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小女孩發現《西遊記》的“錯誤”,網友自慚形穢:太厲害了

五年級小女孩發現《西遊記》的“錯誤”,網友自慚形穢:太厲害了

都說活到老學到老,通過讀書的方式學習也是一種明智的做法。不少孩子在上學之後都會養成看書的習慣,但看書只講究速度,卻不能起到正確的效果。畢竟,書中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灌輸到腦海中的。

小學生指出西遊記中錯誤,網友自慚形穢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大部分人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讀過名著,而且在電視上也看過不同版本的影視劇作品,對於這本書的內容可謂瞭如指掌。

五年級小女孩發現《西遊記》的“錯誤”,網友自慚形穢:太厲害了

但有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卻指出,西遊記當中有一有個常識性的錯誤,她的名字叫做馬思奇。

她看過多遍劇版的西遊記,發現與原著有些出入,隨後她又看了一遍原著,發現原著當中也有一個錯誤和劇版是一樣的。

她表示唐僧4人前去取經,每一次吃的食物都是青菜以及饅頭和米飯等主食,但是根據南北方區域的不同,食物也是大相徑庭的,師徒四人不可能每次都只吃這幾道菜。

所以她認為,在這一方面作者可能沒有注意到細節,網友見狀紛紛自慚形穢,沒想到這樣的一個細節被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發現,真是太厲害了。不過網友也表示,可能吳承恩那個年代的飲食本就單一,生活過得疾苦,沒有現在這麼豐富,換言之就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五年級小女孩發現《西遊記》的“錯誤”,網友自慚形穢:太厲害了

五年級小學生反覆閱讀西遊記,指出許多人沒有看到的錯誤,足以看出她閱讀書籍的認真程度。也許,她讀書速度並沒有太快,但一定是做到了精讀細讀,才能夠查詢到一點常識性的錯誤。所以,在生活中讓孩子養成有效看書的習慣很有必要。

第一,在看書的同時做筆記

做筆記是一種仔細閱讀書籍的良好行為,主要表現在記錄一些書籍當中自己沒有看懂的地方,或者是值得深思,以及寫作中可以用到的句子。

所以,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既是在擴展他的詞彙量,也是讓孩子在閱讀書籍的同時,記住一些關鍵性的語句。在這方面能夠看出孩子對這本書是否徹底瞭解,也是讓孩子養成一個較好的學習習慣。

五年級小女孩發現《西遊記》的“錯誤”,網友自慚形穢:太厲害了

第二,看書可以分為三遍閱讀

不論閱讀哪一類的書籍,孩子都可以分為三遍,閱讀第1遍,主要是通讀整本書,目的是為了瞭解這本書講述了怎樣的故事或者是突出對哪一個人物的描寫,讓孩子知道中心點在哪裡。

閱讀第2遍是為了讓孩子細細的瞭解故事中人物的形象,以及他面對某些事情時的心理思考過程,和這本書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傳遞的精神。

第3遍則是精讀,可以將書中許多細節性的內容拿來研究,讓孩子對這本書更加了解。

五年級小女孩發現《西遊記》的“錯誤”,網友自慚形穢:太厲害了

第三,讀書不要貪圖速度

有的孩子讀書時可做到一目十行,彷彿一本書沒用幾天便看完了。可問到孩子書中一些細節時,他卻無法做到對答如流。

因此要讓孩子懂得讀書不在於速度快慢,而要在於精細。只有瞭解了書中的枝末細節,才可以算了解了這本書的內容。

五年級小女孩發現《西遊記》的“錯誤”,網友自慚形穢:太厲害了

孩子喜歡看書是一件好事,家長可以給予鼓勵。但讓孩子學會正確看書,才可以讓他將閱讀的書籍明細於心,也能夠真正做到讀完一本書後有所心得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