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種植大有講究,哪種方式更有利於紅薯高產?

羅田慄先生


農民種紅薯,如何高產?有哪些妙招?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以下是農民種紅薯高產方法。

為了獲得高產量和高品質的紅薯,科學管理的肥料和水和一系列的栽培和管理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如種植幼苗的紅薯,提高紅薯的蓬勃發展的中期和控制,擴大和應用在後期葉面肥料,等等。其中,關鍵是要提高紅薯的成活率,施快速肥,大幅度提高產量!

1. 施用足夠的基肥後,起壟覆膜淺種植

①適當的基礎肥料適用。甘薯基肥應根據土壤肥力來決定。成熟有機肥料一般每英畝使用3000公斤,硫酸鉀使用15公斤,過磷酸鈣使用25公斤,硫酸鋅使用1公斤,碳酸氫銨使用25-30公斤。

②紅薯是一個與擴大根作物,寬鬆的土壤條件,深根滲透,強大的抗乾旱和洪澇災害,有利於根的擴張,增加產量。有研究表明,覆蓋地膜的紅薯高產田有利於土壤水分的保持和抬升,有利於紅薯的膨大,使紅薯大小均勻,比平種高約20%。

③然後應該種淺樹苗。據說,“淺種紅薯是寶貝,深種紅薯是一棵草”。尤其是平種的時候,必須種植淺樹苗。深度太深,底土太硬,紅薯垂直生長年輕,只能水平生長,紅薯互相編織,形成裂縫和畸形。而且,遇到暴雨的話雨水不能順利流出,引起紅薯根腐爛病,經濟效果不高。

實踐中建議其間距為80cm左右,寬度為50cm,寬度為30cm。在後期,如果你覺得紅薯會膨脹,露出出土的桌子,建議重新施土。

2.苗圃促進根和幼苗生長,中期促進藤蔓生長,控制旺盛

在紅薯苗期,常出現死苗和死苗。在根部施用富含腐殖酸和海藻的水溶性肥料是必要的。它可以促進根系的發育,培養強壯的幼苗。同時要及時檢查秧苗,及時補苗,並進行犁耕鬆土。

許多農民正在為是否要把秧苗翻耕以控制他們的經濟繁榮而煩惱。你要種苗嗎?解決的辦法是把秧苗變成藤蔓,並噴灑控制劑!

3. 巧施裂縫肥,增產又提質

紅薯進入膨脹期(插入後60天左右)後,表土中出現裂縫。這時紅薯尤其是最需要鉀肥的時候。合理地追肥不但能提高產量,還能提高紅薯的澱粉和糖分的含量。

以上是農民種紅薯高產方法,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採納,謝謝。


農村桂哥


  大家好我(新農人助力),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紅薯種植

  其實紅薯種植,起壟種植的產量要比不起壟的高很多,起壟種植也有講究,根據不同的栽培條件,起壟可分為小壟單行、大壟雙行、大壟單行等形式。

  小壟單行

  在地勢高、水肥條件比較差的地方較多應用。一般壟距70~80釐米,高20~25釐米,株距15~20釐米,每壟插苗單行。此法植株分佈比較均勻,莖葉封壟較早,但因薯壟低小,抗旱、抗澇能力較差。

  大壟雙行

  在土質較好、土層較松的平地上,用大壟雙行栽培優質較大。壟距90~120釐米,高30~35釐米,株距25~30釐米,壟上插雙行薯苗。密度依品種要求確定,一般可達每畝4000株,產量較小壟單行提高10%左右。其增產原因在於大壟雙行株距加大,密度增加,分佈較合理。在無霜期較短的北方,大壟雙行也適於應用地膜覆蓋等技術。

  大壟雙行

  大壟單行

  壟距達到100~120釐米,株距適當縮小到20~25釐米,壟高30~35釐米。由於壟高溝深,便於排灌,使結薯層保持通氣狀況,在易澇多雨年份,增產效果比小壟單行好。在生長期長、灌水次數多的情況下,以採取大壟單行密植為好。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新農人助力


家鄉早紅薯育苗一般在3月份開始,把去年儲存在地窖的紅薯挖出來,均勻的排在育苗大棚裡。在育苗前大棚裡面的地要先翻鬆,土塊要打碎,然後把紅薯緊密的排在裡面的,排完後均勻地蓋上一層泥土,再撒一遍水,然後蓋上大棚就可以了。

