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場鬼才馬愷文到底有多厲害?

歷史總探長


賭場鬼才馬凱文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賭徒,關於賭博大多數人覺得就是碰運氣,但是在真正有實力的人眼裡這裡面的學問也是很高深的。馬凱文,是美國華裔,居住在舊金山,值得一說的是他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從馬凱文的學歷和身份來看,很難將他和賭場聯繫起來。

馬凱文在上世紀90年代,帶著他的麻省理工21點小組進入博彩業,剛開始他們並不被人注意,只是祟拜你玩玩,但是之後他們不斷地在各大賭場收割,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最後馬凱文和他的21點小組被賭場拉進了黑名單。馬凱文和他的團隊轟動了當時的博彩業。

馬凱文擁有高超的大腦運算能力,通過這個能力,他能夠使每次賭博都能夠提升3%的獲勝率,他的團隊也因此賺了不少錢。但是像他們這樣的人,各大賭場是很不歡迎的,畢竟這個行業的存在目的就是賺錢,當錢都被客人賺走了的時候,這個行業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當時馬凱文的團隊分成了兩個小組,一個叫兩棲動物,一個是爬行動物,而馬凱文則是爬行動物的一員。他們不能一起出現,隊員們都是分散在各個賭場,這樣才能不被賭場發現。

(《決勝21點》馬凱文原型)

但是由於這個21點小組的實力過盛,賭場很快察覺出了不對,馬凱文的隊友陸續被賭場發現,並且被拉入了黑名單,不允許進入到任何賭場,這對團隊來說是很不利的。而此時馬凱文卻將自己隱藏得很好,在現代化監控已經很普及的時代,馬凱文依然輕鬆的在各大賭場縱橫了八年,直到2001年,他才被賭場發現。

在現代監控下,這個團隊不得不分裂,但其他成員還是沒能逃得過被發現的命運,馬凱文能夠潛伏八年,可見他的隱藏能力要比運算能力高得多。

1993年,馬凱文在麻省理工大學讀大三,他本來從沒想過涉足這個行業,他原本的計劃是畢業後到醫院學習。但是,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他加入到了學校的一個研究賭博的社團,加入之後他漸漸的發現了自己的運算和分析能力異於常人,於是他便踏進了賭博的大門。剛開始他只是和同學們之間小賭,或者在舊金山的一些小賭場裡練手,積攢了一些資金。之後他和團隊經常會去一些大賭場玩21點的賭博遊戲,由於他們高超的計算能力,他們幾乎沒有輸過,最多的時候一晚上贏了90多萬美元。

在那個年代,90萬美元不是個小數目,這使得他們的野心越來越大,在之後的幾年內,馬凱文和他的同學便撈到了1000多萬美元。這個時候,很多賭場都應經注意到了這個團隊,為了較少損失,各個賭場開始拒絕他們的進入。於是馬凱文的團隊便分裂了,為了進賭場撈錢,他們簡直無所不用其極,各種喬裝打扮往賭場裡擠,逼得賭場將他們的照片印成海報貼在門口,後來只剩馬凱文一人一直混跡到2001年。

在被賭場拉到黑名單之後,馬凱文也放棄了這個行業,金盆洗手,開始從事一些商業活動,頭腦靈活的他也賺了不少錢。賭博實在是一個不好的事情,像馬凱文這樣輕鬆混跡於賭場的是極少數,其餘的很多人都是在懸崖邊撈錢,一不小心便是萬丈深淵,妻離子散,最後一無所有,甚至還會搭上性命。所以在這裡奉勸大家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小姐姐講史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馬愷文,英文名叫Jeff Ma,是一位居住在美國舊金山的華裔,上世紀90年代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他在學校的時候和幾個同學一起成立了“麻省理工21點小組”,研究21點的玩法和算牌技巧。

最開始的時候,馬愷文和同學一起帶著10萬美元去拉斯維加斯和大西洋城的賭場下注,只玩21點,通過他們超強的算牌能力,基本上都是滿載而歸。於是各大賭場開始注意到這幫人,並且把他們的照片交給賭場安保人員,只要發現就拒絕讓他們進入賭場。

