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一降再降,你怎麼看?疫情結束後油價是否會大幅度增長?

碼客T


油價一降再降,你怎麼看,疫情結束後油價是否會大幅度增長?

石油是一種商品,在市場經濟下,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係影響而上下波動。

國際油價從年初以來一直持續暴跌,跌去了2/3,當且在每桶20美元上下波動。

如果說最初油價的下跌,還可以說是受疫情影響的話,那麼進入3月份以來的持續暴跌,就基本和疫情沒有關係了。決定國際油價走向的,不再是疫情,而是石油生產大國之間的博弈。疫情結束與否,國際油價都會有自己的走勢。

我國是石油消費大國,70%的原油依靠進口。年初疫情的突發,使得成品油的消費需求大幅降低,我國的石油進口量也有所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之上,會影響國際原油的價格。同時全球的石油需求也在減少,從而導致了石油價格的下跌。這時候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還是受供求關係影響的。

而使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暴跌的真正原因是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聯合部長級會議上,沒有達成新的原油減產協議。

隨後雙方撕破臉皮,各自使出殺手鐧,以近乎自殺的方式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在3月9日當天,國際原油價格就下跌了30%,創下1991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並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巨幅震盪。

當前,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博弈,已經陷入“囚徒困境”,博弈的結果一定是損人不利己。

當然,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博弈,最受傷的是美國,近期特朗普也表示,如果石油價格繼續暴跌,有可能出面進行調停。

利益爭端,要麼打,要麼和。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和。不管怎麼樣,最後他們還得回到談判桌上來,握手言和,幾杯酒下肚,還是好兄弟。

至於油價會不會大幅上漲,上漲是肯定的,畢竟現在價格已經偏離了石油本身的價值,但大幅上漲也不可能。畢竟疫情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需求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南公子


首先對於我們國內來說,油價已經到底了,當前調整後的油價已不會再降。原因是我們的油價雖然參考國際市場,但設置了地板價,也就是40美元/桶。當前國際油價已跌至30美元左右,但即使再降,我們的油價也只能維持現在的價格,我們參考的標準就是40美元/桶。

至於以後油價會不會再漲回去,要看國際油價的波動,如果國際油價回到40美元以上,那麼我們的油價也會跟著上漲。而這次國際油價的大跌雖然和疫情有關,但也不是疫情的直接影響導致的,而是沙特和俄羅斯協議談崩了,雙方增加產量打價格戰導致的,這種價格戰對雙方甚至其他國家的經濟(比如美國)都是有傷害的,所以不會持久下去,價格戰的目的是讓其中一方承受不了打擊而妥協,最終達成協議。那麼一旦協議達成,油價就會迴歸正常。


微觀日記


看到國內汽柴油價格下調的新聞:

汽柴油每噸下調1015元和975元,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下調0.80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84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83元。今年的調價窗口總共出現過5次,三次下調,兩次擱淺,汽柴油每升總共下調了1.45元和1.52元,汽柴油價格也重新回到了5元時代。

目前北京92號汽油每升6.32元,95號汽油每升6.73元,這次調價以後,價格會回落到2016年的每升5元多。我家汽車油箱50L,加滿一箱92號汽油,算下來將少花40元。

讓我們看看國際能源市場,原油跌勢不減,創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冠狀病毒大流行恐拖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在原油供應激增之際重創.

油價會不會在疫情結束之後反彈呢?[what]

那麼我們需要了解,原油下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這波原油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上一個交易日內,油價暴跌10%。當前,新冠疫情繼續在全球迅速蔓延。與此同時,OPEC頭號產油國沙特與非OPEC產油大國俄羅斯之間的價格戰仍在繼續。

但是,本質是由於需求不足導致的,但由於OPEC與非OPEC國沒有能夠就原油的減產達成一致,因此供需失衡的格局將進一步打壓油價,未來的石油價格,將取決於全球經濟運行以及產油機構因成本限制而減產情況。經濟上,鑑於週期性走弱以及新冠狀病毒的影響,短期內恢復消費的概率減小。從產油組織看,由於美國頁岩油的成本在40-45美元之間,因此,油價回落到這個區間之下,頁岩油減產是難以避免的,屆時原油的供需格局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國內原油期貨市場限於停板,因此與原油30%的跌幅相比明顯不足,後市將繼續下跌,以彌補兩地價差。短期談判破裂及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洋相造成的原油價格下降,這是一種極端的特殊狀況,我國做為原油的最大進口國,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此時多進口便宜的原油,也有有利於,商品油價格穩定。

所以應該不會有報復性反彈![小鼓掌]





風墨君


油價近期一直是降,再降。原因是疫情影響各國經濟是不全面的。產原油國家受限制才是主要因素。油價從此次下降後再大幅增漲是要時間的。有一下幾點分析供大家分享下,多多指教!

