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按什麼順序看呢?

黎小潔


記憶裡,好像是在兒時的某個午後,在家中無人問津的角落,偶然找到一本金老的《天龍八部》,懷抱好奇將書翻開,然後乘著越來越強烈的好奇,一直讀完整本書,又吵嚷著讓大人們給我找地方借來全套。然後在不知不覺中,讀完了金老的所有書,從沒考慮過有什麼最佳閱讀順序。


但在讀完金老全部小說之後,我發現金書的確存在最佳閱讀順序。而閱讀的順序,主要基於以下三點來進行排序。


第一,金老在創作武俠小說的十七年來,一直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吸收創新,小說筆法和結構都日臻成熟,所以在決定閱讀順序時,首先是基於按照小說創作時間,這樣的大方向來排序。


第二,金書大多立足於真實的歷史時期,小說內容有所相連,在閱讀若是跟隨歷史時間的發展,會更瞭解小說虛構中這一歷史時期的故事整體。也會感受到相同人物出現在不同故事裡,產生的聯動妙趣。


第三,金庸武俠十五本小說風格各異,主題也不盡相同,

如果在閱讀順序上加以巧妙的規劃,不僅能在本身故事裡感受到江湖動盪,更能在不同故事的連接中,享受到更深層次的跌宕起伏。


基於以上三個排序原則,我整理出了一份《金書閱讀順序指南》。如果是好多年的資深金迷,相信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重讀小說;如果有朋友是已經讀了好幾本金庸小說的愛好者,大可以在閒暇時候拿起剩下的那幾本,慢慢讀完;如果你是一位初讀金庸的讀者,那麼就可以考慮參照這份《金書閱讀順序指南》了。


金書閱讀順序指南第一本,還是跟著金老邁出第一步,拿起《書劍恩仇錄》。浙江海寧,既是陳家洛的故鄉,是金老的故鄉,也是金庸武俠的故鄉。壹·《書劍恩仇錄》

看完《書劍恩仇錄》,不如就順著歷史發展的順序,繼續看看乾隆年間的故事,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貳·《飛狐外傳》+《雪山飛狐》
《雪山飛狐》的結局真讓人揪心,除了苗若蘭焦心,讀者也被帶到了那緊張的雪峰之上。所以這時候就接著看《射鵰英雄傳》,大漠風沙與江南煙雨相互交融,故事裡的英雄義薄雲天,震撼著每一位讀者。叄·《射鵰英雄傳》讀完《射鵰英雄傳》,按照射鵰三部曲的時間順序
《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也逐漸被排上日程。肆·《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連看了幾部大部頭,總覺得有些疲乏了,中短篇小說
《白馬嘯西風》適合做個輕鬆的過渡,騎著白馬,遠離中原武林的喧囂,《白馬嘯西風》裡,不僅有堅守執著,也有一方無人涉足的淨土。(注:《白馬嘯西風》收錄於《雪山飛狐》)伍·《白馬嘯西風》隨著李文秀的白馬,視線重新回到溫暖南國,痴兒段公子,領著我們遊山玩水,從雲南也一路來到江南水鄉。《天龍八部》史詩般的敘事和對英雄人物的描畫,都已臻化境。陸·《天龍八部》
當一口氣讀完蕩氣迴腸的《天龍八部》,接下來可以看看《連城訣》了。做好準備,這可能是最近最讓人感到憋屈的書。柒·《連城訣》《連城訣》帶來的壓抑與憤懣,大概需要
《鴛鴦刀》《俠客行》這兩部滑稽歡樂的小說才能排解。太嶽四俠和“狗都不理”的狗雜種,一定能讓你發自內心的笑出聲來。(注:《鴛鴦刀》收錄於《雪山飛狐》)捌·《鴛鴦刀》+《俠客行》好了,金老的小說轉眼已經被我們看完大半了,也是時候來感受放蕩不羈的令狐沖是怎麼在波詭雲譎的武林裡“《笑傲江湖》”了。玖·《笑傲江湖》
而後接著讀《碧血劍》《鹿鼎記》。《碧血劍》放在《鹿鼎記》前頭,因為前後故事有一定的聯繫,《碧血劍》講亂世裡的忠義,加之書末尾的《袁崇煥評傳》,凜然的正氣和《鹿鼎記》裡的邪氣,剛好形成巨大的反差,這時候順承著來感受金老前後期小說創作以及情節氛圍塑造上的異同,實在是再妙不過了。拾·《碧血劍》+《鹿鼎記》
最後的最後,一篇《越女劍》來結束這次金庸武俠之旅。越女劍的故事,早在《吳越春秋》就有記載,小說在西子捧心時戛然而止,傳說與現實的交匯,一段奇幻的武俠旅程,便也至此暫告一段落了。(《越女劍》及《卅三劍客圖》都被收錄於《俠客行》)拾壹·《越女劍》
雖說指南講的是閱讀順序,但這其實更像是個“旅遊攻略”。首先跟隨著歷史腳步慢慢觀賞瀏覽,隨著心情的高低起伏,適當的加緊或者放慢行程,在哀怨低迷的時候,看看山水,在壓抑悲憤的時候,吃個甜點放鬆心情。把最重點的觀光安排在了壓軸時刻,在看過了最好的風景後,稍作休息,就準備回程了。而最後離開時那段路,似乎也給這次旅行帶來了些意猶未盡的回味。不過,推薦的閱讀順序也像最熱門的旅遊攻略一樣,熱門實用,但不一定最適合你。所以這份“最佳閱讀指南”,也只是個大致方向,金庸武俠世界,具體先往哪邊走,還是得看你自己。


