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2020年1月,運20飛抵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武漢支援,是運20首度大規模於非戰爭中投入使用。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運20飛抵武漢天河機場

運-20運輸機(Y-20),代號鯤鵬,是由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研發的重型軍用運輸機,為目前中國最大型的自主研製軍用飛機。運-20參考了C-17和IL-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氣動外形採用常規佈局,T型尾翼,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伊爾76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C17


既然說參考了這兩款飛機的設計,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運20與這兩種運輸機的優劣勢。

這張表格對比了這三種飛機的核心參數: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核心指標對比

不難發現,運20在貨艙體積和載重上全面超越了伊爾76,在貨倉高度上,比C17還要高一些。這得益於機翼根部出色的設計思路。

但是載重量和貨艙體積與C17比還是有差距。

最核心的差距其實是發動機,C17的發動機數據實在太強大了。可以說,三臺C17發動機的推力就大於運20的四臺發動機。這10多噸載重能力的差距就是這麼來的。

可見,航空發動機是多麼重要。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發動機與伊爾76類似,涵道比較低


運20的發動機比較細長,跟伊爾76類似,而C17則是與民航類似的高涵道比發動機,更加短粗,這樣的發動機相對效率更高推力更足。

當然,作為軍用戰略運輸機,其中重要的一個性能是適應能力,無論是C17還是伊爾76從公開的訓練資料,都體現了強悍的適應能力。

下圖,C17在簡單鋪裝的跑道上著陸。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下圖,向來粗曠的蘇式戰機更不示弱,伊爾76在冰原上著陸。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下面這段視頻,展示了兩款飛機驚人的場地適應能力。



目前,至少在公開資料上,還沒見到運20這樣的訓練照片,我們期待運20給我帶來驚喜!

畢竟,惡略條件下的投送能力,才是戰略運輸機最重要的核心指標。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運20對比伊爾76和C17佔優勢嗎?可千萬別光看參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