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後還有多少西方國家死心塌地的跟著美國?

劉三辰


美國和西方國家與我們的根本區別,就是信仰及價值觀的不同。他們都是零和遊戲,靠的是略奪和欺詐,我們倡導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各自的制度追求不同。他們這幫小弟是不會因為疫情而疏遠的。我們雖然在這次疫情對世界的貢獻和付出。他們不照樣抪黑我們,總知一句話,儘儘人道是可以。但真正能讓他們尊重的必須是我們有足夠的強大。美帝國主義是忘我之心不死的,做好一切準備,發展好自己才是真理。


81海軍藍


政治從來都是冷酷無情的,任何一個國家在自身發展遭遇重創的時候,往往很少有國家願意犧牲自己去對抗強國,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發現危機這隻巨熊的時候,拼命向前奔跑,然後淘汰出一個倒黴鬼,將他留給在背後追趕自己的巨熊。

所以即使西方國家都知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幕後操縱者是美國,他們也不可能會跟美國拼命,因為這些國家很清楚,在自己沒有實力扳倒美國之前,自己衝上去和美國拼命,只會白白地送掉自己的性命,並不會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

相反的是,如果在美國指出一個“獵物”之後,這些國家反而還會跟著美國後面去撕咬獵物,讓自己國家遭受的損失從獵物身上得到彌補,這樣的話,這些國家不僅不會因為這場危機受損,反而還會因此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這種情況,在世界的歷史發展中其實並不少見,比如從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的四十多年時間裡,歐洲各國之所以會跟隨美國圍剿蘇聯,其實並不是因為蘇聯惡貫滿盈,而是在美國的強大軍事實力面前,歐洲各國根本毫無反抗之力。

所以不管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搶走英國的英聯邦市場,還是在7~80年代打擊歐共體的崛起,歐洲各國儘管因此十分痛恨美國,但是在國際行動中,卻仍然在積極配合美國針對蘇聯的行動。

而他們之所以要這麼幹,原因就是他們在反抗不了美國的時候,就是隻能和美國一起去傷害其他國家,並從中獲得共同利益,這一點與醫學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其實是十分相似的。

因此,目前世界上的西方國家,想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問題上,結成對抗美國的統一聯盟,仍然還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這些國家無論是德國還是法國,在國家綜合實力的對比上,沒有一個能夠與美國相抗衡。

不僅如此,在經過數十年的經濟發展之後,歐洲所有國家,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在文化宣傳領域,或者是軍事、政治領域,都收到了美國的深刻影響,美國在很多社會結構的底層層面上,掌握著這些國家的命脈,使得這些國家的政府,根本就不敢輕舉妄動,否則就很有可能要面臨國家傾覆的危機。

比如法國和德國因為貿易戰等問題,在2018年與美國關係激化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紀念一戰一百週年的活動上,為圖一時口快,將美國與俄羅斯擺在一起,列為了今後歐洲主要的敵人。

但是話音未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法國國內就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黃馬甲”運動,導致在最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波及到了整個歐洲,讓法國及其其他國家的社會,紛紛陷入到了嚴重的動盪之中。

從法國“黃馬甲”運動爆發的整個過程來看,歐洲各國看似強大,但其實都是建在沙灘上的城堡,美國擁有足夠多的手段去“整治”這些國家,除非歐洲各國肯狠下一條心,斬斷所有與美國之間的經濟、政治聯繫,否則美國想要左右歐洲的政治,那基本上就是手拿把掐。

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首先“舉旗”反抗美國的歐洲國家,很可能會首先在美國的報復下成為“聖女貞德”,因為歐洲各國想要違抗美國人的意志,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歐洲各國很難形成統一的陣型去抵禦來自美國的打擊,導致各國被美國一一擊破,並全部淪為美國的“打手”。

