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講一下曾經的南斯拉夫有多牛?

王思蔥的經紀人


可以這麼說吧,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蘇聯是老大,南斯拉夫就是二哥了。

軍事實力和經濟水平,在社會主義國家中都是相當強大的存在。

算是中等發達國家吧,但是1992年之後南斯拉夫就解體了,徹底淪為東歐貧困戶,這事情和當時的美國與歐共體(歐盟前身)從中作梗有關。

(前南斯拉夫總統鐵托)

南斯拉夫的崛起,和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衝突。

1945年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擊敗德國侵略者,建立了南斯拉夫共和國,其加盟國多達六個,分別是黑山、馬其頓、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聯合組成,基本和前蘇聯是一個經營模式,都是加盟國性質。

這個國家很有意思,雖然南斯拉夫是共產主義國家,但與蘇聯的關係一直保持著外交距離,總是朦朦朧朧的,就像男女朋友一樣,說好也好但就是不跟蘇聯結婚,這做法和我兔很像,談感情可以但不要動歪心思,別總想著拉人家進華約。(前蘇聯主導的戰略共同體,類似於歐美主導的北約。)

而且南斯拉夫很開放,不牴觸歐美國家資本進入,也沒有放棄共產主義,從1945年建國以來一直保持著相當大的包容性,這也造成了,鐵托執政以來,兩大體制陣營一直對南斯拉夫很友好。

相對開放的國家制度促成了南斯拉夫的快速發展,上世紀70年代,南斯拉夫就已經一躍成為東歐地區少有的發達國家,其軍事力量也可以說是東歐一霸。

雖然這個國家政治體系很開放,但嚴重的民族矛盾卻一直都存在,鐵托執政時期就刻意打壓過塞爾維亞族。

南斯拉夫內部的民族矛盾可以說從建國開始就已經存在,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想要解決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南斯拉夫共和國前身是南斯拉夫王國,其本身就是聯合王國的性質,是由多個民族與國家合併而成,而且小小的一個國家之中,連宗教信仰也分化嚴重,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共同存在於這個國家之中。

後來著名的波黑戰爭,實際上就是從領土爭議發展成了民族宗教仇恨的一場戰爭,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歐美國家的一貫紳士作風,挑撥與製造混亂,刻意去分裂他國。

(前南斯拉夫總統鐵托)

至於南斯拉夫有多牛?

這麼說吧,上世紀70年代,大多數國家還在為吃飯問題苦惱的時候,南斯拉夫就已經實現了青少年義務教育,人均收入部分地區已經達到歐美髮達國家水平,民眾科技普及、如汽車、電視、冰箱,更是高達42%,在民生這一塊兒可以說當時強大的蘇聯也比不了。

至於軍事,波黑戰爭被世界公認為是自二戰以來,科技含量最高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武裝衝突,而且要知道,波黑戰爭可是南斯拉夫自身爆發的一場內戰。

其戰爭規模之大,嚇的鄰國意大利戰備了好幾年,期間美國引以為傲的黑科技隱身戰略轟炸機f117都被分裂出去已經元氣大傷的南聯盟給打了下來。

其軍事實力可以說是東歐小霸王。


縹緲峰下一粒沙


2012年,我曾經到過塞爾維亞,那是前南的主體,應該能體現南斯拉夫的風采。在那裡的農村,每家農戶都有自己獨立的別墅(看樣子有200--300平米左右),都有自己的小轎車,都有各種配套的農業機械。印象最深的,是每家都栽種著很多鮮花,連房子外牆上都掛著五顏六色的鮮花!


氣吞萬里如猴


曾經的南斯拉夫有多牛,看一看現在現在的巴爾幹半島地圖就知道了。盛極一時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包含了現在的 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等6個國家外加1個沒有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獨立的科索沃地區,地域橫跨整個巴爾幹半島。

社會主義制度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牛?用現代的流行語來講那就是“很牛”,強盛時期的南斯拉夫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面的表現都很搶眼,值得我們去了解了解:

01 政治方面:敢對蘇聯說“不”

鐵托時代的南斯拉夫,在政治上非常強悍,因為鐵托本人在二戰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南斯拉夫非常牛氣的奉行不結盟政策,既不跟從蘇聯集團、也不依附西方集團,使得南斯拉夫在國際舞臺上也擁有較高的地位,名氣在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那更是響噹噹的。

02經濟方面:70年代就成為中等發達國家

戰後南斯拉夫走出了自己的獨特道路,70、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經濟上曾獲得很大成就,其國民生活水平在東歐一度居於領先水平,在70年代當時南斯拉夫的人均GDP就已經超過了社會主義的所有國家,1980年南斯拉夫人均GDP為3200多美元,同期蘇聯是2667美元,這比蘇聯要高很多,與當時的中國比那是10倍還不止。而且人家從二戰後到70年代,短短20年的時間,就建立非常齊全的工業體系。

