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在芬蘭生活要知道的事情!

【乾貨分享】在芬蘭生活要知道的事情!

  芬蘭禮儀你知多少

  立思辰留學360介紹,芬蘭人的禮儀之道其實很簡單,芬蘭人的態度也很開放。即便偶爾在禮儀上有所錯失,芬蘭人也會表示理解並同時覺得挺有趣,就像他們會鎮定地對待芬蘭農村居民犯的那些小小的失禮行為一樣。

  芬蘭是一個重視說出的言辭的國家。芬蘭人斟字酌句,說的目的是為了傳遞信息。因此他們說得很少,而且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閒聊。和中國成語裡的“惜言如金”和“言之有物”有某種相通之處。

  身份特徵

  芬蘭人有著很強的民族身份感。這一特點起源於芬蘭的歷史,特別是值得稱道的戰爭時期的成就和顯著的體育功勳。如今芬蘭在高科技方面的發展也是芬蘭人津津樂道的。作為現實主義者,芬蘭人並不指望外國人對過去或現今的芬蘭和芬蘭名人瞭解很多。如果你至少熟悉芬蘭歷史上的某些里程碑,或者 Paavo Nurmi 和 Lasse Viren 的體育生涯,芬蘭人就已經覺得很滿意了。如果你瞭解一些芬蘭方程式賽車明星的成就,或者知道足球運動員 JariLitmanen 和 Sami Hyypiä 是芬蘭人的話,芬蘭人也會很高興。文化修養高的芬蘭人會理所當然地認為你也和他們一樣,不但熟悉西貝柳斯,也瞭解現代作曲家 Kaija Saariaho 和 Magnus Lindberg,還有樂團指揮 Esa-Pekka Salonen,Jukka-PekkaSaraste,Sakari Oramo 和 Osmo Vänskä。芬蘭人也知道,諾基亞常常被誤認為是一家日本公司。對於這樣的錯誤印象,芬蘭人通常也會予以諒解。他們非常自豪的是,Linux 的創始人 Linus Torvalds 就是芬蘭人。

  你也應該做好遇到芬蘭人民族特徵的另一面的準備。那就是,對於外面世界究竟如何看待和認識芬蘭的成就,芬蘭人一直抱有長期性的不安全感。芬蘭人熱愛閱讀外國人寫的關於自己國家的文章,當你被反覆問道“你覺得芬蘭怎麼樣?”的時候,也不必覺得不自在。還有,雖然芬蘭人可以批評自己的國家,他們可不希望聽到你也這麼說。

  宗教

  約83%的芬蘭人都屬於福音路德教堂,1.1%的芬蘭人屬於芬蘭東正教堂。不過,一般人在宗教觀念上都相當世俗化了,也並不經常去教堂。儘管如此,教堂和牧師享有很高的聲望,個人的宗教觀點也得到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看出有信仰者和無信仰者的區別,前者可能過著更有節制的生活。

  性別

  在芬蘭,男女平等的程度非常高,從婦女在政治和社會其它領域內掌握的高等職位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在學術領域,也有無數婦女身兼要職。在談判桌的對面,女性的數量正在增長中。

  芬蘭女性的確也欣賞傳統的禮儀,但是最終她們還是以是否平等相待來評價一位男士。芬蘭女性一般經濟獨立,比如,她們可能會提出負擔餐廳賬單上自己消費的那部分費用。男性可以禮貌地拒絕這一提議,但是也可以同樣禮貌地予以接受。

  交談

  芬蘭人是保守的和沉默寡言的一族?這個觀念已經過時了,而且特別不適用於年輕一代。然而,芬蘭人對於話語和演講的確抱有一種特殊的態度。他們把話語看得很重,並且言而有信。 芬蘭人會謹慎地考慮自己該說些什麼,並期待別人也是如此。 他們覺得口頭的協議和承諾是有約束力的,不僅對自己,對另一方也是這樣。他們認為,無論這些話是在何時何地說的,話語的價值是一樣的。你必須記得,即便是用一種輕鬆談話的方式發出的邀請和希望也常常是被當真的。比如,“我們什麼時候應該一起吃頓午飯”之類的提議。 如果你事後又將這種建議拋諸腦後的話,就會引起聽者的擔心。眾所周知,禮節性的輕鬆交談是芬蘭人所缺乏的,也是不被重視的。

