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山楂,百年品質,農遺良品!

河北興隆傳統山楂栽培系統是以獨特技術和知識體系為依託的傳統山楂栽培文化系統。遺產地位於河北承德興隆縣六道河鎮、興隆鎮等鄉鎮,核心區共栽培山楂67368畝,具有400多年栽培歷史。


興隆山楂,百年品質,農遺良品!

山楂,又名紅果,俗稱山裡紅,古籍稱朹、山査、柭等,是我國原產果樹之一,也是世界上的稀有果品之一。我國的先人在史前時期就已開始採集山楂的果實食用,公元前2世紀《爾雅》中就記載了山楂。據專家考證,山楂進行人工栽培大約是在700多年前,而山楂的產業化則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

河北承德興隆縣山楂種植歷史悠久,早在明嘉靖年間,興隆山楂就被視為貢品、珍品。由於獨特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今在興隆,百年以上的大山楂樹依然枝繁葉茂、碩果累累。興隆縣山楂栽培面積22萬畝,年產量25萬噸,均居全國縣級首位,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山楂之鄉”。2017年,興隆傳統山楂栽培系統入選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後龍風水”禁地的山楂樹

興隆山楂,百年品質,農遺良品!

《興隆縣誌》記載,興隆山楂品味俱佳,其特點色澤赤紅而個大,肉質肥厚而柔韌,味酸甜而清口。興隆山楂的獨特品質得益於這裡的自然條件。興隆縣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質山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具有種植山楂的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

清順治十八年,清政府在遵化縣馬蘭峪修建清東陵,將興隆大片土地劃為“後龍風水”禁地,至1915年開禁,清東陵“後龍風水”禁地被封禁達254年。封禁後的興隆呈現“蔥蘢百里翠織天,琳琅千山花繡地,虯松雲柏湧碧海,紫玉金珠懸虹霓。老藤攀巖蛇龍舞,丈草織洞虎豹踞。三層六寸腐殖土,七十二場澆陵雨。凹下人參胖如娃,叢中靈芝大似麂”。

清嘉慶年間“風水”禁區周圍所產山楂就由商賈藥客運銷順天、保定、真定、大名、順德、懷莊諸府,或為食用,或為藥用,遂成一境之特產。目前,興隆縣境內千餘株百年以上山楂古樹是由根櫱萌生的第二代樹或開禁後栽植的大樹。這些山楂古樹,生長健壯,株產仍達三五百斤,個別樹株產近千斤。

山楂品種資源豐富

封禁二百多年的特殊歷史條件,造就了興隆豐富的山楂品種資源和獨特的品質。

為了發掘整理山楂品種資源,促進興隆山楂良種化,1980年興隆開展山楂品種優選工作,初步定出了鐵山楂、大金星、小金星、粉紅肉、大星鐵楂、面楂和自根系山楂等7個品種。1984年,在承德召開的山楂鑑評會上共50個品種參評,其中興隆28個品種,居前6名的品種中興隆山楂佔5個。1986年,國家果品選優鑑定會在興隆召開,全國山楂協作組秘書長豐寶田等11位專家及知名人士參加鑑評會,認定“燕瓤紅”“金星”“賽霞紅”“面楂”4個品種適合在興隆地區發展,此後興隆又三次舉辦山楂品種比較試驗鑑定會。1993年,興隆縣林業局編寫的《果樹品種圖譜》出版,其中收入興隆選育山楂品種16個,引進山楂品種43個。

興隆特色山楂品種霧靈紅、霧靈紫肉分別於2013年、2015年通過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野生山楂品種霧靈野果,2018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植物新品種權。2019年開展的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徵集到興隆野生山楂品種資源5個,其中特異性資源4個。

目前,興隆縣形成了以鐵山楂優質晚熟品種為主,霧靈紅、大旺等中晚熟品種和秋金星、霧靈紫肉、藥楂等特色品種為補充的山楂生產格局,全縣山楂優種種植面積達17萬畝,優種覆蓋率達83%。其中,興隆鐵山楂品種營養價值高,藥用功能突出,樹體高大、根系發達,耐旱、耐瘠薄,對山區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均有重大意義。

山楂產業蒸蒸日上

興隆山楂栽培系統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技術和知識體系,根櫱歸圃育苗,“因樹修剪,隨枝造型”的修剪方式,傳統追肥,石壩牆修築,山楂窖藏,山楂加工等技術和知識,對其他地方山楂的選育、栽培起到示範作用。

