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養病的第三天,晒出“家居照”引發網友熱議:沒人心疼

文 | 小允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希望能提供給他們最好的物質條件,力所能及的輕鬆環境。所以一直提供無私全部的愛,也讓他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卻走了更極端。包辦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除了不能幫他們學習,其他的事情統統給他處理了。養成了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這不,就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吧。全職媽媽養病的第三天曬出了,家居照,引起網友的熱議:髒亂差,沒人心疼。


全職媽媽養病的第三天,曬出“家居照”引發網友熱議:沒人心疼


網上曝光了一組照片,一個媽媽由於生病在家臥床了三天。因為身體虛弱,所以一直躺在床上。家裡的家務活自然也沒有人幹,三天過去後,家裡的環境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餐桌上到處都是吃過沒有收拾的鍋碗瓢盆,沒有清理的垃圾和殘渣。洗碗盆裡堆滿了沒有洗過的鍋碗瓢盆,還有鍋底被燒糊了,盤子裡的剩菜也沒有倒掉,整個場面簡直是慘不忍睹。

全職媽媽養病的第三天,曬出“家居照”引發網友熱議:沒人心疼


客廳更是紙屑,被子,衣服,紙箱堆的滿地都是,隨便一下就能踩到垃圾。

病剛好的媽媽馬上就投入到了戰鬥,把房子一收,把房子收拾乾淨哦,剛才的場面一下就煥然一新了。

全職媽媽養病的第三天,曬出“家居照”引發網友熱議:沒人心疼


相信這樣包辦型的家長,他們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1、變得懶惰

因為我們把所有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做了,就會讓他變得懶惰。他們會習慣性認為父母一直給我負擔,我根本不需要動手。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變成了一個不事生產的懶蟲。

2、變得自私

很自私。父母一直包辦,偶爾需要孩子要幫忙的時候,他會覺得這是你的責任,我為什麼要去幫你?

全職媽媽養病的第三天,曬出“家居照”引發網友熱議:沒人心疼


3、不負責任

這樣的孩子也沒有什麼責任感的。因為給孩子提供了過於優越的生活環境,哪怕在父母遇到困難,他們也習慣性的不會提供援手。這是你的事兒,不是我的。

讓孩子適當的做家務勞動有哪些好處呢?

1、首先孩子會變得勤快起來。

養成習慣了之後,看到地上有髒的,他會主動拿掃把掃,或看到碗筷沒洗,他也會主動去洗……他會認為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2、變得更加獨立。

父母親放手的好處,就是孩子能夠自己動手去操作每一件事情。剛開始做的不好沒關係,在實踐的過程中,父母的正確引導下,他會越做越好。這種成就感也會慢慢的浮現出來。孩子也會變得更獨立。他不需要父母來包辦,有能力把身邊的事情處理好。這樣獨立的性格在出社會以後,也能夠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好。

全職媽媽養病的第三天,曬出“家居照”引發網友熱議:沒人心疼


3、動手能力會更強。

很多包辦型的孩子,他連打個雞蛋這樣的小事都不回。可有實踐的孩子不一樣,他知道每一件事的基本流程是怎麼樣的,到哪個環節我應該做什麼。這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鍛鍊起來的。

包辦型的父母會害了孩子,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學著適當的放手,才能讓他們變得更獨立更自信。關於這個問題,大家有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隨時與我們分享。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允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