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在大城市打拼,孩子在老家,這樣值得嗎?你怎麼看?

努力生活的璇姐


作為一名在山區的教育工作者,接觸過許多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根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我認為不值得。

1、最值得的投資是孩子的教育。如果花時間陪伴孩子,把孩子培養好,當孩子長大了,房子車子票子他自己會努力獲得,你不用操心;但是如果錯過孩子的教育關鍵期,心智發展出現問題,就算你存了一百萬給ta,等他長大,兩三天就可能被他揮霍完畢,你依然還要拖著年老疲憊的身體繼續打拼苦錢養ta。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2.陪伴是最長久的愛。生而為父母,一生只有一兩次做父母的機會,父母看到孩子成長每一個瞬間的幸福感是千金難買。孩子長大後會遇到許多痛苦的事情,因此我們應該儘量給孩子一個快樂幸福完滿的童年。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孩子的心裡會更早熟,叛逆期來的更早,我看到許多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臉上寫著“自卑”,心裡裝著“敏感”。

3.留守兒童的“痛”。通常孩子在老家是老人帶,大多數農村老人不識字,只負責孩子吃飽穿暖,更無法也沒能力指導孩子的學習,加上老人的溺愛,留守兒童孩子的心理和學習上的問題是比較多的,比如因為缺愛,女生會早戀,不懂保護自己會意外懷孕,花季青春就此凋零。

4.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老家,因為生活,也是每個父母萬不得已的做法。

實在沒辦法把孩子帶在身邊的話,我建議您:1、每天每週都打電話開視頻跟孩子聊天,瞭解孩子的心事和學習狀況。2、抽時間經常回來陪伴孩子,不要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太多遺憾。


夢姐姐49


一個還沒有成家的說一下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1. 我和弟弟是爸媽帶大的,直到都上了大學爸媽才出去打工。奶奶去世的早,家裡還有叔叔的孩子和姑姑沒有結婚,沒有條件把我和弟弟給爺爺在老家帶,爸媽也捨不得。

再加上九十年代和00年代那個時候,有很多工廠不正規,村裡人出去打工,辛苦不說,工資還很低或者拿不到錢。

說說我們家,種地,去掉成本收入不夠生活和交學費的。家裡做點小本生意,爸媽辛辛苦苦也沒掙個錢,所以在班級裡一直都是那種條件不好的,不過爸爸媽媽已經盡最大努力了,他們過得更不好,還因為年輕時候的苦身體有些毛病。

其實爸媽幹活,有時候也不能時刻顧著我們,

而且因為柴米油鹽經常爭吵,我那時候心裡是希望爸爸或者媽媽出去打工的,很希望,那樣媽媽就不會發脾氣。

等我弟上了大學我爸媽都去打工了,首先打工已經成了一種趨勢,其次男孩子大了結婚彩禮錢都是問題,這成了不得不去打工的理由。

2. 我的一個同事,她和妹妹都是外公外婆帶大的,爸爸是上門女婿,媽媽一直跟爸爸在外面打工,除了過年幾乎不過家,在我同事的童年裡他們是欠缺的。她也怪過她爸媽,特別是媽媽,覺得他們太狠心。不過我同事和她妹妹都被外公外婆帶的很好,和外公外婆感情很親厚

所以我覺得,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陪伴孩子幾年,找個近一點的活,掙錢的同時也兼顧到孩子。有條件的話帶著孩子和爺爺奶奶,就近讀書。如果都不行的話,放假把孩子帶過去,平時多聯繫。只過年陪伴太少了。


崽崽麻麻的女同學


當然是留在大城市了。在中國,大城市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大城市與外界接觸緊密,許多國外的先進經驗和優質資源都是優先引進,再加上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的匯聚,給孩子提供了更寬闊的眼界。大城市所擁有的資源,與一些農村或者小城市根本不能比擬,甚至有一些東西,可能是在你的家鄉一輩子都不可能接觸到的。

更有中國的教育雖然天天在喊資源均衡,可是中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擁有眾多人口,能夠做到均衡何談容易,遍觀現今的國情,明顯大城市的教育資源,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上都和小城市不是一個檔次。