為防止山楂園水土流失,滿足山楂生長土肥水需求,興隆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採取邊修邊管,修管結合的辦法,堅持常年整修石壩梯田,並總結出“秋後壘半冬,搗岱動大工”“凍前挖槽打好基,降冬備料春動手,壘牆長唇插坌口”“夏季挖水溝、雨季堵窟窿”的秋修、冬備、春補、夏防四季整修石壩梯田的造田經驗。

為提高山楂產量和效益,興隆山楂生產以小隊為單位,在技術人員指導下,統一修剪、統一肥水(農家肥、草木灰和大水漫灌)、統一防病蟲(人工捉蟲、摘蟲卵等防病蟲方法),統一採收,統一儲藏(石窖、土窖),統一樹下工程(客土、深翻擴穴、修樹盆、覆草壓綠肥等)。

1983年,全縣山楂達124萬株,其中結果樹17.6萬株,年總產量達5706噸,栽培面積、總產量分別是解放初期的12倍、10倍。1986年,興隆縣把山楂樹(紅果樹)確立為興隆縣樹。

近年來,受傳統山楂栽培成本高,管理粗放,質量差,比較效益低的惡性循環影響,遺產地勞動力流失嚴重,部分山楂老樹被棄之不管、自生自滅。為傳承山楂文化,興隆縣委、縣政府全力推動興隆山楂特色產業發展,制定《興隆縣支持山楂產業振興的若干意見》等,引導幫助興隆山楂產業發展;實施《興隆縣山楂產業扶貧——山楂古樹保護項目》《興隆縣特色扶貧產業發展(興隆山楂)項目》《興隆縣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等,加強遺產地傳統山楂園的土、肥、水、路等基礎建設,對百年以上山楂古樹在進行掛牌、設置防護欄保護的同時,實施保護獎勵金制度;成立河北省山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河北山楂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山楂產業技術研究和創新,全面提升興隆山楂產業發展水平;積極做好興隆山楂品牌宣傳和推廣。

目前,興隆縣山楂栽培產值達3.6億元,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36%,年加工山楂能力達到20萬噸,實現產值7.1億元。山楂加工轉化率達63%,山楂生產及加工收入佔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3.8%。

2016年興隆山楂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9年興隆縣興隆山楂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農遺佳餚

山楂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興隆山楂果、山楂葉芽、山楂樹根被興隆人制成菜、糕、湯、粥、醬等美食,水、汁、酒、茶等飲品,片、脯、怡、凍等休閒食品,提取出原花青素、膳食纖維等製成薔薇紅液、山楂黃酮等保健品。

興隆山楂,百年品質,農遺良品!

冰糖葫蘆

原料配方:適量山楂、白砂糖

製作方法:1.串果:挑選新鮮飽滿、大小均勻的紅果,洗淨。將紅果攔腰切開,用小刀挖去果核,然後將兩瓣合上。把去過核的紅果用竹籤串起來,每串大概十來個。2.熬糖:把白砂糖倒入鍋中,按糖與水2∶1的比例加入水,用猛火熬20分鐘左右。糖熬到剛剛好時,呈黏稠的透明狀。如果熬製時間不夠,糖會粘牙;如果熬的過久,糖則會泛苦味。3.蘸糖:將串好的紅果貼著熬好的熱糖上泛起的泡沫輕輕轉動,裹上一層薄薄的糖。4.冷卻:將蘸好糖的紅果串放到水板上(在清水裡浸泡過較長時間,溫度較低的木板或砧板)冷卻兩三分鐘即可享用。

興隆山楂,百年品質,農遺良品!

炒紅果

原料配方:適量紅果、白砂糖、蜂蜜。

製作方法:1.用剪刀把紅果的把剪掉,然後用小刀把紅果切成兩瓣,用刀尖從紅果側面去核。2.把去好核的紅果放入微波爐容器裡,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適量白砂糖,再加入適量熱水。紅果和水的比例是2:1,水不要沒過紅果,這樣做出來口味更佳,蓋上蓋,放入微波爐,用微波加熱三分鐘。三分鐘後取出,攪拌一下,這樣做是為了讓紅果均勻受熱。再用同樣的火力加熱三分鐘,等冷卻後,放入適量蜂蜜。還可以將炒紅果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時間再吃,也別有一番風味。

興隆山楂,百年品質,農遺良品!

紅果汁

原料配方:鮮山楂1000克,糖1500克,水500毫升。

製作方法:1.將山楂洗淨,切成薄片,入鍋加水,用小火煮爛後過篩。2.加糖繼續煮,並邊煮邊攪,直至汁濃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