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清明節祭祖掃墓活動時,我們應該從中接受哪些正能量教育?

山村與讀書


我來回答您提出的問題:參加清明節祭掃墓活動時,我們應該從中接受哪些正能量教育?

今年的疫情來的比較特殊,可能有通知不能為失去親人去祭奠掃墓。這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必免大型的祭掃活動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吧。

參加清明節祭掃活動時,在每一年的祭掃活動中,我們應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簡單文明來祭掃。遵守公墓的規章制度和要求,做到不燃放鞭炮🧨,嚴防森林火災,注意交通安全,宣傳文明祭掃,用文明的方式來祭奠失去的親人,送上一束清雅鮮花,緬懷親人,把內心思念親人的祈願,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出來。





梅蘭竹菊23203


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是中國人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來,受疫情形勢影響,不一定能如往常一樣前往陵園對祖先進行祭拜。但是掃墓祭祖活動給我們的重要意義仍不言而喻。

一、回望來路,傳承先祖精神

人生於世,最重要的課題是明白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掃墓祭祖就是解釋這個課題的重要渠道。

很多的家庭、家族在清明掃墓祭祖時,長輩們大都會講一講逝去的祖先的故事,讓後輩人知曉他們經歷的風雨曲折,而他們又是以何種高貴的精神歌方式去面對。

或者有的家族或家庭,會拿出長輩們傳承下來的家訓,向後輩們進行細緻的講解和傳達。許多的家訓中,都包括詩書傳家、勤儉節約、廉潔奉公等一些為人處事最基本的原則,而這些內容放到現在仍然不過時,甚至有更積極更豐富的內涵和意義。通過口口相傳,精神上的要求會融入到後輩們的思想和血液當中。

這些先輩們的經歷和家訓精神,是一種無形的財富,它能夠激發後輩人孜孜以求,努力奮進的精神鬥志,讓他們明白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對得起列祖列宗,不辜負自己的人生。

二、增進融合,凝聚團結力量

在中國,掃墓祭祖,是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極其看重的事情。清明節前購買鮮花、香燭等等物品,來敬獻祖先,都是一件鄭重的事。特別是這個時候,大家心中的崇敬、平和之心都被不同程度地激發。

一些分支比較大的家族,或者成員比較多的家庭,在日常的一些事情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或者口角相爭之事。但到掃墓祭祖之時,卻往往又能放下心中成見,提前相約一起祭拜祖先,或是在陵園墳地相遇,那種暴戾之氣、心中隔閡會相應有所減弱,因為心中都覺得此時此刻有祖先在凝視,在關注。

這個時候,如果再有家族中具有較高地位的人進行適當調解,往往之前的關係會緩和許多,甚至又會恢復到往日的親密,讓家族成員再緊緊地擰成一股繩,在往後處理事情特別是對外的時候更齊心,更團結,更一致。

三、增進了解,領悟長幼有序

伴隨著人類發展的進程,不得不說一些傳統文化還是有一定的流失。比如近些年來,由於每個家庭的成員越來越少,加之經濟發展導致許多家庭的成員居住比較分散,家族或家庭成員的交往變得稀疏。

因而一些後輩,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孩子們,對家族的輩分不甚清楚,對一些長輩也不能夠準確稱呼和認識。但清明的掃墓祭祖活動往往成為一道加強溝通的橋樑,能讓這些對家族歷史鮮有了解的後輩明白長幼有序,誰大誰小,通過對家族人員的客觀瞭解,構建起一種家族或家庭的意識。

四、崇尚文明,行動更加理性

這些年,人們對生態環保的概念更加重視,在掃墓祭祖的時候也更加註意方式方法。

比如之前要點燃大量的紙錢、香燭,甚至還有潑灑長面、罐頭、水果、肉臊子、炒菜等等,容易造成大氣汙染,甚至引發火災。

但現在基本上都是以敬獻花圈或者鮮花為主,這種方式更加符合環保的理念,又能達到祭奠先祖、表達緬懷的目的。

加之今年比較特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為避免相互傳染,可能在家中網上祭奠會成為新的主流。而廣大群眾可以在疫情過後,另行到戶外陵園或墓地祭奠先祖,以表達心中的敬仰和懷念。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在延續原有正向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清明節掃墓祭祀已體現出越來越多的新理念、新文明,而這些也從側面反映出現代社會中的正能量,需要我們更好的接受、繼承和發揚。