馬愷文等人開始化妝,經常扮成不同類型的人繼續出入賭場,有時候是網球隊員,有時候是商人,讓安保人員也防不甚防。後來賭場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持續洗牌機“,讓人無法推算髮牌順序,這樣才讓馬愷文的團隊從此退出江湖。

我的看法

這個賭場鬼才的故事是否真實我們無法查證,但是我堅信一點,開賭場的莊家是不可能輸的,如果莊家一直輸錢,那這個行業就消失了。

馬愷文研究的算法,其實就是機器洗牌的方法。當然我沒去過賭場,不清楚具體是怎樣的流程。但從他的經歷來看,當時拉斯維加斯應該是採用機器洗牌和發牌,這樣只要他們把機器的程序記下來基本上就能算出牌的順序了。所以只要機器一升級,他們的套路就失效了,這樣看來也沒有什麼厲害的。

我們國家法律規定,賭博是違法行為,奉勸大家不要去嘗試,因為賭博的危害非常大!我們當地有一個傳說,以前有個人非常喜歡賭博,他把家裡的產業全部輸光,突然有一天運氣來了,賺了一筆大錢!此時的他把一條巷子五十多間房都買了下來,想著以後都不再賭了。但是最後,他還是輸光了所有的房子,變回一無所有的窮光蛋。

賭博就是如此,一旦沉迷進去就很難收手,賭輸了想贏回來,賭贏了更麻煩,他們會覺得這是一種能力,一種本事,以後賭起來更加毫無顧忌!

結束語

俗話說”久賭無勝家“,不管你有多聰明,有多好的運氣,只要沾上這個惡習就很難有出頭之日。賭博贏錢水中月,鋤頭底下出黃金,只有腳踏實賺錢才能讓自己過上好日子。


水煮汗青


馬愷文有多厲害呢?

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博彩業進行賭博,開始只是小打小鬧,可是到了後來他們不停的收割者各大賭場,並且引起了賭場的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最後馬愷文和他的賭博小組麻省理工21點小組被賭場拉入黑名單。


馬愷文其實並沒有趕上賭博小組最輝煌的時期,而且恰恰是當時的賭博小組已經分裂成兩個組織,一個是叫兩棲動物,一個叫爬行動物。而馬愷文就是爬行動物的一員。

馬愷文通過高超的大腦運算,使得每次賭博都能夠提升3%的獲勝幾率,這使得他以及他的團隊每次都能夠賺的盆滿缽滿,然而馬愷文真正厲害的還不僅僅只是他的超級大腦,他真曾的絕活就是他的影藏能力。

在他的隊友陸續被賭場發現,並拉入黑名單以後,不再被允許進入到任何的賭場時,馬愷文依舊把自己影藏的非常好,而且在現代化監控的情況下,馬愷文依舊縱橫各大賭場長達8年的時間,一直到2001年他才被賭場發現。

要知道他們這個團隊當初分裂的原因就是因為現代化的監控,使得他們很快就會被發現,而馬愷文在賭場監控如此嚴密的情況下,帶領著他的團隊潛伏在賭場這麼多年,可謂是功力深厚。

當然在2001年,馬愷文被拉入黑名單後,馬愷文也就金盆洗手了,現在的馬愷文擔任著一家美國科技公司的高管,儘管沒有賭博的收入,但也是收入不菲。


這個歷史很正


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美國各大賭場曾經沒公開拉黑過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馬愷文,他是一個華裔美籍人。

他曾經憑藉著自己獨特的推算以及心算能力橫掃美國各大賭場,並且在短短時間內狂攬1000多萬的資金。

由於馬愷文所到之處從來不會賠錢,所以當時美國各大賭場非常害怕他來到自己這裡賭博,便將馬愷文給拉黑。

若是賭場裡有人發現了馬愷文的存在,便會找各種理由拒絕他入內,或者說拒絕為他提供賭博服務。

當年馬愷文又被稱之為賭場的鬼才,那麼賭場鬼才馬愷文到底有多厲害呢?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馬愷文是誰,馬愷文長相非常的忠厚,甚至有點小帥,像是胖版的趙又廷。他是華裔美國人,現在居住在舊金山。1993年馬愷文就讀於麻省理工大學,當時他正在讀大三。按照馬愷文原本的生涯計劃,他打算大學畢業之後去醫院繼續學習。

