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和我說他家孩子開學後每個星期的衣服會從大學郵寄回來洗,很方便,你怎麼看?

美蛙英語


哎喲,真是奇聞,現在的富二代在大學都自己洗衣服吧!我兒子的同學每個週末都打飛機回家也沒看見人家拿衣服回家洗吧!都是在宿舍洗完衣服才回家的吧,這個假期我兒子才有機會在家當大廚,每天家務活都是他幹,學炒菜,學做蛋糕,我一曬朋友圈大家都點贊,嚇得我都不敢曬了!你同事家特別有錢嗎?如果沒錢就等著他家孩子收拾他吧!


心態50248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女生家住的比較近,每週五把髒衣服帶回家,讓家長洗,週日晚上再把乾淨的衣服帶回來。

有一次她去競選學生會生活部幹事,競選演說結束後,有同學說她自己的衣服都不洗,不可能為同學服好務。後來她毫無懸念落選了。

孩子到上大學的年齡,像洗衣服這種事情應該能自理了。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學習好。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會害了孩子。

家長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大學生不具備基本的生活能力,夏天不洗澡,不洗頭,從他身邊經過那氣味……

不是成績好就萬事大吉,工作後要獨立生活,父母如果不教會孩子生活方法,受困的最終還是孩子。

考上大學後,孩子不僅要好好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從各方面提高自己。

1、具備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2、懂得顧及他人感受,畢竟是集體生活

3、基本的禮儀要注意,尊敬師長,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家長是不可能跟孩子一生的,要適時放手。


燕子媽聊育兒


現在快遞確實方便。昨天我往我兒子的大學,寄了一張乳膠床墊,一張被子,一堆衣服。在家裡抽真空,再叫快遞上門收。過兩天我兒子回學校收快遞,就可以用了。現在上大學,有了快遞,就不用扛著大包小包去上學了。

平時不洗衣服寄回家?有點誇張。

我兒子高中就是寄宿的。高一高二衣服手洗,高三宿舍有洗衣機。學校一個年級800多人,沒聽說誰是要把衣服寄回家洗的。

大學這樣做,也不是不可以。買一套抽真空的袋子放在宿舍,再買一個吸塵機,衣服到了一定數量,就抽真空,再寄回家。按照現在的快遞費用,從北京寄到千里之外的廣州,也是大部分家庭承受範圍之內。

但這樣做有點匪夷所思。

據我所知,大學是有洗衣機的。如果大一點的大學,還有乾洗服務。真的不想洗衣服,乾脆交給洗衣店洗好了,快遞迴家,來回幾天呢。

孩子讀大學了,是成年人了。

我們做爸媽的,不能再慣著了。洗衣服這樣的事情,他應該自己搞得定。只要我們父母不插手,他一個人生活,很快就學會了。

連洗衣服這種事情做爸媽的都要插手,我們等於是剝奪了人家一個學習生活的機會。

做爸媽的,心都是軟的,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包下來,捨不得他受半點苦。

但,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爸媽總是會老的,總是會死的。

我有一個同學,從小就被他爸媽包辦,讀書工作結婚買房生娃,都是父母包辦,到了現在50多歲了,整天抱怨社會。

總結:寄快遞洗衣服,技術上經濟上都沒問題。但這樣養孩子,非常有問題。


春暖花開003


把衣服寄回家洗這真不是什麼新鮮事,二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同宿舍的好友就在洗衣服的問題上絞盡了腦汁。

她嘗試過自己洗、攢著等媽媽來洗、拿到北京的親戚家洗、按件數給宿管阿姨錢手洗、在學校洗衣房機洗。當時快遞不發達,沒有寄回家洗過,如果是現在,寄回家洗這個選項也不會錯過。



公共洗衣機確實有點髒,因為洗什麼的都有,對有潔癖的人確實是一場噩夢。比如牛仔外套、床單被罩這些大件,不用機洗又很難手洗,所以,寄回家洗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吧。


不過我是個沒什麼潔癖的人,畢業後還挺懷念學校的洗衣房的,乾洗價格也超級便宜。

洗衣機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否則人類到現在還得每週花至少好幾個小時在洗衣服上。不過中國人對洗衣機的衛生狀況的執念也真是挺強的,很多人認為應該專人專用,洗不同人的衣服會有傳染病,甚至一家人也要分開用洗衣機。要相當親密的兩個人,才能共用洗衣機。

隨他們吧~


京城少年


這孩子要是出國留學了,也得從國外把衣服寄回中國吧?我讀大學那會,我們班上就有一個女生不會洗衣服、刷鞋,是同宿舍的寢室長手把手教會的。我是80後,當初覺得很不可思議,怎麼連洗衣服都不會呢?還有一個男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從小生活在廣東,不怎麼蓋棉被的原因,他把學校放的棉被用水洗了,一個人無法晾曬,後來幾個男生一起抬著才把被子曬上,經過數日晾曬,被子幹是幹了,但硬的像一塊鐵,根本沒法蓋了。

我覺得孩子上了大學,還每個星期把衣服寄回來讓父母洗,不是方便不方便的問題,而是孩子的自理的問題,都成年人了,還讓父母洗衣服,那麼以後怎麼獨立生活啊?退一步講,即使自己不會洗衣服,現在學校裡都有洗衣房,有洗衣機,有很多解決辦法,不一定非要採取寄回來的方法啊,不會洗衣服也就罷了,還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孩子以後如何獨自面對生活呢?

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讓他獨立,不然考上大學也枉然,孩子不獨立,不僅成不了才,還會讓父母操心一輩子啊!