過一段時間紅薯苗破土發芽後,要每天去打開大棚通風,適當的澆水。當紅薯苗長到15公分長後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移栽的田地先翻耕,然後撒上肥料,最好是腐肥(就是植物葉梗腐爛後的肥料),然後在起壟栽上紅薯苗。最好是雨天過後栽種,這樣不用澆水,成活率也高。

移栽的 紅薯苗生長的很快,當長到50公分長以後,就可以進行控苗,枝蔓也控制在一條到兩條,多的可以剪掉。如果想種秋紅薯的話,就不用剪讓它繼續生長,只注意提蔓就可以了。。

因為早紅薯一般產量都非常低,產量比較高的是秋紅薯,所以早紅薯只是移栽後為種秋紅薯育苗。當再次育苗的紅薯藤長得有一米多長時,就割斷再剪成15公分一節再次栽種,再次栽種的就是秋紅薯苗。

只要氣候適宜,紅薯苗生長的比較好比較快。當秋紅薯苗達到50公分後就開始控苗,藤蔓也要控制在一兩條,多餘的剪掉。還要進行翻苗,就是把生長旺盛的紅薯藤翻起來。除主根部以外藤蔓不讓它再接觸地面長側根,分走營養。大概每半個月翻一次就可以了。

翻藤蔓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一根手指粗竹竿,插在藤蔓下面往前走就可以把藤蔓側根挑開地面,讓側根不再存活,這樣營養就只輸送給了主根部,對提高產量有非常大的作用。

再就是田間的管理,天氣太乾旱的時候適當的澆水;雨水充沛的時候,因為是起壟,水會從壟溝流走,影響不大。紅薯生長後期一般不需要施肥,只是適當的注意管理就好。

種紅薯地最好是輪作耕種,今年種紅薯,明年種其他農作物。這樣會減少田地的病蟲害,也能保證土地的肥力。因為種紅薯對土地的肥力消耗比較大,年年種植會讓土地的肥力下降,將會導致紅薯減產。





不可放棄3


紅薯的種植大有講究,哪種方式更利於紅薯的高產?

紅薯是農村比較經常種植的一種農作物,紅薯全身都寶,使用價值高。紅薯的嫩莖葉可以當作蔬菜食用,莖蔓又是一種畜禽的優良飼料,根莖又是大家比較喜歡吃的食物。

紅薯的種植栽培,從紅薯的種植時間上來看,有春季栽培的紅薯與夏季栽培的紅薯,從栽培的方式來看,有平地種植與高壟種植,地膜栽培和無膜栽培。在河南豫東平原栽培紅薯的方式多樣,今年自家的紅薯,採用平地無蓋膜的夏季栽培的,恰好,田地鄰家是採用春季高壟地膜栽培的紅薯,從紅薯的長勢與產量均優於我的紅薯。原因是為什麼呢?鄉村呂步為大家分享一下鄰居家的種植紅薯方法。

鄰居家去年收了秋莊稼,田地沒有種植麥子與大蒜,田地一直空閒到春季。在春天清明節之前,畝施入2000公斤農家肥,把土壤使用旋耕機打了兩了遍,隨後又使用機器封了高壟,壟高30釐米,壟寬30釐米,壟間距60釐米。

把壟打好之後,開始覆蓋地膜,把壟使用1米寬的地膜履蓋住,使用壟間的土壤,把壟左右兩邊地膜的邊緣,封緊壓實。然後把已經購買好的紅薯苗,按照株距40釐米的密度,通過地膜,扦插在高壟上的土壤內,種植完畢後,及時澆了一次透水。

紅薯在春季栽培,其生長時間較長,一般紅薯生長期4個月,而春季種植的紅薯的生長期可達6個月。從紅薯積累幹物質的時間越長,紅薯的產量越高。

高壟地膜栽培紅薯的方式,使田間產生立體效應,增加紅薯地上莖葉與根莖部,受陽光線與通氣的面積,有利於紅薯的光合作用積累有機質,增強根塊的糖含量,同時,病蟲害的發生率也相應減少了。地膜為早春種植的紅薯提供保溫,促進植株內部養分的輸送。

