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雅克-130和中國L-15哪個更好?

走近哈佛


雅克-130,是俄羅斯雅科夫列夫設計局研製的高級教練機,可用於擔負現役四代機和五代機的訓練任務。

該機機組乘員2人,翼展10.4米,長11.3米,高4.8米,最快飛行速度0.86馬赫(106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2000千米,最高升限12500米,實用升限12000米;最大起飛重量9噸,機身上有9個外掛點,有效戰鬥載荷3噸;粗壯的起落架能承受飛機在土質簡易跑道上起降。

除了用於培訓戰鬥機飛行員外,雅克-130機腹和機翼下的多個掛架還可掛載俄製或西方的多種武器彈藥和副油箱,包括炸彈、火箭發射巢、機炮吊艙、導彈等,用於執行作戰任務。

此外,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雅克”-130 採用兩臺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提供的 AI-222-25無加力 渦噴發動機;但在俄烏關係惡化後,面對烏克蘭切斷髮動機供貨,俄國防部已確定新制造的“雅克”-130改用本國克里莫夫設計局提供的RD-35渦扇發動機。

L-15(綽號“獵鷹”)教練機,是中國航空工業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研發的一種雙發超音速高級教練機。

該機,採用了大邊條翼氣動佈局、高度翼身融合體結構,先進數字飛控電傳系統和基於開放數據總線技術的綜合航電系統,具有訓練效費比高、低油耗、留空時間長、使用壽命長、低空飛行性能好、操作靈活、機動敏捷等顯著特點,能充分滿足第四代戰鬥機飛行員的戰鬥入門訓練和戰術基礎改裝訓練。

(L-15基本參數:機組乘員2人,機長12.27米,翼展9.48米;發動機為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的 AI-222-25F加力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4馬赫,最大起飛重量9噸,最大航程3100千米,升限16000米)

L-15在肩負訓練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戰鬥能力。L-15教練機,機身上有7個外掛點,有效戰鬥載荷不小於3噸,可掛載空空導彈、訓練彈、航空炸彈、火箭發射器、反跑道彈、精確制導空地彈、輕型反艦導彈、副油箱等武器裝備;並裝備有一門23毫米航炮。這使得L-15可以應付一些低強度戰鬥。

值得一提的是,L-15與雅克-130還有一些香火關係。當初在L-15設計階段,雅科夫列夫設計局曾派出工作人員到中國協助L-15的設計。

L-15“獵鷹”與雅克-130, 都是立足於四代機飛行員訓練的教練機,在性能指標、總壽命上處於同一水平。

不過,L-15“獵鷹”與雅克-130 相比,雅克-130 是亞聲速飛機而“獵鷹”是超聲速飛機。同時“獵鷹”在最大爬升率、穩定盤旋過載等反映機動能力的性能指標上領先於雅克-130。如果雙方進行空戰的話,L-15“獵鷹”要更具優勢。(教練機體積不大,裝不了高性能雷達,超視距空戰打不了,要打的話只能進行近距離“狗鬥”)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肯定是我國的L-15高級教練機更加先進了,同技術發展來說,俄羅斯的雅克-130、我國的L-15、意大利的M-346這三款技術先進的高級教練機師出同門,最早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空軍新一代高級教練機招標項目中,蘇聯的雅克福列夫設計局擊敗了老牌的米格和蘇霍伊兩家航空巨頭,拿下了蘇聯新一代高級教練機研發訂單,但是好景不長伴隨著蘇聯解體後,該項目也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所以在俄羅斯獨立後,雅克福列夫設計局開始和同樣想要研發新一代高級教練機的意大利阿萊尼亞·馬基公司開始合作共同研發新一代高級教練機,雅克福列夫設計局計劃是將該機出口到俄羅斯空軍包括東方陣營內的獨聯體國家內,所以在內外硬件設備上堅持使用俄羅斯自己研發的航電裝備,但是意大利的馬基公司則將該機定位於出口機型,所以計劃為該機配備西方國家更為先進的航電設備,就這樣因為意見不同兩家公司分道揚鑣。不過好在兩家公司都各自掌握了雅克-130高級教練機的全套研發資料,所以意大利的馬基公司就將自家的雅克-130改名M-346推向國際市場。