金庸聽書


我個人覺得從按創作順序來,相信不少人也都承認金庸寫的小說,越寫越厲害。基於此原因,也還是按照創作順序來比較好。

1、《書劍恩仇錄》1955年

又名書劍江山,金老的開山之作,一鳴驚人。

2、《碧血劍》1956年

延續手筆,蓄勢待發。

3、《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

第一次長篇,家國恩怨,兒女情長,互相交織。

4、《神鵰俠侶》1959年—1961年

緊接射鵰,意猶未盡,看長相思。

5、《雪山飛狐》1959年

稍作休息,看一天之內,說盡百年曆史。

6、《飛狐外傳》1960年—1961年

路見不平,胡斐大俠。

7、《白馬嘯西風》1961年

縱然再好,不抵我願意。

8、《倚天屠龍記》1961年

在續射鵰前緣,敏敏搭上無忌。

9、《鴛鴦刀》1961年,

仁者無敵,大道理知易行難

10、《連城訣》1963年

險惡人性,之中還有一點光明,狄雲。

11、《天龍八部》1963年—1966年

悲情英雄,一切命中註定。

12、《俠客行》1965年

一切明瞭,但我是誰?

13、《笑傲江湖》1967年

時局混亂,但求笑傲江湖。

14、《鹿鼎記》1969年—1972年

迴歸現實,封筆之作。

15、《越女劍》1970年

三十三劍客圖之趙處女傳,西子捧心原來如此美。


武俠亦是生活


如果按照書中年代看的話,首選越女劍,《越女劍》--春秋末年

《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倚天屠龍記》--1262/1263年。南宋末--元末明初

《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笑傲江湖》--明朝的起止時間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上吊)。

《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

《俠客行》--清初

《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鴛鴦刀》--清中前期

《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一天裡——從早上 "東方紅日甫從山後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圓……"。

《飛狐外傳》--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Luahgking


我是【小俠】,我來問答這個問題~

金庸的小說總共有15部,其中《越女劍》為短篇小說,其餘14部是長篇小說,連起來就是一句詩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

(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

鹿—《鹿鼎記》(1969年)

(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

(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

(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讚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

可以先看金庸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其中有武俠版香妃,金庸小說中最漂亮的女性!)

再看射鵰三部曲,這三本一定要連著看!太精彩了!

然後看《天龍八部》(很多人覺得這部寫得最好!)

接著看《笑傲江湖》(影射現實!)

再看《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這兩部有聯繫!)

然後可以看《碧血劍》《鴛鴦刀》《俠客行》《連城訣》

《白馬嘯西風》是個中篇小說,我個人特別喜歡!尤其是結局,在一切真相揭開以後那番感慨,太動人了!金庸不愧是金庸!

最後可以看《鹿鼎記》,金庸的封筆之作。

這是我個人看書的一些經驗,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如果覺得有用,歡迎點贊關注。我是小俠,日常記錄文學和生活的美~)


小俠記


想怎麼看怎麼看,金庸先生的小說每一部都很精彩,不過個人建議,應該先從金庸先生的巔峰作品讀進來,先讀精華,再讀邊角。

推薦先從《天龍八部》讀起。

《天龍八部》屬於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時代背景在北宋時期,整篇故事橫跨北宋、大遼、西夏、吐蕃、大理多個國家,篇幅宏偉遼闊,非常適合第一部從它讀起,我本人接觸金庸先生的一部小說也是《天龍八部》,從它讀起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天龍八部》之後可以讀“射鵰”三部曲,也就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以及《倚天屠龍記》。

