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打孩子爺爺奶奶該拉架嗎?

用戶6428572761988


父母打孩子,爺爺奶奶是否應該上前拉架?這個問題我們應該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父母只是象徵性地教育一下孩子,爺爺奶奶是無需上前拉架的;如果打得特別厲害,而且持續了很長時間,考慮到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問題,建議還是要上前阻止的。

孩子在應該立規矩的年齡階段,父母教育孩子,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家長因為各種原因以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們姑且不說這種方式到底對不對,父母的教育初衷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以後不再犯這種錯誤,所以才會出此下策。

我們先來分析第一種情況:不上前拉架

  • 不上前拉架是為了建立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讓孩子適當地接受懲罰,明白父母給自己建立的規則需要遵守,這就是父母的威信。

如果爺爺奶奶上前拉架,阻止父母,則是給孩子傳達一種信息,是父母的錯,並非是孩子自己的錯,這就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除了讓孩子懼怕父母,憎恨父母外,並不會反思自己的問題。

這會讓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改變教育的初衷,孩子從此後也不再信服於父母。

  • 不給孩子尋找逃避問題的庇護所

孩子需要明白自己的錯誤出在哪裡,而不是尋找庇護所,順利逃避問題。

爺爺奶奶上前拉架會讓孩子明白一種現象,在爺爺奶奶的保護下,父母並不敢把自己怎麼樣,以後做事情更加有恃無恐,更加不會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

這個“庇護所”可能會成為孩子今後走上不歸路的起點。

再來看第二種情況:上前拉架

  • 避免給孩子身體造成傷痛

打孩子也是要有輕重之分的,如果父母下手狠,並且持續毆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是吃不消的。我們身邊有太多的案例,太讓人心痛。“爸爸,我起不來了!”這是一個小女孩在被父親毆打以後,發出的微弱的求救信號,等送往醫院,孩子早已奄奄一息。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爺爺奶奶不阻止,就是在“助紂為虐”。孩子的生命有時候很堅強,有時候很脆弱,“打”肯定是給孩子身體造成傷害。

  • 防止讓孩子心裡留下陰影

如果父母經常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勢必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父母既然愛我,為 何還要打我,犯了錯誤就要捱打嗎?”同時,也增加了孩子的暴力傾向,用拳頭來解決問題,甚至報復父母,報復社會。

爺爺奶奶此時就不止是上前拉架這一個動作,而是要跟父母交流,不能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

改變父母的教育方式,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打”並非是教育孩子最明智的選擇,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其實是在發洩心中的不滿情緒,對於一個孩子,他能犯多大的錯誤呢?只要是在正常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孩子是有犯錯誤的權利的。

不要用父母的標準作為衡量孩子行為的唯一標準,這樣只會扼殺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需要做的是正確引導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


禹媽育兒


父母打孩子,爺爺奶奶該拉架嗎?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如果是在爺爺面前父母打孩子的話,爺爺奶奶都是會去拉架的,不管孩子該不該打,他們都是會這樣去做的,覺著父母都不應該打孩子。

在中國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就是長輩為大,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打孩子的時候,估計也是父母沒忍著自己的脾氣,然後覺著孩子不收拾不行,所以這時候就有打孩子才可以長記性,但是如果在長輩面前,如果你打孩子了,就彷彿打了長輩的臉,他們肯定是不允許你這樣去做的。

教育孩子,儘量不要用打的手段,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使用這種手段,因為使用了這種手段,剛開始可能孩子表面上順從了,但是最後的結果也不一定孩子有多聽你的話,還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還有就是儘量教育孩子的話,不要在老人面前教育,因為他們總是不忍心批評孩子,從他們的內心總是覺得孩子還小犯一些錯誤,應該被理解被原諒,尤其是你打孩子這樣嚴重的行為,他們肯定不容忍這樣的行為在自己面前發生的,搞不好還會弄一個家庭內部矛盾之類的。所以儘量批評孩子的時候,挑選一些實際不要在老人面前批評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一輩的只有表揚,當他們犯了一些錯誤的時候可以批評,但是批評的時候,儘量採取一些孩子可以接受的手段,讓他們既承擔了事情的後果,又可以以後長一些記性,打孩子這種懲罰手段只是外部起作用,其實它內部不一定認識到自己錯了。


親子成長手冊


我教育孩子的時候,嗯,有時候也動手,這不好我承認,但點到為止,最討厭爺爺奶奶在旁邊護。然後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他們又把我拉出來,嚇唬他,說讓媽媽打你。他們倒會當好人,當孩子保護傘。只要他們在旁邊,孩子脾氣都暴躁任性的多。


啥啥的花花


按道理來講,不應該,其實現在的父母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打孩子的。拿我嫂子來說,我侄兒放在老家帶了幾年,回來的時候發現孩子已經長偏了,吃飯要哄,寫作業每天哭著寫,男孩子特別嬌氣,後來嫂子回來帶孩子,最開始還能好好講,後來來了幾次棍棒教育,孩子幾次就被改過來。我伯伯在我嫂子管教孩子的時候從來沒有插過手,因為他覺得孩子多打幾次沒問題,只要不打出問題了,現在侄兒十一歲了,特別心疼媽媽,心疼奶奶,連在外上班的爸爸都很尊敬,別人都說是我嫂子教的好,我嫂子經常說是我伯伯支持她的工作。有問題我伯伯從來不會當著孩子的面說,只會私底下跟我嫂子說。孩子的教育問題從來都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跟老人一起帶孩子的時候,但是要記得,教育只能一個人為中心,這個人最好是爸媽,爺爺奶奶全力支持


劉米糖


我談談我們家庭情況,我家的孩子願玩手機,作為父母的我管教他玩手機,訓斥他,然後從小把她看到大的奶奶 奶奶就跟他兒媳婦吵抄抄,這個時候她已經把兒媳婦當做一個外人,她倆形成尖銳的矛盾。 本來事情沒有多大,奶奶一插手 造成了兩代人的矛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父母有權利管教孩子,父母管教孩子,,最好不要插手


芳芳數學課堂


別拉,千萬別拉!