1:疫情結束後油不會大幅度的增長。前期:“維多爾的首席執行官(2月21日)稱,一旦新冠肺炎流行的影響減弱,預計油價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回升‘’。 由於旅行禁令和中國的需求,目前中國的需求損失為400萬桶/日。石油市場受到2億桶負面影響。

2: 歐佩克組織和俄羅斯及美國頁岩油之間的“石油經濟戰爭剛剛打響”。疫情結束後大幅度增長油價也不現實。歐佩克真的把油價暴跌了,扼殺美國頁岩油企業,使其陷入困境,力爭在長期內穩定油價,但美國也不是“等閒之輩”,會導致雙方不斷的博弈。俄羅斯拒絕了沙特石油減產的提議,而且提升了產量,大幅度降低了原油出口價格。疫情結束後油價不會大幅度的增長。


偉哥財經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國內成品油價格是根據布倫特原油等一攬子指數定的,目前,國內對原油沒有定價權。

眾所周知,本次原油大幅下跌,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opec+談判破裂,俄羅斯沙特宣佈提高原油產量。

二是冠狀疫情影響了全球主要經濟體,各國經濟大幅下滑,嚴重影響了原油需求。

有句老話“農產品看產量,工業品看需求” ,沙特和俄羅斯提高原油產量,對石油價格影響有,但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冠狀疫情得爆發,世界各國按下了暫停鍵,原油需求瞬間崩潰。各大石油生產國,在期貨市場賣套保,導致原油大幅下跌。

現在就看疫情時間長短,時間短的話,沒有嚴重影響到各國經濟,一旦控制住疫情,原油價格會大幅攀升。

時間長,持續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話,世界各國經濟將會倒退,已經不是疫情恢復就能解決的了,原油會小幅、緩慢上漲。


北野昆虛


俄羅斯人和阿拉伯人都是人狠話不多,說幹就幹,不過背後的推手還有價格戰的邏輯看似簡單,實則關係錯綜複雜,再加上疫情影響,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變得撲朔迷離。

疫情對這場戰爭來說,就是一個突發的變量,誰也沒想到這場戰爭來臨的時刻會多了一個病毒,讓這場戰爭雪上加霜。我從幾方面來因素來探討一下,我覺得疫情不管是否結束,都不是這場戰爭的一個時間節點,只是一個導火線。

  1. 阿拉伯人擁有得天獨厚的石油資源,這是他們社會高福利的基礎,所以他們其實最害怕的就是石油價格低,石油賺不到錢,因此,他們在歷史上曾經發動過好幾次石油價格戰。 (1)1985年:為奪回市場份額,沙特突然增產800萬桶/日。 (2)1997年:無法忍受委內瑞拉過度生產,沙特掀起價格戰。 (3)2014年:油市地位遭美國頁岩油挑戰,沙特再次出手。 從此前3次價格戰來看,沙特最終基本上都達到其迫使其他國家減產的目的,那麼這一次,沙特還能繼續充當原油市場中那個呼風喚雨的老大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20年沙特的財政盈餘平衡油價是84美元,是俄羅斯的兩倍。如果,沙特繼續堅持價格戰,可想而知,會付出多大的代價。而俄羅斯就不一樣了,按照俄財政部的表態,俄羅斯能夠承受石油價格在6至10年內維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從這裡看,沙特佔不到任何便宜。戰爭不會持續很久。

  2. 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爭,是不會無休止的打下去的。在這種註定要兩敗俱傷的消耗戰中,能笑到最後的並非那些擁有壓倒性力量的國家,而應該是那些最大的承受傷害能力的國家。

    考慮到沙特經濟對原油出口的依賴,該國要想實現財政預算的平衡,那麼油價需維持在83.6美元/桶。相比之下,受到財政狀況好轉及對原油出口依賴相對較小的影響,俄羅斯要想達到財政平衡,只需將油價維持在42美元/桶。

      另外,經過近年來的改善之後,美國二疊紀盆地的頁岩油商要想達到收支平衡,也需要將油價維持在44美元/桶附近,另外,美國特拉華州盆地的頁岩油商大約也維持在這一水平線上。由此可見,儘管沙特石油開採成本非常低,但是從實現收支平衡方面來看,目前的油價已經遠遠無法維持其需要了。當然,對於俄羅斯和美國頁岩油商來說目前的油價也無法維持其需要了,不過與沙特相比還是要好很多的。 俄羅斯之所以要硬抗沙特,從世界政治格局來看,是不想便宜美國。總的來看,沙特和俄羅斯之所以在減產問題上存在分歧,是因為都涉及到自身的核心利益。沙特希望高油價來穩定社會經濟發展、拓寬產業轉型的收入,而俄羅斯認為減產會動搖自身的國際能源市場地位、倒不如利用低油價打擊美國頁岩油。但事實上,通過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鉅變。


  3.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沙特和俄羅斯演戲,一起打擊美國頁岩油。

    美國頁岩油商似乎註定會成為這一次“價格戰”的輸家,因此目前有不少外媒認為,不排除沙特想通過和俄羅斯聯手來打擊美國頁岩油商的可能性。

      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最大產油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發言人近期表示,對於俄羅斯來說,減產毫無裨益,因為此舉之後讓美國頁岩油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一表態令外媒更加確信,俄羅斯並非真的想跟沙特對抗,只是不想再被美國頁岩油商佔便宜了。