而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孩子所擁有的自信也是小城市的孩子所不能比擬的,孩子從小在大城市耳濡目染下,他們擁有許多小城市的孩子沒有的見識,這些見識,無關學歷,無關教養,是成長的過程中見識了太多的東西,自然而然刻在骨頭裡的一種能力。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新聞,說是一對北大教授,因為嚮往寧靜的生活,夫妻二人選擇一個寧靜的鄉村修行,夫妻二人過著烹茶撫琴的神仙生活,真是羨煞旁人的目光。

可是這對夫妻決定復出了,要重回緊張忙亂的大城市生活中去,歸其原因,就是二人有一獨子,今年三歲了,為了孩子美好的未來,兩人毅然放棄了目前美好的生活。

可以想像,一對北大的教授,知識一定是淵博的,但是都覺得把孩子安置在農村,沒有大城市的環境培養孩子的更優秀,何況一個普通人呢?

這回回烏魯木齊,簡直難受到爆炸。處處都是安檢,處處都收打火機,全疆都特麼在值班,還搞了個啥民族結對子,我憑空冒出來一個舅舅。很多形式主義。

年前家裡又開始那一套,你回來吧,給你安排工作,不行你考個試,安安穩穩的,家裡給你介紹對象,踏踏實實過日子。。。。我一臉黑線。

我知道,父母在不遠游,但是也有一句,遊必有方。我也知道父母給你選擇的路是他們覺得最好的,可是平心而論,作為一個人,你連你要在哪你要幹啥你想和誰在一起都無法選擇,活成上一輩人的樣子,待你晚年,你作何感想?這輩子我本可以有很多機會去改變,去爭取,但是我為了安穩為了踏實,最後不由自主地選擇了看似光鮮實則捆綁的生活。

我也知道,違背了父母的意願他們可能很難受,但是作為父母難道不應該知道一點,孩子的人生是全新的,不是他們的人生的復刻品嗎?作為孩子難道不知道應該去爭取一下?

這幾天看奇葩大會,看到那些一直在為了夢想為了生活奮鬥的年輕人,簡直熱血沸騰。你知道你邁出這一步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你的人生,為了你今後的一切都能控制在自己的手裡啊。道理都是一樣,我身邊有到了二十七八未婚後悔到處聽從父母的人,果斷重新選擇了。也有已婚生子,日子過的不鹹不淡的,聊天中透露出一絲悔恨。當然,也有心甘情願接受一切的人。所有的選擇,都是基於你的本性。你本追求自由和卓越,那為何不拼一下?

可能在家裡,我這會兒不用租房,我辦啥事兒都有家人出頭,我回家不用做飯,甚至到年紀該結婚了我都不用費心選擇,反正我爹媽都給我安排好。可這算啥?我還是我自己嗎?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辛苦,幸好你有夢想可以支撐著。

六耳副業


當年到了兒子該上學的年齡,我本來有打算把他帶到身邊,但老人不同意,因為我和老婆做生意根本就沒有時間照顧好孩子,而我父母在我所在的城市又水土不服,把父母和兒子都留在這兒又不可能,兒子是他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我也擔心老人因為會思念過度而造成身體不適,衡量再三決定我兒子在老家跟他爺爺奶奶上學。

兒子上初中的時候,我果斷決定把老婆留在老家輔導孩子功課,照顧年齡已老的父母,而我一個人去大城市經營我家的生意。

現在兒子已經上高中了,成績在班裡前十,年級近二千學生在100多名。而我一人在外也累了倦了,打算用一年左右的時間結束漂泊的生活,趁孩子還沒長大,父母親還健在,好好的陪他們幾年!

誰不想一家老小快快樂樂在一起?但生活就是這樣,你不趁著年輕拼搏一番,到老了就空留遺憾!



春曖花開50343736


很高興回答問題

我是一個90後農村寶媽,小孩十個月,從大城市回農村待產到現在兩年有餘,目前自己天天帶著小孩,很少出門。

有小孩之前,我也想象過和周圍的人一樣,等小孩斷了奶,就把小孩留給爺爺奶奶帶,而自己繼續去大城市打拼,沒有小孩在身邊,自己就沒有那麼大的負擔,沒有牽絆,還可以繼續和別的小姑娘一樣每天瀟瀟灑灑,穿漂亮衣服,化自己喜歡的妝容...

