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兩個月你身邊的人沒有感冒,是什麼原因?

農場小主兔子王


目前我國新冠病肺炎的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多地確診病例與疑似病例清零,有望提前解除疫情。在防控新冠肺炎期間,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我們身邊的人似乎很少發生感冒,是什麼原因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部分病毒可以長期定植在體內,免疫力低下時便可大量增殖,損傷人體從而出現感冒症狀;部分病毒則與新冠病毒一樣,通過其他感冒患者傳播給健康人群,引起感染,從而出現感冒症狀。但疫情期間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全民居家,無過度勞累病史,無外出受涼病史,保持了較好的免疫功能,可抵禦感冒病毒的入侵,因此降低了患病風險;其次健康人群由於很少外出,減少了與其他感冒患者的接觸機會,外出佩戴口罩,阻斷了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進一步降低了感冒的患病風險。此外,普通感冒與新冠肺炎症狀相似,均會出現發熱,一旦發熱,需就醫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疫情期間醫院是一個高風險地帶,即使自身不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也不能明確與你共同候診的患者是否為新冠肺炎感染者,因此為了給自己減少不必要就醫麻煩,多數朋友很比較注重保護自己,比如規律作息、飲食均衡、適量飲水、合理添衣,降低了感冒的發生風險,因此疫情期間家人與朋友很少發生感冒。


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極強,普通感冒的傳染性很難與之匹敵,我們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這些措施連新冠病毒都可以防控,普通感冒病毒自然也不在話下。目前,雖然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依然有不少問題需提高警惕:①全國範圍的疑似病例依然未清零,其中的部分患者可能確診為新冠肺炎;②現有確診病例依然有數千人正處於治療中,他們病情的轉歸尚不明確;③海外疫情日趨嚴重,新增病例呈爆發式增長,且當前有不少境外輸入病例;④部分境外輸入病例中,存在無症狀患者。因此雖然當前各地疫情顯著好轉,但防控措施依然不能鬆懈,外出時依然需要佩戴口罩,儘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地方,居室勤通風,飯前便後勤洗手,以早日解除、結束疫情。


綜上,疫情期間我們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這些措施對普通感冒病毒防控有效,因此健康人群患的感冒風險較低,身邊的朋友很少感冒,但當前疫情尚未解除,因此我們依然需提高警惕,做好防護措施,以早日結束疫情。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昨天和一個同事聊天,她說到,從過年到現在三月份,兩個多月時間裡,辛好沒有感冒,這才想起來,這同事平時工作上班,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因為感冒發燒而請假,似乎每一個月都會感冒,看起來弱不禁風,毫無抵抗力的她卻在全國肺炎疫情下,奇蹟般地免疫力增強了。

再仔細一想,其實身體體能素質並沒有什麼變化,家有孩子的都知道,以往孩子在學校上學,就會時不時的感冒咳嗽,持續時間得好幾天,而且全班的同學總會輪流感冒似的,但是在放暑假或寒假那段時間裡,孩子呆在家,從不會感冒,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感冒也具有傳染性,只不過危害相比新冠肺炎要小得多,再說,這段時間,大家勤洗手,很注意衛生,戴口罩,宅在家,就連強悍的新冠病毒在我國都失敗收場,更何況小小感冒,更是奈何不了我們啦!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以後都要勤洗手,人多的地方戴上口罩,或者少去人員密集場所。


筆尖上的影


華子在醫院工作,所以有更明顯的感觸。醫院夜診常見感冒患者,在疫情發生之前,華子每個夜班的患者量大概是200人左右,其中超過一半是感冒的患者。在疫情發生之後,每個夜班的患者量驟降到60人左右,而且主要以心腦血管等慢性病急性發作為主,只有非常少的感冒症狀的患者會分診去發熱門診進行篩查。

一、傳染病流行的三大要素

無論“新冠肺炎”或是普通的感冒,它們都屬於傳染性疾病。一種傳染病如果要流行傳播,需要同時具備三大要素。分別是:1、傳染源;2、傳播途徑;3、易感人群。

傳染源指攜帶病原體的宿主(包括動物宿主與人類宿主),可以顯露症狀也可以不顯露症狀,但是會持續向外界排出具有感染性的病原體。傳播途徑指的病原體傳染給他人的途徑,如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糞口傳播、氣溶膠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等途徑。易感人群則是指沒有免疫力,容易被感染的人群。

二、感冒患者為什麼變少了

之前華子曾經說過,新冠病毒是“最坑隊友”,因為它的出現,基本上把所有的傳染性疾病都給“坑”了。因為在傳染性疾病的三大要素中,只要阻斷其中一個,就會阻止疾病的傳播。新冠病毒的出現,使得人類前所未有地團結起來,行動一致地做好個人防護。

絕大多數有發熱、咳嗽症狀的人會被隔離篩查,使傳染源被控制;每個人都戴上了口罩,注意勤洗雙手,減少與他人接觸,每個人都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使傳播途徑被阻斷;通過以上兩種方式,易感人群就被很好地保護起來了