      對於沙特來說,原因可能也是這樣。在該國此前多次發起的多次價格戰中,沒有一次不是因為其他產油國長期增產導致其市場份額下降而引起的。因此,沙特表面上是因為和俄羅斯談崩了才發起這場行動,但是實際目標卻可能是美國頁岩油商。如果事實真是如此,那麼美國頁岩油商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


從前兩個方面來看,價格戰不會持續很久,畢竟哪一方都不會收益,最終會會到談判桌上重新談判。但是從第三方面來看,有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這個可能性不會很大,所以我覺得有可能疫情還沒有結束,這場價格戰已經結束。


週期與擺鐘


影響原油價格因素分析:

1.短期—政策影響

2.長期—供需影響

近期受到(俄羅斯/沙特減產計劃失敗)原油價格大幅下挫,表明短期油價受政策影響較為明顯。

全球剔除美國原油出口價格依然為正

主要依靠原油出口國原油財政平衡價格,目前遠低於目標價格

歐美等發達國家實現財政受到第三產業貢獻最大,不完全依賴原油價格

主要原油生產國生產原油成本遠低於歐美/俄羅斯等國;主要財政收支價格遠高於歐美/俄羅斯等國;因此,原油未來價格依然是歐美/俄羅斯與主要生產國之間對抗,保持寬幅震盪是比較合理預期




週週號外


1、從需求端來看,新冠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增長前景,經濟不景氣,需求量自然減少。

2、供給端來說,沙特與俄羅斯為爭奪市場份額紛紛增產、降價,美國頁岩油繁榮美國變為原油淨出口國,出口量不斷加大,全球原油供給超過需求。

需求減少而供給增加,油價自然要下跌。

疫情結束後狀況也難有較大轉變。隨著美國變為原油淨出口國,且積極爭取出口,國際原油市場供給大於需求。沙特為擠壓美國頁岩油,希望通過低油價將美國頁岩油擠出市場。

另一方面,如果油價上漲,美國頁岩油將會增產,全球供給將會增加,也會抑制油價上漲。

沙特為首的歐佩克、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美國頁岩油之間的競爭關係決定了油價難有大漲。


di調說財經


當前石油市場的供應面和需求面都發生了問題。需求面好轉的話,油價肯定會反彈,但是能夠反彈至多高不好說,可能需要下調對反彈高度的預期。


一、受疫情影響,美國的經濟衰退已經發生


美國暫停了歐洲飛美國的航班,歐洲國家也紛紛關閉國境,號召人們沒事兒不要出門,而且美國現在都在考慮shutdown部分經濟,這一系列防控手段的升級對所以這個疫情對需求的影響太大了。

美國現在開始大規模撒錢,但是這些手段都是保障手段,也就是說防禦手段,並不能減少疫情對需求的衝擊。現在人們都在討論經濟衰退(recession)到底是持續多久,而不是是否能夠發生。也就是說經濟衰退已經發生,只是長期衰退還是短期衰退的問題。

美國CDC網站3月17日更新的美國病例數。

美國CDC統計的每日報告的病例數。

從當前來看,美國和歐洲的疫情還沒有轉好的趨勢,很多人都在猜隨著天氣的轉暖,到6月是否能夠轉好。如果疫情結束後,需求能否快速反彈,那麼肯定會支撐油價有一波反彈的。但是這個時間有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現在任何人的判斷都只是猜測。


二、受需求下降影響,供應端的存量戰爭可能會越打越厲害


現在沙特和俄羅斯的價格戰,是為了爭奪存量市場,目前價格戰的中心在歐洲市場。沙特阿美在倫敦開了貿易公司,專門針對歐洲和北非市場的銷售。

現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把全球的需求給拉起來,2020年石油需求大概率要低於2019年。所以在石油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供應過剩。俄羅斯和沙特為了生存,只能進一步地去爭奪存量市場,雖然長期打價格戰對雙方都是損害,但是短期內可能雙方都會繼續試探對方的底線。短期內難以馬上收手。

俄油最重要的市場:歐洲。俄羅斯原油最主要的出口地是歐洲的荷蘭、德國和波蘭,歐洲市場大概佔俄羅斯原油出口的接近一半。

俄油的歐洲佈局如下圖所示。


沙特阿美今年2月在倫敦成立貿易公司,擴大在歐洲和北非的存在。當時的新聞如下圖所示:


在供應端和需求端的這種情況下,很難指望油價會大幅反彈。反彈總有一天會來,但是現在恐怕還不能著急。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美天然氣觀察


目前不是國內疫情,是國際疫情。所以是否觸底反彈。還是要看外圍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因為疫情影響全球正常化生活,供大於求,價格肯定還會被壓制。至於疫情結束後,原油是否會大幅度增長,我認為那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