但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讓他加入到學校一個專門研究賭博技巧的社團,馬愷文在進入社團之後發現自己有獨特的數量分析天賦,並且心算能力超快。從那之後馬愷文就開啟了賭博世界的大門。

馬愷文和同學們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小賭,只是在舊金山當地的一些小賭場裡轉悠,慢慢的他積累了一些資金。

等到後來他們每逢週末的時候,他們就會帶著10多萬的美鈔現金到拉斯維加斯以及大西洋城的一些賭場去玩“21點”的賭博遊戲,馬愷文的計算能力很快,而且數量分析比較準確。

所以綜合了下來,他們基本上沒有輸過,多次賭博之後大多都是滿載而歸,最瘋狂的時候一個晚上贏了90多萬美元。

而在90年代的時候,10萬美元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了。而且一個小型的公司,一年的盈利也未必能夠突破百萬。

後來馬愷文和他的同學團隊在短短的幾年內便狂撈1000多萬美元,於是有很多賭場便開始注意到馬愷文一些他的團隊,各大賭場為了避免自己遭受損失,所以他們便以各種理由拒絕為馬愷文的團隊提供服務,而且在各大賭場之間也開始串通消息,分享他們的照片以免被坑。

而馬愷文和他的團隊為了賭錢,不得不喬裝打扮混跡於各種賭場,他們通過打扮成不同樣子的人巧妙的騙過了賭場門口的保安團隊。

那後來有一些賭場為了避免馬愷文以及他的團隊,不得不將他們的照片做成一些海報,交給安保以及服務人員進行來回的辨。若是發現他們的話,就拒絕為他們提供服務,或直接拒絕他們進入。從哪之後,他們也就算徹底的被拉入了賭場界的黑名單。

現在馬愷文因為被賭場拉入了黑名單,所以他沒辦法繼續賭博賺錢,於是他不得不從事一些其他的商業活動,在2008年的時候好萊塢還以馬愷文的故事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叫《決勝21點》。

現在退役後的馬愷文雖然不能夠賭博,不過他們偶爾也會以研究二十一點為名義召開一些培訓班,他培訓課的人一個天的學費就要將近900美元,每一期的培訓班基本上都是人滿為患,通過這個方式,馬愷文也賺到了不少錢。


夏目歷史君


歡迎走進文史工作坊!

馬愷文,有個外號叫“華裔賭聖”。就是下圖這個人,雖然長得鐵憨憨,但是人家牛著呢!

好萊塢有個大片叫做《決勝21點》就是以他為原型拍的,這部電影可能大家熟悉,但裡面有句經典臺詞“大吉大利,今晚吃雞”,想必大家都知道。

為啥這麼牛呢!這個人學歷很牛,來自於麻省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專業。此人玩的是21點,主要是MIT開設了這個21點的課程,作為大學生必修的一種算法訓練。後來馬愷文加入到了一個名為21點的社團。學校的各種競賽已經滿足不了他。

他就帶著社團去了拉斯維加斯以及大西洋城的賭場,結果只要他去他就一定贏。後來上了美國賭場的黑名單。據說美國賭場還專門派人調查這些人的身份,最後為了進賭場玩,為了躲避檢查,他們個個弄起了易容。

最搞笑的是這個人,他去賭場不是為了贏錢。

馬愷文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去賭博的最大的原因不是金錢,而是那種年紀輕輕就能“征服世界”般的成就感。

馬愷文這個人很好,還將自己打牌經驗分享了,想提升自己數學思維統計思維的看官們可以閱讀《大概率思維人生贏家都是概率贏家》《數字信徒》等。



文史工作坊


你們或許能夠見到在上海灘裡稱霸的賭神,看過很多關於賭博的電影,但是你卻從來不知道世界歷史上卻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賭博聖手。雖然他現在已經不是中國人了,而是加入到了美國的國籍,但是卻依然是炎黃子孫的一個。



