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的工資分別是多少,覺得如何?

oh狸範兒


我是在疫情重災區,沒錯就是人們談之色變的wh,住的地方離華南海鮮城7.8公里,從1.22號封城開始,陸續開始封小區,剛開始社區還沒組織團購,菜價滿天飛,茄子黃瓜生菜基本10元/斤以上,肉價破60,油米鹽等必須品基本靠搶購 沒錯就是搶 赤膊上陣捋起袖子的那種 ,我們防護還算好,每次去超市都有種痛不欲生的感覺,整個生鮮區滿滿都是人,除了打價排隊,結賬也是排起長龍。去趟超市基本花上3小時,更重要的是這3小時花的一點不值,你其實買不了什麼東西,都是囤的差不多食材。有段時間我吃土豆吃的想吐。雖然買的東西品種少,也花了不少錢,1個月估計光買食材就花了有小4000。這生活成本,壓力滿滿。過了段時間形勢嚴峻,出門也少了,基本上是社區團購,提前一天下單第二天到小區指定地點去拿,還是貴。生理上壓力也越來越大,每次出趟門感覺自己要被感染了,有點不舒服就自己嚇自己,感謝老天堅持過來了。外地陸續復工後,公司發通知說,疫區的同志工資照常發放,感謝吧,今年好好幹


濃眉不是大眼


大家好!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疫情期間到底拿到了多少工資,2200元!你沒有看錯,就是2200元,是深圳的最底工資標準,這還是2020年1月份的工資,3月5日才到的賬。

在臺資私企業發工資都是比較晚的,原因是在疫情期間,臺灣老闆回臺灣過年了,幾個高層都是臺灣的,說是回不來,沒辦法核算工資。所以就想了這麼一個辦法,先按深圳的最底標準發放,其餘的以後回來了再補發。

其實,在全國控疫期間,大小企業,包括個人都艱難,大家都可以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克時艱。管理部應該提前把決策的通知發出來,讓員工心裡有個數,有個預期,也讓員工體會公司的不容易,而不是讓員去猜測。更不是一聲不響,一直拖著,這並不是一個已成立20年公司該有的行為。

做好管理工作其實也簡單,做對以下幾點:

1、規章化、制度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管理就沒有約束。制度定出來了,到底如何去落實,而不是把已規範的制度當一紙空話,成為形式上的文件。老闆把決策定下來,由各個部門高管去完成,實施與監督。而不是隻主管知道了,就當已完成了,最後只能是糊里糊塗的彙報。要監督檢查,責任落實到人。

2、尊重員工:管理者要懂得如何尊重員工,讓員工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公司高層到公司中層來說,都是堂必修課。企業要想留住優秀的人才,尊重是最基本的原則。而不是把員的地位放得很底,我公司中的大部份較高管理職位的部門主管,都有另眼看人的毛病,對不是管理層的員工,態度極差。這就是老闆對管理都沒有要求的結果,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3、共渡患難:同甘苦,共患難。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各司其職,共同配合,才能發展壯大。公司發展了不忘員工,公司遇到難關了,員工也會頂力支持,這樣公司才能做的長久。


熾天之羽


我從事的是建築行業會計,原本2月1號就開始上班的,由於疫情的原因,上班時間一拖再拖,直到2月28日才開始正常上班。上班第二天老闆給我們幾個員工開了一次會,讓我們放心,疫情期間工資是會正常發放的。原本每月5號發上月工資,可如今從上班到現在已經20多天,今天已經19號了,也一直沒有發放工資,老闆也沒給個說法,也不知道這工資到底是否會正常發放?發愁啊!

前幾天遇到一個以前的同事,她現在在一家從事智能停車的公司上班,負責路邊車輛停放的收費業務,她們原本是2月1號正式上班,也因為疫情原因,直到2月17日公司才通知正常上班,可因為她回老家過年,從老家回到上班地方需要居家隔離14天才能上班,她直到2月29日才正式上班,3月15日發工資,她們公司按基本工資1800元發放,想想她可比我們幸運多了,老闆響應國家政策,不但給她們發放了基本工資,還給她們發放了防護補助費,2月未按公司通知正常到崗的每人每天發放10元,正常到崗的每人每天發放30元。


如今疫情基本過去,各個地區和省份都已經陸續復工到位,國家人社部一直強調,疫情期間雖不能正常上班,但要求按各地最低生活標準發放員工的基本工資。可不知道真正能領到各地最低生活工資的人能有多少呢?


70後的生活日記


我們在上海,每個月開支在兩萬左右(具體沒算過,對金錢沒太大概念,不屬於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人),疫情對我的家庭基本沒有影響,我們一家四口,我全職負責兩個孩子的教育和接送問題,業餘時間做做網店,生活費用完全可以支撐,平時也是想吃什麼想買什麼從不猶豫的主兒,老公是一家上市公司高管,每月固定的收入有個幾萬塊吧,具體多少我也沒太大興趣,職業不同,經常需要應酬,過多的把控一個男人的經濟其實會影響他的仕途發展的,加上我也基本不需要的,自己賺的就可以輕鬆支配我們的生活開支,車貸,房貸從他卡里扣,但年底所有的年終分紅都會全部交給我保管,年底的是大頭兒(我對這個比較感興趣哈)我可以用來儲蓄,理財和任意支配,因為手裡積蓄充裕,疫情這幾個月跟之前的生活幾乎沒兩樣,以前喜歡週末不下廚,全家都出去吃飯聚餐,這期間反而減少了這項開支,就是再多幾個月,我想也基本不會有任何影響的!結婚的好處就是,財富資源可以共享,共同面對突發事件發生,而不會像單身時月光族,沒有抗風險能力!所以,任何時候,積蓄一定要有的……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以備不時之需。

最後,盼望疫情早日過去,大家一切平平安安!