因此,在這場疫情結束之後,我國很可能要面臨更嚴峻的國際形勢,因為在疫情前我們也許只面對一個國家敵意,而等到疫情結束之後,我們可能還要面對一群飢餓野狗的注視,對於這種可能的出現,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以免危機在我們措不及防的時候到來。


落下m


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西方世界遭遇了空前的打擊,目前歐洲國家感染人數過10萬,其中意大利累計確診超過了3.5萬,是名副其實的重災區。而美國在昨天單日病例增長人數達到4000例,總人數突破了13000。

這次疫情對美國在西方領導力最大的衝擊莫過於經濟衰退的危險。美國股市已經經歷了一個月內四次熔斷,這是1929、1973與2008三次大的金融危機都沒有有過的情況,就連特朗普也說美國經濟面臨衰退的局面。一旦美國經濟因為疫情全面衰退,對西方的影響力勢必會下滑。為此美國推出來了萬億美元救助計劃,以撒錢方式來刺激消費。


另外,這次疫情也暴漏出美國推廣的西方代議制政治制度在應對突發性危機上的弊端,這種制度需要層層討論,難以迅速決斷,特別是與中國在應對新冠上的效率高低立判,這也會削弱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領導力。

當然,一次病毒不會使得美國喪失對西方的領導力,而是會形成相對削弱的局面。


齊慕丹


意大利的疫情擴散,西班牙的疫情擴散,德國的疫情擴散,法國的疫情擴散,西歐各國的疫情都比較嚴重,而作為西歐各國的盟友,美國並沒有要幫助他們抗擊疫情,美國選擇冷眼旁觀,選擇甩鍋,選擇趁火打劫,很多人以為,美國此舉會讓他的盟友們心寒!

日本疫情擴散,美國把鑽石公主號郵輪扔給日本,讓日本買單,只從日本運回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美國公民,讓日本當背鍋俠!讓日本當背鍋俠也就算了,美國作為日本的“老大哥”,作為日本的“靠山”,日本“小弟”有難,美國竟然不給提供任何支持,就連口頭支持都沒有!

韓國也是美國的盟友,韓國疫情擴散之後,美國也沒有給韓國提供任何幫助,反而趁韓國病,要韓國的命,狠狠地敲詐韓國,堅持讓韓國承擔50億美元的駐韓美軍軍費。韓國疫情擴散之後,駐韓美軍還有一個驚人的舉措,只要是駐韓美軍的韓國僱員,停發工資!

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等西歐國家也是這樣,疫情惡化之後,美國沒有口頭上的支持,沒有醫療物資的支持,沒有醫療團隊的支持,自己幹自己的,自己管自己國家的疫情,從來不管盟友的死活。相反,古巴、委內瑞拉這樣的國家向意大利提供了支持和幫助,很打美國的臉!

美國如此冷落盟友,不顧盟友的死活,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要關閉邊境,禁止西歐國家的公民去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西歐國家真的心寒了嗎?

意大利的疫情已經非常糟糕,20%的醫護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床位不足,醫療物資不足,重症患者已經被放棄治療,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竟然還從意大利運走了50萬份檢測試劑盒。美國雖然狡辯說,是50萬份採樣拭子,卻已經很說明問題,在意大利已經山窮水盡時,竟然還能給美國提供援助!

意大利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死亡率世界第一,新增確診人數世界第一,全世界第一個下令封國的國家,全世界唯一一個醫療體系崩潰的國家,這樣的國家都還沒有心寒,還死心塌地地跟著美國,疫情結束後,還是有不少西方國家會繼續與美國為伍!

當然,意大利是小國,小國有小國的無奈之處,美國是大國,強制性從意大利運走50萬份檢測試劑盒也是有可能的事情!疫情結束之後,基本可以肯定,英國、加拿大還是美國盟友,日本和韓國還是美國盟友,德國和法國這種一心崛起的國家,才有可能和美國決裂!