顧南安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它是對祖先的紀念緬懷的一種方式。通過掃墓最少應接受這幾種教育:傳統美德的教育,要孝敬父母,發揚先祖艱苦創業勤奮樸實耐勞耐怨愛國愛家的精神,紮實工作,誠信待人,為祖國為家鄉做出應有的貢獻;要文明掃墓,愛護花草樹木,用鮮花獻給先祖,寄託我們的哀思和敬意;要注意防火,不亂化錢紙香燭,杜絕火災的發生。


用戶8284586924912林


今年參加清明節祭祖掃墓活動時應注安全:

1.疫情未解,儘量避免大範圍集體活動,戴口罩。

2、道路交通安全以及路步安全。

3、火災安全,燒紙點香時要排除易燃雜特,完後將火種撲滅,三十分鐘後離去。最好是用鮮花,不點香燒紙。


李好飛狐


參加清明節祭祖掃墓活動,我們應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已故前輩的豐功偉績,傳頌家風家紀家訓美德,使之發揚光大。


曹文廣955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中國曆來的傳統。這個傳統可以讓我們後輩以掃墓的形式來緬懷我們的祖輩,去感恩我們祖輩曾經為我們的付出,這個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個人文化素質修養,修養心性


優選視頻分享


清明掃墓是中國傳統,寄託後人對先人的思念,不是迷信,是教育後代的一種形式,要後人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報效祖國,代代輪迴。


永遠的逍遙


參加清明節祭祖掃墓活動時,私以為,我們應該從中接受的正能量教育至少有以下三點:

第一,世事無常,人間自有真情在。人世間,世事變幻莫測,艱難與無奈並存。無論是什麼人,一生中必將經歷無數風風雨雨,無論蓋棺定論的人生評價,或成功輝煌或平平淡淡或陰暗失敗,都是僅僅屬於逝者人生的最珍貴的一部分。每年清明節祭祖,為逝者掃墓,都是對其一生的回顧和哀思,都是對逝者的真情的流露。魯迅說,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只要我們還記得他們,他們就永遠活在我們身邊,活在我們心中。雖然人的一生很短暫,當撒手離去後能留給世間的東西會很少很少,但是隻要我們人人都能記住一代代逝者,這份真情將永遠存在,這人世間的真情,也將生生不息。

第二,歲月無聲,餘生珍重。清明節祭祖掃墓,除了對逝者表達哀思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回望他們的一生的得失,以供活著的世人參考。每個人的一生,只能以一種方式生活,無法體驗多種人生,可是,我們可以參考其他人的一生。每一個人的一生,無論成敗對其他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們對逝者人生的參考總結,以指導我們人生道路。也許我們以前是個失敗者,或者是個迷茫者,或者是個徘徊者等等,在哀思總結了逝者的人生得失,定會使我們變得越來越懂得人生。想起逝者的一生匆匆,也定會使我們對餘生更加懂得珍惜。

第三,精神傳遞,文化流傳。清明祭祖掃墓,是我們對先人的哀思,更是我們懷念先人的“好”的重要時刻。不管先人一生成敗如何,他們的“好”定然會伴隨我們一生的記憶,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的遷就道路。當整個社會的人群,在清明祭祖掃墓後,都記住了先人的“好”時,每一個人的人生道路都帶著這種“好”的正能量時,社會中就會形成強大的精神紐帶,這種精神代代相傳,就形成了這個群體,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的特有的精神和文化,這些精神文化將指引著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好,這個社會的人群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幸福繁榮。


文螢之


祭祖掃墓時,正能量教育我們: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要祭祖掃墓,它的意義何在?不是去迷信祭拜大肆奢侈走形式,而是應該帶著緬懷心,敬畏心,思念之情去祭祀。要遠思揚祖宗之德,代代行善積德。近思報父母之恩,孝順父母,教育子女懂得感恩報恩。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





禪語禪修


傳播家族歷史,講傳統孝文化,講中華文明,做人的道德禮儀。給小輩宣傳家國一體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