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主管管理技能如何提升?

用戶1397226266713


管理者的定義是通過別人完成任務的人。

作為一線主管,在你升任主管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執行,沒有育人的職能。那麼,升任主管後,應該增加育人,即培養下屬,增強自己通過別人完成任務的能力。

具體來講:

1設定任務:明確任務內容,制定計劃,協調分工;

2人才管理:輔導下屬,制定本部門的培訓體系並實施;

3質量保證:流程管理好,合理適時使用表單等工具,執行並檢查表單;

4提升績效:明確下屬的崗位職責,通過溝通進行激勵,進行月度及年度評估。

以上是一些具體的措施。

另外,管理者一定要會激勵下屬,營造團隊氛圍。


小烏龜愛讀書


如何快速提升我們的管理技能,主要分為管人、管事、抓關鍵節點和定績效考核四個步驟。


對於剛步入管理階層的人來說,缺乏管理經驗,往往都會有一個困惑期,經常感覺無從下手、有心無力,這都是職場發展過程中常見的現象。所幸的是,我們的前輩們總結了很多方法。


管理之道首在“管人”


管人的核心就是要讓團隊成員對自己信任、對自己服氣,也就是首先建立員工對自己的信任感,然後再建立權威感。


不少新晉的管理者,往往存在兩種錯誤思想:

(1)第一種情況:覺得自己當領導了,變得不可一世,成為封建大家長,員工們稍有差池就一頓痛罵呵斥,讓大家戰戰兢兢、如坐針氈。

(2)第二種情況:無為而治,除了自己的Title有所變化外,別的一切毫無改觀,員工們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感受不到這個領導的存在。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風格,都將導致團隊管理的失敗。


在《亮劍》裡面,上級把李雲龍從被服廠調到剛打了敗仗的獨立團當團長。李雲龍並沒有上來就頤指氣使擺老紅軍架子,而是先通過被服廠的關係順了200套新軍服做為見面禮;也沒有對老團長孔捷打了敗仗挖苦諷刺、打擊冷落,而是請孔捷喝酒,積極開導、好言相勸把孔捷留在團裡委以重任。讓全團上下官兵感受到了他的真誠,知道李雲龍是來幫助大家的,迅速樹立了官兵們對他的信任感。同時李雲龍還向上級積極爭取,把原來新一團他手底下最能打仗的張大彪調到獨立團做一營營長,針對團裡軍事物資嚴重不足,用一把日軍指揮刀換來50箱手榴彈,帶領全團官兵打了幾個小勝仗鼓舞了士氣,迅速的樹立了自己的團裡的權威感。最終,李雲龍成功的把獨立團帶成了一支嗷嗷叫的作戰部隊。


管理之法次在“管事”


管事的前提是你對這個事非常專業,不犯糊塗;其次你對團隊成員是否瞭解,才不會被矇蔽。


比如你負責一個生產車間的管理,某產品生產需要甲、乙、丙、丁四種原材料,A、B、C、D、E五道工序,動用Ⅰ、Ⅱ、Ⅲ三種設備。那麼你必須對四種原材料的性能、價格、合格率、供應商、庫存情況等有充分的瞭解,必須對五道工序的生產工藝有充分了解,對三種設備的使用情況有充分的瞭解,只有你自己足夠的專業,才能做到了然於胸。同時,你還必須對團隊成員足夠的瞭解,誰能勝任生產材料的保管和發放,誰能勝任每道工序,生產線出狀況誰能擔當救火隊員的角色,出現質量事故能否追蹤到第一責任人等。只有如此,方能在最低的成本控制下,保質保量的完成生產任務,提升自己的業績。


所以“管事”的前提,首先是得先把人管好,其次是你對業務十分精通,這樣才能知人善任、合理分配工作任務,最終才能順順利利的把“事”管好。


管理之術次在“抓重點”


做管理工作,一定要抓住工作的核心,理清關鍵的節點,而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最終導致業績無法達成。


《亮劍》裡面的李家坡之戰,日軍山崎大隊困守在一個山頂上,八路軍主力團772團用傳統的地面進攻方式,由於我方武器裝備和士兵作戰技能都不佔優勢,久攻不下、傷亡慘重。最後只得派李雲龍的雜牌獨立團上馬,李雲龍經過分析發現,和山崎大隊比武器裝備和作戰技能都會吃大虧,強攻必然不會湊效,但山崎大隊同樣也無力突圍反擊。所以採取土工作業把坑道挖到日軍陣地50米左右的位置,一通手榴彈扔過去就把戰鬥解決了。這就是抓住了工作核心和關鍵節點,迅速的達成了業績目標。


我們日常的管理工作過程中,工作大多繁雜,事無鉅細貌似你都要管,天天都有員工來訴苦、抱怨,每天都要召開一大堆會議。如果作為部門領導無法分清事情的主次,抓不住主要矛盾,你就會淹沒在事山會海之中,要緊的事情一件也沒辦成。


管理之器末在“定考核”


績效考核只是一個確保目標達成的工具,是器而不是道,是服務於我們的管人、管事和抓關鍵節點的。


定考核的首要是目標清晰有可達成的路徑,其次是公開公正公平,千萬不能有任何小動作和暗箱操作。電視劇《亮劍》裡面有一場,李雲龍告訴兄弟們說有本事誰吃肉,要麼擂臺上打敗他、要麼把手榴彈扔到竹筐裡面去,考核目標簡單明確,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最終極大的提高了官兵們刻苦訓練軍事技能的熱情,提高了團隊的戰鬥力,這就是成功的績效考核。


我們企業在制定績效考核制度的過程中,都會用到KPI、OKR之類的工具,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而不是被這些專業名詞所迷惑。


不管是KPI也好,OKR也罷,都是服務於目標的達成,務必簡明扼要、清晰明瞭,不可做得繁雜無比,讓人無所適從。


目標設定要具體可量化,有具體的達成路徑,日度考核不超過1個,月度考核目標不超過3個,年度考核目標不超過5個,讓大家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每月、每年應該具體做那些事情,達到什麼明確的要求,那麼推進起來就會相對容易。


比如我@漆興平給自己的頭條號運營定一個目標,大家覺得哪種更好:

(1)第一種目標設定:認真撰寫大量原創內容,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成為優秀的職場領域創作者。

(2)第二種目標設定:一年內創作超過300篇優質問答、100篇原創文章、300篇微頭條,簽約頭條青雲計劃,漲粉5萬個以上,平均每篇內容互動量不低於50。

很明顯第二種目標設定,更加清晰、具備可達成路徑,可作為我工作的指導方針。


我們作為新晉管理者,首先要把道、法、術的方法掌握,也就是先明白如何去管人做好團隊凝聚力,其次是學會如何正確的分配工作任務,然後在工作中抓重點、盯重要的節點和進度,最後才是通過考核的方式來確保我們前面幾個步驟的順利實施。


不少缺乏經驗的管理者,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來就先弄一大堆罰款和獎勵的措施,期望通過這種手段就能讓手下的弟兄們按部就班的順應自己的心意,殊不知缺乏前面三個步驟的鋪墊(員工既不信任你也不敬畏你,工作任務分配含糊其辭,抓不住重要的工作節點,那麼再高明的績效考核制度都是無效的,最終流於形式主義),這就屬於本末倒置的做法,最後很難帶出一支業績嗷嗷叫的團隊。


我是@漆興平,專注職場領域問答,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漆興平


我是銷售一線崗位管理,定崗定責,獎罰分明就好了。成年人都懂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