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有一個人似乎就是擁有了超級芯片一樣的大腦,帶領著自己的一幫同學在美國的賭場裡面,一下子就賺到了很多錢,而且是潛伏了幾年在裡面賺到上千萬元。

簡直是比賭聖還要厲害,賭聖只賭了一把大的,然後才贏的,但是他卻一直都在贏。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賭博的人,就算他非常的厲害,可是也不能夠靠著賭博吃飯,甚至也賺不了多少錢,反而是讓自己家裡越來越窮了,但是這個人不僅是靠著賭博賺了很多錢,反而是過得越來越滋潤,最重要的是他的隱藏能力非常的強,很多賭場都已經知道他的能力可是卻依然不知道他能夠扮演成什麼的模樣,然後再溜了。


這個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臉識別和網絡信息的發達,最終是能夠把他給找了出來,不然的話他能夠一直順風順水,甚至成為歷史上一個只聞其名不聞其聲的大英雄。

更重要的是他分析了很多賭博的技巧,並且是創造了一種課程,雖然我們不知道這種課程是什麼。要是知道的話,或許我們也會去學習,但是也不一定能夠向他學習的這麼好,可能就是在大學裡面學到了一些概率論的有關知識,然後運用到生活之中,可想而知學神真正在世界上展露頭角的時候是多麼的強大。


所以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講,現在就要好好讀書,才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起來,最近網絡上還有一個學生在講法律有關的知識,可想而知知識是多麼的力量,知識就是金錢,年輕人嘛一定要努力上學。


最帥汪公說


在香港電影圈中,以“賭”為主題的系列電影,可謂是引領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片的風潮,例如,周潤發的《賭神》系列、周星馳的《賭聖》、劉德華的《賭俠》等等,都曾風靡一時。在這些與賭博相關的電影中,總能夠看到一些身懷絕技的賭博高手,不動聲色地從賭場莊家手中捲走豐厚的錢財。

當然,電影畢竟只是電影,對於觀眾而言,這些“賭神們”逢賭必贏經典的電影情節,在現實生活中似乎不可能發生。然而,現實往往比電影更魔幻,逢賭必贏的電影情節,就在有著“華裔賭聖”馬愷文的身上屢屢發生,曾經善於玩21點撲克的他,在美國賭場賺取了數百萬美元,他的奇妙經歷更被改編成為小說和電影,那麼,這位賭場鬼才馬愷文到底有多厲害?

《賭神》劇照

馬愷文雖然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賭聖,但是,他並非職業賭徒出身,他的父親是一位美國的大學教授,所以,出生書香門第的馬愷文,從小到大都接受著非常正規的學校教育。而且,在馬愷文小的時候,身為數學教授的父親對於他的數學教育非常重視,每天都會抽出兩個小時替兒子親自輔導數學;在他13歲的時候,父親又將他送入了美國的一所私立高中,接受先進的哈克尼斯圓桌教學。這些青少年時期的教育經歷,以及來自於父親的數學高壓政策,培養了馬愷文強大的分析能力和敏銳的思維能力。

馬愷文(左)

上世紀90年代,馬愷文考入麻省理工學院,並加入了麻省理工學校的“21點小組”。他本身就是一位計量分析的奇才,他所加入的這個小組,平日裡都是一些精通數學的學生,坐在一起玩“21點與算牌”的高端數學遊戲。接觸到21點數學遊戲後,馬愷文和他的同學組成了一支的賭博團隊,每個週末,這群人都會攜帶10萬美鈔輾轉於美國各地賭場,憑藉著優秀的算牌能力,以馬愷文為首的這些學生,從賭場每次回校時都能滿載而歸。

馬愷文

據美國媒體報道,他們在採訪馬愷文時得知,這些人輕輕鬆鬆一晚上就能夠在賭場贏走90多萬美元。這支逢賭必贏的賭徒團隊的出現,也讓美國各地的賭場陷入了恐慌之中,美國賭場紛紛聯合起來,建立了一份黑名單,禁止馬愷文等人進入賭場。

由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網絡監視技術遠不如現在發達,馬愷文和他的同伴們總是能夠化身成不同身份的客人,悄無聲息地潛入賭場,他們有的時候是網球隊員,有的時候就搖身一變成了闊綽的商人,利用這些新穎的身份,馬愷文和他的同伴們,總計在美國賭場撈金超過1000萬美元。