總結,在春季栽培的紅薯時,採用高壟地膜栽培的方式,更有利於紅薯的高產。


關注三農信息內容,請點擊關注鄉村呂步,大家一起探討三農,服務三農,有不同的見解與補充請在評論區留言。

配圖由題主提供


鄉村呂步


黔農小賀回答:紅薯在農村種植比較常見,各種吃法多樣化。其中有用蒸,炒和煮幾種吃法,相信很多人都吃過烤紅薯。應該是幾種吃法中最好吃的一種了,紅薯烤著吃口感很黏糯,味道香甜,還會流蜜。看著烤熟的紅薯,其香濃的味道,流蜜外溢的外觀看著就很有食慾感了。因此也深受食客朋友們的喜歡。經市場分析,紅薯的銷量前景是比較樂觀的。那麼在種植中想獲得品質好,高產量並不容易,種植方面大有講究的。

第一,怎樣選種

不同的品種它的外觀色澤,體形,食用口感和產量品質都大同小異的。這個要根據各個地方的人們口感習慣,土壤土質,氣候條件等因地適宜,選擇自已認為合適的就好。

第二,土壤選擇及深耕細土

要獲得高產質優的紅薯,首先要選擇好適宜紅薯種植的沙質土壤種植最好,在黏性土壤中種植不利於它的正常發育生長。收穫的薯果外觀不好看(開裂),大大降低商品性。

選擇肥沃蔬松雜草少,通風好,陽照足的地塊種植,可提前深翻細土備用。因紅薯是深埋地下根莖作物,深度可達16一18Cm之間。深翻細土能提高紅薯在土壤中正常生長的通透性。

第三,起壟單行定向栽種

在我們貴州種紅薯,常見的有平地栽值起壟單行栽值,和起壟雙行栽值三種。其中平地栽值只能說減少勞力投入,但田間易積水。通透性極差不利田間管理和紅薯生長,

其中起壟雙行栽值只能說比平地栽值稍好,缺點是密度大,陽照和通風差,通透性也不好。

凡是有紅薯種植經驗的農戶,起壟單行栽值視為最佳首選方法。以中等肥力的土壤為例,壟高28一30cm,壟寬26一28cm,壟的間距55一60cm之間最好。

起壟前先用旋耕機定向開溝,溝裡鋪著適量農家圈舍的新鮮豬牛屎糞。每畝用量約3一4000斤,紅薯的高產,重在施足底肥。後用人工或者機械起壟後等待適宜栽值氣候和紅薯秧苗。我們一般起壟後約15天左在才栽值薯秧,一是讓新鮮糞便有短時腐熟期,二是經過下雨後的薯壟地凝固更好。薯秧栽值後存活率更高。

第四,田間精細管理化促高產

1,鬆土除草

田間的紅薯藤莖約30cm時應急時鬆土,除草和施肥管理,選暴曬天氣鬆土除草,曬死一切雜草効果最好。因雜草多了與紅薯藤莖爭奪生長空間,影響通風透光,爭搶土壤養分使紅薯產量受到損失。

2,施肥管理

我們這邊種植紅薯一般以農家肥追施為主,待紅薯鬆土除草後,以每畝2000斤農家清糞水,25一30斤高鉀複合肥為例,每挑糞水中放入適量比例的複合肥溶化灌施一次後。等紅薯藤莖約60cm長時用以上方法進行二次灌施後就可等待收穫紅薯了。

3,紅薯翻藤

田間紅薯藤莖長約一米左右時,枝葉茂盛鋪滿地裡,這時給紅薯翻藤和割掉次枝。這是大多數紅薯種植戶們最容易忽略,但又特別重要的細節。因每個薯藤結處都要莖根鬚穿插在地裡,爭搶紅薯主果的養分。將藤莖翻在壟硬上一行一行的,不讓它滿地長。將薯藤根鬚與泥土分離,提高紅薯產量。

4,修剪次枝

如勞力條件好的,紅薯翻藤前可將主枝上的次枝薯藤割掉,以可帶回去粉碎細後加玉米粉煮熟餵養肥豬。修剪次枝藤葉後可增加陽照透風,增強紅薯的糖含量,減少紅薯果實的養分吸收,提高紅薯產量。這種方法在我們這裡普遍實用,紅薯收穫時薯大產量也高。

第五,紅薯病蟲害與防治

紅薯種植【病症內】常見的有,

紅薯黑斑病,紅薯根腐病。和紅薯軟腐病等多種病害在防治過程中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的防治措施。

選用抗病性強的紅薯品種,紅薯苗栽值前可用50%的甲基託布津550一650倍液,或者用多菌靈700倍液浸苗根部6一7分鐘消毒,就可進入田間栽值了。

紅薯種植【害蟲內】常見的有紅薯蟎🐛蟲,通俗說法紅蜘蛛。我們習慣叫豬兒蟲,這種害蟲對紅薯生長危害極大,給種植戶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在紅薯田初期發現紅蜘蛛,可用殺蟎類農藥及時噴施防治。

我是【黔農小賀】:專注三農話題,服務農人農事,歡迎【關注】點評。謝謝你!