  芬蘭人很少會和陌生人說話,除非有特殊的推動力促使他/她這麼做。外國人常常注意到,芬蘭人在地鐵,公共汽車或電車上都令人好奇地沉默著。在電梯裡,他們也象地球上的其他人一樣,忍受著同樣的緘默的難堪。 然而,一個握著地圖的遊客在街角或是任何其它公共場所總能得到幫助,因為芬蘭人的好客會使他們輕易地克服習慣性的保守。

  芬蘭人更善於聆聽,而不是談話。打斷別人的說話是不禮貌的。如果談話中斷的話,芬蘭人不會覺得緊張。沉默也被視作交流的一部分。芬蘭人通常說話不慌不忙,即便是在說自己母語的時候。很多外國人都覺得芬蘭電視中新聞閱讀的速度很可笑。 雖然很多芬蘭人精通好幾種外語,但他們可能在說這些語言的時候會使用一種小心翼翼的語速。儘管如此,在合適的情況下,芬蘭人也會變得激動和滔滔不絕。

  一旦比較瞭解了一個陌生人之後,芬蘭人就會願意討論任何話題,甚至宗教或者政治話題也不是禁忌。在書籍報紙閱讀和圖書館的使用上,芬蘭是世界領先的國家之一。普通的芬蘭人對於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也相當瞭解。

  和芬蘭人談論關於文化,藝術或者體育的話,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一次有趣的談話。特別是體育這個話題,因為近年來芬蘭人在體育上獲得不少成功。不光是在傳統的長跑和冬季運動項目上,芬蘭現在還有了世界級的足球運動員、賽車手和高山滑雪選手,並且也有了不少這些領域內的業餘愛好者和狂熱分子。高爾夫也是一項深受城市居民歡迎的運動,雖然到了冬季他們不得不放棄這一業餘愛好。

  信息技術

  無處不在的手機給芬蘭人的交流技巧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但在醫院裡禁止使用手機,在會議中打電話也是不妥當的,在酒吧和餐廳裡打電話也不合適。劇院和教堂內,打電話則會被認為是粗魯的行為。

  語言

  芬蘭人的母語是芬蘭語或瑞典語(5.6%的人口以瑞典語為母語)或薩米語(約八千薩米語人口)。芬蘭語屬於芬匈語系。在芬蘭之外的國家,僅有愛沙尼亞懂得芬蘭語,愛沙尼亞人還能說上一些芬蘭語。在瑞典也是如此,許多芬蘭移民都說芬蘭語。 芬蘭的學校教程中包含了多種外語,以增強保語言交流能力。

  英語在芬蘭的普及率很高。有些公司把英語作為公司的正式語言。許多中老年芬蘭人在學校裡的第一外語是德語,不過現在德語教學已經不再那麼廣泛了。在學校和成人教育中,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越來越受到歡迎。

  受過教育的芬蘭人,特別是那些在公共部門工作的,都會說一些瑞典語。 而且幾乎所有以瑞典語為母語的芬蘭人都會說芬蘭語。僅在一些沿海區域和奧蘭島自治省,瑞典語才是主要語言。在奧蘭島,瑞典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 瑞典作為芬蘭的官方語言之一,其地位表現在公共機構的雙語名稱、街道標識牌,以及電臺和電視臺瑞典語的節目上。以瑞典語為母語的芬蘭人有著獨特的文化,和以芬蘭語為母語的大眾相比,他們的社交風俗更多受到斯堪的納維亞傳統的影響。

  名字和職稱

  芬蘭人在進行自我介紹時,會先說名再說姓。雖然芬蘭人也對自己的正式職稱感到驕傲,但是他們很少會在作自我介紹的時候提到這些。然而,他們的確期待你用專業或正式的職稱來稱呼他們。比如,維勒達寧(Virtanen)博士。

