脆弱的平衡。人口流失越快房價跌的越慘。沒有人居住的城市,房子再好也是供過於求,房價自然會降低。

之所以說北上廣大城市房價還會漲也是因為這些城市會不斷有人口湧入。而且這些地方都在不停放寬落戶的條件,新加入的人口只要有條件還是希望能在當地買房,他們的出現必然進一步刺激房市,房價怎麼可能會下降呢?

我指的大城市除了北上廣深,也包括各省省會,和非省會的計劃單列市。下面的圖片裡的城市,你離那個近,可以優先考慮這些地方。



同樣,大城市的湧入的新進來人口都是來自其他地方的小城市和縣城。畢竟普通家庭想要湊夠大城市的首付,最好的辦法就是賣了小城市的房。這些地方的房市就是供大於求,賣房的遠遠多於買房的人,房價只會一跌再跌。

不管你在哪裡,多努力吧!生活向前看!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給我點個關注、點個贊吖!不方便也謝謝您能看我的文章!


大澤遺珠


現在給你這樣說,房價只有跌一條路可以走,保房價和漲房價導致後果只會讓我們真的倒退,返回到建國初期,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如果保房價,勢必得通貨膨脹,讓人們有錢來接盤,通貨膨脹第一漲的就是糧食,因為城市現在沒有房子的大多數是農村人了,一旦糧食大漲,生活成本大漲,現在城市上班族將會吃飯都是問題,房貸房租,食物都會讓他們不堪負重,城市的服務業,實體,甚至製造業都將面臨無市場,大量的企業,實體制造業勢必大量破產,裁員,降薪,減少規模,很多人失業,更多人還不起房貸,回家了,那斷供把返回交銀行在意料之中,適得其反。

第二,一旦保房價,通貨膨脹,出口成本變高,資本外流,外匯儲備減少,匯率是保不住了,我們基本需求不要考慮進口在解決了,城市房東估計也得回家種地養豬,因為租客回家了啊,城市房奴也得回家種地養豬,因為吃不起啊,你的城市房子有用嗎?城市打工都回家了,吃不起,住不起,還是農村好。回到建國初期,農業大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