黔農小賀


薯又叫山芋,所以要想高產,就必須選擇好的種植方法

1.育苗是一個很關鍵的步驟,關係到後來移栽薯苗的質量,甚至影響以後的產量,所以培植紅薯幼苗是紅薯種植的第一步驟。首先要選擇一塊平坦開闊的地塊作為育苗池,要求陽光要能照到沒有大的建築或樹木成為遮擋物還要背風。

2.地方選擇好以後,我們就開始給育苗池注入泥土,泥土最好是比較鬆散的,不要有一塊一塊的硬土塊。泥土無需太多,適量即可,育苗池裡面泥土要疏鬆均勻,不要表面薄厚不一。就是要選擇種薯,要選無凍害,無蟲害,色澤鮮豔,大小也要適中不宜過大或過小的種薯。我們這裡都是前一年留的紅薯,自己放到地窖裡保存,來年春天拿出來進行育苗。

3.種薯一般採取斜插的方式,種薯格局要適當的均勻但不可以太過密集,這樣可以方便我們平常管理和培育。剩下的時間就是等了,慢慢的會長出幼苗,期間要注意保暖,我們這屬於北方,開春氣溫較低,一般都是用塑料膜蓋住,中午氣溫太高還要用東西蓋住,以防燒苗。

4.育苗完成後,便可扦插。紅薯果實在地下,是屬於地下塊根農作物。雖然紅薯比較耐旱,但土壤過於乾燥會使紅薯乾裂;太溼也不利於其生長,更容易導致爛掉。這就導致其在生長過程中要求我們深耕起壟。因為起壟時我們會對土壤進行翻耕使土地更加鬆動,能夠增強土地的透氣性,還能使接受陽光的面積增加,同時加大溫差。這樣就更有利於養分在根系裡積累,使養分能充分吸收,便能多結薯和早接薯。

5.紅薯不太喜肥,在生長的過程中如果爬蔓太過繁茂要合理剪掉,葉蔓太過繁茂,不利於紅薯生長。



暖暖的日常生活


紅薯種植非常普遍,種植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平地栽植的,有起寬壟雙行栽植的,有起窄壟單行栽植的,還有起壟單行薄膜栽植的。就這些種植方式中,哪一種種植方式更有利於紅薯高產呢?我談一下看法。


平地栽植紅薯

【1】通透性不好紅薯屬於地上長蔓地下結莖作物。在生長中,秧蔓吸收的光合養分需要傳給根莖,而平地栽植後,由於秧蔓伸展較長,互相重疊,減少了收收功能,從而使根莖營養不良,品質下降;而根莖需要吸收外部空氣中的養分,由於生長環境密不透風,呼吸困難,所以不利於塊莖的膨大。

【2】容易發生澇災:紅薯生長週期要經過整個夏季。在雨水較多的情況下,既使排水條件好的地塊,由於秧蔓的遮擋,也容易發生澇災。既使紅薯不腐爛,由於紅薯水分大,也會降低品質,更不易貯存。

【3】收穫不方便:平地栽植的紅薯,收穫紅薯比較困難,同時容易傷害紅薯莖塊。總之,平地栽植紅薯,是最不科學的一種栽植方式。

起壟雙行栽植

【1】起壟雙行栽植有利的一面:起壟雙行栽植,比平地栽植要好的多。這種栽植方式,把平地栽植的缺點基本全部克服了:增加了通透性;秧蔓伸展在壟兩側利於吸收陽光;壟高25㎝以上避免了澇災的發生;利於收穫紅薯。

【2】起壟雙行栽植不利的一面:雙行栽植的紅薯,密度相對要大。在橫豎4棵紅薯之間,容易爭奪養分,形成以大欺小的局面,從而造成紅薯莖塊生長大小不均勻;另外,由於雙行相距較近,秧蔓互相遮擋根莖,致使根莖通透性不好,爛葉較多,容易引發病害。

