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微田園”讓搬遷群眾種上“菜園子”

“以前住農村,家家戶戶都有菜園子,現搬到縣城,不僅有新房住,還能再分給咱們種菜地?”“曾經擔心進城吃顆蔥都要花錢買,現在要是能分到地,多多少少種點菜,能節約了不少菜錢呢!”三月中旬,開陽縣“微田園”項目報名現場,搬遷群眾熱烈地交談著,每個人臉上都充滿笑容。

開陽縣東湖社區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貴陽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這裡居住的搬遷群眾來自開陽縣各個鄉鎮,他們陸續告別土生土長的鄉村,住進公共服務設施完備、文教衛體配套齊全的東湖社區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易地扶貧搬遷不能一搬了之,如何做好“後半篇文章”讓搬遷群眾放心入住、舒心融入、安心發展,破解“進城吃顆蔥都要花錢買”的難題,成了開陽縣全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課題。

為此,開陽縣千方百計尋找“答案”,帶著問題多次考察、外出調研,結合實際,把學習到的好辦法和“金點子”轉化為促進工作的具體舉措,創新提出“微田園”項目。 在“微田園”項目中,東湖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將臨近的200畝的土地,分給搬遷群眾進行耕作,“有菜吃、有事做”,讓他們在新家也有自己的“菜園子”。

“聽說社區要分菜園子?是在這裡報名嗎?”從該縣馮三鎮搬上來的群眾張明富來到社區的報名點,詳細地問到“微田園”的具體情況。“是的,現在報名,等土地分下來了,就抽籤決定各家的菜園子在哪裡。”從工作人員蒲廷清細心地答道。 像張明富一樣滿心期待的群眾不在少數。今年3月初,開陽縣東湖社區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正式啟動“微田園”項目,截止目前,報名群眾已達900多戶,報名率達80%。下步,開陽縣將加快推動項目實施,早日讓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200戶5023名搬遷群眾種上自己的菜園地。

東湖社區工作組組長何琳璐介紹,“微田園”項目的實施將有效解決搬遷群眾“花錢買菜”問題,讓搬遷群眾更早更快地適應新生活,真正做到脫貧致富,過上美好幸福生活。

凡洪婷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