整體來說《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之間時代間隔比較近,在幫派和武功上有些關聯,更加適合讀完《天龍》再讀《射鵰》。

而《神鵰俠侶》屬於《射鵰》的續作,人物關係基本都是相連的,所以讀完《射鵰》再讀《神鵰》會更加清晰掌握人物關係。

《倚天屠龍記》和《射鵰》與《神鵰》也有一定關聯,雖然關聯不是很大,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神鵰》裡的關係脈絡讀起來更加明朗。

“射鵰”三部曲外加《天龍》屬於金庸先生最巔峰的作品,非常精彩,讀完了這四部書就基本欲罷不能了,這時候建議再讀《俠客行》和《連城訣》。

《俠客行》和《連城訣》這兩部作品都是沒有明確交代時代背景,也都算是金庸先生作品中比較有哲理性的作品,可以給予你一定的人性感悟。

這兩部作品讀完就可以再接著讀《笑傲江湖》。

整體來說《笑傲江湖》也算是金庸先生為數不多的沒有時代背景作品之一,這部書也更像是一部諷刺作品,諷刺人性的作品。

讀完《笑傲江湖》就可以讀一讀金庸先生早期作品,以明清時代為背景的作品,這其中建議先從《書劍恩仇錄》讀起,再讀《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先生第一部作品,整體來說沒有之前那些作品精彩,這部小說以金庸先生老家的一則野史傳聞有關,那就是乾隆是漢人之子,是被狸貓換太子換進皇宮中的。

這部作品整體風格算是有一些舊派武俠小說的寫作風格,不過金庸先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寫的也算不錯。

《雪山飛狐》是一部小長篇小說,結尾是開放式結尾,讀完讓人遐想無窮,回味無窮,整篇小說節奏緊湊,懸念扣人心懸,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

《飛狐外傳》是《雪山飛狐》的續作,時代背景和《書劍恩仇錄》一樣,整部作品的人無關係和《雪山飛狐》以及《書劍恩仇錄》都有很大聯繫,這三部作品算是三部相關聯作品。

這三部讀完,最後就要讀金庸先生的第二部作品和封筆之作,《碧血劍》和《鹿鼎記》。

《碧血劍》是金庸先生繼《書劍恩仇錄》之後的第二部作品,時代背景為明末清初之際,以抗清名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為主角。

這部作品寫的要比《書劍》強不少,但是整體而言還是有些傳統舊派武俠小說的風格,不過作品也是非常精彩,情節和寫作手法都非常不錯。

而且碧血劍之後金庸先生又寫了一篇歷史性文章《袁崇煥評傳》,寫的也非常不錯,可以拜讀一下,從《袁崇煥評傳》中我們可以發現金庸先生學識淵博,對歷史學有很深很獨到的見解。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它的風格顛覆了傳統的武俠小說風格,主角韋小寶不會武功,只會耍無賴,但是這部作品也是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它和《碧血劍》有一定的人物關聯,所以讀完《碧血劍》再讀它比較順暢。

最後可以拜讀一下金庸先生的三部中短篇小說,《白馬嘯西風》、《鴛鴦刀》和《越女劍》,這三部作品也都非常精彩,最值得讀的就是《鴛鴦刀》,這部小說更像是一部寓言小說,予以性很強,尤其武林之中人人爭奪的武林秘籍到最後就是四個字“仁者無敵”,非常具有寓意。

《白馬嘯西風》也非常不錯,算是中篇小說中的經典,《越女劍》寫的相對沒有這兩部精彩,不過不妨一看,再次強調金庸先生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豐富,尤其是在《越女劍》中最有體現。


小島知風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您滿意。下面我來說下金庸武俠小說的最佳閱讀順序。

按作品中的當時年代背景來依次閱讀

這個順序應該是最佳的,金庸大師的小說好就好在能夠跟當時的時代背景相結合,讓人難分真假,就好像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一樣。其中好多作品都能夠依據歷史來串聯起來,下面我來排序一下。

第一,《越女劍》

這是一部短篇小說,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的爭霸為歷史背景。

第二,《天龍八部》

故事發生在北宋時期,故事的主角是大理的皇帝段譽,歷史上真有其人。

喬峰在遼國的南院大王也是有人物原型的。

第三,《射鵰英雄傳》

故事發生在南宋中後期,以蒙古的發展為歷史背景,射鵰的英雄不僅說的是郭靖,還有成吉思汗鐵木真。

第四,《神鵰俠侶》

《射鵰英雄傳》的續集,這部小說已經到了南宋末期,歷史上蒙古大汗蒙哥死因不明,在這裡是被楊過打死的

第五,《倚天屠龍記》

雖然與上面的兩部書統稱為三部曲,但這是一個全新的故事,與上面的兩部關係不大。歷史背景是元末明初,以明教驅除韃虜為歷史主線,期中很多人物都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