有幾個小編沒怎麼考證數據,可以把南斯拉夫的牛氣表現的淋漓盡致:一是南斯拉夫在70年代末,汽車保有量就有36%了,我們當時自行車估計都沒這麼普及;二是在60年代電視機的普及率超過50%,當時每1.8個家庭就擁有一臺電視機;2010年貝爾萊德大學的一個教授說他開的車是25年前買的,當時他的月工資是1500美元。

03 軍事方面:上世紀90年代時仍被公認為歐洲最強地面力量之一,號稱“巴爾幹猛虎”

鐵托時代的南斯拉夫,軍事實力歐洲那不是一般的牛,放眼世界也是排的上號的強大軍團。南斯拉夫陸軍最多的時候有60萬之眾,由於很早就建立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南斯拉夫的軍工基礎非常強大,列裝部隊武器裝備那也是分分鐘秒殺小國的架構,以致到上世紀90年代時,仍被公認為歐洲最強地面力量之一。

總結:

盛極一時的南斯拉夫在一代偉人鐵托去世後,開始走了下坡路,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持續性通貨膨脹、民族矛盾集中爆發、外部壓力接踵而至等等因素使得這樣一個曾經強大的國家在經歷了短短的30、40年的輝煌後走向了分崩離析。而縱觀南斯拉夫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統一的南斯拉夫是一隻強大的猛虎,而再次迴歸分散的巴爾幹半島,終難再現南斯拉夫的輝煌。

(本文所引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史探客


南斯拉夫,我們今天所說的南斯拉夫是指,在二戰結束以後,在1945年,由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起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他是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波黑)、馬其頓、黑山6個共和國組成。國家體制是聯邦總統制,國土面積是25.5萬平方公里。但這個強大的巴爾幹半島社會主義聯邦國家在1992年宣告解體。就此成為歷史。


南斯拉夫曾經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處的巴爾幹半島素有歐洲火藥捅之說,二戰期間被德國佔領。在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鐵托 領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盟軍的幫助下取得了國家獨立。在1945年,由六個國家聯合組成了聯邦制國家,應該說,這個聯邦有些勉強,有點強行婚配的意思,六個國家發展極為不平衡,民族信仰,生活習性也是千差萬別。完全是依靠鐵托個人的威望和共產黨的凝聚力把六個國家結合在一起的。南斯拉夫成立以後,由於是自己“大打江山”鐵托根本不聽斯大林的,對於蘇聯共產黨的指手畫腳厭惡之極,干涉國家內政是十分討厭。鐵托不聽莫斯科指令,退出華約,走出了獨立 國家道路,而歐美國家也出於國際戰略原因給予南斯拉夫鉅額經濟援助,再加上鐵托治理有方。所以在所有歐洲社會主義國家裡名列第一,即便是面對希臘,土耳其,葡萄牙也不遜。


在鐵托在世的時候(45年-80年)南斯拉夫經濟,軍事,文化都極其強大和燦爛。南斯拉夫電視的普及率是70%,南斯拉夫汽車的普及率是36%,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注意這可是在80年代初,西方電影和書籍都可以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經濟主要以為礦冶、汽車製造、紡織和食品加工為主。在鐵托任內,依靠自己的威望,保證了政治,經濟和外部邊境的安全,獨立。穩定。但南斯拉夫最大問是發展不均衡,最發達的斯洛文尼亞與鄰國奧地利、意大利經濟水平只高不低。而馬其頓、科索沃則是歐洲最貧窮的。而由於鐵托是克羅地亞人,很顯然地明顯打壓主體國家和民族塞爾維亞,做為最大的塞族也只佔整個民族的36%。而鐵托為了消除民族差別,提出新的民族,南斯拉夫族。但這樣強行地作為顯然無法消除隔閡。在鐵托去世以後,南斯拉夫中央聯邦政府採取鬆散制、新的南斯拉夫總統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最終導致了國家解體,進而造成二戰後歐洲最大戰事,科索沃戰爭。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要說南斯拉夫有多牛,小編以為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南斯拉夫是當時世界上第二大社會主義強國!”



