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小耙梳岁月

十指小耙梳岁月


淘洗小麦心慨然,春分时节增广见闻。


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挂满“毛毛虫”的杨树随着春风卖起了萌,柳枝扭动着柔韧的细腰翩翩起舞,麻雀叽喳,喜鹊呢喃,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动物纷纷走出阴霾,来到广阔的天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舒展着四肢,万物灵长的人类,不该懒床,更不该春困禁欲才对。


走出自己的小屋,去远足,去户外,去踏青,约上二三好友或者一家老小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多好啊。


哼着曲子,走进田野,走过从林坡岗,走到溪边,与每一朵花微笑,与每一棵树拥抱,与每一棵草耳语,对着广阔的天地来一个深呼吸,抛开所有的烦恼,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


你,就是大自然最美的存在。


好了,抒情卖骚到此为止,我编不下去了!


在这个春气勃发的季节,谁不想彻底的放松身心,让灵魂沉浸在大自然中得到净化?一叹,鬼一样的功名利禄,让人琢磨不透;二叹,所有的小病小灾还不都是儿女情长惹的祸。


想要疗愈身心,还是脚踏实地的干,文字来自事实生活才有嚼头。

十指小耙梳岁月


我在河南老家,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两个月。眼看全国陆陆续续解封,我的心也有些躁动不安。


按常理说,处在争奇斗艳的春色里,野外的开幕式全是次第粉墨登场的繁华,我确实静不了,更呆不住。


然而,我的爸妈心思缜密,他们与我商量:“疫散了,你们也准备走了,淘点儿小麦磨磨,带回荆门。”


“不麻烦了吧!”我说,“春节前,我买的面粉还有一整袋子。”


“咱家的面粉好吃”老妈说,“烧面疙瘩汤,比你买人家面粉厂里出来的好喝多了!”


老爸不容分说,直接进储量室,叮叮咣咣搲出来满满一大蛇皮袋子小麦,请我儿子帮忙拖了出来。


“妈妈!”女儿疾步走到装小麦的袋子跟前,抓一把小麦托擎在面前,惊问“这是什么?”


我侧身不怀好意地讪笑“你猜猜看!”


“咦嘻嘻!”我妈笑得浑身像筛糠一样,“马上十岁了啊哈哈,这都不知道?”


“是豆子!”女儿自以为是。


女儿无知,是我的失职。我不能像其他人那样笑而不语,立即正色道:“是小麦籽!”


“噢!”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她的小脑袋瓜儿,闪一边去了。


典型的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


时光荏苒,我脱离乡间的慢生活好多年,许多田园家务琐事均已淡忘。


每年回老家,老爸妈总是早已把面粉磨好,馒头蒸好几笼,直把我们崇溺成坐食仰望的无事人。


关于淘麦事宜,我像是被加了冕的二师兄一样站在院子里,呆模呆样发愣怔。


看着老爸有条不絮地把淘麦的家伙什一一摆置停当,开闸抽水,大胶盆子,水桶舀子,不锈钢盆上摞个密底筛子,密底筛子上面摞一个大糙篓子,看他把要淘洗的小麦倒进大胶盆里。


我才匆匆忙忙跑进厨房拿一把小漏勺一个小胶筐,撸起袖子,像淘米一样轻飘飘地搅,惹得老爸不耐烦地连声吼:“滚!滚!滚!就不像个干活哩!”


我识趣儿地游目四顾,搬一个小板凳给老爸,希望他坐着淘麦轻松些,但老爸不领情,态度强硬:“去!坐着干不成活儿。”


“你去东屋门后”我妈吩咐我说,“把新小耙找出来摊麦。”


在家呆了两个月,除了翻找过破书烂纸,居然不知道像老朋友叙旧一样找找以前的家伙什。


我推开东屋门,目的明确,果然有一把新小耙靠墙立着。拿着这把新小耙,伸出右手食指数一数小耙上的勾指,这整整十根勾指,瞬间点亮了我的笑容,勾出了我童年忽略了的旧事。


时过境迁,N年以后的今天,我拿着这把小耙,在明媚的阳光下摊着麦子,多少感慨意蕴在心中?


在童年,每到五黄六月就会放麦假,麦地里都是挥舞着镰刀抢收麦子,这样的小耙是小朋友们的专属劳动工具,用来搂散落在田野里的麦穗。我就是那个干活像“猫儿盖屎”一样的,马马虎虎地搂过去,空旷燥热的田野里,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没人愿意看那些掉头儿的麦穗。


我把喊的响彻云霄的口号“争取做到颗粒归仓”随之抛到脑后。就是这样耍小聪明,每次都被爸妈轰赶回家。


少年时代,麦忙天依旧放麦假。改革开放前期,小型联合收割机下地收麦子,大大减轻了大人们的体力,可是这专属的劳动工具小耙,依旧是我们的劳动工具,我还是那样不攒份。


记得老师讲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德智体美劳,就是要在焦麦炸豆时,才能得以提现。可是,干得再漂亮,最多也是个三好学生。然而,我是那个,渣得不能再渣的学生,没人注意我。


那时候我觉得,繁重的农事,近在眼前手心里,生存的意义却远在天边。就像坐在课堂上的小学生,只知道跟着读书,完全不知道书中的真正涵意。


春风携裹着麦香吹醒了我的心扉,淘洗干净的小麦格外清香。

十指小耙梳岁月


眼睛是一架免费摄像机,开启三百六十度扫描。老爸戴着老花镜,认真细致地捡去掺杂在小麦里的石子瓦砾,飘去浮麦秛糠,洗净尘土,倒在事先准备好的蛇皮单子上,老妈拿半幅棉布擦干颗颗饱满的麦粒,确保每一颗小麦籽干净整洁。


古稀之年的父母,认真给上百斤的小麦洗澡。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他们的孩子吃一碗朴素纯净的面疙瘩汤,养脾胃壮骨血的小麦粉滋养了人类,爱的根源就是粒粒饱满的小麦籽。


老爸、妈勤劳能干的身影,熟练劳作的肢体动作,认真生活的态度,让我也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把活着,既是爱着的意义。


十指小耙搂推的是无数个小麦籽,放眼流金的岁月、清浅时光下,生活需要慢慢感悟、感情更需要慢慢梳理。

十指小耙梳岁月


末了,让一句华北地区民谣替我收尾: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庚子年2020.3.21,手机草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