老鱷魚觀天下


新冠疫情並不會影響世界格局,更不會衝擊美國的霸權地位,全世界願意跟著美國的國家很多,他們依然會在未來跟隨美國共進退。
(巴黎人戴起了口罩)


要明白的是,決定國家關係的核心因素不是文化認同,不是恩情和個人友誼,而是國家利益。全世界之所以有那麼多國家願意跟隨美國,無非是因為這樣做有利於它們的國家利益。

對於那些安全受到威脅的國家,比如沙特,韓國,伊拉克等國來說,美國是他們的保護傘。對於面臨核威脅,恐怖主義,經濟困難的國家來說,美國是他們最可靠,最需要的靠山與合作伙伴。離開美國,他們的利益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此次新冠疫情中,儘管美國採取了自掃門前雪,不理外人事的態度,確實讓不少夥伴有點涼涼,但美國與這些國家的利益捆綁,利害需求並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他們依然會跟著美國走。
(美國精神的象徵,自由世界)


更何況,美國從二戰,冷戰以來建立的霸權格局依然在堅挺。美國的霸主地位依然很強勢,它依然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現在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也是。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完全不依賴美元,沒有哪個國家敢低估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價值,也沒有哪個國家敢認為自己的軍事實力超越了美國。

像韓國,烏克蘭,沙特這些國家,離開了美國根本無法正常生活,他們要承擔更多的威脅,會力不從心。很多時候,所謂的獨立自主對他們而言並不是好事。

我們習慣了以一個大國公民的心態去思考問題,覺得獨立自主,不依靠他人天經地義,畢竟我們有這個資本這樣想。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能力,有條件這樣做,世界上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90%都是小國弱國,離開美國他們會難堪。
(離開美國,你能指望聯邦德國自己保家衛國嗎?)


新冠疫情並不是黑死病,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不是次貸危機,它對世界的衝擊很有限,無法從根本上撼動當今世界格局的根基,因此也無法改變美國的外交形勢。


朱興子


這次疫情之後,不會對世界格局造成本質上的影響,一點可能都沒有。說白了,影響的力量還是太小了。我們做一個假設,假設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是全世界主要產油區的石油突然之間一下子全部都沒有了,可能會對目前的世界秩序造成影響。

我們習慣了大國心態,生活在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國,自然沒有小國的感同身受。你能不能想象以下,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整個國家連淨化水都沒有,日常飲用的水都需要進口。沒有美國的保護,這些國家的安全形勢,恐怕都等不到第二天。

沒有辦法,事實就是這樣。拿烏克蘭來說,這個奇葩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後,實際上繼承了原蘇聯很多的牛逼哄哄的軍事遺產,但是經不住敗家子和被美國忽悠啊,結果是什麼?結果是烏克蘭自廢武功之後,徹底淪落為美國的附庸,別忘了,烏克蘭是有能力製造最尖端的戰略武器的,包括原子彈。

歐洲一樣。歐洲的國家,任何一個國家單獨拉出來,都不是俄羅斯的對手,而對歐洲最大的威脅,不是難民,是俄羅斯,所以要有歐盟。但是,沒有什麼毛用,從這次歐洲的抗疫就能看的出來,歐洲始終是一盤散沙。

國家與國家之間,最最關鍵的是國家利益。

而有些國家的國家利益,在如今這個世界格局中,並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拿我們的鄰居舉例,韓國在戰時,連指揮自己軍隊作戰的權利都沒有。是不是很憋屈?沒辦法,誰讓你是小國,誰讓你是美國的小弟。

因此,從世界格局這個角度來看,此次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還不足以撼動目前的世界秩序,儘管已經給整個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無可彌補的損失。


老祖宗的智慧


新冠肺炎結束,西方國家還會繼續跟隨美國,因為新冠肺炎讓歐美國家損失慘重,對於以劫掠起家的歐美國家來說,最快恢復實力的方法不是發展自身,仍然是劫掠,而美國無疑是最稱職的帶頭大哥。