起壟單行栽植

【1】有利於鬆土、施肥、抗旱排澇:起壟單行栽植紅薯,可以說是雙行種植的升級版。這種栽種方式是普遍施用的一種方法。它不僅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而且給生長中的紅薯,在多次的鬆土過程中提供了方便,施肥提供了便利條件,更有利於抗旱排澇。

【2】提高了紅薯產量、質量:由於單行種植,紅薯生長的空間增大,根莖能更多的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外部空氣中的營養;秧蔓吸收的光合養分充足,傳輸給塊莖。因此塊莖膨大快,產量高,質量好。雖然較之雙行栽植的棵數少,但總體經濟價值要高於雙行栽植。



起壟單行覆膜栽植

【1】起壟覆膜栽植紅薯有利的一面: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起壟覆膜栽植紅薯,比不用薄膜更先進了一步:這樣做不僅保溫、保溼、保肥,而且由於薄膜阻擋了雨水的沖刷,保證了土質鬆散,更有利於紅薯莖塊的生長、膨大。同時還減少了拔草、鬆土、提蔓等環節,節省了勞動力。

【2】起壟覆膜栽植紅薯不利的一面:由於薄膜封閉性太強,影響了土壤的通透性;在施用薄膜後,不能及時清理,致使汙染嚴重。當然,這兩種情況都能克服:在秧蔓生長旺季,加大破膜力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收穫紅薯前,一定把薄膜清理乾淨,防止埋入地下,影響下季作物生長。之所以說到這一點,是因為我見到施用薄膜種植紅薯的,在收穫前幾乎沒有清理薄膜的,而是在來年春天用筢子摟一下就拉倒,只能把表面的薄膜清理乾淨。

總之,種植紅薯最好的方式就是起壟單行種植,這樣做不僅有上面提到的好處,還可以把熟土聚在一起,更有利於紅薯根莖吸收土壤中的養分。雖然薄膜種植更好,但必須在收穫前清理乾淨薄膜,才是長久之計。


泰山農家人


紅薯種植,產量+種植管理,

好的產量不代表就是好的利潤,

種好紅薯。取決於一個仔細的管理

防蟲,防病,取決於紅薯產量,價格,品相,

防蟲。預防地下害蟲,做好結果膨大成熟時期不被蟲害,保留紅薯品相,確定賣個好的價格,

病害,需要啥,黑斑,針線病,等等。直接影響紅薯產量,預防不好,大面積減產,絕產,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九零後在種地


不僅僅種紅薯有講究,就所有其他作物也是一樣有技術講究的,不能盲目地粗放地種植。

種紅薯首先也要選好種,紅薯品種有很多種,要選擇適合你當地氣候種植的品種為好。其二是選擇好土壤,紅薯喜歡沙壤地,它鬆軟透氣性好,病蟲害也少,結成的紅薯色度鮮亮。其三要選擇鉀元素多的肥料,農家肥中牛羊肥就是好肥料。但使用以前必須要堆漚發酵後才可使用,否則會發生蠐螬害蟲危害紅薯的。其四買紅薯苗要選第一二茬苗為好,千萬別買葉小莖杆細的三四茬弱苗。其五,把地翻耕後打成壟,然後用鋤頭按長遠近拋坑,澆水水滲下去,把紅薯苗用二手指按住靠根系莖杆的部位,中指按住根系一部分,兩指用力均勻地按進泥土中,然後再用兩手掌把周圍的土躉緊就可以了(我們稱之為打跬)。這樣的作法會比直立栽進去的多結球。如果你以前種紅薯沒注意這一細節,看了我教的方法後,你不妨也試一試。


大叔147409271


紅署種植也有講究!的,撒上化肥,最好是含磷多點,土雜肥,羊肥兔糞都行,帶幾包除地下蟲的藥,農資店有售,進行深犁,耙平後,用起埂器起埂,埂的寬度夠種兩行紅署。起埂利於紅署生長,埂上土質鬆軟,結的紅署個個都很大!再一個起埂種紅署,防止雨水過大淹住紅署秧,(長期浸泡紅署漫漫葉變黃,容易死秧),更有利於紅署旺長時易,翻秧。總之紅署非常容易種,好成活,又有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