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禾木”的意思是熊身上的一块肥油。阿勒泰地区的禾木村三面环山,是一个被密密的白桦树包围的幽静之所。以前,图瓦人在这一带经常打猎捕熊。熊的胸部有一个白圈,那个地方的油最肥。据当地人讲, 熊被打死后,太油太肥的熊油带不走,就挂在树上。有人要找到这里来,别人问:“到哪里去?”他的手往远处这么一指,答:“去树林里挂满肥油的地方。”后来,人们都知道了这么一个水草丰美之地了。

刚刚九月末,还没进入十月,布尔津的天气俨然是正八经的冬天了,布尔津是一个安静美丽的小县城,街道整齐干净,北欧风情的小别墅遍地都是,看地图县城的规划格局方方正正,很是招人喜欢。但布尔津县城却没什么可逛的,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布尔津是前往喀纳斯地区的必经之路,所以这里的物价在十一期间非常的贵,大盘鸡小盘鸡基本上是三四百起,各种各样的小吃价格也是因为游客众多的原因水涨船高,一张在南疆只要2元钱的烤馕,在布尔津的夜市居然要10元,当地的烤狗鱼基本上都是200一条,还价的余地都没有,幸好之前只决定留宿一晚。第二天中午我们出发了,从汽车驶出布尔津县城开始,景色越来越棒,当车缓缓开进山中的盘山公路,北疆的秋景瞬间映入眼帘。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貌似山上昨夜刚下过雪,金黄色的山脉铺上了一层白色地毯,大地银装素裹,前天还抱怨着 南疆 的太阳太烤人,今天便穿着秋裤在 北疆 被冻得呲呲哈哈。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在没来北疆之前,这样的场景往往都是在网上书上才能看到。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进入了连绵不断的盘山公路,司机大哥路上停了两次让我们拍照,天气无比给力。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这样的北疆正是我们印象中的北疆景色,完全符合之前的心理预期。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终于到达了禾木村景区的入口处,排着队买了门票,门票上赫然印着五个大字:神的自留地。坐着区间车前往禾木村,大概半个小时就能遥望到禾木村的芳容了,一下车烈阳高照,村庄里人声鼎沸,身后是一群身穿红黄蓝冲锋衣的中老年团,面前不断有骑马的当地人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住宿吗?骑马吗?

我们预定的是位于禾木村村口附近的一家图瓦人开的客栈,一间带独立卫浴的四人间,一晚600,但不能洗澡,水也只有晚上才有一点,而且是透心凉的凉水。想喝热水的话必须要到大院子里的灶台旁边去找暖壶。老板会不停的用大锅煮开水再灌倒暖壶里供客人使用。房间不大也不小,四张床上铺着厚厚的棉被,还有电热毯,不过电也是定时供电,因为是太阳能发电。我们抵达禾木的时候刚好下午两点多,阳光正好,把包放在客栈便步行着出门晃悠了。

图瓦人亦称“土瓦”和“ 德瓦 ”,“库库门恰克”,早在古代文献中对图瓦就有记录。有些人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当地的老图瓦人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个民族。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相近。在生活习惯上,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对于图瓦人的了解其实大多数来源于图瓦人的音乐,之前关注过一个叫做恒哈图的乐队,他们的歌曲大气磅礴,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且编曲里有蒙古人最擅长的呼麦和长调,当然也少不了马头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这个乐队的歌。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在旅行这个领域,如果说北疆阿勒泰有明星的话,那么一定是禾木。图瓦人居住的这个村庄,深深地镶嵌在阿勒泰山脉的褶皱里,这里的木屋,炊烟,湖泊,森林,简直就是对秋天最完美的最完美的诠释。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身临其境禾木这个图瓦村庄之中,才发现村庄里有非常多的游客。大部分的游客都是乘坐旅游大巴来此的跟团游客,半天禾木游加半天喀纳斯游算一天,在贾登峪或者禾木住上一晚第二天回,就是旅行社的北疆两日游了,十分坑爹。我自己内心其实是很抵触这样玩的,特别是在禾木的这两天尤其让我这样觉得。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在村庄里逛了逛,十一左右的禾木果然是物价堪比天价,普通县城招待所条件的客栈标间基本上都是800-1000元一晚了,吃饭一碗牛肉面35起,羊肉串10元一串,在南疆2元一个的烤馕,在禾木村卖20一个。除了羊肉的价格可以接受以外,蔬菜和水果等其他食物大都是从县城里运过来的,所以在禾木吃饭才这么贵。在禾木吃了几餐之后,发现餐馆的菜是可以讲价的,因为没有标价,一般的餐馆老板都是看人要价的,见你是游客装扮,一嘴普通话,必然跟你要高价。最好有个新疆的朋友在身边,吃顿饭能省下不少钱。看吧,想看美景是需要你兜里的人民币做铺垫的,虽然对北疆十一期间的物价早有耳闻,但这次来确实是吃了一惊。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白天的时候,来禾木的大部分游客基本上都去山上的观景台了,反而村子里没什么人,只有在天黑之前,晚饭时间,村庄里才会人声鼎沸。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禾木村大部分的房子如今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虽然有的房子已然配备了暖气,但说实话烧暖气的已经非常少了。每年8月或者9月, 阿勒泰大部分的图瓦人都会从县城里回到村庄,等候旅游旺季的到来,入秋入冬之后这几个月是当地图瓦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方式。待快到过年的时候,大部分的图瓦人便回到县城或城市里生活,然后第二年依旧如此。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跟着三三两两的游客往河边走,河对面就是上山的栈道了,爬到栈道的最高处,就是欣赏禾木村最佳的拍摄地点了。