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人們對感冒並不在意,幾乎沒有人去刻意防護。所以那時的人類世界是感冒病毒的“樂土”,可以隨意傳播。但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後,與新冠病毒症狀相似,傳播途徑相同的感冒病毒,則被人類“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防疫措施一起殲滅了

如果感冒病毒有朋友圈,相信會發滿“新冠病毒是坑貨”、“新冠病毒是豬隊友”等話題。然後下面會有其他的病毒、細菌、真菌、支原體、衣原體、寄生蟲等各種傳染性病原體在“點贊”,附和發言,要集體把這個坑了所有傳染性疾病的新冠病毒“拉黑”。

三、更多人發現了感冒其實能自愈

感冒患者變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在疫情時醫院是“重災區”,身體有小毛病的人不敢到醫院來了。而且隨著防疫措施的科普,很多有普通感冒症狀的人,會主動選擇自行在家隔離觀察。

通過3~4天的觀察,症狀漸進性加重的人,會求助於醫療機構進行篩查。而患有普通感冒的人,通過3~4天的觀察,症狀會逐漸減輕而好轉。而且因為在家隔離,感冒病毒難以傳染給他人,成為了感冒病毒的“孤島”。當這個感冒病人痊癒之後,他身上的感冒病毒即會被清除。

絕大多數的感冒是病毒感染,而所有的病毒都無法被人類的藥物直接殺死,能清除病毒的只能依靠人類的免疫系統。我們在感冒時所吃的“感冒藥”,其實只是為了緩解感冒的症狀,讓自愈的過程更舒服一些而已。

相信經過新冠疫情之後,很多人都會明白感冒是一種“自愈性疾病”。在以後面對普通感冒的時候,會更從容一些。懂得戴口罩、勤洗手就是最好的防禦;多喝水、多休息、保證足夠的營養就是在幫助免疫系統打敗病毒;多運動、規律作息,就是在增強免疫系統,升級自身戰勝病毒的“武器”。

經過新冠疫情之後,會有更多的人明白,很多的傳染性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我們對健康知識多瞭解一點,健康就會常伴我們左右了。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多的健康知識。


藥師華子


確實是,包括我們家6歲娃娃,以前每隔一段時間(半個月)都會感冒一次,單位同事,也經常感冒,部門十幾個人,每個月都會有一兩個人感冒,但這一段時間(疫情爆發至今兩個月左右),娃娃沒有感冒,同事沒有咳嗽感冒,身邊的朋友家人也沒有感冒,這確實是一個事實,至於原因,我覺得有幾點:


1、窩家裡,不外出,沒有感冒的機會。一般來說,感冒多數是外出被病毒感染,或者出現流感病毒性傳染,而自從年前疫情爆發以後,大家不出門看,成天窩在家裡抵抗病毒,病毒沒有機會傳染,自然就不會感冒咳嗽發燒了。

2、不敢感冒。這個期間,大家都變得小心翼翼,不敢感冒啊,因為一旦感冒,就必須去醫院診斷,心理壓力很大,也會給周邊的人帶來緊張,正是如此,大家都很小心翼翼,平常家裡不能穿太多、也不能穿太少,穿的剛好,保溫比較好,加上夜間睡覺也蓋的正好,不會著涼,自然不會感冒了。


用一個網友的話說:熱點都不敢脫衣服,就這樣裹著;洗澡的時候,空調、熱霸全部啟;嗓子有點不舒服,就拼命的喝熱水,就怕自己咳嗽了,發熱了。如此,想感冒,都沒有機會啊。

感冒除了因為外出被傳染外,就是我們自身不注意,忽冷忽熱,導致身體冷熱不均從而導致感冒,而疫情期間,我們因為擔心感冒發燒咳嗽,變得小心翼翼,自然不會感冒了。

3、身體素質起來,免疫力強了。在家裡期間,吃喝拉撒,日子過的輕鬆舒服,不用去上班,也沒有上班工作壓力,不熬夜,每天家裡沒事就做好吃的,各種好吃的吃起來,不熬夜不加班,按時睡覺吃飯,休息好、吃的好、喝的好、玩得好,身體就自然好了,身體好了,抵抗力就強大了,加上一些喜歡鍛鍊的人,還在家裡進行身體鍛鍊,自然就不會有得感冒了。說到底,就是足夠休息時間加強了身體的免疫力。



4、通風和注意飲食習慣,以及各類環境衛生習慣。雖然防疫期間沒有外出,但在家裡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習慣,如每天家裡開窗戶通風,吃飯前勤洗手、84消毒液正常消毒,此外,因為沒有外出,家裡沒有病毒,感冒的幾率就更手了。