  芬蘭人一般用第二人稱單數 sin?,也就是“你”來稱呼對方,而不是用正式的第二人稱複數“您”(te),不僅在朋友和熟人之間,與陌生人也是如此。 在工作場所大家也用“你”相互稱呼。在服務行業,稱呼“你”也是很普遍的。不過,年輕人仍然會用“您”來稱呼不太熟悉的老年人。

  雖然用“你”這一稱謂很普遍,但是如果要以名字相互稱呼的話,還是需要更親近的關係的。最好是雙方對於用名字相稱都達成了共識。一般來說,應該由年紀較長或者職位較高的那個先行提出。在年齡職位相當的情況下,則由女性向男性提議。

  問候

  問候時,雙方握手並對視。在一般情況下,點頭就夠了。 芬蘭式的握手簡短而堅定,不附帶其它象觸碰肩膀或上臂的手勢。當問候一對夫婦時,應當先向妻子致意。除了在非常正式的場合,接到邀請的夫婦則應先向主人致意。和孩子致意也是通過握手的方式。 問候時擁抱在芬蘭是很少見的。

  和別的國家的人一樣,芬蘭人也接吻,但是很少在問候的時候這麼做。吻手禮也很少見。朋友和熟人在見面時可能會擁抱,吻臉頰也不是不可以,對於在臉頰上吻幾次也沒有特別的規定。不過,大多數芬蘭人覺得三次有點太多了。

  飲食

  芬蘭烹飪具有西歐、斯堪的納維亞和俄羅斯的元素。餐桌禮儀是歐洲式的。早餐可以很豐盛。 日益增加的營養意識已經讓芬蘭人從一度的量大油膩轉向較為清淡的食品。

  在晚宴上,如果需要的話,主人會定好座位排序。主客會被安排在女主人的右邊。如果那是一個僅有男人參加的晚宴的話,主客會坐在男主人右側。這個座位是大多數芬蘭人所害怕的,因為晚宴之後,主客需要對主人說幾句感謝的話。只有等每位客人面前都端上了菜,客人們才可以開始用餐。通常,主人會在宴席開始的時候祝酒,祝願客人們“Hyv?? ruokahalua”,也就是“胃口好”。客人們應該在主人祝酒之後再開始飲酒。

  芬蘭人很少會在宴席中途致辭,但在正式的場合則會這麼做。在這種情況下,致辭經常會在兩道菜上菜的間歇期進行。在宴會期間,主人會向每位客人敬酒,或者客人們可以舉杯並注視對方,向彼此敬酒。當喝完杯中酒,把杯子放到桌上時,應該再度注視一下對方。

  宴席通常以咖啡收尾。餐後酒也會和咖啡一同,或是緊接著咖啡之後被送上來。離開餐桌的時候,無論主客是否已經致謝過,客人們也應該在合適的時候向主人表示簡短的感謝。

  飲料

  芬蘭人的人均酒精消費量相當於歐洲平均值。

  葡萄酒和其它酒精飲料的進口和銷售基本都被國有的 Alko 集團所控制。個人只能夠在 Alko 連鎖商店裡購買酒精飲料。酒精含量中等的啤酒和蘋果酒則可以在其他食品店裡購買。

  家中,葡萄酒一般是在週末的餐桌上飲用。不過在招待客人的家宴上或者餐館內,也會飲用葡萄酒。宴會經常會以小杯伏特加或白蘭地等烈性酒開場。在以瑞典語為母語的芬蘭人當中,這一習俗則幾乎是必須的。

  訪客們可以根據自己覺得合適的尺度來適應芬蘭的飲酒文化。即使你的鄰座一口把烈酒乾了,你也不一定得照樣做。 把酒杯舉到唇邊,不用嚥下也是可以的。同樣,你也可以在席間點礦泉水或是無酒精的葡萄酒。午餐一般都是配無酒精的飲料的。法規也支持節制。在芬蘭,構成酒後駕車犯法的血液酒精濃度上限非常低,而處罰非常嚴厲。

