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背的最大黑鍋。

羅貫中這老頭子壞滴很,在寫《三國演義》時堅持“一個凡事”的方針,即天下凡是不姓劉的,要麼被黑,要麼做墊背,前有曹魏孟德,後有東吳公瑾。

“三分真七分假”的《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也就是說,這本書是根據《三國志》等史料創作的傳奇小說,類似《水滸傳》,有一定歷史和人物做背景,文學性毋庸置疑,但真實性就另說了。

拜《三國演義》所賜,一個“完美高富帥”的優質男周瑜,變成了一個狹隘的受氣包,一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倒黴鬼,最後還落得個被活活氣死的可憐結局,這黑鍋真夠大的。

那麼真實的周瑜究竟是怎樣?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01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想到周瑜,腦子裡就蹦出《國風》的這句詩。

眉目俊朗,身長玉立,翩翩濁世佳公子,就像他的名,瑜。

歷史上的周瑜確實是個帥哥,陳壽在《三國志》裡形容他“儀容秀麗,長壯有姿貌,吳中呼為周郎”,即又高又壯又帥又有錢,簡稱高富帥,江東父老都喚他為“周郎”。

呼人為“郎”,帶有讚美褒獎之意,“周郎”其實就是“周帥哥”,同時期比他帥的估計也就呂布了。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帥哥不稀罕,但帥出風度就是寶藏了。周瑜才貌雙全,精通音律,一曲《長河吟》與《廣陵散》齊名,堪為世間絕響,贏得“曲有誤,周郎顧”的美譽,連諸葛亮都愛不釋手。

別人酒後發瘋,周瑜越喝越帥,醉後仍能聽出旋律對錯。每當下面的人彈錯曲調後,他會溫柔地提醒:嘿美女,你彈錯了。

唐詩“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便用了“周郎顧曲”的典故,古箏美女為了博得周瑜的眼球,故意時不時彈錯音,這個撩漢的套路也算千古一絕了。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洪宇宙版周瑜

影視劇中的周瑜,94經典版中洪宇宙老師氣質不俗,但總覺得不夠帥氣;電影《赤壁》的小喬夠美,但梁朝偉卻少了些書生意氣,把周瑜演成了城府萬壑的“易先生”;新版《三國》的黃維德俊朗不凡,但又似乎少了幾分風流雅緻?

我果真是個顏控啊。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總之,周瑜就是一個人間極品。試想一下,當李白的文、岳飛的武、潘安的帥和屈原的品德,這些優點都集中到一個男人身上,會是什麼樣子?

此男只應天上有,誤落凡塵僅一人。

02

周瑜的人生,在起跑線上就贏了。

他的堂祖父、堂叔曾是部隊最大的官,老爸當過洛陽令,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委書記,他一出生就是妥妥的大院高幹子弟,苗根正紅的革命接班人。

上天不僅給了他出身和美貌,還給了一位好基友,孫策。

兩人同歲,自幼惺惺相惜,孫策自稱他倆是“總角之好”,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我倆穿同一條開襠褲長大的”。

孫策和周瑜,一個雄略過人,一個風流倜儻,這對CP絲毫不亞於劉關張的桃園結義;一個娶了大喬,一個娶了小喬,兄弟連襟、兩雙伉儷,這道江東風景線就連對岸的曹操看著都眼紅。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三國》裡的大小喬

被曹操稱為“難與爭鋒”的小霸王孫策,與周瑜雙劍合璧,在江南的土地上馳騁,渡橫江、攻皖城、破劉勳、討江夏、定廬陵,為東吳政權打下半壁江山,幾乎找不到對手。

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大小二喬又為蓋世英雄添上一抹柔情的底色,讓這對雙子星在東漢末年閃耀了數年,若不是官渡之戰前孫策死於刺客暗殺,恐怕就不是後來三分天下的局面了。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黃維德、沙溢版周瑜和孫策

孫策死後,周瑜又輔佐孫權鞏固父兄基業,忠心如一個耿直boy,多次拒絕袁紹和曹操伸出的橄欖枝。

《江表傳》裡說過這麼一件事:曹操想拉攏周瑜,派同樣有顏值、有口才的蔣幹去做中間人。

周瑜自是知道蔣幹的來意,故意安排他在五星級酒店嗨了三天三夜,結果蔣一句招攬的話也說不出,回去向主人交差,“周公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曹操聽後,從此死了挖周瑜這條心。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梁朝偉版周瑜

所以這樣一個風度翩翩、忠肝義膽的周瑜,這樣一個在戰場和情場青春得意的周公瑾,又怎麼會是《三國演義》裡的嫉妒小人?

他根本沒必要去羨慕任何人,別人羨慕他還來不及呢。

03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三個詞,每個人都引人遐想,其實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周瑜的一生,最閃耀、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赤壁之戰了。

這場戰爭幾乎彙集了所有的三國英雄,從曹氏父子、劉備集團以及江東雙星的三方主角,到孔明、黃蓋、魯肅、蔣幹等眾多文臣武將,一時多少豪傑,而其中最重要的角色當屬周瑜。

易中天在《品三國》中說:“周瑜人品好,修養高,會打仗,懂藝術……我甚至懷疑他指揮軍隊也像指揮樂隊,能把戰爭變成藝術,把仗打得十分漂亮,就像藝術品一樣。”

赤壁之戰就是周瑜導演的一出好戲。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彼時的曹操戰無不勝,野心勃勃,勇武如張飛、甘寧之流也忌憚他三分。周瑜卻不以為然,他分析此時的曹操不得民心,且久戰兵疲,更何況一群北方旱鴨要在江南打水戰呢?