《決勝21點》劇照

最後,各大賭場紛紛聯合起來,不惜重金,利用當時較為先進的面容識別軟件,將馬愷文等人列入了“黑名單”裡。隨著計算機軟件越來越發達,馬愷文等人再也不能隨意出入美國大型賭場,最終,已經賺的盤滿缽滿的他從賭場金盆洗手。

而且,即便是離開了他最洋洋得意的賭桌,馬愷文又憑藉著自己堅實的專業知識,創辦了一家教授賭博課程的“21點研究所”,據說當時馬愷文一節課的門票可高達899美元。這位傳奇華裔賭聖的故事,還被好萊塢導演拍成了經典電影《決勝21點》,可謂名副其實的人生贏家。


鳶飛九天2018


馬愷文,上世紀九十年代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賭場鬼才。

在上個世紀,世界各地的賭場開始流行一種叫“21點”的撲克牌玩法,這種撲克牌玩法的規則聽起來很簡單,由2到6個人玩,使用除大小王之外的52張牌,努力讓自己手中的牌的點數之和不超過21點且儘量最大。

該玩法一度風靡全球各地賭場。

這種撲克牌玩法看似只需要運氣,但實際上通過數學計算,可以提高贏的幾率。而馬愷文正是利用自己神一般的算牌能力,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帶著班上一群鬼才同學橫掃美國各地賭場,最後被賭場列入“黑名單”。

1979年,麻省理工學院推出了一個和數學有關的迷你課程,讓一些精通數學的學生彼此切磋“21點”和算牌的技巧。1994年,正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大三的馬愷文受邀加入了一個算牌系統小組,之後馬愷文展現出了驚人的計量分析天賦,成了小組的靈魂人物。

後來,馬愷文帶著一群鬼才同學,開始到賭場實踐。每逢週末,他們就帶著10萬美元到拉斯維加斯和大西洋城的賭場下注,馬愷文等人利用自己的計算天賦,大玩“21點”,靠著如同“英特爾芯片”一般的算牌能力,馬愷文等人在回校時總能賺的盆滿缽滿。最多的一次,馬愷文一行人能賺到90萬美元。

為了防止身份暴露,也為了繼續“提款”,馬愷文等人經常喬裝打扮,有時候打扮成西裝革履的商人,有時候又是網球隊員。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馬愷文和同學們就利用算牌方式贏了近1000萬美元。

而許多“大出血”的賭場通過監視畫面將馬愷文等人的大頭照存盤,建了一份黑名單,不讓他們進入賭場。甚至,有的賭場還直接告訴馬愷文,如果他們執意要進入賭場,將會背上侵入私人產業的罪名,對於賭場的這一主張,就連當地法院也表示支持。

所以說,馬愷文還是頗具傳奇色彩的。

圖:數學家的算牌思路(大概)

其實,“21點”玩的是概率,而馬愷文就是利用自己超強的計量分析天賦,通過算牌分析提高贏牌的幾率。正如馬愷文所說:“算牌只能提高3%的贏牌幾率,雖然這是很簡單的算牌技術,但足以造成很大差別。”


金兔歷史


之前有一部美國大片叫《決勝21點》,這就是根據馬愷文的故事改編的。

我們經常看到的一些賭片裡,其實都是虛假的,但《決勝21點》裡面的賭場奇才,在現實中是真的出現過的。

那麼馬愷文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呢,

為什麼後來美國各大賭場都不願意接待他們了呢?

其實馬愷文賭博靠的不是出老千,而是算牌。賭場上會算牌的人不少,為什麼馬愷文的算法讓大家害怕呢?

