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中国足球任督二脉在青训,但解决青训背后的问题却要20年!

中国足球,由最初群情激昂追求“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到终于闯进世界杯却0分、0进球出局,到现在沦落亚洲二、三流,过山车式发展历程不免令人唏嘘。


都知道中国足球任督二脉在青训,但解决青训背后的问题却要20年!

2002年日韩世界杯,中国0:3巴西


一时间,各种分析中国足球无法成功的观点层出不穷。

有的说,是因为中国足球的管理跟不上。

有的说,是因为我们的足球人口太少。

有的说,是足球设施太少,比如足球场。

还有的说,是因为职业联赛没搞好的问题。

更有的说,是因为教育的问题。

甚至有的瞎说,是中国人的体质问题。

......


细细分析,不管上述哪一种观点(除了瞎说的),最终都要回归到中国足球的任督二脉:青训。


很简单的逻辑:足球成绩不行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球员水平不行!决定比赛成绩最核心因素是球员水平,然后再是教练。


而球员不行的背后是青训无力。成年球员的技术特点、水平基本定型,妄想通过聘请昂贵高水平外援、外教来带动或提升他们的能力,从而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短视了。


所以,青训搞不好,一切都免谈。


但,青训问题提了也不是1年2年了,为什么还搞不好?


都知道中国足球任督二脉在青训,但解决青训背后的问题却要20年!


JM足球观点:青训搞不好的背后原因就一个字:钱!


理由如下:


1、青训不行是因为中国没有足球天才吗?不可能!

天才和美女一样,由人口基数决定的。我们14亿人口基数,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共同发布的《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显示,现阶段总共有2.7亿左右未成年人口(0-17岁),另据统计,我国每年出生约2000万人口。


这么庞大的基数中,一定存在我们的C罗和梅西,只是最后:他们要么去搬砖了,要么坐在办公室敲电脑,根本没有被发现的机会,更没有可能发展为职业球员。所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个伯乐就是足球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目前,很明显这个机制存在重大问题:它找不到我们的足球天才。


2、那么,选拔机培养机制存在什么问题?核心问题是不赚钱,甚至亏钱!

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产业发展不好,核心原因一定是不赚钱。


青训起步投资大,请教练,训练场地、设施设备等等投入,都是钱;而且投资回报时间长,风险大,可供选择的年轻球员数量本来就少,最后没几个成才的,青训机构就要亏。怎么办呢?那就收学费吧,至少保证不亏啊。


举例,恒大足球学校的学费标准是5万一年,从小学开始,就算从8岁开始,到18岁可以进入职业学校,10年共50万。这还只是学费,加上其他费用少说也要80-100万。


都知道中国足球任督二脉在青训,但解决青训背后的问题却要20年!

5万一年的学费


想象一下:有几个家庭读得起?就算可以去读的,最后都能成为职业球员吗?成为职业球员都能收回当初的学费投资吗?球员只能踢到35岁左右,后面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家长们不傻,仔细一分析,学费贵,未来还没有保障,谁能去读?谁敢去读?


于是,因为钱的问题,形成一个死循环:俱乐部担心青训不赚钱,于是高收费,而高收费又吓退了C罗梅西们的父母;而没有C罗梅西们保证未来回报,俱乐部的青训只能高收费维持生存。


这就是目前我们只有几万个注册的球员的根本原因。这些注册球员中别说有C罗梅西了,有孙兴愍、朴智星、南野拓实、中田英寿吗?成绩已经说明一切。


都知道中国足球任督二脉在青训,但解决青训背后的问题却要20年!

韩国足球一哥


都知道中国足球任督二脉在青训,但解决青训背后的问题却要20年!

日本足球未来


所以,对于现有的国少队、国青队、国奥队、国家队等级别球队,不要抱希望了,他们都是在一个低效、覆盖面狭窄、基数小且昂贵的选拔培养机制中出来的,运气好还能碰上1个武磊,想凑齐11个武磊级别天赋的球员,根本没可能。


因此,要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根本上就是用钱解决青训的投资回报问题,并构建一个高效、健康的青训市场竞争机制。


步骤如下:


1、大大降低青训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给予所有发展青训的俱乐部和资本免税10年、零成本的土地、足协或者ZF直接补贴等政策,这样可以鼓励更多资本和俱乐部进入青训领域,就像当初招商引资、鼓励电商发展一样。简单一点,就是让利给钱


2、鼓励更多人才加入青训工作

给予所有参与青训工作的人员优惠的待遇政策,如补贴,免所有个人所得税,提供住房补贴等,让更多人才愿意进入青训领域。还是

让利给钱


3、经过上述让利给钱的步骤,一定时间后形成高效青训竞争市场机制

更多资本、更多人才进入青训领域,形成市场竞争,大家开始抢夺人才,于是青训机构才有可能极大降低门槛费用,或者提供免费训练和比赛给所有适龄人员。


这样,那些可能无法考上重点初中、高中(这是大多数)但又特别喜欢足球的孩子的家长,才有可能考虑让孩子去尝试一下足球,足球天才就从这里来了。


由此,青训机构的商业模式不再是收高学费,而是通过发现好苗子,签约,持续培养,成才转会,后续转会提成(成年后在一线俱乐部之间转会的费用继续提成)来兑现回报。


都知道中国足球任督二脉在青训,但解决青训背后的问题却要20年!


而一线俱乐部也依靠优秀青训人才供给(相对外援性价比高许多),成绩得到保障,俱乐部比赛转播收入、广告收入、门票收入、转会收入等就得到保障,也就更愿意投钱到青训领域。从而形成一个大的良性循环。这正是先进足球国家俱乐部健康的运营模式啊。


而打通大小两个良性循环,靠得就是一个字:钱!而且是持续正确地投钱!


但就算走上这条正确的路,乐观估计也要20年:5-10年持续不断地在政策上让利给钱,才可能培育形成高效、健康的青训竞争市场机制,再由这个机制用10-15年培养出第一批真正优秀的球员(最早6岁开始培养),这批球员在各级国家队开始出成绩,职业联赛质量提升,整个中国足球进入真正的良性发展道路。


遗憾的是,我们并不缺钱,只是把钱烧在了请大牌外援、大牌外教、给目前这些平庸的球员支付高工资,而烧的钱全部又都是来自球队背后企业利润,俱乐部依然无法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