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金昌復工復產觀察:“一企一策”破堵點 “架橋通路”提速度

在“中國鎳都”甘肅省金昌市,加工車間機器轟鳴、生產線上工人忙碌、建築工地車輛穿梭,企業復工復產進程正不斷提速。原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個資源型工礦城市,企業普遍面臨原材料供應不及時、勞動不足、產品運輸不暢等復工難題。金昌市“對症下藥”,返崗“架橋樑”、暢通“大動脈”、金融“開綠燈”等多措並舉,不僅幫助企業打通產業鏈條,更激發企業復工復產動力。

甘肅金昌復工復產觀察:“一企一策”破堵點 “架橋通路”提速度

金川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開足馬力復工復產(受訪者供圖)

市企聯動“把脈問診” 直面困難

2月初,作為我國最大的鎳鈷生產基地及第三大銅生產基地,位於金昌市的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面臨銅精礦粉等原材料供應不暢等復工難題。“當時,企業庫存原料越來越少,部分車間即將面臨減產風險。”金川公司董事長王永前說。

如同金川公司一樣,當時企業普遍面臨復工復產難題。“只有切實瞭解企業困難,才能做好服務。”金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周益民說。為此,金昌市工信局通過走訪、微信、電話等方式對全市93家規上工業企業進行摸排。

甘肅電投金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電煤運輸難、金昌氨鹼源化工有限公司工人返崗難、金川萬方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無塵口罩生產線改裝成醫用口罩及防護服生產線遇困難……金昌市梳理出企業復工復產普遍面臨的原料採購、產品銷售、要素保障、用工和資金等5方面95個問題。

為了幫助企業恢復生產,金昌市出臺多項紓困政策,從金融支持、企業減負和優化服務等方面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同時,金昌市還積極協調甘肅省工信廳等部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等省外地區、武威市等省內市州,在原材料供應、勞動用工、產品運輸暢通等環節提供幫助。

政府“架橋通路” 全方位提供保障

“由於疫情影響,參與市重點工程合成氨聯鹼裝置搬遷升級改造項目的勞務人員一直難到崗,開工計劃不得不推遲。”金昌氨鹼源化工有限公司該項目負責人朱建華說。

為保障復工人員快速到崗,降低途中交叉感染風險,金昌市隨即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的運輸方式分批次接運返崗人員。金昌市就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唐福強介紹,截至目前,已經累計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2萬多人。

作為甘肅省50多家養殖企業飼料供應商的甘肅潤牧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月6日復工復產以後,原料及產品運輸不暢。“新疆、四川等地原料進不來,50多家企業要的產品送不出去。”公司副總經理孫錦林說,地方主動幫助協調,辦理通行證,暢通運輸渠道,保證了原料“進得來”、產品“運得出”,目前企業生產量達到正常時期的85%以上。

此外,金昌市還協調金融機構“開綠燈”,保障企業融資信貸需求。疫情發生後,金川集團化工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立即改換設備,調整產品結構,生產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供應省內外,支持各地疫情防控。為滿足企業資金需求,金昌市轄區各銀行機構開闢“醫貸通”“抗疫貸”“雲義貸”等綠色金融通道,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各類融資貸款約18.2億元,其中金川集團化工新材料公司已獲得6800萬元專項貸款。

甘肅金昌復工復產觀察:“一企一策”破堵點 “架橋通路”提速度

金昌宇恆鎳網股份有限公司在嚴密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組織恢復生產(受訪者供圖)

企業加速復工復產搶進度

位於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金昌宇恆鎳網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制網圓筒滾動不停,工人緊張有序作業,一派忙碌景象。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內各類企業都在加速復工復產搶抓進度,管委會也積極推動年度項目建設步伐,目前13個在談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作為生產全生物降解聚酯新材料的甘肅莫高陽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同樣繁忙,3條生產線全部復產運行,工人積極搶抓生產。“受疫情影響,2月以來,市場出現了短暫性的片材供應量緊張,我們正搶抓機遇,積極組織復產復工。” 企業負責人畢志良說,目前公司已經擁有8000噸的訂單,同比增長達60%。

金川集團化工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除了生產防疫物資外,還積極推進總投資近2.47億元的後續年產6萬噸PVC生產線工程建設。“不僅要復工復產,更要推動大型項目復工建設。”項目負責人李學文說,該項目不僅是金川公司目前在建的重大建設項目,也是金昌市氯鹼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產能的“填平補齊”項目。

截至目前,金昌市93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復產90家,復產率為96.8%,企業紛紛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積極搶抓進度忙生產。


轉自:新華社甘肅頻道

記者李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