馬愷文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讀書,在1979年,麻省理工開了一門叫《非賭不可怎麼賭》的課程。1994年,當時上大三的馬愷文選修了這門課。

這門課其實就是針對當時賭場的“21點遊戲”,讓精通數學的學生相互切磋,在其中找出一些勝算較高的套路。

後來馬愷文和他的同學在其中找到了一些規律,將原本靠運氣勝負各50%的“21點遊戲”的勝率提升了差不多3%,這3%看似沒什麼,但這樣一來勝率就是53%,而輸的概率卻只有47%。

馬愷文當時每個週末都和同學去美國各大賭場轉一轉,經常是滿載而歸,第一次玩,據說一夜贏了90多萬美金。

開始時人們也沒覺得什麼,只是覺得這幾個年輕人運氣好,後來各大賭場也都認識他們了,為了避免虧損,賭場並不接待他們。馬愷文與同學也是各種喬裝打扮混入賭場,撈了不少錢。

之後各大賭場聯合制訂了“黑名單”,而馬愷文就在黑名單裡。這時一家賭場引進了連續洗牌機,之後其他賭場也都用了。在高科技面前,馬愷文他們的算術也失靈了,從此他退出了賭場。

當然馬愷文雖然退出了賭場,但是他的賭技依舊很出名。當時不少人都想和他學習,後來馬愷文聯合一個當時一起玩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學開始了公開授課,門票每張是899美元。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嘆氣,高科技比不過高智商人才,就是賭博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斯幽說歷史


其實真正讓賭場畏懼的並非馬愷文一個人,而是他依託的那個精英團隊,這個名為“麻省理工學院21點小組”的組織在20世紀80-90年代一直賭場黑名單常客。他們的故事得從1979年11月說起,那一年新澤西博彩控制委員會剛剛通過一項禁止法令,確定大西洋賭場廢除21點項目屬於非法。

開創時代的M先生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在那個時代21點是為數不多玩家可以憑精確計算合法打敗莊家的項目,並由此產生了一大批職業21點玩家。這年11月一位職業21點玩家看到麻省理工有21點概率算法的課程後驚為天人,他很快聯繫了主講人馬薩(JP. Massar)。

然後這個職業玩家徹底懵逼了,馬薩並非21點職業選手,他就是個剛參加工作的大學講師,那個課程的全都是這傢伙通過科學推導和與學生瞎玩得出的,馬薩本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價值,只是拿出來給學生們玩樂博弈用的。

於是這個職業玩家建議馬薩跟自己去賭場試試,他的水平足夠打垮大部分莊家。就這樣,一個職業賭徒,一個化名M先生的學校講師,兩個學生,帶著5千美金去了賭場,幾個月後他們的資本翻了4倍。

超級外援卡普蘭

初戰告捷的M先生決定利用這筆錢出國玩玩,1980年5月,他在劍橋大學附近的中國餐館吃飯,很湊巧的遇到另一個美國人,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比爾·卡普蘭(Bill Kaplan),交談中發現這傢伙居然也是個21點選手。

他的團隊比M先生更兇殘,短短9個月時間回報率達到35倍以上,但是長期高壓生活讓他的隊員精疲力盡,卡普蘭只好個人參加世界巡迴賽,以便了解各地不同的規則。巡迴期間他覺得團隊越來越難以管理,索性徹底解散了這個精英團隊。

以科學計算為手段M先生和以細節掌控為手段的卡普蘭一拍即合,於1980年8月1日組建了一個新的團隊,這就是“麻省理工21點小組”,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團隊最初的10個人大部分是麻省理工學生,其中包括後來聲名遠播的喬納森、“鵝”、“教練”等人,他們初始股份只有8.9萬美元。

瘋狂的八十年代

短短九周後,小組的資金就翻了一倍,平均每小時可以在賭場裡拿走162.5美元。到了1984年團隊擴展到35人,而且擁有一套標準化的培訓和比賽流程。他們從大學中挑選精英進行培訓,只有成績最優異的人才能加入團隊。

從現在曝光出的一些資料上看,他們席捲賭桌並非全部來自計算,馬愷文自己都說過科學計算只能提高4%的總體優勢。這幫人能夠不停的贏更多是因為隱性團隊合作,進入牌桌的成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暫時已知的就包括大贏家(主要獲勝人,掌握最大資金)、控制者(全面控局,配合大贏家)、發現者(觀察其他人牌面動態)、傳遞者(互相轉達消息)。