然而,自從小孩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更多出了一份母愛,擔心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疼了,自己照料起小孩總是凡事小心翼翼的,每天寧可自己累點也不願有一絲絲的馬虎,總還是擔心其他人會照顧不好!

日復一日,小寶終於一天天長大,她的每一天每一刻成長,我都不曾缺席,哪怕農村日子過得有些簡單,但是能陪伴孩子長大那就是無比幸福!

我孃家的堂哥家小孩十歲了,哥哥嫂嫂一直在外打工掙錢,去年終於在城裡買了房子,這幾年小孩都是給他快七十歲的爺爺帶,每次一回孃家,一見到侄子我就頗有感觸,一陣陣心酸,爺爺帶小孩,可能沒有我們女人心細,早晨起床,沒洗臉就跑去找小夥伴玩了,到了飯點也找不到人影,每週日別人家都是父母送小孩去學校,而我侄子就只是爺爺接送,侄子的學習成績是倒數,回家也不好好寫作業,爺爺的話基本是聽不進去的。還有好多好多,俗話說隔輩誤人,我想這話是沒錯的 爺奶教育得再好,也不是爸媽 ...

今天見到這問題、我感觸特別深,目標是需要有的,為了更好的生活,拼搏是需要的,但是沒有什麼比陪伴小孩更重要了,我不會讓我小孩重蹈別人的覆轍,這是我一直堅持的!因為真的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當留守兒童,我就算掙了太多也是無用,我感覺很不值!所以,我會一直堅持我的原則,即使在家收入頗少,我也會一直陪伴孩子成長,讓她有個美好的童年!

謝謝分享!



fuyan


我的答案就是不管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帶著在身邊。

題目在問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在大城市打拼。那麼你如何定義更好的生活呢?你選擇的更好生活,是更大的房子更多的鈔票更好的車子?還是一家人有規劃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段話,好扎心:疫情在家一個多月,你以前所以為的很多需要時間去完成的事,還是一點沒有做,終於明白了,不是因為沒有時間,是因為懶!

漂漂們大城市裡生活難不難呢,難!但是難不應該成為一個逃避父母責任的藉口。我身邊也有很多外來的人,有時也會聊到孩子誰帶的問題。就說客戶的一個員工小石,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頗多,她懷孕的時候我們聊起來產假,帶小孩等。她說產假結束她就要回來上班,小孩子放老家給婆婆帶,我問那孩子這麼小,吃奶怎麼辦?她的觀點是:孩子可以吃奶粉,而且奶奶憑什麼不帶孫子。同時她也大方的承認,她出來上班,和老公還可以繼續過二人世界,一個月可以回去看一下孩子就可以。

其實我身邊像小石這樣看法並且這樣做的人不少,我有時表達孩子一定要帶在身邊,她們並不認同。現在什麼成本最大,時間。那什麼成本最廉價,也是時間。工作了一天,回去刷刷各大社交網站,追追劇完全比陪伴一個孩子要輕鬆的多。我問了小石5點下班後做什麼,無非就是吃飯,逛街,消閒。所以,不是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在大城市打拼,只是帶著孩子你付出的要更多,責任更多,需要放棄的自由也更多。

同樣我身邊也有漂漂們,每天踩著風火輪奔跑在公司家庭學校之間,大城市裡生活的艱難,但是租來的房子裡,只要願意,總能放下孩子的一張床。

所以我覺得,大城市裡打拼和陪伴孩子並不衝突,孩子在老家一年半載的也不會有問題,問題是你在去大城市之前,就要規劃好,多久可以把孩子接過來,不要讓孩子永久的做留守兒童。


朵媽陪學


很榮幸,為你的問題說說我的看法。


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在大城市打拼,把孩子留在老家,我認為這樣的生活選擇不值得。因為相對於打造真正幸福美好的生活來說,這個選擇無異於撿了芝麻丟西瓜。


竊以為,你這裡所想要的更好的生活,只是尋求物質方面的待遇好點,工資高點而已。

而真正富足的人生,美好幸福的生活,不僅蘊示著財富的優裕和寬綽,同時還包含著其他很多方面的改善和提升,比如情感,比如身體,比如精神和智慧。


如果單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忽略了家人之間情感方面的培育, 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沒能給孩子最起碼的安全感,容易造成孩子和父母的感情疏遠淡薄,孩子長大後,骨子裡會不自信,性格也容易偏激,從而滋生出很多難以調和的家庭矛盾和問題,此時,無論擁有多少財富,幸福指數也絕對不會太高。