兒子媳婦打孩子,爺爺奶奶都很心疼,忍不住想拉,但是,千萬別拉,受不了,就快躲開。守在那兒,拉也不是,不拉也不是,乾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不在場,孩子沒了爺爺奶奶的依靠,認慫認的快,人家一打二嚇唬地一會兒可能就風平浪靜了。一拉,孩子感到有了保護他的人了,會有恃無恐,更加撒潑,人家自然氣就更大,有時可能還會借題發揮,奶奶爺爺也就引火燒身了,要是有誰壓不住火,母子、父子之間的戰爭,也就演變成了家庭大戰,得不償失!想想何必呢?人家是爸媽管自己的孩子,還能打怎麼樣嗎?過後人家會心疼的,爺爺奶奶一插手,孩子的打白捱了,還搞的都不高興,還是忍住不拉為好!


李文霞4968


父母打孩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定不要插手。且一定第一時間躲開現場。

原因如下:

1、孩子是父母的,教育歸父母負責:

父母有百分之百的決定權。爺爺奶奶是觀眾,是“保姆”負責照看,可以。絕不是主管。

父母打孩子,一定有他們的原因和道理,如果爺爺奶奶在場,不插話,心疼看不下去,可以躲開,眼不見為淨。

2、與兒子兒媳教育理念一致:

完全聽從年輕人的意見。單獨面對孫子孫女時,永遠維護他父母的尊嚴,告訴孩子聽父母話是對的,且不可在孩子面前爭寵邀功,這樣會毀了孩子,身上挨的打也白疼了。

3、如果覺得兒子兒媳管教錯了,可以私下和兒子溝通,且不可當著孩子的面 阻撓兒媳和兒子。


瑣瑣碎碎絮絮叨叨


父母打孩子,爺爺奶奶能拉架嗎?我的建議是當時最好不要插手。

因為父母當時正在氣頭上,爺爺奶奶這時候去包容,可謂是火上澆油。父母只會打的更狠。這時候他有一半氣是針對孩子,有一半氣就是針對爺爺奶奶了。如果你們不管還好,一管他就會把矛頭指向你們。覺得孩子之所以會犯錯誤都是因為平時你們慣的太厲害啦。

其實父母打過孩子之後他冷靜下來也是會心疼和自我反省的。這個時候作為爺爺奶奶再過去和父母溝通。他們會更容易聽進去你們的意見。

這是我的一些拙見,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謝謝!


晉南浙北


個人認為,父母打孩子時,爺爺奶奶不宜拉架。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所有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沒有哪個父母與生俱來就會對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大打出手,一般都是好言相勸,先禮後兵。就算最後是打了,父母打孩子也只是嚇唬嚇唬,爺爺奶奶也不要過度擔心,更不能拉架。孩子最會察言觀色,知道有爺爺奶奶護著,下次同樣還會繼續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寶媽——周姐


我年輕的時候,溫柔單純,被父母包辦了婚姻,我不喜歡他,但是沒辦法,父母之言媒妁之命,我們這裡都這樣。我爸媽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不嫁他,嫁誰?

結婚之後,我過的很不適應,婆婆還好,公公經常莫名其妙發脾氣,隨時在宣告自己是一家之主,他也不幫我,我一個人受盡委屈。

可是怎麼辦呢?我有了孩子,而且我跟爸媽說,他們都說牙齒和舌頭都要打架,夫妻之間,互相讓讓,至於公公嗎,你是小輩,要順著。

是啊,女人這一輩子不就是這樣的嗎?我很害怕公公,所以一直忍讓著。

直到孩子生下來了,我希望孩子有優異的成績,良好的品德,強健的體魄,但是公公老是溺愛孩子,給孩子買辣雞食品,我好好管教孩子,公公老是指手畫腳。

很多時候,我就是不明白,我不就是希望娃娃以後好過點嗎?我老公小時候不都是這樣過來的?憑啥我自己的孩子不能讓我管?

總結:你父母是包辦婚姻,你爸爸性格懦弱,又不愛你媽媽(至少開始時應該不會幫著你媽),你媽最初的幾年,肯定受了很多委屈,很有可能最開始你媽並不強勢,但是在你這種家庭,如果不強勢,就會被欺負。

你爺爺插手你媽對你的管教,其實不是出於對你的愛,而是一種類似對寵物的溺愛,和對家庭主權的爭奪。

你媽對你的兇,一方面是性格,一方面是對你爺爺的反抗,一方面是對你前途的擔憂。

父母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她希望你變得更好,但是又不知道通過什麼方式,她的父母就是這樣教育她,而她沒有取得較高的學歷,學習相關的兒童教育兒童心理,所以她只能把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棍棒教育嚴用在你身上。

而你爺爺主權的爭奪,再加上長期的家庭矛盾,棍棒同時也出於她的一種情緒宣洩口。

你要扭轉局面,幾乎是不可能的,扭轉局面的人只能是你爸爸,但你爸卻無法做到潤滑油的作用,反而一直在你成長中缺席。

如果你想要過的舒服一點,那就歸順於你媽媽,比如你媽媽要揍你的時候,主動認錯,你爺爺說她的時候,你幫著她說幾句軟話,她心裡舒服了,打你的時候沒那麼大的怨氣,而你爺爺會生氣,但是不會打你,你要學會私下哄你爺爺,明面上向著你媽媽。

如果你支持你爺爺,你媽只會寒心,她會更加把你當做出氣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