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能夠容忍別人的傷害,卻不能包容父母對我們的傷害?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能夠容忍別人的傷害,卻不能包容父母對我們的傷害?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會伴隨終生,我們的親密關係、與子女的關係、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我們與父母關係的投射作用。孩童時期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多愛的人,內心深處會感到匱乏和不安,長大後這些陰影也會投射到此人的家庭生活裡。然而,我們還要為了父母無心的傷害,責備他們多久?誰來為我們的幸福負責。如果一直處於受害者模式,你註定餘生就要活在仇恨和痛苦的牢籠裡,所以請放下傷害,提高自己的覺察力,做一些事情去贏得父母的尊重,這樣才是對自己負責。

我自己就有這樣切身的感受,我父親常年在外面工作,不經常回家。我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對父母的感情都比不了對爺爺奶奶的感情。特別是我的父親,從小到大,我覺得有父親和沒有父親是一樣的。對父親不讓我上大學,我心裡對父親一直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直到我生了重病之後,父親來照顧我,我才感到了父愛,我心裡的疙瘩也慢慢的有了鬆解。

當父親老了、不能幹了、又得了病的時候,我才徹底的想到,父親當年是為了工作忙才疏遠了我。不讓我上學是因為家裡比較困難,父親也有不得已的時候。現在父親老了,有病了,我應該床前盡孝。

不管怎麼樣,父母生養了我,我就應該拋棄腦中的不高興,好好的伺候父親的晚年。

這兩天我在電視上看了《安家》這部電視劇,房似錦的母親,剛生下她就要把她扔到井裡,是爺爺保住了她的生命,而且一直是爺爺關心他,愛護她,送她上了大學。她對爺爺的親,勝過了對母親的100倍。母親從來沒有可憐過她,倒是像逼命似的,成天跟她要錢。

房似錦給爺爺寄回來住院的錢,母親卻用這錢,給他弟弟裝潢了房子,讓爺爺死在病床上。房似錦心裡恨死了母親。可是當弟弟告訴她母親生病的時候,她仍然回到了醫院,給母親送回了錢。卻又聽到母親說的那些,把她當成搖錢樹的話。但是母親就是母親,不管怎樣,當母親老了的時候,房似錦還是會給她寄錢的。親情是割不斷的,父母在你小的時候再怎麼傷害你。當他們老了的時候,你還是應該盡孝的。

對外人的傷害,你都能容忍,心裡對父母再怎麼有恨,也應該容忍一下他們吧!不然當父母去世後,你心裡的懺悔是永遠去除不了的。





五子龍女


對於至親至愛的人,我們有的時候確實很放肆,對於和我們沒有什麼關係的人,卻能夠容忍,這種心態,給人一種欺軟怕硬的感覺,硬的是外人,軟的確是我們自己的親人,這麼做對嗎?


牛建新83


您好!我是紙上蒼生,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能容忍別人的傷害,而不能包容父母對我們的傷害。其實這個問題和為什麼我們在外面對人和氣,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父母答案是一樣的。

我們能夠容忍別人的傷害,是因為他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報復他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只能冤冤相報,最後兩敗俱傷。而且就此多了一個仇人。

而父母帶給我們的傷害,因為有血緣關係,明知道即使我們無法原諒他們帶來的傷害,最後也要回歸家庭,因為他們是最親的人,也許傷害是無意識給我們造成的。雖然無法包容,但是我們對父母發洩情緒,只有他們能不記仇,一如既往地對我們好。這也是相互的,只因血濃於水。


紙上蒼生XT


標準不一樣,長期的習慣形成了固定思維是父母是不傷害自己的,所以一旦認為受傷害了反應會比較強烈; 而對受到外人的傷害通常會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