5、戴口罩的功勞。防疫期間,大家外出的時候,普遍戴上口罩,如果誰沒歐元戴口罩,就會被人鄙視,或者被舉報,人人都形成了良好的出門買菜購物辦事戴口罩的習慣,加上大家不聚會、不扎堆、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和減少外出的機會,病毒想傳播給你,都沒有機會,想得感冒,都難,這種良好的習慣,特別是戴口罩的好習慣,對於抗感冒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說平時養成戴口罩的好習慣,對於預防病毒傳播防止細菌感染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應當大力提倡。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大實話:不是人不感冒了,而是換季的時候都還在家,出來的時候天已經熱了。

以前每到換季的時候,確實身邊感冒的人還是挺多的,今年著實沒有多少人感冒什麼的。當然,這主要還是和現在的客觀情況相關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要知道感冒的基本發生機理,主要就是因為天氣換季的時候冷熱交替,然後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病毒趁機入侵,所以就會導致人感冒。而感冒又屬於傳染性疾病,當一個人感冒後,如果身邊的人不注意,那麼也很容易被傳染,所以,我們就會感覺身邊的的人好像或輕或重地都感冒了。

但是,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復工,復課都推遲了,大家都在家裡居家防疫,基本不和外界接觸,那在家裡的溫度一般來說也是不會變化太大,減少了與外界交流,那自然就不容易感冒,而沒有人感冒,那就更不會說傳染了。

可能有人已經注意到了,是的,對於傳染性疾病來說,其實基本防護措施都是一樣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傳播條件,只要控制住了這三個,所有的傳染性疾病都能控制。而感冒和新冠病毒恰好都是屬於傳染性疾病,所以,自然我們在抗疫的同時,感冒發生的概率也就小了。

當然啦,現在不少地區已經是開工了,氣溫可能也沒有那麼高,但是,我們出門或者是上班一般也都帶有口罩,而當大家都帶著口罩的時候,其實也就不容易被其他人感染了。再加上,現在的公交車,電梯什麼的,也都對人數有限制,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擁擠,自然也是可以降低任何傳染病爆發的概率的。另外就是各個場所的消毒工作也是非常頻繁的,病毒可以說是無處遁形。

在其他正常的年份,我們既不會戴口罩,也不會說公交車上人多了就不上了,相加相互之間也沒有隔離措施,那感冒自然也就多了。但是,在今年,我們做的就是最高級別的防傳染措施了,新冠病毒都防得住,更不用說一個小小的感冒了。

所以,總的來說,在現有的防疫情況下,任何傳染性疾病都是不容易爆發的。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疫情期間,身邊人們感冒(發熱、咳嗽等)的現象陡減,幾天前,我也意識到了這個“有趣“的現象。

我家附近有個私人開的小疹所,要在平時,因感冒拿藥、打針的人(特別是小孩、老人)擠滿疹所,可疫情期間,病人極少。據疹所醫師講,這段時間幾乎沒接疹感冒病人。

另外,今天我們學校召開復學前佈置會,對近200號教職人員測體溫,也居然無一人發熱。要在平常,總有人說自己感冒了。

再拿自己來說,以前在冬春之交時,基本會感冒一次,可今年這季節竟奇蹟般地不感冒了。

分析“感冒減少“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

一是,長期宅家裡,感受風寒的可能性大大減小;

二是,外出戴口罩,也有效地預防了流感。

三是,在防疫這個節點上,不少人可能對小感冒作了自行處理(備了藥),儘量不去醫院添亂

不過,我認為,我們平時外出時養成戴口罩的習慣,是可以大大減少患病的風險的。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過完年我們公司沒有人發燒,感冒的幾乎都沒有。原先基本每個月都有感冒發燒請假的,尤其是過年之後感冒發燒的特別多,今年真是奇怪,進公司要測溫,沒有一個發燒的 不知道是今年抵抗力高了,還是以前發燒請假都是裝病。估計與戴口罩,消毒,勤洗手有關


青苔鼠qts


確實如此!我們一家四口整個閉關期間健康的活蹦亂跳!小孩子八歲,去年底到元月初整個班上嚴重流感近兩週,每天差不多都有一二十個孩子無法正常到班,我家孩子也一個月發燒兩次。大孩子高三,體質也相當差,去年底班上也是輪流七八個請假看病,自家孩子也病了幾次。本人元旦前後突發高燒三天不退,後去醫院檢測,既不是甲流也不是乙流,掛水三天好了。但是居家閉關期間,一家四口無工作學習壓力,只負責一日三餐,身體得到充分休息,所以平平安安!


天天向上1231


怎麼會沒人感冒,我就傷風感冒兩次,沒有藥自己煮薑茶喝。我還有朋友因為感冒引起發燒咳嗽送到醫院拍CT做核酸檢測。

部分感冒是病毒感冒,都關在家裡,病毒沒法傳播阻斷了傳播源,所以感冒的人減少,也不是沒有了,只是少些。


貓頭鷹型人格


還真的是,不說別人,就是自家人都一樣,往年過個年,大人老是放心孩子感冒咳嗽,這個年我們家五個孩子,三個家庭,居然大家都沒有!是因為疫情後大家都勤洗手,講衛生,不亂串門!這是經驗,以後流感季節就這樣執行,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