巴爾幹之虎=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之名起源於1918年成立的“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公元1929年,這個聯合國家改稱為南斯拉夫王國。二戰爆發後南斯拉夫被德意法西斯佔領,此後鐵托一直率領南斯拉夫游擊隊進行戰鬥直到1945年5月解放,同年11月29日新的議會宣佈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1963年4月頒佈新的憲法,易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南斯那夫成立後,鐵托實行寬容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南斯拉夫國力迅速提高。

當時的南斯拉夫不但軍事力量強大,軍隊總數高達百萬,而且經濟極為發達,人均GDP遠超世界社會主義國家綜合水平,達到資本主義國家水平,當時連蘇聯都不得不忌憚這個曾經的小弟。你說它有多厲害?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70年代,有部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就是南斯拉夫的保衛,推薦大家看一下

提到,南斯拉夫,比說鐵托總統

據說有人在斯大林生前居住的地方發現鐵托寫給斯大林的信,大意就是: 不要再派人殺害我,你派來的這些人都被我抓住了,我如果想殺你,一次就能成功

一戰後確立了民族國家的概念,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徹底崩潰,然後周邊的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三個民族。統一成立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之所以牛逼,其實是因為南斯拉夫出了一位總統。但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鐵托總統,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南斯拉夫就是鐵托,鐵托就是南斯拉夫,鐵托在位35年,領導南斯拉夫成為華約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當時屬於冷戰期間,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峙一下。歐洲盃直接劃分為兩大陣營,一方是美國為主的西方,一方是蘇聯為主的東方陣營,但是帶兩個陣營當中有一個國家,一箇中立態度,不偏不倚,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斯拉夫。

所以說,南斯拉夫之所以牛逼,是因為鐵托,把南斯拉夫建設成為一個整個歐洲不管是從東歐還是西歐來說,最牛逼的國家,當時他的不管是軍事實力,。還是從GDP水平來說,都是當之無愧的歐洲霸主。

冷戰後斯大林想控制克羅地亞,鐵托不合作,斯大林不死心,最後決定派情報局瓦解南斯拉夫政府,又派14萬人對南斯拉夫進行一個“大圍剿”,還是不行,鐵托也集結了20萬餘人進行反抗,斯大林最後差點崩潰,這麼多的法子也沒有擊倒鐵托。

趕走希特勒,對抗斯大林

所以一個人牛不牛逼,其實還是要看對比。


橙爸講歷史


本人喜歡看體育賽事,特別是三大球,雖然沒有生活在南斯拉夫時代,從體育方面就能看出南斯拉夫當年多牛!

南斯拉夫目前分解的六個國家: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波黑、塞爾維亞、黑山。

籃球:有南斯拉夫在,美國那時候還不敢稱之為夢之隊。曾經5奪男籃世界盃冠軍!

足球:雖沒有奪得足球世界盃冠軍,但是是世界盃八強、四強常客,去年分解出來的克羅地亞決賽負於法國,奪得亞軍。


小七閒敘雜談


我們首先來看一組數據:

截止至1976年,在南斯拉夫

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

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

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

每1.8個家庭擁有一臺電視

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

......

當然,這樣的成就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略遜一籌,但若是和同期包括蘇聯在內的社會主義陣營相比,那可一定是鶴立雞群的。當時的南斯拉夫,甚至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那麼,為什麼同樣是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南斯拉夫的經濟就發展的那麼亮眼呢?這與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的卓越貢獻密不可分。

南斯拉夫現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鐵托

南斯拉夫終生總統鐵托

約瑟夫·布羅茲·鐵托(1892--1980年)出身於克羅地亞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早年服役於奧匈帝國,但在一戰中被沙俄俘虜。而脫胎於十月革命的蘇俄也把鐵托塑造成了一個社會主義戰士,在其回到南斯拉夫後立刻投入社會主義事業中。

1938年初,他被任命為南共中央臨時總書記,從此,成為南共主要領導人。1941年,為抗擊納粹德國入侵,南共成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擊隊,鐵托任總司令,領導全國武裝鬥爭並開闢解放區,建立人民政權。

全國解放後,任政府主席兼國防部長、人民陣線主席。1952年,南共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League of Communisfs),鐵托任共盟總書記。1953年,他當選為共和國總統。在任內,他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同本國具體情況相結合,對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模式率先實行改革,創立了社會主義自治制——南斯拉夫飛速崛起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下脫胎換骨——社會主義自治制

二戰結束後初期,南斯拉夫也如東歐其他國家照抄照搬蘇聯模式——在農村開展土地改革和農業集體化運動,在城市實行國有化運動。南斯拉夫在國民經濟建設方面也搞計劃經濟,從1947年起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就在這一計劃剛剛開始實施的時候,南斯拉夫就同蘇聯關係惡化了。

蘇聯從南斯拉夫撤走專家,撕毀合同,並且操縱歐洲共產黨情報局在1948年把南共開除出情報局。蘇聯不僅自己,同時迫使東歐其他國家與南斯拉夫中斷經濟貿易往來,甚至大兵壓境,武力威脅,力圖迫使南斯拉夫就範。蘇聯不允許在自己的陣營中,有個如此不聽話的小弟。