本想在桥边拍点景色的,没想到桥下被一群“法师”占领,拍摄未遂,罢。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不是鄙视“老法师”这个群体,只是没素质的拍摄者太多,因为拍摄而影响到他人甚至破坏公物,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大多数年轻人只要一见“老法师”这个群体,基本上都会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我也不例外,赶紧走开。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穿过一片幽深宁静的白桦林,还没走到禾木桥,就听见禾木河哗啦啦的流水声了。禾木河是额尔齐斯河的第二大支流,而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河流,是友谊峰的雪水融化而成。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禾木河的水清澈无比,水流湍急。白桦林的树荫下,找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清风拂面,河水冰凉,阳光暖人。坐在河边,听风望景,虚度光阴。除了那些旅行团,似乎每个到达禾木的旅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放慢脚步。也许赶了很远的路,也许只是想在此刻的河边歇一歇。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老法师”们的模特,是一位阿姨,随身带了几套礼服,拍完了就原地换,每套拍一组……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旅行中要强烈谴责这种行为~!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前往栈道的路上,眼前不时有当地人骑着马奔驰而过。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禾木村是图瓦人聚集的三个村落中最大的一个。沿着栈道,爬上观景的山坡,整个禾木村一览无余,在远山和层层云朵的怀抱下,银白色泛着光的图瓦民居错落有致,宁静而悠远,有种想大吼一声跳下去的冲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禾木村被群山环绕,禾木河贯穿整个禾木村,袅袅炊烟在村庄中缓缓升起,宛若仙境一般。站在禾木村边山坡上的观景台俯瞰整个禾木村,山谷河流,木桥栈道,不时有当地人骑着马从林间飞奔而过,金秋的禾木确实很美。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九月的最后一天,还没正式进入北疆的深秋,大片的白桦林还没有完全变黄。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山坡的背后是大片的草场,草场上偶尔有马匹飞奔而过。经常看到当地人牵着马向游客吆喝着骑马拍照。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骑着马的图瓦人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这片草场是观赏禾木村视野最高最合适的观景区域了,在这里飞了会儿无人机,在周围瞎晃悠,坐在木栈道旁看着山下的村庄,确实感觉有点审美疲劳了。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往草场的深处走,远离游客,远处是白皑皑的雪山和漂浮的云朵,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空旷而又荒凉的味道。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远离观景台的草场深处有一户图瓦人家,只有这一户,家门口不远的地方拴着一匹白马,远看,还真像唐僧骑得那匹白龙马。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走进白马,它似乎也警觉起来。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午后四点,气温有些变凉了,云层突然压得很低。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本想去主人家蹭杯茶喝,聊聊天,不巧家里没人,后来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一位中年男子骑着摩托带着一个小姑娘驶向草场深处,原来是去接孩子放学了。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禾木村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回到观景台,踩着木栈道下了山,途中穿过了禾木河边的白桦林。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挺拔的白桦林围绕着村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照到地上,河岸边铺满了层层叠叠的落叶,脚踩在上面,柔软而松弛。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应该是只野猫。

过了这座援疆桥,就回到了禾木村,该吃晚饭了,要是下个雪就好了,都说雪后的禾木才最美。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也不知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第二天一早醒来,拉开窗帘,我发现外面下雪了,而且下的还不小,大概有七八公分厚,而且还在继续下,三下五除二的穿上衣服,背上相机便冲出门外拍照去了……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天还印着,雪花四处飘落,村庄又多了一丝朦胧美。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雪后的禾木村银装素裹,忍受着冻彻肌骨的寒冷,穿着秋裤爬上了半山腰,站在观景台上等待太阳升起的时刻。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旁边飞来一群乌鸦,大声的鸣叫。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望向远处的雪山,云里雾里朦朦胧胧。再看一眼这漂亮的图瓦村庄,就要出发去喀纳斯了。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离开了禾木,天气就晴了,从禾木村到喀纳斯景区的沿途风景,是典型的西伯利亚泰加森林地貌,山上朝阳面树木稀疏,背阳面树木茂密,云杉白桦参差其间。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沿途的某些场景莫名的让人想起一些老苏联电影,白雪皑皑的雪山,几簇白桦林点缀其间,像极了西伯利亚。

最美图瓦村落,“神的自留地” —— 禾木

【秋天游禾木不可错过的旅游体验】

一 日落时分,禾木村口的白桦树在夕阳的余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牧归的牛羊会自觉的走过白桦林回家。如果刚好碰上一阵大风,黄叶随风飘扬的景象瞬间让人沉醉,斜阳下金黄的叶子,折射出一幅幅优美、恬静、色彩斑澜的俄罗斯油画。

二 每年的十一前后,禾木村山坡下的白桦林一片金黄,映衬着远处的雪山,林边图瓦人的木屋更显得安详。无论从任何一个位置望去,都是热烈而明朗的金黄色,层林尽染,绚丽多彩,小河、木屋、炊烟、桦林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非常适合喜欢风光摄影的朋友。


北疆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但禾木地区生活的是图瓦人,一定要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

关于住宿: 十一前后的禾木村住宿价格十分昂贵,因为景色很美所以游客暴多,导致物价高的离谱,普通县城招待所级别的双标间基本上是800到1000人民币一个晚上,也可以选择那种按床位卖的四人间或六人间,基本上是150-200一个床。

关于饮食:早餐可以选择在酒店内餐厅解决,一般都是稀饭、小菜、主食,人均消费为30元/人,也可以选择泡面火腿肠。午餐、晚餐可在入住酒店餐厅解决也可以在禾木村里找餐厅解决,一般的家常炒菜都有,人均消费为70元/人起,如果不差钱,可以选择当地的图瓦风味大餐手抓饭和风干牛肉大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