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這是火箭筒,但它其實是支步槍,簡直不是為人類設計的武器

為步兵增加火力一直是各國陸軍孜孜不倦的追求,從80年代開始,各國陸軍就嘗試將榴彈發射器和突擊步槍相結合,於是產生了一大批所謂OICW(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我國將其稱之為“步榴合一”,代表型號有QTS-11,K-11等。不過你以為將榴彈發射器和步槍結合就是極限了嗎?並不是,今天就來看看瑞典人曾經的“天才想法”。

以為這是火箭筒,但它其實是支步槍,簡直不是為人類設計的武器

▲韓國的K-11

在大家還普遍為步槍設計槍榴彈或者下掛榴彈發射器的時候,瑞典人已經有更加開創性的思路,那就是將火箭筒和步槍合二為一。

七十年代初,來自卡爾·古斯塔夫·斯塔德斯·蓋瓦斯法克托里(Carl Gustaf StadsGevärsfaktori)的瑞典設計師以最原始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的設計團隊。在這個名為NIVA XM1970的產品中,他們將自動步槍與火箭筒結合在一起,設計了一種看似像是火箭筒但卻又有點像槍的複合型武器。

以為這是火箭筒,但它其實是支步槍,簡直不是為人類設計的武器

XM1970,是瑞典Nytt Infanteri Vapen(“新步兵武器”)計劃的一部分,也稱為NIVA,XM代表這是武器原型和1970則是設計武器的年份。雖然已經是70年代,輕武器發展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年代,但XM1970的設計依然顯得非常粗暴,簡直就是將一支5.56mm的自動步槍捆在了一具45mm火箭筒的側面,為了控制重量和體積,所以都選了小口徑,步槍採用20發的直彈匣,火箭筒則是手動裝填,唯一還算有點設計感的地方在於這支步槍是無託設計的。

這支體型巨大的複合型武器只能扛在肩上發射,無論是瞄準還是換彈匣都非常麻煩。瑞典軍方在看過第一支樣槍後風趣的評論稱,側置的步槍簡直就是為火箭筒設計的測距瞄準設備(這個概念來自於坦克,早年坦克主炮使用同軸機槍進行射擊測距瞄準)。

以為這是火箭筒,但它其實是支步槍,簡直不是為人類設計的武器

01

第一支樣槍雖然無人問津,但依然進行了射擊測試,功能上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步槍有效射程300-400米,火箭筒射程800-900米,但這種武器完全無法投入實戰,與人類認知的槍相差甚遠。不過古斯塔夫團隊依然沒放棄,他們又設計了改進後的第二支樣槍。

02

相比1號原型,2號原型開始有了整體設計,為了便於瞄準和使用,5.56mm步槍被整體移到了火箭筒的下方,如果說1號原型是步槍捆在了火箭筒側面,那麼2號原型就是在無託步槍上方架了個火箭筒,不過好歹看上去像一支步槍了。

以為這是火箭筒,但它其實是支步槍,簡直不是為人類設計的武器

▲MX1970的2號樣槍

由於結合了兩種發射原理和彈道性質完全不同的武器,在沒有小型自動火控設備的年代,設計師為XM1970設計了一種複雜而特別的光學瞄準具:

  • 瞄準具位於武器的左側,這也意味著左撇子無法操作這支武器。瞄準具結合了普通的突擊步槍瞄準鏡和無後坐力炮的瞄準鏡,不用時可以摺疊起來,從突擊步槍設計狀態切換到火箭筒模式花費的時間很少,理論上設計還算巧妙,但是存在太多明顯的問題,簡單說,這就不是一支為人類設計的槍。


XM1970最大的問題是體型和重量,光是45mm的火箭筒就長700mm,總長度達到900mm,雖然這相比很多標準型步槍並不算特別長,但也要考慮到其口徑,更何況下面還掛了一支名副其實的自動步槍。

XM1970體型基本和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相當,重量略輕一些,達到5.5公斤,但問題是,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雖然號稱是單兵武器,但實際上是有副射手的,炮彈由兩人分擔,而XM1970是正兒八經的單兵武器,步兵一人就要攜帶5.56mm子彈和45mm火箭彈,還有其他單兵裝備,這會對步兵造成相當大的負荷。

以為這是火箭筒,但它其實是支步槍,簡直不是為人類設計的武器

如果兩種武器結合後的操作難度和實用性反而大幅度下降,那這種結合就沒有必要性,XM1970顯然就是這其中的失敗案例,古斯塔夫團隊在該項目結束後就再也沒有進行類似的嘗試。

實際上後來流行的OICW也並不是一個完全成功的概念,即便把火箭筒換成榴彈發射器,並且把口徑控制在20-25mm,減少甚至取消掉自動機構,其帶來的體積和重量代價依然顯得很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