所以他力排眾議,勸孫權和曹操正面剛,並作為都督親自率3萬兵馬,和劉備組成五萬人的孫劉聯軍,與二十萬人的曹軍在長江赤壁狹路相逢。

周瑜作為前線統帥,運籌帷幄之中,初戰擊敗曹操水軍,後又採用了黃蓋的火攻之計,命黃蓋詐降深入敵軍腹地,燒得敵人屁滾尿流,曹操從華容道落荒而逃,從此退守北方養老曬太陽,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如此再看蘇軾的名篇,或許會更有感觸,“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其實那時候,小喬並不是“初嫁了”,兩人已經結婚近十年,追求者眾的周瑜一個妾也沒有納,連個桃色緋聞都沒有傳過,簡直不要太完美。

這就是周瑜,比起劉關張的“女人如衣服”,他多了幾分深情;比起建安七子等一干文人,他多了治國安邦的棟樑之才;比起趙子龍等一介武夫,他又多了幾分才子儒雅……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何晴飾演的小喬

可就是這麼完美的周公瑾,一位赤壁之戰的指揮官,羅貫中硬是把諸葛亮安排成了第一男主角,為了凸顯孔明的足智多謀,周瑜到處背鍋、當墊背,這一背就是一千多年。

周瑜和羅貫中的“血海深仇”,算是因為一本書結下了。

04

其實,周瑜和諸葛亮各為其主,根本沒半毛錢關係。

兩人或許見過面,但那時候周瑜已是統領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兵馬的左都督,估計也沒把諸葛亮這樣剛出道的職場小白放在眼裡。

羅貫中為了捧諸葛亮C位出道,可謂“不擇手段”,比如著名的“草船借箭”,孫權若是泉下有知,恐怕要從棺材裡跳出來怒懟老羅:“這本是我奪荊州時用的計謀,怎麼被你移花接木嫁接到諸葛亮身上?”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讓孔明借箭借東風就罷了,《三國演義》還拉人作墊背,把周瑜和劉備往死裡黑。比如周瑜設計美人計囚禁劉備,其實是孫權籠絡人心而把妹妹嫁給劉備。

反過來說,歷史上的周瑜使不出“蔣幹盜書”這樣的反間計和囚禁劉備的美人計,劉備也不會因為一個孫尚香而喪失了男兒大志,羅貫中未免也把這兩位想得太簡單。

更不可信的是,諸葛亮借曹操修築銅雀臺欲奪小喬之事,智激周瑜。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這是《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的情節: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大概是說,諸葛亮為了達成孫劉聯軍,跑過來撒了個謊告訴周瑜曹操要搶你老婆,周瑜立馬跟曹操大動干戈。

為了美人,別人一面之詞就怒髮衝冠喪失理智?這不是周瑜,這是吳三桂啊。反正後人杜牧是信了,不然不會寫出“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樣的懷古絕句。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最最最離譜的是,原本“性度恢廊,大率為得人”的周瑜,在《三國演義》裡卻變得小肚雞腸,對孔明各種羨慕妒忌恨,設計陷害不成,反被孔明“三氣”,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活生生被氣死。

彌留之際,周瑜還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這樣自愧不如、嫉賢妒能的嘆息。到了今天,這句話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形容強者和弱者不能共存的俗語。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真實的周瑜,豈是這般心胸狹隘之人?

舉個例子,同為左右都督,老幹部程普瞧不起周瑜,擺老資歷,處處針對他。周瑜以大局為重,以德報怨,虛懷若谷的胸襟讓程普不得不服,程普為此發出了肺腑之言: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05

那麼,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就連《三國志》也對其死因語焉不詳,流傳的說法有好幾種,但我覺得箭傷復發而死的說法比較讓人信服。

話說取得赤壁大捷後,周瑜率部乘勝追擊,圍攻曹仁,督戰時右肋中箭,在死亡的邊緣走了一趟。一年多之後,帶傷作戰的周郎在征伐途中舊傷復發,與世長辭,年僅36歲。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可能是周郎過於美好,以至於很多人很難接受所謂的“既生瑜,何生亮”。

翻開正史,“三氣”子虛烏有,孫權的“三哭”倒是讓人印象深刻:聽聞周瑜的死訊,聲淚俱下;見到瑜之絕筆,慟哭不已;瑜出殯時,又哭祭於靈柩前。

可開頭我們說了,天下凡不是劉備集團的,都被羅貫中一棍子打死了。可老百姓喜歡啊,據說當年說書先生每每講到《三國演義》,少長鹹集,聽得如痴如醉,神化了孔明,卻委屈了公瑾。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還特意安排諸葛亮在周瑜死後說過一段話,“周公瑾並非忌我之智,而是恨我之才不能為東吳所用”,也算為周郎挽回了一點顏面。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如果說羅貫中仍有筆下留情的話,那便是讓周瑜年輕了好幾歲,併為他配置了兩個舉世無雙的對手,威震天下的曹操,如神附體的諸葛亮,然後讓他在“一時瑜亮”的較量中英年早逝,永遠年輕。

或許只有一個詞能形容周郎的一生,天妒英才。

也好,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