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為何不叫江東省?

浪亦不失文雅


長江中游是從南向北流(偏東)的,長江的東邊現在的江西、浙江、皖南、蘇南在唐朝以前都泛稱:江東(也叫江左),唐朝初年這塊地方在一個行政區下:改稱江南道!唐初江南道御史可是經常上史書記載的!

首先說明一點,江西省不在長江西部、而是長江東南部!他是從江南道拆分出來的、當時全稱是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沿革形成的!後期割走了廣東、皖南……留下江西省!

浙江省也是從江南道拆分出來的……當時全稱是江南東道!本來這趨勢有可能變成"江東省",問題是江南東道太富、又不聽話馬上就再次拆分成:浙江東道、浙江西道,後又分分合合成兩浙路、江浙行省……從此江東這個名字就消失了!最後把蘇南割走……留下浙江省!

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查一下:廣東、廣西怎麼來的?!從廣信拆分出來的……


新晴辛靜


準確的說,江東之所以沒有成為當今的一個省,是因為它所指代的地域跨越了當今江西、安徽、江蘇和浙江四省。至於浙江為何不叫江東省,下面霄林天為您細細解說一番。

其一,江東即江左。

魏僖在《日錄·雜說》中稱“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子江北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

古人習慣以左右來論東西,面南背北,左手邊即是東邊,右手邊即是西邊。明代著名的五軍都督府就是如此,坐定中都、面南背北,區分出前後左右中五軍。

因此所謂江左江右,亦或是江東江西,隨便哪個江河都可以有,最重要的在於分開左右的那個點,也就是面南背北來分左右的地方。

知道了這個點,江東在哪就很清楚了,那這個點在哪裡呢?中國最大的江就是長江,這個點就在長江中游的九江。

翻開中國地圖,會發現長江自九江起,很明顯向東北方向拐了個彎,蜿蜒直上到了南京,再改為平行緯線東入大海。

以九江為中心,面南背北,鄱陽湖以東的贛東北、長江南岸的皖南,一直到南京,就稱為江左。

而鄱陽湖以西,江西大部、湘東北、鄂東南、皖西南、閩西北,被稱為江右。

這與宋代江南東路、江南西路的行政區域大體相同。

明末清初的著名史學家談遷,自稱為“江左遺民”,他的家鄉是浙江海寧,可能會讓人就此誤會江左就是浙江。其實談遷所指的“江左遺民”,是以明代龍興之地——留都南京來論的,表達了自己對明朝的緬懷。

其二,浙江怎麼來的。

那浙江到底在不在江左的範圍呢,可以說是部分被包含

從宋代江南東路的行政劃分很明顯看出,當今的浙江省,實際上是由兩浙路和江南東路的一部分組成。

“浙,江水東會稽為浙江。”——《說文》

“浙”是錢塘江的古稱“浙江”,而所謂兩浙就是以錢塘江劃分的浙東和浙西。南宋把兩浙路拆分為“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就是基於此。


霄林天


江西是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而江東現在指的應該是浙江、江蘇、上海和這些鄰省的一部分 只是一個地區。這地區太廣了,所以浙江不能叫江東省。

浙江

簡稱浙,古稱“折江”,因省內最大河流錢塘江彎曲如“之”字而得名。

浙江,古稱“折江”

浙江,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小和尚釋廣德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浙江跟江東這兩個地方在歷史上是什麼位置。

江東,自江西九江至南京,長江向東北方向斜流,因此,此段以東地區稱為江東。因長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江東所指區域為長江下游江南一帶。在秦漢、三國時期,以安徽長江兩岸劃分,江北又稱江西。(三國時部分江北地區屬於江東六郡之地區)。唐宋時期今浙贛閩湘及蘇皖鄂之長江以南地區為江南道,治所在蘇州。後以天目山、黃山、懷玉山、武夷山為界,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宋代的江東(江南東路)專指皖南、贛東及江寧府等地區,宋代的兩浙路指蘇南、浙江、上海。在清朝江東又叫江左,江西又叫江右。即今皖南、今蘇南、今浙江、今江西東北部、今上海這片地區稱作江東。

再看看三國時江東六郡。分別指吳郡(郡治江蘇省蘇州市)、會稽郡(郡治浙江省紹興市)、丹陽郡(郡治初在宛陵,後移至建業即江蘇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廬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縣西北)、廬江郡(郡治安徽省廬江縣西)。

而浙江春秋時浙江分屬吳、越兩國。秦朝在浙江設會稽郡。三國時富陽人孫權建立吳國。唐朝時浙江先後屬江南東道、兩浙道,漸成省級建制的雛形。五代十國時臨安人錢鏐建立吳越國。元代時浙江屬江浙行中書省。明初改元製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轄11府、l州、75縣,省界區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為浙江省,建制至此確定。

“浙江”是錢塘江的古稱,意為曲折的江水。唐代時,分江南東道設立兩浙道,是為“浙”字第一次成為地方政府的名稱,“浙江”之名由錢塘江流域,延伸至北起長江,南至平陽,西倚茅山、天目山,東濱大海,囊括太湖、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鰲江等幾大流域的共同的政治和文化地理名稱。明朝初年,設置“浙江布政使司”(初期不含太湖地區的湖州府、嘉興府),治杭州,而一些靠近福建的地區以蒼南金鄉為界,劃入福建行省。自此大致形成了延續至今的浙江省轄區域。

由此可見,江東的範圍遠比浙江要大,甚至某些朝代,江東包括了大部分的浙江地區。




92麗哥


今天我們說得浙江省包含了說吳語和閩語的地級市。而在江蘇省的蘇南地區,比如蘇錫常都是講吳語的地方。也都是環太湖城市,包括浙北的湖州和杭州。在三國時期,江東其實就是東吳的地盤。在這個地方的人都是講吳語的。而浙江自己成為江東省,缺少了蘇錫常三個講吳語的城市也是不行的。


別動我的薯條DT


地理上的“江南”就是指長江以南,“江北”就是指長江以北。 長江在安徽蕪湖到江蘇南京這一段基本上呈南北走向,隋唐以來,習慣稱此段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古人在地理上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故江東又叫江左。《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幹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赤壁之戰》:“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古人於地理以東為左,西為右,故江東又稱江左,今江西省則稱江右。左右江革命根據地也是指該地區。 “江西”之江也是指長江,古江西地區(江西大部、湖北東南部)。

“江東“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所以浙江叫江東省不合適。


信息第一峰


江東乃是泛指,最初指長江銅陵以東地區,後面泛稱孫權統治區。

由於古人稱東為左,故江東又稱江左。

所以,大範圍的江東指蘇南、浙江、皖南、江西東部地區,並不僅指浙江。

而且,浙江是獨立水系,與江東所稱的長江並無關係,以江東稱呼浙江於理無據。


四川達州


當年項羽帶從蘇州帶領江東8000子弟過江北上加入反秦大軍。此江東就是指現在蘇南和浙北地區


蘇B有耳


元浙江設行中書省,為最初省級區域,1284年正式命名浙江省,錢塘江古代秤浙江,所以浙江是有江名再有省名,詩仙李白: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蓮花噴雪來。用這詩歌訟浙江大潮。由此可見浙江之名由來已久。


C風起雲湧S


江東、自江西九江至,長江向東北方向斜流,因此,此段以東地區稱為江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