新冠肺炎讓歐美國家損失慘重,意大利累計確診患者4.7萬人,西班牙2萬人,而德國、美國也都達到1.9萬人,英國已經不再進行核酸檢測,準確的患者數量未知,儘管歐美國家採取了更加嚴格的管制措施,但是未來一兩個月,很難徹底控制住疫情。

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美國股市5次熔斷,而且受到疫情影響,利潤最大的奢侈品銷量暴跌,反而是口罩、防護服、衛生紙銷量增加,疫情結束之後不可能出現報復性消費,而且即便有,也主要集中在民生領域,歐美國家的高端製造業和奢侈品行業仍然很難獲利。



全球性的經濟困難很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加上為了抗擊新冠肺炎付出的巨大經濟代價,歐美國家的經濟受到雙重打擊,疫情結束之後,急需迅速恢復實力,但是如何恢復實力?

歐美髮達國家的低端製造業已經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考慮到人力成本、資源、環境等方面,發達國家很難與發展中國家競爭。


歐美國家的高端製造業很難繼續創造鉅額利潤,但是如果用技術換取市場,長期來看,將會使歐美徹底喪失優勢地位,甚至被趕超。無異於飲鴆止渴,不可取。

發展自身不行,出賣技術也不行,歐美國家也就只能重操舊業:劫掠!

新冠肺炎雖然重創全球經濟,但是發展中國家損失相對輕微,而且憑藉出口口罩、防護服還能小賺一筆,疫情結束之後,歐美國家將會使用金融手段,甚至是軍事手段從全球獲取利益,彌補損失,而能夠帶領歐洲國家的,只有美國。



我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向全球多個國家提供援助,甚至在疫情初期抹黑我國的挪威也希望我國不計前嫌,提供援助,如何援助給狼食物,又不被狼咬到,是巨大的考驗!

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世界未必進入平靜,歐美國家仍然會蠢蠢欲動。


視野新觀


新冠疫情會對國家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絕對不能等同於國與國關係的全部。所以說指望疫情過後,西方各國跟美國雙邊關係發生明顯變化不太現實。


第一,疫情對國家關係有影響,但影響效果並沒那麼顯著

新冠疫情對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有沒有影響?肯定有。比方說某國卡住了瑞士掏銀子購買的醫療用品,擱誰誰心裡邊都不會舒坦。但要說因這事兒兩國就反目成仇,無形中就誇大了疫情的發酵作用——對抗病毒當然是目前各國的重中之重,可不能涵蓋取代國家關係的全部。

美國是西方國家的領頭羊,擁有一大票追隨他的跟班小兄弟國家。這次新冠病毒蔓延,美國當局表現出的冷漠與遲鈍,確實缺乏帶頭大哥應有風範。


只是美國表現得不盡如人意,西方各國就算心存不滿,也不會從此疏遠美國——防疫不給力,老美的大塊頭仍然擺在那兒,其所包含的利益誘惑仍對各國具有吸引力。

第二,從前死心塌地追隨美國的國家,不會因疫情另攀高枝

美國在西方各國有幾個鐵桿小跟班,比如說以色列,比如說五眼聯盟中的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再比如說東亞的日本與韓國。從前死心塌地追隨美國的這些國家,不會因疫情就另攀高枝——五眼聯盟中的那‘’四眼‘’習慣了背靠大樹好乘涼,而東亞的日韓是因為沒這個膽量。


疫情期間跟美國有合作的德國,也並不會因此而化解了雙方的分歧矛盾。得不到美國援助遭病毒重創的意大利、西班牙,也不大可能從此改換門庭。當然因為疫情哪家暗起小心思在所難免,卻不會表現得過於明目張膽。

小小病毒,不能徹底改變世界格局。

第三,美國的冷血和自私不止體現在疫情,小跟班早已習慣

美國在歐洲盟國飽受病毒摧殘的情況下,選擇吃瓜看熱鬧,並不曾給予及時援助,一些西方盟國為此心寒很正常。然而,美國當局的自私冷血不只體現在疫情上,過去在收保護費、加徵關稅、合作研發武器等亦有所體現,美國優先嘛。


