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呢?现在贫困地区,仍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盼星星盼月亮,只为父母能够回家,每次父母回家也是大包小包,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和零食。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父母回家时,孩子高兴地像过年一样,父母走了伤心欲绝,有这么一个小男孩就让人心疼,父母从外地打工回来,孩子非常高兴,围在爸爸妈妈蹦蹦跳跳的,看到妈妈要走了他慌了神,赶紧跟妈妈说“妈妈我也想跟你一起走”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就开始收拾自己的衣服,用两个大塑料袋装上“全部家当”,右手拎着一袋子自己平时穿的衣服,左手拎着一双鞋子,鞋子是崭新的,想来是父母这次回来给的礼物,这就是孩子心中最宝贵的东西,舍不得留下想带着一起走。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孩子收拾好东西出来,父母已经走了,失望与思念之情交杂,孩子看样子也就3、4岁的样子,哭得撕心裂肺,泪水在稚嫩的脸庞划过,看着让人很心酸。生活所迫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孩子刚刚享受到父母的爱护,就要失去,伤心之情溢于言表。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看着小男孩的泪水,网友也纷纷留言:

“孩子的眼神看得我好难受啊,他真的很失望,满心欢喜地拿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出来却不见爸爸妈妈的人影了,这种失望没体验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很懂孩子的泪点,小时候父母也这么骗过我,现在还有心理阴影”

“父母走时候应该跟孩子说一声,否则长大后会记恨父母的。”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父母不跟孩子打招呼,私自离家会造成哪些影响?

一:亲情感减弱

父母一声招呼不打就走,一次又一次的让孩子失望,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回来后孩子不再粘着你,也不吵着闹着要跟你一起走了,你以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其实不然他只是不再依赖父母,亲情感变得非常淡薄,对父母回来与否不那么在意了,感觉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二:心理伤害大


父母每次走对孩子伤害都非常大,不告而别伤痕更大,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孩子害怕失去父母,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变得诚惶诚恐,慢慢性格变得自卑,胆小。

父母离开孩子应该怎么做?

一:提前进行心理暗示

父母要走的前一周就要给孩子进行心理暗示,可以这样说:“为了给宝宝买更多的玩具和零食,妈妈只能去工作,下次回来妈妈再给宝宝买更多好吃的,妈妈走了宝宝别太伤心好吗?”,多次进行心理暗示,孩子也就会明白父母必须要离开,慢慢就会接受了。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二:跟孩子好好告别

悄无声息的走不是最佳方法,孩子怨恨父母,不理解父母造成亲情感减弱,每次分离都应该跟孩子好好儿告别,抱着孩子轻声安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不舍。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三:给孩子一个期待

父母走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期待,例如再过3个月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或者是等你放寒暑假了接你到城里去玩,这样孩子有盼头,日子也能更好过一些,也让孩子更接受父母将要离开的事实。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走”,孩子装好衣服出来时,父母已经走了

你有没有瞒着孩子独自离开过?欢迎留言交流。

育儿寄语:

孩子都是爱爸爸妈妈的,不要因为父母的行为让孩子失望,失望次数多了就是绝望,也就没了家庭的爱。我是一个萌娃控,和我一起关注儿童心理,一起解读成长的那些烦恼,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鸣,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