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初春養生適當“捂一捂”

初春天氣總是忽冷忽熱,早晚溫差也比較大,這兩天九寨溝還下雪了。一邊是油菜花開,一邊是銀裝素裹,氣溫相差如此之大。之前我們也說過,這個時候還會有“倒春寒”出現。因此這個時候不要急減衣服,反而要注意保暖,適當“捂一捂”。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初春養生適當“捂一捂”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捂”簡單說就是春季氣溫才剛轉暖,這時不要急於脫掉外套。因為這個身體產熱散熱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還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初春氣溫變化大,若急減衣物,乍暖還寒之時身體就會難以適應,身體抵抗力也隨著下降。若是病菌乘虛而入,則容易引發流感、支氣管炎等各種呼吸系統疾病。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初春養生適當“捂一捂”

“春捂”注意事項

1、注意關鍵部位防寒

春季最怕關節受凍,尤其是一些愛美女性,早早的便換上清涼的裙裝,女性的膝關節比男性的更容易受寒冷刺激,若不注意保暖,長時間暴露在低溫環境中,則容易引發風溼性關節炎。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初春養生適當“捂一捂”

腰腹部保暖:腰腹部受涼容易引發腸胃不適、對女性來說更是容易誘發痛經、月經不調、腰痛、寒邪入侵等。

腳部保暖:俗話說“寒從腳起”,女性愛美經常會把腳踝露出來,這樣其實是不利於健康的。腳部若受凍,會降低身體抵抗力,使人體容易受風寒侵襲。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初春養生適當“捂一捂”

肩膀保暖:初春氣溫多變,人體適應能力差,身體的防禦功能也下降,這時患有頸椎病、肩周炎要注意頸肩的保暖,以防疾病復發。

2、及時留意氣溫,“春捂”有度

雖然“春捂”有利於健康,但也要講究一個度,而不是一味地“捂”到大汗淋漓,增減衣服時應先觀察留意氣溫,15℃是一個臨界點,若溫度高於15℃,可適當減少衣物,當溫度持續在15℃以上相對穩定1~2周時,可以解除“春捂”。但若是晝夜溫差超過7~10℃,則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的,尤其是早晚晝夜溫差大的時候。

防寒食物

初春之際,要抵抗寒冷增強身體抵抗力,可適當進食一些滋養潤燥的食物,例如銀耳燉雪梨、山藥排骨湯、牛肉、豬肉等。另外春季也適宜多喝一些養生茶,如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芳香的花茶,也有助於疏肝解鬱,美容養顏。此外,日常飲用一些調養暖身茶飲也有利於幫助調暢氣血,祛除體內寒氣,調養身體。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初春養生適當“捂一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