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春季養生——天地人道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於而勿奪,傷而勿罰,此春氣之應。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裡的這一小段文字包含了春季養生的方方面面。

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天地人一體。用現在流行的語言來說,就是宇宙全息。

地全息與天,人全息與地,萬物全息與宇宙。

春三月,從十二地支來說,就是寅月、卯月、辰月。從節氣的角度來說,包含六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十二地址是古天文曆法的歷法很重要的部分,十二地支表示的是太陽十二黃道,也就是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

寅月定為一年的第一個月,與天地人的運行是相關的,不是隨意而為之。有一個成語叫做——三陽開泰,這三陽是什麼?三陽就是指天地人這三者的陽氣都開始生髮。那十二地支的名字來源是什麼?是物候。

寅是什麼?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至此已畢盡而起;卯是冒的意思,指萬物冒地而出;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我們都知道,冬至一陽升,這個冬至一陽指的是天氣,冬至之時,天之陽氣由收轉為發。而地接到天之陽氣要在30天之後,人真正感受到天之陽而身體陽氣生髮還要再過15天,也就是冬至過後三個節氣(45天)到立春之時,天地人的陽氣俱發。

在後天八卦之中,坎卦代表著冬三月,“坎中滿”就是坎卦之形,其像意就是純陰的天氣裡,尚有一陽。而震卦代表的就是春季之開始,震卦是下面一個陽,上面兩個陰,就像是陽氣從最底下慢慢開始生髮一陽。所謂震為雷,春雷一驚,則萬物皆醒。

十二闢卦之“復”卦的組成,就是上面一個坤卦,下面一個震卦,復卦也是表示萬物復甦的樣子。

地雷復,就是地底下打雷,萬物開始復甦。

春天萬物生髮,從十天干來說,其代表就是甲、乙木。甲木為陽,乙木為陰,甲木主蒼天大樹,乙木主婀娜小草。而甲最先表示的意思就是“拆”,就像是萬物破符而出一樣;而乙最新表示的意思是軋,就是萬物出生,抽出新枝。

艮寅,甲卯乙(含震),辰巽,和起來就組成了風水裡經常說的24山向的東邊那一塊。

這就是春天的整個像意。

萬物從掩埋的深山(艮)裡,在春雷(震)陣陣的引領(寅)下,破土(甲)而出,使勁冒(卯)出腦袋,抽出新的枝葉(乙),從而推陳(辰)出新,從而能孕育出陣陣東風(巽),為萬物帶來雨露(穀雨)。

所有的一切都是要為萬物華秀(夏季物候)做最好的準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天之天道、地道就是如此,那麼人道又該如何呢?

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於而勿奪,傷而勿罰

這就是人道

從五運六氣的角度來說,春天之運為木運,對應的天道就是太陽系之五星——木星,通過現代天文學的發展,人類已經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來了解一些天體的運行規律,其中木星在春天這個時間裡,對地球的影響最大。古中醫裡雲:在天為木,在地則為“厥陰風木”。

再往大的角度來說,擴展到一個小司天是60年,擴展到一個大司天是360年。目前從大司天的角度來說,主氣之運乃為“少陽相火”。而從小司天角度來說,去年最後一個在泉之氣為“陽明燥金”,少陽相火+太陽寒水(去年最後一個在天之氣)+陽明燥金,造成了去年之暖冬,而今之瘟疫,病在陽明之腸胃和太陰之脾肺,也是主要由五運六氣決定的。

人法地,地法天,從宇宙全息角度來說,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而與天之木運相關的就是我們的肝,與地之木氣相應的就是我們的膽。膽屬甲木,肝為乙木。我們前面提到,春天的一切目標就是要創造一個夏之華秀的自然條件,在人體也一樣。經過冬季的收藏,春日如何使我們冬季養藏之陽氣升發出來,並升發的更好,就是我們春天人道的主要任務。

上篇講到最簡單的使我們肝氣條達的方式就是多做舒展運動。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聊明白人與天地在春季的對應關係。今天暫時先聊這麼多,明天接著聊春季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