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品不好的人,能力越小越好,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大……


一個人品不好的人,能力越小越好,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大……

沃倫.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評估一個人時,你必須看準他的三個特質:正直、智力和活力。然而如果缺乏了第一項,只有另外兩項,那麼另外兩項就會害死你。

還記得清華的美女學霸高杏欣破解了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密碼,並將其直接贈送給了美國的事情嗎?

高杏欣從小就被認為是計算機天才,考入清華大學之後更是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她在就讀清華大學研究生的時開始參與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搭建。在高杏欣畢業之後,清華導師們是希望高杏欣能夠留下來進入科研所工作的,但是高杏欣卻選擇了去美國斯坦福大學留學。並在這期間以一己之力破解了北斗導航的民用系統的編碼,而且無條件的送給了美國,給祖國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

一個人品不好的人,能力越小越好,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大……

高杏欣破解了北斗導航編碼,無條件送給了美國

還有一位胡士泰15歲就上了北京大學。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之後選擇去澳洲留學。並在畢業之後,進入澳大利亞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哈默斯利鐵礦工作。他藉助自己中國人的身份獲得了國內鐵礦的機密文件。並在和澳洲談判的時候將底牌透露給對方。導致我國直接損失了7000億。

一個人品不好的人,能力越小越好,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大……

胡士泰竊取中國鐵礦石資料被判10年

以上兩位作為我國頂級學府培養出來的頂級專家,在喪失了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和人品,那麼他所學的知識,所具備的能力,可能成為犯罪的利器。

所以,從小我們就懂得:先做人,後做事。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馬雲、史玉柱、任正非、柳傳志、牛根生等各位大佬,全部將人品、品德及對公司文化的認可作為人員選撥先決條件。2002年,互聯網經濟泡沫破裂,而此時的阿里巴巴還不是很受客戶認可。如果不盈利的話,阿里巴巴必死無疑,於是銷售員去談生意會偷偷給客戶回扣。後來,馬雲發現銷售額很高的兩位員工銷售業績比所有人的業績加起來還多60%,他派手底下的人一查,發現這兩位員工竟然每一單都給了客戶回扣。如果沒有業績企業必死無疑,但用給回扣的方式得到顧客又觸碰到了馬雲的底線。經過激烈的心理鬥爭,馬雲最終開除了這兩位員工。然後他還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寧可公司關門,我們永遠不給別人賄賂,永遠不行賄。這就是我們做人和做企業的底線。

一個人品不好的人,能力越小越好,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大……

用人原則

那麼能力和人品之間應該保持什麼關係呢?

我們去識人,應該始於人品,終於能力。一個有人品的人,當他能力越來越強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受歡迎,得到更多的幫助,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這個人的人品得到認可,但是能力卻不知道如何提升,那麼只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即可。

老子曾言:“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一個人品不好的人,能力越小越好,能力越大破壞力越大……

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