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現在可以抄底嘛?

先回顧歷史:

1929年10月16日,一位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聲稱美國股價已經“達到了永恆的高位”。

1929年10月22日,這位經濟學教授在《紐約時報》頭條保證:“我認為股票價格還很低。”

僅僅2天后1929年10月24日,人類歷史上迄今最慘烈的股災來了,史稱“黑色星期四”。紐約證券交易所的1000多名會員全都到場,這是平時從來沒有過的。

在10月24日這一天之內,美國股市就損失了30億美元,相當於當時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3%,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理查德.韋尼親自購入股票,希望力挽狂瀾。

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當天,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9點,道瓊斯指數狂瀉38.33點,日跌幅達13%,這一天,已經沒有人再出面救市。

而10月29日,星期二,暴跌22%。又被稱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華爾街股市徹底崩潰。而面對這種歷史級的暴跌,一個年輕的投資大師看到了抄底的機會,本想著火中取栗,沒想到賠到底朝天,2年內虧掉70%。

這位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叫做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曾經是美國公認的最傑出的經濟學家,貨幣主義和計量經濟學的創始人。

大經濟學家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頃刻間傾家蕩產,從此負債累累,直到1947年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這位年輕的投資大師叫做格雷厄姆,證券投資大師,價值投資鼻祖,也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的這一次重大失敗不單單是由股災造成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抄底,還是帶槓桿的抄底。


第一:以普通人的有價值信息獲取量和判斷能力,是根本無法預測哪裡才是底部的

第二:真正懂投資的人,絕不會想著抄底,也不會想著逃頂,追求的只是好的價格,大家總能看到巴菲特抄底抄在半山腰的調侃,但是那個價格對於巴菲特來說就是好的價格,而不是一味追求最低點買入和最高點賣出。李嘉誠說,不賺最後一個銅板,也是一樣的意思。

最後:不要帶槓桿,不要帶槓桿,不要帶槓桿,保證現金流,保證現金流,保證現金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