我是收納小達人


老闆考慮到員工大多有孩子,在家辦公能同時兼顧,所以我們公司一直沒有正式復工。

從二月五號和三月五號到賬的薪水看,數額沒有減少。說實話,如果公司做出非常時期臨時下調薪水的決定,我也表示理解,並且願意配合。一方面,我們公司類似外貿型企業,這兩三個月等於停擺狀態,沒有進賬。我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十幾年,有感情,願意“共克時艱”。另一方面呢,我們小家沒有貸款壓力,存款雖不富裕,但支撐一年不是問題。但公司沒做降薪調整,覺得自己很幸運。

周圍有朋友的公司,年後就直接宣佈了拿半薪。朋友在最初的震驚和怨聲載道過後,權衡再三,還是選擇暫時“忍氣吞聲”,畢竟現在辭職難找工作,工資一斷,家庭收入瞬時少掉一半,壓力太大,只能調整日常開支,能節省的暫時節省。等疫情過後,看公司的政策再做換不換,怎麼換的打算。

我覺得這是正確的應對之策。上有老下有小,月月又有房貸,你沒法意氣用事,只能順勢而為,邊走邊看。通過這次疫情,我們也應該有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不僅薪水多少,要想辦法做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並且,要有開源意識,多一點安身立命的技能,才能在碰到類似天災人禍時,多一點點安全感。


桃花紅河水胖


疫情之前入職了一家特別好的公司,疫情期間工資是照常發放,各種福利也是一樣沒少,3.8也給女員工準備節日福利。

入職前說明是三個月轉正,但是疫情導致一直沒上班,我還以為會延期轉正,結果轉正也是正常進行。

天天在家躺著還掙錢,有時我也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希望疫情快快結束,多為公司出一份力。


我是抽瘋兔


大家好,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疫情期間到底拿了多少工資!

我在去年年底就回了老家廣東汕頭,所以,我是把深圳的工作給辭掉了!你沒有看錯,我把工作辭掉了!!

所以,我現在跟你們說,我在疫情期間,是完全一點工資都沒有的!別說工資了,工作都不知道怎麼找了

算了,說多都是淚,我要下田去割菜餵豬了



頌暖先生


我是做實體的,生產廠家,在杭州,浙江疫情控制的比較好,雖然我們已經開工了,但是沒有銷售,只是徒增各種開支,我們所面對的都是零售市場的商家,他們沒有開工,或者開工了沒有生意,我們就沒有生意,每天的支出實在太大了,光吃喝拉撒就要好多錢,而我們的工程部就更慘了,年前甲方就欠很多年,說給的錢一拖再拖,而我們不能欠工人的錢,這又不能開工,甲方欠款收回來遙遙無期,我和老公沒有其他副業,只有經營這麼一個小工廠,現在全天在家陪孩子上網課,沒有收入,開支一點不少,只盼著疫情早點過去. 一切回覆正常,不然真的要倒閉了,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Suny薩尼


去年12月份,我工資拿到手3491元,職位是銷售總監,可笑吧?今年的1月2月工資還沒影,一開始公司還瞞著我,後來我找了很多人問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公司沒錢了,因為公司的客戶委託公司辦理的業務公司沒有搞定,導致所有客戶回款為0,公司已經連續虧損了半年多了,加上現在疫情影響,基本上不可能發了。我甚至自己去找了公司財務,老闆,沒有任何答覆,現在我心裡已經做好拿不到錢的準備了。[流淚][流淚][流淚]


蝸牛也能跑得快


在疫情期間,工資多少跟大家所在的工種有關係,當然在這特殊時期,很多中小企業要承擔公司的貸款,房租等,沒有辦法按時發放員工工資,象我就是實體零售行業,從大年三十(1月24日)才正式放假,本來是二月初就要開始上班啦,誰知道被這一塊疫情給阻攔自我隔離呆在家中,公司也是要求到了上班時間,一天一個部門一個或者二個在公司值班,所以我二月份零零散散就上了七天班。公司發了幾百塊子錢,我覺得也不錯啦,因為在值班的這幾天第一沒啥訂單,沒有給公司產生業績,而且在值班幾天公司領導也是為了員工的健康安全到處託關係找口罩,你知道剛開始發生疫情的那個月,口罩基本是一個稀有特品,一個一塊性的醫藥口罩要以炒到八到九錢一個。所以我覺得公司不容易,大家一起努力渡過難關吧,公司好了,員工也就好了。

先申明(本人無存款,有房貸,有保險,有信用卡要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