沛澤媽讀心理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小學時候老師給我們講的那個懶丈夫的故事:話說有一懶丈夫,他啥事也不願做,平日裡吃喝拉撒全賴老婆照料。有一天懶漢妻子孃家有急事,須回去料理數日,她知道自己丈夫很懶,肯定不會自己做飯吃,很不放心。於是妻子一大早起床,在廚房忙活了半天,按照丈夫平日食量烙了一個夠丈夫這幾天吃的大餅,掛在丈夫脖子上,並反覆叮囑丈夫一定要記得吃飯。丈夫答應了,妻子才急匆匆地趕回孃家去。幾天後,妻子從孃家回來了,打開門,發現丈夫耷拉著頭死在了床上!原來丈夫實在太懶,只吃了脖子前面那點餅,後面和側面的,由於要自己動手挪一下才能吃到,可他懶得自己動手,終於活活餓死!

這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決不能太懶,過份地懶不僅是一個品德問題,而且,是一種能要自己命的人格障礙!

現在,物質已經很發達,“外賣”“乾洗服務”之類的社會服務也很完善,人們的生活變得空前便捷。加之,少子化的社會現狀,家長對子女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摔,含在嘴裡怕化。大家不僅放鬆了對孩子進行熱愛勞動這樣一些傳統道德的教育,甚至,洗澡、換洗衣服、做飯、簡單家務等基本生活技能的培養也忽視了。於是,給家長快遞髒衣服、考上名校生活不能自理被退學等匪夷所思極不正常的事就變得見怪不怪了。

顯然,這在文明社會是一種極不正常的事,社會現代化是人的現代化,但現代化的人決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懶漢庸人。現在資訊發達,我們都知道越是文明程度現代化程度高的國家越是注重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紀律觀念,因為這些品質就是現代文明素養!在我國也一直強調青少年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真正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是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社會;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成為垮掉的一代!

因此,我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學習之外,也必須注重培養他熱愛勞動的品質,必須教會他們基本的生存技巧和生活技能!今後如果再碰到孩子這類快遞髒衣的事時我們要堅決說不!這聲不,不是拒絕幫助孩子,更不是不愛他們。有一種愛叫放手,我相信放手之後孩子們未來的人生之路一定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ithaca189


這特麼都怎麼養孩子的啊?我覺得我當年已經夠懶了,上高中真的就不洗自己的衣服,因為實在沒時間,早上5點起床,晚上10點下課的。可是上了大學都是自己洗衣服了,沒覺得學洗衣服困難,也沒不要臉到把衣服寄回家洗的地步啊!!是我兒子敢寄回來我就敢給他燒了,滾犢子吧,還寄回來洗,我看你乾脆別穿了光屁股去吧!反正臉都不要了,還要衣服做什麼!愛穿不穿!


我是小尼克


以後我兒子讀大學,內衣和夏天的衣服自己手搓,冬天的衣服和春秋天外套,還有被單什麼的,支持他寄回來洗。這種厚衣服,我自己都不會手搓,所以也不會要求他,學校的洗衣機太髒了,自己家的洗衣機還定期消毒呢,現在大學生什麼亂七八糟的病沒有?萬一傳染個什麼,還去了多的。


貓頭鷹型人格


謝謝《孫工旅行文化筆記》之邀。

首先肯定和讚揚【孫工】通過切身經歷來回答所提出的問題。

聯繫到本題目也談一些自己的親生經歷:我十二歲就離家到城裡讀高小,那時農村只有小學即四年級為止。每逢星期日就單獨步行50裡回農村小鎮,17歲離開縣城(縣城無高中)到【地區(現在叫大市)】讀高中,後來讀大學離家更遠了。從小學到大學,無人送接、無人陪讀,生活自理,洗衣、洗碗、刷鞋全由自己打理。當時從來不會怨天怨地,只有一個信念:儘量節約父母給的流汗錢,生活克勤克儉,唯一就是好好讀書,將來長大學好本領報效祖國、人民和父母(當時深受毛澤東思想教育)。

而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髒衣快遞】而父母高興呢?

①是現在的孩子在甜水裡泡大,嬌生慣養,放在天上怕嚇壞,放在地上怕涼壞。所以有成批的【慣養忤逆兒女】出現;

②是大形勢就是【金錢至上】,缺失政治思想、勤儉持家、艱苦奮鬥、與人為善的教育;社會風氣紙醉金迷、陰險狡詐,坑蒙拐騙、貪汙受賄、比富厭窮等醜惡現象影響著少兒乃至年輕人的思想和靈魂。

③是父母對子女違背偉統的中華美德教育,害了自己的下一代,倒頭來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食苦果。

新時代已經到來,必須把近20多少來的醜惡陋習和金錢至上的劣勢行為統統的糾正過來,發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當年毛澤東時代一個“廬山真面目”。也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真正完成偉大復興,成為傲立於世界東方的強國。

最後還要補充一點,如果校方發現有這樣的孩子【髒衣快遞】現象,應該立退這個學生返家不用來校上學了。


我愛祖國63611886033


孫工試答:

我老媽曾經是鄉村教師,在我們小的時候,就告誡我們兄妹幾人:我能養你們小,但養不了你的老。

我們很小就做家務,包餃子,擀麵條;洗衣服、收拾屋子;……。

兒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我把他奶奶的告誡轉告給他。他在北京的大學畢業後,“北漂”一枚,我和他媽去看他,他在出租屋裡給我準備了豐盛的“接風宴”和“送行宴”。

“兒行千里母擔憂”,哪些應該父母做,哪些要應該孩子做。越俎代庖不都是好事。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的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