估計小跟班們早習慣了老大的自私自利,他們可以裝一裝幽怨小可憐,卻不一定敢狠下心來做‘’反骨仔‘’。

總之,疫情無法從根本上影響美國跟西方盟國之間的關係,但是會削弱各國死心塌地追隨美國的忠誠度,美國的影響力會越來越衰弱。


回馬一腔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沒有任何病毒能夠戰勝人類。所以,疫情終有過去的時候。

疫情過後,人們的生活會繼續,人類依然會前行。但是,因為疫情導致的變化,將會逐漸在世界格局中得以體現。

世界“大變局”即將來臨。可是,對於人類來說,大變局的到來是福是禍?有待證明。

疫情不是世界格局改變的內因,只是“推手”之一罷了!而另一個“推手”則是世界經濟的下行。經濟才是影響政治,決定未來局勢的決定性因素。

因之疫情和經濟下行的疊加,世界格局變化的內在動力有兩個。一是,疫情會使西方國家“重拾”製造業。二是經濟危機可能會導致衝突的加大,甚至是戰爭的來臨。

國家間的關係取決於“利益”,世界格局的形成關乎“實力”。所以,在疫情過後,還能有多少西方國家“死心塌地”的追隨美國,不取決於它們的內心“好惡”,而在於美國是否還能夠給予它們“利益”,以及美國是否還具有給予這些西方國家利益之“實力”。再者,凡事“有得有失”。在這次疫情中,美國可能失去的是“人心”,但也得到了美國一直想得到的“歐洲分裂”。


首先,我們來看看疫情對於西方國家的政治影響。截止3月21日3時,境外新冠狀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180578例,死亡7861例。其中,幾個主要西方國家的疫情狀況是:意大利確診47021例,死亡4032例;西班牙確診20410例,死亡1041例;德國確診18361例,死亡52例;美國確診15599例,死亡204例;法國確診11010例,死亡372例;英國確診3280例,死亡144例。

在疫情相關的數據中,確診的病例數只能反應這個國家應對方式是否“合理”,而與“實力”無關。相反,死亡率,醫療資源,後續保障這三個因素的疊加才能更好的說明綜合實力的優劣。從以上幾個國家疫情局勢來看,“實力”其實已見分曉。

意大利近乎於“淪陷”,醫療資源擠兌嚴重,救災物資匱乏,指望外界救援的心態非常明顯,顯然,意大利的“實力”在這次疫情中“見底”了!相反,再看看德國,18361個確診病例已經不算少,然而,死亡病例卻只有52例。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並未出現醫療資源不足或醫療擠兌現象。

之所以將意大利和德國對比,除了想說明二者的實力差距外,更想說明的是“製造業”的重要性。在這次疫情中,曾出現過德國地方政府截流瑞士和意大利醫療物資的事件。這從另一個角度恰恰說明在已經很先進的情況下,德國也沒有放棄這些“基礎”物品的生產和製造。如果將前期日本和韓國的疫情狀況來類比的話,同樣反應出了這個現象。


在前一階段的疫情爆發之時,日本人是看似緊張,但卻有條不紊。反觀韓國,不僅應對方式出現失誤,而且“資源”缺項很多,導致韓國風聲鶴唳。儘管韓國也算是先進國家,但與日本相比,實力上已經“高下立判”。

只有經歷“苦難”才能加深記憶。相信,這次疫情過後,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以“產業空心化”為榮的西方國家“必將”重新“重視”製造業。這也是我理解的疫情過後的“變局”之一。這些國家雖然“空心化”多年,但它們的基礎仍在,一旦它們“重拾”製造業,必將會對發展中國家造成衝擊。而從這次疫情中西方國家“各掃門前雪”來看,它們不會再明顯照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很可能會重拾“叢林法則”。所以,世界之“變局”是否有利於人類社會整體,不得而知。