失去投資人的雅克福列夫設計局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又開始和我國的洪都航空公司開始接觸,並將自家在研的雅克-130高級教練機技術授權給洪都航空公司,而洪都航空公司作為我國教練機搖籃,研發生產了世界著名的初教-6/K-8等先進教練機,而L-15正是洪都公司為我國第三代第四代隱身戰機研發的新一代高級教練機。但是不同於原型雅克-130高級教練機,洪都公司在原型基礎上根據我國空軍對新一代高級教練機的定位和需求,特別是像五代隱身戰機追求的高機動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需求,L-15除了整體繼承原有大邊條加翼身融合的氣動佈局外,特別強化了其大迎角狀態下的超機動飛行能力,當然這也是為了能夠儘可能的模擬五代隱身戰機的超機動飛行優勢。
其他的像更加先進的電傳飛控系統和具備執行作戰任務的屬性也都具有,不過L-15確有一項不管是俄羅斯的雅克-130還是意大利的M-346高級教練機都不具備的性能就是---超音速飛行能力。早前蘇聯在設計雅克-130高級教練機時並沒有脫離老舊教練機只注重飛行培訓的思想束縛,完全沒有更進一步的擴展到更加先進的戰機飛行訓練上,也就是在設計定位上還是以蘇27這類四代非隱身戰機飛行培訓為主,並沒有想到為更加先進的類似殲20這類隱身戰機考慮過,所以為了降低研發和後期訓練成本,只裝備了具備亞音速飛行能力的非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而L-15優勢在於出現時間更晚,所以對於定位上需求更貼近當下,特別是L-15正式定型已經是2008年前後,兩年後我國第一款五代隱身戰機殲-20就實現了首飛,所以L-15在飛行定位擴展上也增加了對殲-20飛行員培訓模擬的任務屬性。所以在發動機的選擇上選擇了帶有加力式燃燒室的渦扇發動機,由此帶來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國的L-15高級教練機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1.4馬赫,但是同門師兄弟的雅克-130和M-346由於只裝備了非加力式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只有0.87馬赫,而是否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可能上二三十年前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在當下五代隱身戰機已經將超音速巡航作為性能指標之一時,還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的高級教練機又怎麼能更加完美的模擬出隱身戰機的飛行能力呢!
具體來說比如意大利的M346雖然部分中標成為某些國家F35隱身戰機的教練培訓機,但是因為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在單飛F35隱身戰機之前還需要在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的F16/颱風等其他戰機身上再飛,這就額外增加培訓時間和培訓成本,再加之M346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所以後期也不能成為空軍飛行員的日常飛行培訓座機,這無疑增加了對先進戰機的飛行損耗和成本;同樣這個問題在當下的俄羅斯身上也存在,比如俄羅斯飛行學員在完成雅克-130的飛行培訓後,還得經過蘇-27飛行訓練後,才能獨自駕駛俄羅斯最先進的蘇-35或者蘇-57隱身戰機。
但是對於我國空軍而言,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飛行學員在經過初教六----K8和殲教-7飛行培訓後,可以藉助L-15來完美的模擬包括殲10/殲11/殲20在內的眾多先進戰機飛行培訓。而且在平時飛行員也可以選擇訓練成本更低、但是卻能完美模擬飛行的L-15來完成日常飛行訓練。


魑魅涅磐


先說答案:當前階段雅克-130和L-15不相上下,未來L-15更好毫無懸念。
為什麼說L-15和雅克-130不相上下,得從這倆飛機的淵源談起。雅克-130是伴隨著蘇俄大量的蘇-27和米格-29服役造成的高教缺口而出現的,之前蘇俄的噴氣教練機都是採購的捷克L-29/L-39,但L-39的性能已經無法滿足蘇-27和米格-29的教練需求,於是俄羅斯組織了米高揚、蘇霍伊、米亞西舍夫、雅科夫列夫共同競爭新高教機。當時的蘇霍伊主要精力都在升級改造蘇-27系列飛機,米亞西舍夫因為實力問題被米高揚排擠出局。最後就剩下雅科夫列夫和米高揚競爭。米高揚的米格-AT因為設計過於保守,最後也出局。雅科夫列夫因為資金和對西方市場的謀劃因素選擇了和意大利馬基合作,雙方合作完成了雅克-130D技術驗證機的設計試飛,但後來雙方因為需求分歧過大,最終分道揚鑣。馬基後來搞了M-346高教機,也大獲成功,這足以證明雙方合作的技術驗證機是成功的。雅科夫列夫的雅克-130也市場表現良好。說完雅克-130再說一說中國洪都的L-15高教機。中國空軍在大規模列裝殲-10和殲-11之後面對同型教練機高昂的使用成本也急需一款滿足時代需求的高教機。這一次,中國對高教機的需求,終於和世界同步了。但中國面臨的困難卻是巨大的,由於國外的技術封鎖,進展一度非常緩慢。洪都人一方面積極創新,開始研究三餘度電傳飛控等剛需技術,另一方面,也利用和俄羅斯的良好關係積極尋找機構合作,最終雅科夫列夫給予了我們巨大幫助,我們的航空人在06年初將L-15原型機順利送上天空,這比俄羅斯的雅克-130生產型首飛僅僅晚了2年。


具體飛行性能這裡不做贅述,網上一大把,簡單說一下不同,外觀最大區別是機尾,這個差異更多是我國對超音速需求的剛需造成的,雖然目前服役的L-15都是亞音速的,但超音速能力卻是我國空軍的剛需,因此安裝加力發動機的L-15早已開始試飛,並在珠海航展做過飛行表演。再說一個區別就是進氣系統,俄羅斯受制於眾多野戰機場的制約,要求進氣道在環境不好的跑道起飛的時候可以關閉主進氣道,開啟邊條翼上的輔助進氣道,但這個在機場條件良好的我國則完全沒有這個需求。所以這個也是外觀的重要區別。還有一個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區別是L-15是可以在機腹安裝航炮吊艙的,這個是雅克-130所沒有的。

注意上面兩圖兩機進氣道和邊條的明顯差別。

那為什麼說L-15的未來會更好呢?首先是L-15未來可期的超音速能力,這個是雅克-130完全沒有計劃的。再就是航電和武器,我國這幾年在雷達技術,尤其是相控陣雷達方面進步巨大,目前試飛的幾款L-15B機鼻的變化足以證明相關科研試飛已經開始。最後說一下武器系統,俄羅斯這幾年在武器系統小型化方面一直進展緩慢,反而是我國得益於對無人機的前瞻性認知,早早的佈局了小型彈藥和衛星制導彈藥,相信這些組合,在未來的一天,一定會爆發出來的。

最後用一張著名航空攝影師白龍大大在洪都拍攝的最新型L-15B結尾吧,這架飛機,也預示著L-15的性能更加出色。


矩陣航空


系出同門,各有特點


合陽旅人


兩個表兄弟。但俄羅斯堅持用單發,中國堅持用雙發。目前俄羅斯雅克130的銷售好於l15


紫水晶9795


雅克-130和L15性能差不多,只是由於L15研發時間過長,海外市場被雅克-130搶了去,國內市場又被"山鷹"給搶走了,很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