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未來的出路和歸途在哪裡?

新大風歌


有啥出路,盼著農民兄弟姐妹們都有一份養老保險金,現在國家政策已經很好了,60歲以上老人能領錢了。盼著我們國家的養老制度越來越好!


寧靜致遠0852


我是七三年生人,九零年為了交公糧和人吵過架,動過手,就是為了把最好的糧食獻給糧食所早點回家休息,1998年為了生二胎,逃避計劃生育,在野外住過窩棚,交過超生罰款,2003年,為了政府經濟開發區,佔了我家二十多畝地,補償款十萬多,每畝地五千塊錢,現在我四十七歲了,在外打工養家,掙得錢遠遠不夠樓房和兒子婚嫁金上漲的幅度,假如有一天我老了,幹不動了,要麼選擇自盡,要麼選擇出家,我實在不想拖累任何人,包括子孫和政府!


AA步哥


回老家,過閒雲野鶴的曰子去。


張旭語文


我是農民工也是農民,家裡沒有地,外出打工,基本上沒有遇到一個放心老闆,01年被福建老闆坑了個底朝天,背光了家底。09年被劉小東坑了25萬,王學任坑了10萬,現在看大門一月一千元,將就著活。沒權沒錢沒辦法,今年生病花幾萬又舉債了,命苦的買賣全給我了,嗝屁也不遠了


看大門的小農民


50歲以上的基本都屬於我們的父輩了,他們對於國家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我父親今年57歲,他不是農民工,但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種了一輩子的糧食,以前種糧食是為了解決溫飽,交公糧。現在糧食很便宜,種田連本錢可能都掙不回來,還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可是他依舊本能的去種,每到春天泡桐樹開花的時候,他就開始下稻種,犁田,見不得別人家的田荒在那,都撿過來自己種。我們勸他不要種了,他聽不進去。去年犁田被旋耕機傷了腳,好在沒什麼大礙,今年家裡人都勸他,終於是勸住了,就種了一塊田,留著自己吃。

我們做為子女,種田那部分農民的本能已經被我們丟掉了,出來到城市裡謀生路。

每當累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我總會想,父母已經老了,他們養我小,我得養他們老,我不想等到他們年老體衰,生病的時候,我卻沒有能力付醫藥費,所以我很努力的掙錢,只是不想讓自己對自己失望。


無聊老楊


農民工也看哪裡人的。以我同事為例子,他是商丘人。家裡地包出去,一個月大概300,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大概800左右。國家種地補貼和其它補貼(具體叫啥不知道)一個月大概也200多。一個月就1300了。現在已經在商丘市裡買了房子,也就是說一直可以拿下去到##。現在在上海打工,上海交的社保。繳滿15年就可以在上海領。按照最低保障1160算。一個月也有2460了。老了住自己在商丘市裡的房子,手裡2460一個月。已經比他在上海打工交完房租後手裡的錢多了。當然這只是商丘一地。。。。。。。。。


王大仙2017


舅舅這個月中去世了,他是一個地道的農民,種了一輩子莊稼,在他沒有躺在床上之前,還能走動之前,仍然還在下地幹活,他是在地裡被人抬回家的,然後躺倒了死亡,再也沒有起來。

他這一生沒有娶妻,無兒無女,勤勞了一輩子,窮困了一輩子,那些說勤勞致富的,我很想介紹他給我舅舅認識,農村勤勞一輩子也只是保證溫飽,不餓肚子。

這就是農民的命,是老一輩農民的命,年輕一輩的都叫農民工,會種地,但是都脫離土地進城務工。

舅舅這一輩的農民是純正的農民,年輕的時候沒有出去闖蕩就要一輩子勞累在土地上,等到後來,進城務工沒有人要了,從五十歲開始就長了一張八十歲的臉,知道八十歲。


四格


我說件事,大家別噴啊!

我們院裡有一個鄉下老阿姨(大約60歲),來給兒媳婦看孩子,剛來前幾天還是高高興興的。有一天突然對著兒媳婦哭了,說:“小區裡的老太太都有退休,就我沒有……嗚嗚”

後來就跟兒子兒媳婦鬧,讓兒子一個月給她三千元錢,兒媳婦說那我們僱別人看孩子吧!老太太不同意,說怕被人販子拐賣,又哭又鬧。這個老人很自私,也不考慮兒子媳婦剛剛結婚,每個月還還著房貸呢!

許多人都笑話老太太,你沒有退休這事,是剛剛知道的嗎?你年輕時幹嘛去了?還有臉跟孩子們鬧……


縵步晨世間


不請自來!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依我之見就是回老家養老,老話說:葉落歸根"是正理,更何況老家既有地,又有社保,雖然不多,也夠買油鹽醬臘了。特別是那是生我養我的土地,空氣新鮮,水質清澈,視野寬廣,同那些胱腚娃娃安度晚年,有說有笑,互來互往,開心快樂,享樂晚年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更何況有的朋友還求知不得呢!個人觀點,謝謝!請指教!



青春永駐229251720


當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未來的出路和歸途在哪裡?

這個題目有點沉重。但有些話,還真是不能不說。

當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他們的歸途,大部分是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去,渡過自己的晚年。

那兒是他們最後的歸宿,也是他們的根。

雖說,也有少部分人,經過自己努力的打拚,在城市裡有了落腳之地,但為數很少。

畢竟,想在城市裡落腳,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在我們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農民工功不可沒。

大家有目共睹,城市的建設過程裡,哪兒苦,哪兒累,哪兒髒,哪兒有農民工的身影。

有人可以不服氣,但我敢說,如果沒有農民工的付出,大城市的各種建設,將是難已相象的。

然而,對於農民工的辛勤付出,總有些個別人,在冷臉冷麵,在酸言酸語,甚至挖苦諷刺。令人難已理解。

你可以無視他們的付出,可何必歧視呢?

你就來個大路朝天,各自一邊,也沒人管你,農民工也沒指望你怎麼著吧?

更有甚者,一些無良的企業還剋扣甚至拒付農民工朋友的血汗錢。就不知道這些人的良心是叫……(略去一字)吃了嗎?

農民工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掙得是血汗錢,這錢還有家中老少在等用呢,真下得去手!

好在近些年隨著國家和政府,加大了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清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這種情況的頻繁發生。

等這些為城市的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他們只能回到自己鄉下的老家。

好在在那兒,他們還有個安頓自己的家。

既然“老了”,幹不動了,就歇歇吧。

窮點富點,總算可以放下該放下的一切,安安穩穩地渡過晚年和餘生。

其實,也沒什麼遺憾的,該乾的幹了,該付出的付出了,餘下的就順其自然吧。

還能說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