  小費

  小費並不是芬蘭生活的一部分。小費在芬蘭也存在,沒有人會拒絕,但幾乎沒有人會為了沒有收到小費而不滿。

  抽菸

  法律不允許在公共建築和工作場所內吸菸。

  訪問

  在芬蘭,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交生活的中心。 這當中既有文化的,又有經濟的因素。外國客人不用因為受邀至東道主家中而感到不安。那裡的氣氛一般相當輕鬆,送束花或帶瓶酒去主人家都是比較合適的。

  對於訪客來說,較大的文化挑戰是接受邀請前往芬蘭海邊或湖邊那無數幢夏季別墅中的一所。每四個芬蘭人中就有一個擁有夏季別墅。對很多人來說,它被視作是第二個家。 許多芬蘭人回到夏季別墅之後,會令人吃驚地變型為能幹的漁夫、花匠、農夫、木匠或者林務工人。客人不用參與這一角色轉換,至少不用積極地參與其中。 但主人會期待他接受夏季別墅的原始簡單的生活條件,而不至於抱怨。不是所有的夏季別墅都會有電、自來水、抽水馬桶或其它城市居民使用的便利設施。不少家庭甚至覺得電視機和一個真正的夏季小屋生活也是不相配的。

  去夏季小屋時,客人可以穿得比較隨便而實用。主人會預備雨鞋、雨衣和防風夾克,當氣候變化或是外出釣魚、採蘑菇、在林中散步時可以穿上。如果能夠幫助做些日常瑣事的話,比如說削土豆或者洋蔥這類工作,主人會很感激。

  對於主人最好的獎賞就是,無論下雨還是陽光普照,客人們都覺得心情愉快。作為客人來說,禮貌地提出要離開的最好的時機是在第三天的早餐時分。唯有在主人特別挽留的情況下,才同意繼續多呆幾天 。

【乾貨分享】在芬蘭生活要知道的事情!

  時間和季節

  雖然季節更替各處都有,然而在芬蘭,四季卻標誌著一年中非常顯著的變化。芬蘭國土延伸到北極圈以北更遠的地方,有著極端的氣溫和日照。毫不誇張地說,在芬蘭存在兩種文化,一是為幾乎不落的夏季陽光和令人驚訝的高溫所控制的,另一種文化則是以無情的寒冷冬季和北極那被日間微光偶爾穿透的陰暗為特徵的。

  雖然夏天每年都降臨在芬蘭,芬蘭人仍然對它非常重視,以致在六月底的仲夏節之後,幾乎整個國家都關閉五到六個星期。芬蘭人大批去到鄉村夏季別墅。沒有夏季別墅的人們則在戶外休閒,比如街頭咖啡館和酒吧公園、海灘。人人都顯得很友好,願意交際,並且很積極。公務和個人的通信可能會暫時被束之高閣,“我不在辦公室”之類快樂的自動電郵回覆會長達一個月之久,甚至更長。熟人之間的談話也大多圍繞著魚如何上鉤、如何照管花園,而不是國際政治或經濟這類重大事件。訪客們會很容易發現,夏天時芬蘭人都對住在芬蘭感到特別自豪和愉快,而且也特別喜歡聽到別人對此的稱讚和附和。

  隨著冬季的來臨,芬蘭人關閉了夏季別墅,把船停靠在乾燥的船塢,為車輛換上冬季輪胎,把高爾夫器具藏在地下室,並且檢查了一番滑雪用品。在漫長的冬日裡,芬蘭人農村的老祖先們是靠製作和修補夏季使用的工具而度過的。他們的後代則呆在辦公室裡把國家建設成一個更加高效和現代的高科技奇蹟。

  芬蘭人很守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簡直是時間的囚犯。身居要職的人每天的時間安排都很緊。約好的會議時間會被嚴格地遵守,而且儘可能地卡分扣秒。遲到15分鐘是不禮貌的,需要道歉或者解釋。音樂會、劇院演出和其它公共活動也都準時開始。國內鐵路和汽車交通很少延遲。