孩子小時候 ,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我的鄰居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們家大兒子出生還不滿週歲,夫妻倆就把孩子留給父母,雙雙進京打工去了,平時想孩子了,就撥個視頻看兩眼,好不容易到了法定假期才回家看孩子一次。


三四年過去了,孩子在爺爺奶奶的精心照料下,從牙牙學語到蹣跚走路再到進入村裡的幼兒園,潑潑辣辣地逐漸長大。二老心疼孫子,凡事依著他,結果慣出了很多壞習慣,要嘛得買嘛,不給買就發脾氣,還又懶又饞,不知道乾淨,更不愛學習。


轉眼孩子上小學了,小兩口也用積攢的錢在縣城買上了樓房,還買了車,按說好日子來了吧,但隨之來的卻是接二連三的苦惱。孩子的班主任不斷反應他們的兒子在學校什麼課也不好好學,上課不是和同桌鬧,就是各種小動作,下課不是把女同學嚇哭,就是和男生打架......這時兩人想盡辦法,糾正孩子,卻效果寥寥不盡人意。


小兩口這才後悔莫及,早知道這樣,就留一個人在家好好管孩子,或者哪怕再累,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帶也好呀。


有人說,父母和食物一樣,是有保質期的。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如果缺席了他最初幾年的成長,等孩子長大出現問題時,再想陪伴他們,也無濟於事了。


因為孩子小時候,正是三觀和道德觀逐步確立的時期,需要父母給予正確的引導。

隔輩養的孩子,會由於祖父母的過度溺愛而不明是非。不是爺爺奶奶不愛孩子,而是大多時候,他們的寵愛有餘而嚴厲不足。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給孩子的高質量陪伴和關愛,以及對孩子的引導和鼓勵。


樊登老師講書時說過,一個人終其一生在追求兩樣東西,價值感和歸屬感。歸屬感是原生家庭給的,價值感是自己給的。


所以原生家庭很重要,父母的角色扮演更重要。


掙錢的途徑不只丟下孩子,去大城市打拼這一條相信。我們每個父母遠比想象的更堅韌,更強大。


我也相信,只要你足夠努力,足夠愛,不管你此刻有多大困難,遭遇著什麼,你終會選擇明智的做法,得償所願!


謝謝你的問題,讓我也有了一個反思的機會。共勉!










含蕾桂花


不值得!

孩子在無知的時候是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教導的。無論從生活條件還是情感上都是需要和父母親在一起的。

不說別的大道理,你可以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如果是你小時候,父母親把你丟在老家,出門打工,你的心理是有多絕望和無助。最後掙再多錢都彌補不了那時的情感缺失。

所以如果真要去城市打工掙錢,把孩子帶上吧,現在城裡有專門為農民工孩子上的學校了。孩子帶在身邊看在眼裡也放心,也能關注孩子的改變,及時阻止他變壞或者不好好學習。

無論一個人再有錢,也買不回孩子的童年和情感。帶著吧,無論生活有多困難,一家人一起克服,不要丟下孩子孤孤單單。


郭不染


我們一家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去了別的城市打工,有的時候為了生活所迫,不得已背井離鄉,但是有條件的還是要把孩子帶在身邊,不能為了生活而毀了孩子,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我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雖然孩子帶在身邊確實有更多的不便,孩子也招了不少罪,但是現在的我非常的欣慰,沒有讓我的孩子做留守兒童,她已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星期八不下雨000


我覺得值得!我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想陪著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自己老家就業機會少,選擇性也不多,又加上現在開支大,處境不得不讓父母和子女分離兩地!

但是這樣做還不是為了孩子以後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在上學和成家時有經濟上的保障!所以是值得的!

我見過很多為了不和子女分開,而在遇到特殊情況需要金錢時,卻處處碰壁!我相信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可是我們自己所處的家境還環境,不得不讓我們奔波於外,為的就是有一個更好的明天,現在的分離兩地,為的以後闔家歡樂,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加油 加油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