第六、七,《笑傲江湖》《俠客行》

這兩部小說沒有具體的年代背景,據書中的一些情節推斷應該都是明朝中期發生的故事。

第八,《碧血劍》

故事發生在明末,其中袁崇煥,袁承志都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以華山派幫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為歷史主線。

第九,《鹿鼎記》

這部書的歷史背景最為明顯,完全以歷史上清朝初期康熙皇帝的豐功偉績為歷史主線,期中康熙皇帝也是主角之一。這部書裡也出現了《碧血劍》中的人物。

第十,《書劍恩仇錄》

發生在乾隆年間的故事,陳家洛與乾隆設定的關係為兄弟,這也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小說。

第十一、十二《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這兩本書也是清朝的歷史背景,我建議這兩本書一起看,它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第十三、十四《白馬嘯西風》《鴛鴦刀》

這兩本算是中篇小說,故事背景都是清朝。相比其他金庸先生的小說,這兩部雖然不怎麼出名,但也是很好的小說了。

第十五,《連城訣》

這部小說具體背景年代不詳,有說元朝的,也有說清朝的,眾說紛紜。不管是什麼歷史背景,是絲毫不影響我們來閱讀的。

結語:不論先讀哪一本,你都會為了金庸先生的文采,和他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而拍案叫絕的。


青衫竹影


金庸武俠小說的先後順序行為:1《越女劍》春秋戰國時期;2《天龍八部》北宋前期,公元1094年左右;3《射鵰英雄傳》北宋中後期,公元1206年左右;4《神鵰俠侶》南宋末年時期,公元1260年左右;5《倚天屠龍記》元末明初時期,公元1360年左右;6《笑傲江湖》明朝中期,公元1500年左右;7《俠客行》明朝後期,公元1630年左右;8《碧血劍》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左右;9《白馬嘯西風》明末清初,公元1690年左右;10《鹿鼎記》,康熙年間前期,公元1670年左右;11《連城訣》康熙年間中期,公元1679年左右;12《鴛鴦刀》康熙年間末期雍正前期,公元1700年左右;13《書劍恩仇錄》乾隆年間,公元1756年左右;14《飛虎外傳》與《雪山飛狐》,乾隆年間,公元1766年到1770年間。





小小諾9876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作為武俠小說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讓人們爭相拜讀。十五部作品按什麼順序讀最爽?一起來了解一下。

創作順序

如果是第一次讀的話,最好還是按金庸小說創作時間順序讀。像《書劍恩仇錄》是剛起手,還很青澀,如果先看了《鹿鼎記》,那肯定其他的武俠小說就很難入眼了。

《書劍恩仇錄》1955年

《碧血劍》1956年

《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

《雪山飛狐》1959年

《神鵰俠侶》1959年—1961年

《飛狐外傳》1960年—1961年

《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倚天屠龍記》1961年

《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連城訣》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龍八部》1963年—1966年

《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記》1969年—1972年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歷史順序

按照歷史發展順序閱讀金庸的武俠小說,彷彿置身於二千五百多年的中國武俠發展史中,不失為很系統的一種讀法。

一.春秋時期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丰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曆)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原因和前面的一樣,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有辮子。

分系列讀

1.射鵰系列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再加上《天龍八部》,江湖幫派和武功體系都很接近。

2.飛狐系列

《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孤》,線索型的人物承接一脈相承。

3.獨立長篇

《笑傲江湖》《鹿鼎記》,均為巔峰鉅著。

4.優質中篇

《碧血劍》《連城訣》《俠客行》,值得一讀。

5.青澀短篇

《鴛鴦刀》《白馬》《越女劍》,金庸出品一定要讀全呦。

挑重點讀

如果時間和精力有限,只挑名著讀:《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其他作品可以得空再慢慢讀。


我是青鳥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





視界之大V


金庸先生所有武俠小說寫作順序:1955《書劍恩仇錄》;1956《碧血劍》;1957《射鵰英雄傳》;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1960《飛狐外傳》;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1965《俠客行》;1967《笑傲江湖》;1969《鹿鼎記》;1970《越劍》;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佈封筆寫武俠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