  在芬蘭,繁忙的生活方式已成為現狀,一本記滿了會議時間的日記本也是自豪和地位的象徵。在這樣的環境中,為了宴請客人而特意留出的時間是體現這一場合價值的最重要的因素。當一個芬蘭人不再看腕錶,而是提議吃些或喝些什麼,甚至去蒸桑拿的時候,你就可以放心地相信,應該有望達成長久的商務關係或是友誼。

  節慶

  芬蘭人喜歡慶祝。芬蘭的正式節慶日曆和其它歐洲國家沒有太大不同。一個主要的區別是,路德教的日曆上並不包括天主教的所有傳統節日。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在歐洲大陸以喧鬧歡樂的方式度過的節日在芬蘭卻是安靜和嚴肅的。

  在芬蘭,聖誕節、特別聖誕夜是家庭的節日,人們通常在家裡或和親戚一起度過。聖誕習俗還包括在故世親人的墳墓旁點燃蠟燭。芬蘭人祝願彼此“聖誕快樂”,但是他們也常常說“祝你聖誕安寧”。聖誕日一般是安靜的一天。聖誕節假期間的社交生活直到節禮日,也就是聖誕節的次日才會重新開始。

  12月6日是芬蘭的獨立日,伴隨有莊嚴的紀念儀式。芬蘭於1917年獲得獨立。每年的獨立日那天,人們都會紀念為捍衛芬蘭獨立而在戰爭中捐軀的烈士們。晚上,芬蘭共和國總統會邀請約2000名賓客參加獨立日招待會,其中也包括駐芬蘭的各國使節。收看招待會的電視轉播則是芬蘭人喜愛的休閒節目。

  冬天,懺悔星期二是唯一一個公眾狂歡的節日場合。而芬蘭最為絢麗的年度慶典則在一年裡較為暖和的時候舉辦:五月一日在國際上是工人和學生的節日,在這裡則是北歐版的狂歡節。沒有黑夜的夜晚——仲夏節——是一個不受拘束的歡慶場合,因為對大多數芬蘭人來說,它標誌著夏季假日和鄉間夏季別墅生活的開始。

【乾貨分享】在芬蘭生活要知道的事情!

  桑拿

  五百多萬人,兩百多萬間桑拿房,這樣的國家理應不需要正式的桑拿教育。芬蘭人學習在桑拿房裡洗澡就像學習說話一樣自然。你可以在芬蘭朋友或者熟人的陪伴下進行第一次桑拿體驗,這可要比按照一套機械的指南,把桑拿變成一串沉悶的數字要有意思多了。

  在芬蘭,男人和女人都在桑拿房裡洗澡,但是除了家庭成員之外並不混浴。在芬蘭也沒有公共的混合桑拿房(除了新建的 L?yly 桑拿房,那裡男女在同一間桑拿房裡蒸桑拿,但是必須身穿泳裝)。如果受到邀請蒸桑拿的話,你應該知道,這是主人特地為你加熱的。所以,只有因健康原因才可以拒絕嘗試。

  擁有桑拿房對芬蘭人來說是非常自然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蒸桑拿的方式。芬蘭人從來不會對另一個人說他的方式是錯的,只不過是個人喜好罷了。你應當傾聽自己的身體,根據自己的節奏在桑拿房、淋浴房、戶外,或是湖泊或大海之間移動。效仿他人也會有所幫助,但是要避免極端。有些芬蘭人覺得需要在燙人的桑拿房裡坐很長時間來顯示他們的堅忍不拔。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客人會悄悄走到外面,喝些飲料,並觀賞風景。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用一種開放的心態來接受未知的儀式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熱氣蒸騰的房間裡用一束柔軟的白樺樹葉拍打自己的身體,也是非常愉悅並有治療效果的體驗。

  桑拿不是為急匆匆的人準備的。洗浴結束之後,一般要繼續聊聊天,喝些飲料,也許用一頓清淡的晚餐。大家也願意聽聽你對於桑拿體驗的評論。不管怎麼說,這是芬蘭人永遠不會厭倦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