蘇南剛開始交惡時,南斯拉夫依舊延續著這蘇聯的斯大林模式,沒辦法,誰讓當時的斯大林模式就是社會主義陣營的絕對真理呢。但隨著“真理”的繼續實施,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在加速建立農業生產合作制度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顯著降低,再加上旱災的影響,使得全國穀物產量降到二戰前平均水平的41%,糧食供應十分緊張。而且因為與蘇聯交惡,南斯拉夫與東歐國家的經貿往來也不得不中止,工廠大量停工,工業損失慘重。

但同時也多虧了與蘇聯交惡,南斯拉夫才得以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對於一開始強制農民加入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鐵托開始強調自願原則,很顯然,農民們對生產集體化十分無感,當年年底,農業生產合作社就不得不宣佈解體,而隨著私有制的恢復,糧食產量也逐漸提高了。農業上的成功使得鐵托在各個行業都降低了國家的直接干預,沒錯,歸根結底,鐵托的舉措就是使南斯拉夫的經濟由國家集中管理的計劃經濟變成市場經濟。

鐵托統治下富庶的南斯拉夫

而這改變也確實顯著,1952--1961年,工業產值年均增長率為13.4%,農業產值年均增長率為6.1%。這樣的增幅已是相當可觀了。隨後,鐵托繼續深化改革,到其逝世為止,南斯拉夫在同期的社會主義國家中,發展速度始終名列前茅。最終,方能在上世紀70年代,就使的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

參考文獻:《南斯拉夫》卡德爾.卡德爾論文選[M].李嘉恩,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有史有中


南斯拉夫在二戰時,兩週就被德國佔領,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抵抗,鐵托帶領游擊隊一直抗擊,相關數據表明消滅98萬的納稅軍隊,是歐洲大陸唯一一個靠自身力量趕跑法西斯軍隊的國家,正是依附軍事力量的強大,南斯拉夫直接選擇不投靠蘇聯和美國,直接不結盟,自立自強。以至於南斯拉夫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卻不是蘇聯的小弟,起碼是同窗級別。

1944年5月22日,德國出動700人的空降部隊試圖突襲南斯拉夫人民軍總司令部,從而一舉將鐵托斬首。鐵托的警衛部隊頂住了德國傘兵的進攻,同時在人民軍其他部隊的增援下,掩護鐵托成功突圍,而投入戰鬥的德國傘兵僅僅剩下100多人。

南斯拉夫人民軍成功將地解除了十個意大利師的武裝,獲得了大量的軍火和物資,改善了自己的裝備。

說到南斯拉夫B說到鐵托!鐵托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就代表南斯拉夫的影響力。

南斯拉夫當年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西方有聲有色的交往,還能保持自己的地位。你說他牛不牛?


薩拉肯定能夠哇


南斯拉夫國家之所以在一九九一年解體,最主要的體現是表現在宗教問題的矛盾上,這一點是跟蘇聯解體不同的。

在昔日的南斯拉夫國內有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和波斯尼亞等民族。

其實說白了他們都是屬於斯拉夫民族,斯拉夫民族包括俄羅斯、烏克蘭還有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等都屬於斯拉夫民族。


而斯拉夫民族分為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

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屬於西斯拉夫,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東斯拉夫人,而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就是南斯拉夫人了。

在歷史上巴爾幹半島曾被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分別統治和佔領,一戰結束之後同盟國一方戰敗。

同盟國一方的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分別崩潰解體,奧斯曼帝國推出巴爾幹半島的勢力成為了土耳其國家,而奧匈帝國則成為了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諸多小國。


由此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組成了斯拉夫南國,暨南斯拉夫王國。

1941年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國王出逃,南斯拉夫國家的人民在由共產黨領導人鐵托的率領下,借蘇軍橫掃納粹德軍的餘威解放了自己的國家,成立了由南共領導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由鐵托出任國家總統。

在鐵托領帶下的南斯拉夫國家,雖同屬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成員,但始終與蘇聯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也不實行親美或者反美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不結盟運動,是歐洲國界唯一一個沒有加入華沙條約的社會主義國家。


自從與蘇聯關係破裂後,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條擺脫蘇聯模式的發展道路,建立了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經濟工業道路。

從五十年代開始,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變化。進入了七十年代,全國有百分之三十六的人民擁有自己的小汽車、每不到兩戶平均擁有一臺電視機,每兩個家庭可以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享受到8年的免費義務教育。

南斯拉夫的人民生活,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雖說有所不及,但在同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大家庭之中的人民生活還是比較充裕的。

1980年鐵托逝世以後,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並逐漸失去有效地控制。

因宗教問題而導致的矛盾不斷升級,在整個的南斯拉夫國家之內分別有穆斯林教、東正教和天主教等並存。

因民族矛盾的不斷升級,導致國內發生不斷的內戰,整個的國家經濟全面崩潰。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兩院分別通過以多數票表決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從而標誌著塞爾維亞和黑山聯邦的國家正式宣告成立,自此以後一個作為主體國家的南斯拉夫聯盟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