再來說說美國的情況。毫無疑問,美國政府在疫情之初出現了嚴重的判斷性失誤,直接導致了美國在疫情防控中“被動連連”。更使美國政府屢遭詬病!然而,不能因此小覷美國的整體實力,也不能小瞧美國的動員力。因為,一旦美國人被迫做出選擇的話,其行動力絕不是意大利,西班牙那樣的國家能夠比擬的。

在疫情現狀和輿論的雙重逼迫下,美國政府終於開始行動了。舉兩個例子。一是美國將10艘軍艦開到了紐約港,每艘軍艦上有1000個床位,且都配備了醫療器械和醫護人員。也就是說,每艘軍艦都相當於一家新建的醫院。二是美國啟動了《戰時生產法案》。這樣的話,美國政府就可以命令美國私營企業“不計代價”的為疫情“服務”了。

在疫情和石油價格戰的“疊加”效應下,美股已經四次“熔斷”。不過,奇怪的是,美元卻升值了!這或許是大眾仍然有美國經濟不會崩潰的“心理暗示”。如果將這次疫情反應出的政治態度與世界經濟的未來期許結合在一起來分析的話,就是否還有西方國家“死心塌地”追隨美國的問題,我認為有“一個前提”和“三種可能”。


一個“前提”就是:西方國家從來也沒有“死心塌地”的追隨過美國。一直以來只是因為“利益”和“價值觀相近”才“粘”在一起的。因此,會有三種可能。(1)美國願意繼續給予盟友搭科技成果等“順風車”的話,這些西方國家仍然會追隨美國。(2)美國不願再給予這些盟友利益,但美國的整體實力仍然具有壓倒性優勢,那麼,因為“威懾力”,這些西方國家仍然會“被迫”追隨美國。(3)美國股市崩盤,經濟崩潰,也就自然沒有利益再給予盟國。那麼,這些西方國家很可能會“離美而去”。然而,這可能是“最危險”的一種可能。

試想,如果美國經濟崩潰了,且美國盟友不再追隨,那也就意味著美國將“跌下神壇”。可是,不要忽視了兩件事。一是美國不可能“甘心”。二是美國的強大軍力依然存在,起碼是不會“瞬間”消亡。那麼,美國自然就具有了“鋌而走險”的動機。故,未來的“大變局”對人類社會是福是禍,有待證明。而人們也只能拭目以待。


卞競婉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美國採取的措施是最直接了當的,第一時間切斷了和我國之間的直航,後來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中心到了歐洲,那麼美國就切斷了和歐洲之間的往來,禁止歐洲民眾到美國旅遊,前幾天還切斷了和加拿大之間的往來。

美國的做法看上去是非常自私的,但是很多運動表示支持,為美國政府做得不夠,西方的政府是一種民選政府,所有的決策都要向民眾負責。就算是在歐盟的內部也做了這樣的決策,當然這樣會獲得大量的支持率,比如說德國總理默克禁止歐盟各個成員國之間的人跑到德國。德國和美國都沒有對其他國家進行援助,因為這兩個國家本身就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

其實在世界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變得更加利益化,這次疫情過後那個國家的實力最強大,那個國家的小弟就會最多,這和道義不道義本身沒關係,而是利益所決定的。聰明的國家中的利用一切機會壯大自己的實力,而不是不斷的向外援助。因為對一個群體進行援助特別是一個民選國家,這無異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因為民眾總是自私的,西方民眾投票的結果也是自私的,就像丘吉爾領導英國民眾取得二戰的勝利,但是英國民眾為了獲得更高的發展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選了另一個領導人。

單個的個人可能講究情義,但是一個集體是不可能講這個東西的,所謂集體的決策必然是更加利益化,而不是像我們個人一樣,很天真的以為你幫了別人別人就會幫助你。國家與國家的交往每時每刻都以利益為中心,所以保證一個國家的強大才是讓自己朋友變多的根本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