一般情況下發現者測試牌面動態時,控制者會不停小額下注,消耗散戶資金的同時驗證發現者的計數是否正確。一旦確定計數正確,控制者就會隱蔽的通知傳遞者,再由傳遞者把消息轉達大贏家。這時大贏家就開始加大賭注,將這局做大,達到輸小贏大的目的,部分小牌局也可能沒有傳遞者,直接由控制者通知大贏家。

這樣團隊合作出老千自然能夠大殺四方,整個80年他們把美國的賭場贏的哭爹喊娘,每個隊員都能獲得400%以上的收益率,即使投資客也能確保5%到300%不等的收益,簡直就等於是在搶錢。

只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1984年團隊領袖卡普蘭被曝光了,即使他多次化妝也無濟於事。無奈之下卡普蘭只好轉入幕後,不再直接參與21點比賽,最終卡普蘭成功轉型房地產,雖然他依然保留著21點團隊的股份。

1984年以後M先生提拔了新的團隊領導者,約翰·張和比爾·魯賓走上前臺,兩個天才讓團隊更加狡猾,巔峰時期70多人活躍在美國各大賭場,當時很多賭場愣是沒發現自己被盯上了。

這得益於約翰·張提出的發現概率理論,他依據這個理論指定了一套大贏家輪換制度,在一次牌局中大贏家並不是固定的。當時在賭場眼裡很多團隊成員就是愛玩牌,偶爾能一點的普通玩家。

分裂的九十年代

到了90年代初期,卡普蘭、M先生和約翰·張將團隊徹底企業化,麻省理工21點小組開始走向國際,他們遊走於世界各國,延續著80年代的瘋狂,很多人以為這樣的日子會天荒地老。然而時代很快就變了,快得讓他們措手不及。

隨著監控系統的普及,團隊成員一個又一個被精準的發現,這個小組在那段時間堪稱臭名昭著。連續多名成員被列入黑名單後,三大領袖只好在1993年決定解散公司化經營,前兩代成員多數退出牌局,少數新成員開始展露頭角。

1994年團隊分裂成兩個獨立小組,俄羅斯人塞米恩·達卡奇帶領一部分成員出走,這部分人被稱為“兩棲動物”,狂卷一大筆錢後也被賭場扔進了黑名單。而美國人邁克·阿龐特接手了剩下的人,他們被叫做“爬行動物”,繼續隱蔽的活躍在牌桌。

莊家馬愷文

馬愷文是1993年加入麻省理工21點小組的,並沒有趕上最輝煌的時期,但是留在“爬行動物”中的他依然是一個傳奇。學習機械工程的馬愷文似乎天生就是個精密配合者,隊友會稱他是“來自另一個母親的兄弟”。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馬愷文真正的英文名字不是Jeff Ma,Jeff其實就是Jeffrey,在賭局中特指莊家。叫這個綽號是因為這傢伙可以精準的操縱牌局,像真正的莊家一樣控制別人的輸贏。

另外馬愷文最強的一點是隱藏能力,他1993年加入牌局,在現代化監控的覆蓋下足足八年才暴露,在2001年被賭場扔進黑名單。為了對付他的團隊,賭場把他扔進黑名單都覺得不保險,還不惜重金更換了高科技洗牌機,這才讓這傢伙沒了用武之地,徹底解散團隊。

8年的時間裡馬愷文確實縱橫美國賭場,但他賺的錢沒有傳說中上千萬那麼多,準確的數字是213.7萬。後來的馬愷文更願意把在21點中的心得應用於企業管理,他先後創建了三個公司,又都大價錢賣掉。

玩夠資本遊戲他又在2014年加入ESPN,作為預測分析專家每週在電視上給別人支招,偶爾還寫寫專題文章,日子過得很愜意。2018年大約這傢伙又覺得無聊,跑去Duetto當上產品和分析高級副總裁。


總結起來吧,作為傳奇團隊“麻省理工21點小組”最後的傳奇,馬愷文確實算個鬼才,在各種高科技的限制下依然可以大殺四方。但21點帶給馬愷文的並非純粹的財富,他的目的也不完全是聚斂財富,對他本人來說最珍貴的是通過21點博弈學會的企業家精神,那才是終身受益的東西。扯淡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